《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什麼出面幫助田文鏡徹查天下第一巡撫諾敏?

歷史新河流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出面幫助田文鏡徹查山西諾敏其實是為了脫離雍正的控制,徹底歸隱下的一步棋。

1、背景

雍正當上皇帝后,西北發生叛亂,需要派進行征剿,打仗就要花錢,而國庫裡面在康熙晚年就已經虧空了。

上次追繳國庫欠款,半途而廢,當時還是四爺的胤禛非常的委屈和無奈。如今登上皇位,雍正要完成自己當初沒有完成的事業。

2、經過

雍正和大臣們商議要追繳國庫欠款,以山西為試點,需要選拔人才。隆科多推薦諾敏出任山西巡撫。諾敏不貪財,但是號名聲,到山西后,半年內就還清了國庫欠銀。雍正非常高興,賞賜“天下第一巡撫”牌匾,發明詔全國表彰,號召全國巡撫學習。

田文鏡在路過山西境內,發現苛捐雜費特別多,於是進行調查,懷疑諾敏造假,欺君罔上。雍正讓田文鏡徹查,但是田文鏡沒有發現證據。

3、結果

這時,李衛帶領鄔思道出現在山西,給田文鏡出主意,條件是鄔思道給田文鏡當幕府師爺,年薪8000兩白銀。田文鏡正是騎虎難下之時,愉快的答應了。果然鄔思道指出庫銀全部是借的,一語驚醒夢中人,田文鏡把案子破了。

鄔思道順利的由李衛處轉移到了田文鏡處,在李衛看來田文鏡也是雍正的人,在這裡也可以保證鄔思道的行蹤在掌握之中。

而在鄔思道看來,田文鏡不知道他的身份,不會向李衛一樣監視自己,如果離開的話,比從李衛處離開更加方便和安全。

但是要給田文鏡當幕僚必須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幫助田文鏡揭穿諾敏正是一個好機會。


逝去即歷史


朝廷上下炸鍋了!原因是雍正帝親自樹立的“天下第一巡撫”的山西巡撫諾敏竟然欺騙了雍正帝,欺騙了朝廷,這讓雍正帝顏面掃地,此時的雍正帝還不知道幫助田文靜獻計獻策的人竟然是鄔思道!

據《雍正王朝》演繹記載;山西巡撫諾敏一案是雍正帝登基以來最丟人現眼的一件事,因為“天下第一巡撫”這個典型是雍正帝自己親自樹立的,又是隆科多推薦的。


上任山西巡撫半年多就把山西虧空三百萬兩銀子還清,這讓雍正帝大喜過望,親自賜匾“天下第一巡撫”進行表彰不說,還大力宣揚諾敏是一位有能力的巡撫。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田文靜路過山西,發現山西巡撫諾敏還清三百萬庫銀有很大疑點,可是以“欽差”身份清查諾敏的藩庫的確有三百萬銀子,但是疑點重重,就是拿不出證據可以證明諾敏有“欺瞞”行為,無計可施的田文靜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的時候,鄔思道出現了,而且是李衛帶著鄔思道來找的田文靜。


鄔思道此時找田文靜幹嘛

找差事!而且是李衛的引薦直接說道:

鄔先生差事即是解決疑難問題,但是以事情大小論價錢,比如山西巡撫諾敏一案,如果幫助田文靜破了此案,一年要“八千兩”銀子的工錢。 難道鄔思道缺錢嗎?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作為雍親王府藩邸出去的,曾經參與九王奪嫡的雍親王胤禛的高級幕僚不可能缺錢,特別還是李衛帶著來的,那麼;這裡面的疑點就多了,說道更多!


鄔思道出現的目的

一、 中隱的鄔思道就在李衛的府上養著,為什麼在李衛府上,因為所謂的中隱就是雍正帝隨時隨地可以掌握鄔思道的行蹤,鄔思道也可以觀察朝廷的動靜。

二、當鄔思道看明白山西巡撫諾敏在欺騙雍正帝的時候不能不管,因為任由諾敏如此下去可能造成雍正帝的國策就此塌臺。

三、田文靜是雍正帝派去擔任河南巡撫推行新政的嫡系,如果在山西諾敏的案子上栽了跟頭,將來無法向朝廷交代。


鄔思道的指點迷津 如此這般就發生了開頭的一幕,鄔思道問了田文靜三點:

①庫銀三百萬兩是否都是“京銀、台州銀錠”?如果不是官方銀錠,那些雜銀必然是民間借貸應付給欽差看的。

②封他諾敏的藩庫,藩庫一封必然導致民間借貸恐慌,此時的諾敏必然翻船。

③借兵;田文靜這位欽差手頭沒有兵不怕,眼前就有李衛,可以向李衛借兵,他諾敏能借到錢,你田文靜難道借不到兵。


看來鄔思道是一定要幫田文靜解決這個“諾敏”了!

