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一 人看书的层次,你处于那一层?

有一项社会调查:2015年中国大学生阅读书籍多为《三体》、《天龙八部》、《盗墓笔记》、《神雕侠侣》等,多事些文学作品,思想类型的书籍很少。美国大学生借阅的书籍多是《理想国》、《文明的冲突》、《伦理学》、《共产党宣言》等思想类型的书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有种说法解释到: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太少了,少到了怕人的程度。大学生之所以阅读类型多以小说类为主,这是因为阅读的起点就在这里。从阅读心理上来看,阅读也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步: 纯娱乐小说,这是阅读的起点。其功效在于培养孩子的文字敏感性。但由于中国孩子在中学时为了拼中考,高考,阅读功能基本上废掉了。到了大学才补这一课。但已经错过了最佳阅读时间,多数学生有可能连这一关都闯不过。

第二步: 传统经典小说。当孩子把流行的娱乐小说读过后,文字敏感性就培养出来了,就不再满足与简单的人物结构,开始想要阅读些智力含量较高的作品了,诸如《基督山伯爵》、《九三年》、《飘》、《傲慢与偏见》、《简爱》等书就会被翻出来。而这些书在各大高校没有上阅读榜,这就证明国内的孩子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时间严重不够。

第三步:进入史哲领域。只有对经典广泛涉猎,才有可能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这是因为经典小说中,大量的涉及到了史哲领域的概念,诸如古希腊神话,西方历史典故。上述这些典故在书中频繁出现,最终形成孩子的阅读敏感点。能够读懂《希波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理想国》、《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梦的解析》等等。这时候孩子们的大脑开始体系化。

第四步: 进入思想领域,有了史哲的基础,这时候就会阅读大量的思想典籍,诸如《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伦》、《从逻辑的观点看》等等。阅读到了这一步,才算是个读书人。

这样我们或许更理解中美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差异。我们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为什么呢?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二 孩子的阅读能力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孩子一生的高度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

人的智力开发有两种基本途径:

一是让其多接触社会,尝试新事物,扩大生活经验,形成新的神经链接,见多才能识广;

二是巩固加深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加深已有的神经链接,温故而知新。

阅读可以让孩子增加对社会的了解认识,读一本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生活阅历。在现实中无法到达的地方,不可能接触的人和事都可以做到。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书籍中反复出现,又会加深孩子对该事物的认识与掌握。尹健莉在其著作中提到:小学时期阅读是开发孩子天赋的保证: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有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习课本和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

很多中小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的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夺取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成绩下降的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高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甚至被老师每天所强调的分数所迷惑,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为什么会这样呢?

刚才我们说了,阅读可以让一个孩子更聪明,通过见多识广,温故而知新在孩子大脑中形成新的精神链接和加深精神链接。在我们这里有句老话"农村的孩子聪明不过城市的孩子",是有一定道理的。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阅读也决定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理解力。

说到记忆力,一个提高记忆力的重要原则是把需要记忆的材料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通过阅读孩子大脑中存储对太多的东西,当他需要记忆一段材料时,如果他的大脑中存储着与该材料相关的东西,这样孩子就会把他们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记忆。例如你要学会确认和辨别狗,你的大脑中必须设置一个有关狗的存储旧知识。为什么以前我们看外国人好像都是一个模样,现在我们可以分辨处不同的外国人了。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见多了外国人,在大脑中存储着关于不同外国人的模样了。

关于理解力,理解就是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弄清楚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大家要明白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理解力依赖于他的背景知识"。一个人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宽广,他的理解力就会越强。比如关于"日食","月食"的现象,现在一个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你对他解释什么是日食月食,他都能理解了。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关于天文学的知识扩大了。有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理解起来更容易了。放到古代,人们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出现了天狗吃月亮的传说故事,还会出现一个搞笑的现象:每当日食月食出现时,人们往往会敲锣打鼓,为了吓跑天狗。为什么原始社会会有那么多禁忌,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科学认知太少,知识背景太小了。

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的很多也很清晰。他有一句学习上的名言:"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他说:"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奋好学,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所以"一个孩子即使学习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定比考高分而不阅读的孩子走的更远。"讲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课业负担比较重,家庭作业比较多,又是补习班,又是兴趣班,根本没有时间阅读啊。"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张永新教授依据孩子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的情况把孩子分成了四中类型

1 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愚昧无知的;

2 既爱读教科书,也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必然是发展潜力巨大的;

3 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可能成绩不错,但却没有什么发展潜力;

4 不爱读教科书,只爱读课外书,这样的孩子也许成绩不理想,但还是有希望的。

阅读与学业从来不是矛盾的。事实证明,大量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反,国外大量研究证明,家庭作业越多的孩子可能会越笨。重复的练习是孩子讨厌的事情,这只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但对孩子的智慧的发展并无大作用。

同时阅读还会形成精神饥饿感,而这个精神饥饿感更易在中小学阶段形成。

"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来读。"朱永新很形象地用美食打比方,他说阅读会给人带来喜悦感,新鲜感。这些最后都会汇聚成精神上的饥饿感。也正是有了这种饥饿感作为动力,他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阅读。正如孩子的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一般认为人的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玛丽安.伍尔夫通过研究儿童阅读时的大脑变化发现,儿童阅读是左右大脑两个区域一起运行的。我们成年人在阅读时往往只有一个大脑半球在工作。所以人在14岁以前的阅读体验,对孩子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人生以后的经历,只不过是前面14年所阅读的东西的展开。

