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詞語能用在現代文中嗎?

yuuuu_蕭蕭


文言文中的詞語可以用在現代文中,文化是一脈相承的。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國。從倉頡造字,到漢帛書簡,再到唐風宋雨。文字記載了歷史,也傳承了文化。

古人因為物質條件的匱乏,書面語講究言簡意賅。從西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文字書寫不再是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專利。

孔子提倡教育,崇尚推廣儒家思想,促進了文化的繁榮昌盛。

從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文學作品啟迪引領了一代代的讀書人。

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近現代白話文,文化的遞進和文字的傳承,經歷了一個個朝代。

時代鉅變,歷史的車輪推進到了五四運動時期。以胡適、魯迅等為代表的近現代作家,提倡白話文寫作,並率先垂範。

現代文的普及和推廣,有利於文化的傳播和科學的發展,是先進的文明的,為文化藝術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對當今而言,提倡現代文詞語寫作,並不是完全摒棄了文言文的語法習慣。文言文裡的精典詞語,我們在寫作中可以借鑑和引用。

古人文章風骨意蘊深遠,詞藻華麗簡約。不但可以鑑賞,還可以靈活運用 於現代文寫作。





拂硯


這是一個需要仔細區分情況的問題,我認為需要以以下原則來確定文言文詞語是否能用在現代文中。

第一、如果是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正式文件當然不能用文言文的詞彙,因為正式文本有行文規範,而且要考慮到讓各文化程度的受眾都能充分領會,所以必須用標準現代白話文寫作!

第二、邏輯明確清晰的論文或者是說明性文章書籍,為了使受眾不對論述或者事實產生歧義,就必須有行文的一致性,和詞彙的精準性才能邏輯或者論述清晰明瞭。這樣也就只能完全使用現代白話文寫作。

第三、文學類作品,比如小說散文詩歌等,或者私人信函,則創作者可根據自身藝術需求和思想、情感特點自由掌握了。只要作者和讀者喜歡就沒問題!

這是我的淺見,請指教!


師爺說規矩


當然可以,而且增加了文章的深度,不過文中要加標點符號~證明是引用過來的~比如我們在啟發式教育中經常提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樣一連串的引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氣勢~



懷揣夢想的小六


首先,文言文是古代一特定時期特有文種,有著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專有的意義,與現代文相比較意思有著較大的差異,詞義表達和語法使用不盡相同。

對於文友問道:“文言文的詞語能用到現代文中”的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區分對待,分類回答,我想這才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原因很簡單,現代文學的發展都是以古代文學的發展為基礎,從漢字的發展史中就不難看出,比如甲骨文、大篆、小篆、楷書、隸書等等。文言文的發展也是如此,通過上千年的文化沉澱和語法的反覆推敲、提煉才發展到現在現代文。

儘管如此,但詞義仍然有較大的差異,如:夫妻、山東、山西、走、床等詞語的表達與現在的實際意義均不相同,這類詞語也就統稱為一詞多義現象;另外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雖然字形不一樣,但字的意思是完全一致的;同時,文言文中有“之、乎、者、也”等助詞,雖然只起到取消句子獨立成分的作用,但也是真實存在的;語法方面還有很多名詞動用,被動句等語法已在現代文中並不多見了。

所以說,文言文和現代漢語還是有很多共通之處的,有相互融合又有相互區別,在適當的環境可以互通互用,加以交流,表達各自意思。

但在一些正規的交流場合,莊重的發言環境,法定的文稿起草,文言文不能與現代文互用(引經據典除外)。

不論什麼文字或語言,法律規定或約定俗成的除外,一切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得體。





文化小海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文言文是可以運用到現代漢文中的。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用文言文句式來寫文章的,白話文寫文章是出現在白話文運動之後。白話文和文言文最大的區別是文言文比較精煉,句式較短,但是寫作者和閱讀者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相對而言白話文就比較簡單,白話文句式和我們平時說話一樣,寫作者和閱讀者只要具備寫字、認字的能力,就能創作或者閱讀文章。

在我們現代文中使用文言文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說"知乎者也",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寫作或者是說話文縐縐、脫離現實;再比如說我們常說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用來形容我們需要珍惜當下,孝敬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莫及。還有我們平時使用到的成語,基本上都來源於文言文。

在現代漢語中使用文言文中的詞語和短句。可以使文章更加的精簡幹練,提升文章的檔次。

所以說在我們現代寫作中,沒有必要刻意區分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流傳千年的文言文句式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民族文化中,無法割捨。


海海文化閒談


文言文詞語能用在現代文當中,因為文言文詞語有它的優點,是一些現代詞語所不能代替的。

第一,文章文詞語簡潔,用詞不多但表意豐富。如傳承至今的成語其實就屬於文言文詞語,多麼詞簡意豐。"南轅北轍"如果用於評價一個人的做法,一個詞就點明瞭他的要害之處,話不用多說,但分量擺在了那兒。這樣的詞多了去了,隨便拿一個來,就很有說服力。不是麼?

第二,用一些文言詞語在現代文中,能豐富文章文釆。如古詩就屬於文言文詞語,說出來是多麼美,有一種意境美在裡面,是現代漢語無法替代的。如描述一幅這樣的畫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讀完是什麼感覺?美!如果用現代語音,描述是什麼感覺?"野鴨子在傍晚飛呀飛,水和天啊一個色。"意境全無,何來談美的感受。

第三,文言文詞語用在現代文中,能讓大家不忘傳統,更好地更自然地接受古代知識。古代知識豐常豐富,醫學、數學、科技等都很發達,這些都是用文言文表達的哦,我們忘了文言文詞語,怎能好好繼承這些知識?怎能讀懂《本草綱目》?怎能讀懂《道德經》?古代知識讀不懂,怎麼把古代好的東西借鑑過來?社會還怎樣飛速發展?

文言文詞語能用在現代文的原因還有很多很多,我只介紹了三個。別說現代文中,生活中也是常用的,不信,您就觀察一下自己或周圍的人,誰能保證一天中不用幾個文言詞語呢?

所以,文言文詞語能用在現代文中。





文化小咖豆


答案是肯定的“能“

文言文是先賢聖哲對中華文化的一種精化體現。用詞言簡意賅。現在很多經典詞語名句依然用於現實的生活當中。如“黔驢技窮”

“黔驢技窮“是說一種事物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無計可施、窮途末路的竟地,黔驢技窮的聽天由命了

“掩耳盜鈴”

“掩耳盜鈴“就是一種自欺欺人,一種腦殘的表現。自以為是耍小聰明。這些成語在現實生活中依然常用。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要淘汰一些糟粕,但要汲取一些精華。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承發揚。

在寫作現代文中用上一些文言文的成語、詞語能起到畫龍點睛,顯得文章精彩魅力提升。所以有很多的文言文詞語,現在依然能用。


南山說易


我覺的當然是可以的。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我們反對一個人成天文皺皺的,不接地氣,我們就可以這樣說他:喂,隔壁老王,可以和我們說些簡單的話嗎?不要成天之乎者也的,好不好?這裡的之乎者也,就是文言文的詞語。你說,這樣的詞語放在現代文中,是不是也可以呢?供參考!


南京陳東


當然。好些詞語就是詞語,你不能說它是文言文不是現代文、也不能說它是現代文不是文言文。

比如“當然”就是!


艾呀壽海


可以的,現代文也是由文言文演化來的,現在用的很多典故短語也是借用文言文的,現代文是一種白話的敘述方式,更簡潔明瞭,文言文也有古文的優雅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