田文靜服氣了!但是田文靜不知道鄔思道的目的,那麼鄔思道為什麼要幫助田文靜揭開“諾敏”大案,何況還是雍正帝親自樹立的模範巡撫?

雍正帝登基後的國策是推行新政、清理虧空、整頓吏治,那麼一旦諾敏的欺上瞞下持續下去必定導致新政的失敗,甚至動搖雍正帝的根基,被八爺黨所攻擊。

此時正好利用田文靜這個欽差大臣將諾敏欺騙雍正帝及欺騙朝廷一案大白於天下,不至於給新登基的雍正帝帶來更大的難堪。

看來;雍正帝放到一箇中隱的鄔思道在暗中積極幫助田文靜,實則不然,鄔思道是在暗中幫助雍正帝匡扶社稷江山。


日堯居


在電視劇裡,鄔思道出面幫助田文鏡清理山西藩庫造假案之前,他們兩人素昧平生,相互不認識。鄔思道之所以幫忙,完全因為他想找個理由離開李衛。

或者簡單點說,鄔思道幫田文鏡,只是為了離雍正遠一點而已。

先大致介紹一下故事背景。雍正繼位當晚連夜趕回潛邸,本想殺掉鄔思道,但最終被鄔思道的嘴炮所感動,把他派到了李衛那裡。當時李衛擔任陝西布政使,級別不高,無旨意不能擅自進京面聖。陝西離京城隔了幾千裡,鄔思道在李衛那裡過的很低調,用李衛的話說,鄔先生基本上都待在院子裡,哪裡也不去。


但是鄔思道這種低調、愜意的生活,在山西宣佈藩庫欠款全部還清後,被打破了。雍正封山西巡撫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同時昭告全國各省的巡撫,以諾敏為榜樣。這份昭告也同時抄發給了陝西布政使李衛。

這表明,李衛可能要升官了,而且極大可能性就是升巡撫。同事也表明,李衛升官就要到北京述職,同時也會接受雍正的接見。而鄔思道自然也要跟著去北京……



剛剛離開狼窩,好日子還沒過到半年。現在又要回北京,鄔思道怎麼可能願意呢?

所以,在隨李衛從陝西回北京的路上,路過山西時,鄔思道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給自己重新找一個靠山。李衛那裡是不能在待了,那去哪裡呢?田文鏡最合適了!



首先,田文鏡這個人辦事比較激進。雍正也知道田文鏡的這個毛病,鄔思道去田文鏡那裡輔佐他,雍正不會起疑心。

第二,田文鏡雖然比不上李衛,但也是雍正的心腹。鄔思道輔佐田文鏡,雍正不擔心找不到鄔思道。

第三,田文鏡是清官,而且為人很刻薄。以鄔思道的智慧,故意找茬讓田文鏡開除自己,是很簡單的事。

第四,田文鏡沒有在雍正潛邸待過,不知道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鄔思道在田文鏡身邊,不會像待在李衛那裡一樣,整天被監視。(想跑也較為簡單)

雍正微服私訪河南時,他與田文鏡的對話也證明了,田文鏡是真不知道鄔思道與雍正的私人關係。

所以,鄔思道選擇幫田文鏡,目的只是給自己找一個離開李衛的理由而已。因為田文鏡是最合適的落腳點,鄔思道才會主動的找他。至於幫田文鏡打官司,無非就是向田文鏡表明自己的能力而已。否則,一個無用之人,田文鏡怎麼可能會要他呢?並且每年還給他開出八千兩銀子的幕酬。


關於鄔思道向田文鏡索要八千兩幕酬銀,需要說一下。

雍正元年始創養廉銀製度,田文鏡身為河南巡撫,一年的正常收入差不多是一萬兩。鄔思道獅子大開口,一口氣向他要八千兩,實際上就是瞅準了田文鏡給不起。他是個清官,不會貪汙受賄。而田文鏡當時急於扳倒諾敏,也沒多想,就答應了。(後來被鄔思道以此為藉口,拿到錢跑路了。)

總結一下。鄔思道躲雍正的套路很簡單,就是誰離雍正近,他就得遠離誰。李衛本來做陝西布政使,離雍正挺遠,他就跟著李衛。李衛升了巡撫,離雍正越來越近,他就離開李衛。田文鏡雖然也是巡撫,但田文鏡不是雍正的潛邸近臣,他與雍正有距離感。鄔思道替田文鏡打諾敏的官司,就是想借機轉投田文鏡。