《人民日报》曾刊文提醒父母要鼓励孩子根据兴趣进行大量阅读。事实上,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可不是一件课余里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实打实的学习要求。"部编本"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说在不阅读,你连高考卷都做不完,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有时间阅读了,现在你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小学欠下的"阅读帐"迟早要还的。

既然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三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总原则:感觉传递,行为示范,不强迫,环境支持

(1) 感觉传递

把阅读是件美好的事情的感觉传递给孩子。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家长要把对书的热爱,对阅读的美好感觉传递给孩子。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感觉传递是一件很重要的方式,你希望孩子往哪个方向转变,你就要把对那个方向的美好感觉传递给孩子,我们人都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生物。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有了美好感觉,他才会愿意去做,而且能坚持住。那么怎么传递这种感觉呢?方法方式多种多样,但一定要体现出对书的热爱,阅读是件美好的事情。比如我们带孩子逛街时,看到大街上有人卖书,不管卖的什么书,我们一定大声说,语气带着愉悦说:"那边有卖书的,走,我们去看看去。"在卖书的旁边浏览一会,最好最后买一本你喜欢的书。你在浏览书的时候,孩子也会浏览书,你可以顺便问问孩子:"有没有你喜欢的书?"有喜欢的就买,没有喜欢的就不买,把买书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你这样做既是行为示范,更是感觉传递。如果买来书,看到书你要在孩子面前故意流露处惊喜的感觉,让孩子感受到你很爱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故意发出惊叹声,赞美声或相应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你阅读的美好感觉。。有些家长可能说我不喜欢看书,又不爱书怎么办?我告诉你一个方法,那就是假装,尤其在孩子面前,通过假装把你爱书,阅读的美好感觉传递给孩子。"假装"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那就是"装假成真",那就是当你假装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真的了。假装自己很快乐,不久你就会感觉真的很快乐了。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提到"如果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一点点假装就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并且可以减少你的疲劳,紧张和忧虑。"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感觉到厌烦吗?那你为何不跟自己玩一个"假装"的游戏呢?试着让你喜欢它,那么你会从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就。

一个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比肉体劳动更容易觉得疲劳,这已经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了。当我们做一些有兴趣,而且会令人兴奋的事情时,很少会感到疲倦。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2) 行为示范

古语说身教胜于言传,要想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最为家长的最好办法就是以身作则。如果孩子在看书,你在玩手机看电视,孩子是不会安心看书的。他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会被手机,电视吸引过来。如果你实在不愿意看书,那就在孩子面前假装看书。当孩子在家的时候,你假装看书,哪怕你并没有看书,只要别把书那倒了,拿反了就行。你也可以看看你感兴趣的书籍,如《读者》,《知音》,《故事会》。你的目的就是行为示范,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你在孩子面前时,你可以想干嘛干嘛。在孩子面前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我们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3) 不强迫,尊重孩子在阅读上的一些行为

不能强迫孩子去阅读,尤其是孩子还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时候。强迫只会让孩子厌恶阅读。孩子阅不阅读决定权在孩子手中,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环境式影响,感觉传递,行为示范。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家长在孩子启蒙时没有必要规定孩子必须读什么书,只要不违法或不健康的书籍都可以让孩子尽情地阅读。有些家长在书店买了许多标准的名著,作文选,一股脑地推给孩子,我就问你自己喜欢看吗?标准名著确实应该看,但如果没有兴趣,看不懂,我们是没有办法把一本名著看懂看完的。我们成年人都是这样,更何况是孩子呢?大家记住一句话:阅读中最重要的是找快乐,找到了快乐我们才能读下去。同时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不要带着太功利性的目的去阅读。家长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拷问孩子。每当孩子读完一本书,家长可能会问这本书讲的什么?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强迫孩子写读后感。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孩子在阅读时,感到压力。自由阅读应该是一个心情体验的过程。如果孩子感到压力,就无法体验其中的乐趣。孩子还会把阅读当作一项任务。什么东西一旦成了任务,便不好玩了。这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非常不利的。

(4) 环境支持

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1 家里要有书。 不能家里只有孩子的教科书外没有了其他的书。在孩子阅读买书面前,家长不要心疼钱。有人说:"读书是人生最廉价的投资,读书是最廉价的高贵行为。"如果家里连书都没有,这样的家庭很难培养处爱阅读的孩子的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2 经常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这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佳场所。在图书馆里,既有许多图书,又有在看书的人。在这种场合,对阅读习惯,兴趣的培养,支持力简直是爆棚了。人是极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大家都在看书的环境总,孩子选择看书是应该的。否则他是无法在这种环境中待下去的,有可能选择逃离图书馆。

3 远离电子产品的诱惑,比如电视、手机、电脑。我家的电视是基本不开的,台湾作家李敖曾说:"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少看甚至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受益。还有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有些家长说可以不可以让孩子看电子书。既携带方便,有便利。我的建议是不要过早地让孩子阅读电子书籍。过早的接触不仅会使孩子的视力下降,还会是孩子失去他的思考能力,孩子会变得只会看,不会想,还是给孩子看纸质的书籍。有些家长说:"我会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这样做肯定会引起孩子内心的反抗,情绪的不满,破坏亲子关系。人在有情绪状态下是怒可能学好的。干嘛不从一开始就从根本上让孩子少接触或不接触呢?我们人都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不要相信孩子的自控力。在电子产品面前,这点自控力约等于零,网瘾少年比比皆是。就是大人,我们作为家长的,可以想想自己对这些电子产品有多少自控力,有多少人刷抖音刷到半夜。

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希望大家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上不要吝啬,多花些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

阅读的重要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奠定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石

欢迎来到进步学习空间,我是关注孩子学习,专注家庭教育问题的王老师。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困惑,对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