如果田文鏡有朝一日也升了京官,鄔思道還得繼續跳槽。他這麼千方百計的躲著雍正,其實也很苦逼。就在諾敏被扳倒後,老十三不假思索的說:“如果鄔先生在這裡就好了”。

雍正聽了胤祥的話,雖然沒有吭聲。但是眼神真的可以殺人了。說明,他心裡還是忌憚鄔思道的。有他在,自己這個皇帝當的不安心……



PS:以上都只是電視劇的內容,電視劇和原著小說在這段劇情裡面有兩處不同。

一個是鄔思道從雍正潛邸離開後,他就直接跑到了諾敏那裡當幕僚。但是諾敏膽子實在太大了,故意欺君,鄔思道怕受牽連,主動找到田文鏡,希望投靠他。(所以鄔思道才知道諾敏是怎麼補齊藩庫虧空的,電視劇裡面的鄔思道太神了。)

第二是鄔思道跟田文鏡鬧掰後,本打算回老家躲起來。但是路過江蘇時,看到李衛的日子很難熬,就想主動替他出謀劃策。結果卻著了雍正的道。原來鄔思道離開河南後的動向,雍正一清二楚,老早就讓李衛“抓捕”鄔思道了。結果沒有想到鄔思道自投羅網,被李衛把他送回了京城……


Mer86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前,鄔思道的主要職責是協助雍正上位,為天下蒼生選擇一位好皇帝;雍正登基後,鄔思道的主要目的是逃離雍正的視野,做一隻閒雲野鶴,但是又不能一蹴而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鄔思道想重獲自由,必須有理、有利、有節。

雍正登基當晚,鄔思道已經感受到了殺機四伏。為了自保,鄔先生以”半隱“的名義,先離開京城,到了李衛家。李衛是鄔先生一手調教出來的,也是雍正最為信任之人。鄔先生老老實實待在李衛那兒,可以保命,也可以讓雍正放心。<strong>

李衛的主子畢竟是雍正,對鄔先生主要是起到監視的作用。平時寫奏摺,大字不識幾個的李衛,也是自己上馬,除非遇見不懂的,才會請教鄔先生。

當雍正發給巡撫的詔書到了李衛那兒,他親自找到鄔先生。鄔先生向他解讀了詔書上的內容,其一、諾敏上下其手,欺騙雍正;其二、李衛馬上要升職了。當李衛準備揭穿諾敏的時候,鄔思道連忙阻止,藉口是隔著一個省的問題不方便,這也算鄔先生在為自己謀劃了。

隨著李衛的官越做越大,與雍正肯定是走得越來越近,對鄔先生肯定是越來越不信任。何況李衛又要回京述職,並且還帶著鄔先生一起。鄔先生好不容易才逃離京城,得到半自由的狀態,無論如何也不會願意重回京城。

就在路過山西的時候,遇到奉雍正命令前來查看虧空虛實的田文鏡。對於山西虧空一事,田文鏡百思不得其解,鄔先生一語驚醒夢中人。讓田文鏡對鄔先生刮目相看。鄔先生當場提出八千銀兩的年薪,到田文鏡府上當差,助他成為凌煙閣功臣。這話是說給在場所有人聽的,也是通過李衛說給雍正聽的,表明自己主要是想混口飯吃,沒有其他意思。田文鏡正是用人之時,同鄔先生的要求。<strong>

鄔先生知道田文鏡的底牌,而田文鏡對鄔先生一無所知。田文鏡是雍正的嫡系,但是受信任程度不如李衛。

鄔先生去他府上,也能讓雍正放心(雍正見李衛時說過,田文鏡府上也需要一個那樣的人,算是同意了)。重點是田文鏡與雍正的關係不如李衛與雍正那麼緊密,鄔先生的自由度會更大,離金蟬脫殼更進一步。

在封建社會,為人臣者都會遇到忠君愛國與自保的難題,既要為帝王分憂,為百姓做主,同時還要懂得自保,職場也是如此,進退的分寸需要拿捏的恰到好處,幹出業績還能讓領導放心的員工才是好員工。


秋媚讀史


相信在雍正繼承皇位之後,鄔思道選擇隱退離開,很多人都會以為這個角色將會徹底消失不再出現,可他在一次從山西出現時,相信會出乎很多觀眾的預料,畢竟一個早就想隱退的人,為什麼突然會再次出現呢?

鄔思道選擇助田文鏡一臂之力,恐怕包含了太多的因素,既有離開李衛的想法,也有助雍正一壁之力的態度,但同時更想借助田文鏡,做自己最後的打算。



在雍正繼承皇位的當晚,雍正回到家中,鄔思道坦然告訴雍正自己想選擇隱退離開,但希望自己選擇“半隱”,前往雍正的嫡系部下那裡做一個幕僚求一份飯碗,並對雍正說畢竟相處十幾年,也許雍正會想念鄔思道,鄔思道也會想念雍正,這也許是一句拉動感情的話,但相信十幾年的相處,鄔思道在這其中還是有著一定的感情,同樣,這也是雍正思前想後,最終放棄殺鄔思道滅口的原因之一。

所以鄔思道再次出現,有個人感情上的因素,但同時他恐怕有著更大的一個考量,追繳山西藩庫欠款,算得上是雍正繼承皇位以來的第一個政績工程,也是雍正第一次脫離鄔思道開啟的工程,結果直接就鬧出了造假的風波,這對雍正的打擊不會太小,甚至在這一刻,雍正就想到了鄔思道,在自己可能會得到再一次徵招的情況下,不想再回頭的鄔思道在外部幫助雍正提早處理此事,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既幫助雍正解決了問題,又繼續保持安全距離。

而在鄔思道選擇出手前,另一個變化也在他的身邊展開,就是他的新主人李衛將要再一次獲得升遷,在李衛地位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鄔思道如果在留在身邊,恐怕對於雍正而言會產生新的威脅,畢竟對於李衛而言,他可以算得上是雍正最忠心的奴才,可他的身邊卻長期存在一個對雍正有所防範的鄔思道,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搭配,鄔思道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隨著李衛地位的身高,他也必須選擇及早脫身,避免下一步的危險。



所以他將目光再一次放到田文鏡的身上。

田文鏡也是雍正的嫡系不下,鄔思道選擇投奔,一樣可以處於雍正的監視之下,離開了逐漸升遷的李衛還能進一步躲避危險,尤其田文鏡還是雍正一個特殊的部下,政治陰謀從不參與,只知道埋頭幹那些得罪人的髒活累活,鄔思道可以留在身邊幫他出謀劃策,但在田文鏡從不參與政治鬥爭的情況下,鄔思道的存在也不會對雍正構成威脅,因此在田文鏡這裡,他反倒能進一步獲得安全,也過了一段逍遙自在的日子。



可隨著科場舞弊案的再次爆發,以及八爺黨和其他保守勢力連續不斷對雍正的反擊,造成新政推行不斷被抵制,更要命的是,在這一關鍵環節自己的年羹堯也開始呈現出了反水的傾向,已經開始陷入到眾叛親離的雍正面對這一系列的變化也開始心力憔悴,田文鏡不願參與政治鬥爭,李衛也不是完全能深入到陰謀當中的能手,雍正在這一刻又想起了鄔思道,也許在這一時期他是唯一能幫助自己的人,可已經心灰意冷的鄔思道,也許可以幫助雍正解決明面上的山西藩庫事件,但對於早就不想深入的政治鬥爭和陰謀算計,鄔思道也不願意再重新回到雍正身邊,在察覺到雍正可能會尋找自己後,果斷與田文鏡鬧翻,及時逃離而去!


遼寧資深球迷


幫助田文鏡徹查諾敏的有兩位:鄔思道和圖裡琛!鄔思道是幫田文鏡出主意的,沒有拋頭露面,支持田文鏡。真正幫助他徹查諾敏的,壓制諾敏的,應該是圖裡琛!

首先,先說下鄔思道和田文鏡的事。

當時,田文鏡雖然發現諾敏如此迅速的解決山西300萬虧空,肯定有問題。而且,一路走來,縣裡地方官都在想方設法收稅。甚至過橋都要繳稅。


但是,田文鏡查不出問題在哪。他雖然以欽差身份,查了庫銀。但是,他不知道諾敏有什麼貓膩。

此時,李衛帶著鄔思道來了。鄔思道上來就點明,諾敏庫銀只有30萬是自己的,剩下270萬都是借的山西商人的。

因此,鄔思道給他出主意,封了庫銀。張榜貼出告示,作勢要把庫銀充國庫。逼著借錢給諾敏的商人去提錢。

然後,我分析下鄔思道為什麼幫田文鏡。

第一,田文鏡雖然是個酷吏,但是,為官清廉,是位干將。鄔思道很欣賞他,不能看著他吃虧,被諾敏參倒。

第二,諾敏糊弄雍正,明顯是個貪官!鄔思道曾經怒對車銘,可見,他很有正義感。所以,他肯定會想法扳倒諾敏!

第三,鄔思道選擇“半隱”,就是答應雍正要給地方官員當幕僚。一是,可以衣食無憂。二是,可以讓雍正掌握自己的行蹤。

所以,鄔思道讓李衛帶他去見田文鏡。還提出了要8000兩報酬的事。其實,要如此高的報酬,也是鄔思道留的後手。鄔思道這麼妖孽的人,不可能看不透田文鏡的“刻薄”!他就等著田文鏡剋扣他工資,趕他走。

鄔思道只是出主意。真正幫田文鏡徹查諾敏的是圖裡琛!

田文鏡查藩庫的時候,諾敏就上奏參了他一本。田文鏡也回擊了。於是,雍正讓圖裡琛為欽差,去調查此事。

田文鏡聽了鄔思道查封庫銀的建議,查封了所有庫銀,並貼出告示。坐等山西商人來要回自己的銀子!




關鍵難點來了!田文鏡必須把山西官員都給控制起來!官員們知道庫銀被封以後,肯定會在半路上阻止山西商人來要錢。畢竟,田文鏡也不能真的永久封了庫銀。只要忍幾天,田文鏡也就該撤了。

田文鏡沒能力,沒地位去監禁這些官員。但是圖裡琛有!他是負責調查此事的欽差!他是康熙乾隆兩朝的一等侍衛!於是,田文鏡請圖裡琛幫忙,圖裡琛也答應了。

圖裡琛幫田文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圖裡琛忠於皇帝,他必須用心把此事調查清楚。

第二,圖裡琛覺得田文鏡的要求並不過分。田文鏡只是請圖裡琛控制諾敏一會,給他一頓飯時間。

第三,圖裡琛也覺得諾敏如此輕易解決虧空問題,裡面肯定有貓膩!尤其是諾敏不惜撕破臉皮,調兵跟圖裡琛對峙,讓圖裡琛更加堅信,諾敏有問題!

圖裡琛是見過世面的,他帶的兵也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過的猛人!諾敏根本不是圖裡琛對手,上來就被圖裡琛震住了。那些官員也就沒辦法通風報信,無法派人堵截前來要錢的商人。田文鏡順利查出了山西巡撫借商人錢的事。


勇戰王聊歷史


諾敏被雍正封為天下第一巡撫,主要是因為這個人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作為一省領袖卻甘守清貧,第二件事就是在半年之內還清了山西欠國庫的三百多萬兩銀子。這兩件事都是難能可貴的事情,所以雍正給他頒發了這個牌匾。但是後來鄔思道卻跟田文鏡聯手,將諾敏給趕下了臺殺掉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第一,鄔思道從雍正府上離開後,便一直在李衛處做文職。

鄔思道是雍正登基最重要的幫手,在他的規劃之下,雍正才能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所以鄔思道這腦子是非常可怕的,在雍正登基的當天晚上,他便要回來殺掉鄔思道,以絕後患。這是可以理解的,這麼可怕的人,如果將來對付起自己來了,那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而當天晚上鄔思道用三不可用的說法感動了雍正,雍正最終只殺掉了其他參與奪嫡的幫手,唯獨放走了鄔思道。但是他卻沒有真正放走鄔思道,鄔思道自己也明白,所以他刻意來到了李衛的江蘇,他在李衛這邊幫助李衛打理衙門上的事情,也算是給雍正一個交代。

第二,從雍正給李衛的命令中,鄔思道知道雍正被矇蔽了。

在雍正給李衛的書信當中,鄔思道嗅出了一些事情。首先就是雍正已經被諾敏給矇蔽了,李衛本人也是清楚的,要想在半年之內還清三百多萬兩白銀,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李衛這個人也非常精明,他早就看出了事情的端倪,所以跟鄔思道一起取道山西,想要查清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鄔思道知道,一定是諾敏為了功勞,所以強行想辦法湊齊了這三百多萬兩白銀,而他們準備做這件事的時候,田文鏡恰好以欽差的身份來查這件事。不過田文鏡屬於比較耿直的人,他始終查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第三,田文鏡做事剛直不阿,卻不會動腦筋,需要鄔思道的幫忙。

在田文鏡看來,藩庫裡的確是有三百多萬兩白銀,他根本想不出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鄔思道來了以後,詢問田文鏡,這藩庫裡的白銀是京錠還是台州錠。田文鏡這才想起來,這三百萬兩白銀裡面,只有三十萬兩是金錠。而京錠是上交國庫的,其他雜銀則是放在各地藩庫之中的。所以說諾敏只有三十萬兩白銀是藩庫中的,其他的兩百七十萬兩白銀都是借來的。這下子可給田文鏡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這時候鄔思道故意說,只要有他這麼一個參謀在,就可以保證田文鏡可以成為凌煙閣功臣,不過他需要八千兩白銀的工資。這話其實是想通過李衛的嘴巴,傳到雍正那邊去。後來雍正果然也知道了這件事,認為田文鏡身邊應該要有這麼一個人。

第四,在田文鏡這裡,一來可以幫助他實行新政,二來可以讓雍正知道自己在哪裡。

幫助田文鏡查清楚諾敏的案子,其實有兩個目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李衛這邊離開,李衛這個人實在是太精明瞭。表面上是尊重鄔思道,其實是在監視鄔思道。他自然是過不慣這樣的日子,而且也不想李衛為難,所以鄔思道只有離開。而田文鏡跟李衛比起來則顯得耿直的多了,所以鄔思道果斷地選擇了田文鏡這邊。第二件事就是為了幫助雍正查清楚吏治的弊端,貪財的官員該殺,這貪名的官員也該殺。諾敏為了自己的名聲,寧可借錢充斥國庫,以後再慢慢從老百姓身上榨取,其實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實在是太可怕了。

辦成了這件事以後,鄔思道依舊留在了田文鏡身邊,一來是為了幫助田文鏡實行新政,二來是為了讓雍正知道自己在哪裡。江湖小曉生認為,鄔思道實在是用心良苦,能夠在雍正的眼皮子底下活著,實在是不容易,只不過我想問的是,離開田文鏡後,鄔思道怎麼了?是不是被雍正給找到了暗殺了呢?歡迎大家給我一個答案。

<strong>


江湖小曉生


鄔思道此舉用意深刻,為一箭雙鵰之謀。

鄔思道本來半隱至李衛處,半年不曾出過書房一步。只幫助李衛看看書信,給給建議。他現在的身份其實決定了自己,雍正不主動諮詢自己,自己是最好不要過問政事,方得保全的。

(李衛是個精明人)

但是,從李衛收到的邸報,他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雍正過於心急了,在諾敏清還藩銀這個事情受了矇蔽;

第二,李衛又要升官了。

(鄔思道既要謀國也要謀身)

面對這樣的一個局面,鄔思道必須考慮要“”謀國謀身了”。

第一,不能讓諾敏這幫封疆官僚矇蔽雍正。最後一直欺瞞下去,積重難返,不利改革;

第二,李衛處不能久留了。李衛精明過人,對自己多半隻是出於尊重,而非依靠(李衛不識字,奏摺卻從來不用鄔思道代筆),更多的他只是在替雍正“看管”自己。隨著他官越升越大,自己的情形就越被動。所以得考慮進一步脫身之計。

於是他思來想去,相中了一個人,那人便是田文鏡。所有的計劃都將在此人身上實現。


(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天下第一巡撫”)

田文鏡老面孔了,雍正還是貝勒的時候,在江南募賑的時候,便相中了此人;後來跟隨雍正追比戶部欠款,逼死魏東亭;此人過於耿直,做事不太會轉彎。雖得雍正賞識,但是能力說實在的有限。田文鏡此刻正由京官下放河南巡撫任,以推行改革。田文鏡取道山西,這說明雍正對諾敏的事情雖然嘉獎了,但是冷靜下來之後,還是覺得過於順利了,要派個貼心人去看看究竟。

而李衛畢竟是在地方上做事之人,所以一看到諾敏半年就清還藩銀三百多萬兩是不可能實現的,立刻就反應出怕是主子被人騙了。所以鄔思道一方面不讓李衛插手,一面又搗鼓著準備進京的李衛路過山西看個究竟。

於是在山西境內,李衛和鄔思道得以會面田文鏡。果然田文鏡也在懷疑此時,並且已經以欽差身份查了藩庫,但是田文鏡畢竟缺乏督撫之職的歷練,一時眼拙,竟然發現不了問題所在。

(三人在山西碰面)

而鄔思道自然知道貓膩何在?於是就問了一個問題就徹底點醒了田文鏡。

銀子都是官銀麼?要麼京錠(解送朝廷的),要麼台州錠(道臺、州府上繳的),否則那銀子來源就可疑了。一語驚醒夢中人。不但如此,鄔思道還指出如何處理這個案子不至於被動,就是封了他的藩庫。前後思慮精細縝密,田文鏡對鄔思道的佩服猶如滔滔江水啊!

(田文鏡有缺陷,但非常忠心)

可是鄔思道立刻以開玩笑的方式,說要8000兩幕酬,要助田文鏡成為凌煙閣名臣。這話既是說給田文鏡聽的,又是說給李衛聽的,更是希望通過李衛的口說給雍正聽的。

果然諾敏造假案告破。李衛進京後,雍正主動提起鄔思道,說了鄔思道想去田文鏡處。李衛嚇出一身冷汗,自己還沒開口,而雍正都已知此時,而當時說這話的時候,不過四人在場而已。但雍正卻很爽快地說,田文鏡處的確是需要這樣的一個人。

於是老狐狸鄔思道即幫助雍正捅破了“諾敏造假案”,令其早早識破封疆大吏們的彎彎繞繞,撥亂反正,不至於深陷泥潭;又讓自己得以”轉會”成功,金蟬脫殼又近一步。


炒米視角


當諾敏的事被捅到雍正那裡的時候,雍正心裡就在犯愁。

一是因為諾敏是隆科多舉薦的,關係背景複雜。

二是清查番庫本來始於康熙年間,在雍正這裡,算是一件未了之事。康熙年間追欠的事還歷歷在目,箇中成因盤根錯節,於地方而言,是一樣的複雜難辦。

三是雍正皇帝剛剛即位不久,如何著手執政,如何坐穩屁股下的皇位乃為首要,西北正處於叛軍騷擾的情勢。國庫與戰爭,與人事與局勢息息相關,牽一髮而動全身。

諾敏的事兒一出,是危機還是契機?大凡是有大智慧的人都能將危機急轉化為契機,從被動地位轉化為主動。而此刻,雍正卻陷入被動,皆因“天下第一巡撫”的親賜匾額。

在種種危機之下,雍正皇帝首先派田文鏡前去徹查此事。

大家知道,田文鏡非讀書出仕,是雍正皇帝特旨提拔的官員,全是因為他在賑災和追欠過程中辦事得力,深得雍正皇帝的信任。雍正喜歡他,是因為他不顧一切的衝勁和闖勁,田文鏡具備超強的執行力,但是缺乏靈活性,這一點,康熙曾在追欠的事上批評過他。

所以,就算是田文鏡已經很盡力去查了番庫,還是被諾敏等山西的一干官員矇蔽了。對此,田文鏡毫無辦法,也找不到查案的切入口。

雍正大概早就預料到田文鏡的這般境地,於是再派粘杆兒處的圖裡琛,掛理藩院尚書銜直接出動,前去幫助田文鏡查山西番庫造假一案。雍正皇帝希望查出實情,這在圖裡琛出發前就有所交代。

為什麼雍正要讓侍衛出身的圖裡琛前去查案呢?這與圖裡琛粘杆出的身份有關係,眾所周知,粘杆處是雍正年間的“血滴子”,是秘密特務組織,粘杆處出面查案,無人敢阻攔或者隱瞞。這充分表明雍正對於此案的高度重視。因為這關乎雍正上臺後的臉面,關乎朝廷的臉面甚至關乎到他坐不坐得穩的問題。

有了兩路人馬出動,雍正皇帝應該是可以放心了。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可是問題恰恰不在於圖裡琛那裡,問題來自於田文鏡。

田文鏡一進山西的地界,就和山西的官員集體翻臉,諾敏在給雍正的心中大肆彈劾田文鏡,山西官場上的官員也跟著諾敏一起彈劾田文鏡,這讓雍正皇帝心裡沒了譜,他不是懷疑田文鏡的辦事執行力,他懷疑的是山西已經結成了利益集團,一起在壓制田文鏡。

對付一個人兩個人,田文鏡可以,但是對付一個利益集團,就算有圖裡琛出馬,也未必能夠旗開得勝。

西北——山西——江蘇,看似遙遠的幾個地方毫無關聯,實際上利益關係複雜。西北是年羹堯的主戰場,是牽扯雍正皇位的主神經;山西是供應西北糧草的主基地之一;江蘇是大清王朝賦稅重地;番庫則是大清王朝得以運轉的血脈所在。後三者是前者的基礎和關鍵所在,雍正以山西諾敏案為牛鼻子,是想以此給整頓番庫做個榜樣,殺雞駭猴,讓“血脈”不得斷送,才能保證西北的軍事。

故,雍正一定要諾敏案成為“實錘”,只能勝不能輸。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不可能打無把握之戰。

鄔思道在雍正皇帝即位當晚既給自己找了出路,同時也給雍正皇帝找了出路,因為他知道,雍正即位之初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在雍王府出來的人當中,年羹堯算是一個,但是他飛揚跋扈,膽子太大,時刻必須接受監督。李衛算一個,忠心可嘉,但勢單力薄。沒有可靠的人才是雍正最頭疼之事。

這一點,鄔思道心知肚明,在李衛那裡,他精心培養李衛。當諾敏案發後,鄔思道顯然是知道的。李衛和鄔思道主動出現在田文鏡的面前並非偶然。鄔思道半隱到李衛處,是接受李衛的監督,而此番鄔思道前往田文鏡處,必然也是李衛向雍正報告過,並經過雍正同意之後才作出的決定。

這是不是鄔思道給李衛出的主意難說,但是鄔思道的出手絕對能夠起到作用,這點李衛和雍正都知道,所以,可以肯定的說:當諾敏案發生後,李衛在鄔思道的提醒下,向雍正皇帝報告了有關情況,雍正表示接受和同意,於是,李衛才將鄔思道帶到田文鏡處,幫忙解決諾敏案。

而鄔思道本人,以他的才智,不需要明說,自然會知曉利害關係,樂意幫忙,因為他幫的不是田文鏡,幫的是雍正皇帝。也正好,鄔思道可以利用田文鏡,完成自己“全隱”的目標。


青燈問史


《雍正王朝》中田文鏡察覺山西巡撫諾敏及山西眾官員在清還國庫欠款一事上有貓膩,可將事態挑起後,卻又無從下手,正在田文鏡一籌莫展的時候,李衛帶著鄔思道找到了田文鏡,而鄔思道也藉此提出以每年8000兩白銀幕酬的高價到田文鏡的賬下效力,為了打贏與諾敏這場官司的田文鏡也就欣然接受了鄔思道的條件。最終,在鄔思道的指點下,田文鏡終於查出了山西府庫藩銀的內幕,也算是向雍正有個交代了。

那麼,為什麼在李衛府上衣食無憂又與田文鏡素無瓜葛的鄔思道要為田文鏡出謀劃策,並且要到田文鏡恩典府上效力呢,這正是鄔思道的高明之處。

第一,李衛府上雖好,但並非能舊居安身之地。

雍正登基之夜,在於雍正一番長談後,鄔思道和雍正達成一致,鄔思道前往李衛府上“中隱”,以待日後再續君臣之緣。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說的是“中隱”,實際上就是將鄔思道放在李衛府上看管起來。雖然李衛一直以來對於鄔思道都是禮敬有加,鄔思道也是衣食無憂,但是畢竟李衛僅僅忠誠於雍正一人,並且是無條件的尊重和服從,現在雖然雍正對於鄔思道並無歹意,但是有朝一日雍正一旦遷怒於自己,李衛必然不敢抗旨,因而在李衛府上始終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毫無任何翻轉的餘地,因而鄔思道也早有改換門庭的想法。

第二,田文鏡與鄔思道素昧平生,是最佳的選擇。

鄔思道選擇“中隱”必然是要去雍正信任之人的那裡,此時的雍正信任誰,怡親王胤祥,李衛、年羹堯,還有就是田文鏡。其餘幾位都與鄔思道在雍正府邸有著很深的交情,一來他們會明白雍正的意思,對於鄔思道而言,逃走必然沒有可乘之機;二來,鄔思道對於他們非常瞭解,自知在他們府上全無全身而退的希望;三來,即便真的有機可乘,鄔思道也不願意因為自己而讓這些老朋友為雍正所遷怒。因而他只好改換門庭後,再行此事。

而田文鏡則是剩餘的唯一選擇,一方面,田文鏡為雍正所信任,在田文鏡府邸必然不會讓雍正反對,屬於繼續“中隱”,另一方面,田文鏡雖然忠心耿耿,但是出事急躁、尖酸刻薄,再加上不清楚自己的底細和過往,一旦與田文鏡交惡必然被驅逐出府,這樣才有逃離的可能。

第三,鄔思道也需要讓雍正看到自己的作用,為自己贏得時間。

鄔思道幫助田文鏡徹查山西府庫存銀之謎,又幫助年羹堯平定西北打亂,這些都是做給雍正看的,為的就是讓雍正看到自己對於其還是有價值的,還是可以發揮餘熱,做出貢獻的,也是要讓雍正看到,自己依然是對他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這樣也是讓雍正放心,不會對鄔思道起疑,不會對他下手,也讓他為自己贏得時間。同時,也是用這點功績,換的自己真正的“大隱”之後的一世安寧。

第四,8000兩白銀的幕酬,就是鄔思道安度晚年的積蓄。

鄔思道在李衛府上衣食無憂,生活愜意,可是從李衛那裡是拿不到錢的,沒有錢即便是能從李衛那裡出走,自己還帶著如月,必然生活窘迫。而他向田文鏡一張口就是8000兩每年的幕酬,並且日後經常性的催債,既是為了激怒田文鏡,讓田文鏡主動驅逐自己,同時也是因為此時的鄔思道真的很在乎錢,而開出一年8000兩的幕酬,就說明鄔思道本來也打算只在田文鏡這裡幹一年,拿到了錢,就和如月離開田文鏡,去養老了。之前所說的贏得時間,贏得功勞,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這8000兩的幕酬而已。

所以,鄔思道一箭四雕,通過清查諾敏議案,順利到了田文鏡府上,同時也在雍正視察河南前,成功的離開了田文鏡府上,而雍正對於鄔思道也沒有進行過問,此時的雍正也是真的放過了鄔思道了。

事實上,正史中的鄔思道本來就是田文鏡府上的,並且是田文鏡親自引薦給雍正才讓雍正所知,鄔思道也因此名揚天下,這也是劇中一個與實事不符的地方,不過鄔思道最後能重新迴歸田文鏡府上,也算是在結局上與正史相回應,也就不必計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