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普京希望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嗎,為什麼?

香堂風子


這個問題,應該是去俄羅斯,諮詢普京總統的幕僚,或者採訪普京總統,這才得真實結果。至於上頭條詢問,都是瞎說。


憤怒野虎


普京作為前蘇聯培養起來的經營特工,本身對前蘇聯就有著崇拜和憧憬。只是前蘇聯的經濟失敗,讓這個國家四分五裂,這應該是普京最痛心的地方。只不過當時的普京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俄羅斯這個國家的主人,處於生活困頓邊緣的普京,也是擁有一身抱負而無地施展。


歷史還是終究給了俄羅斯機會,讓1991年解體後的蘇聯將絕大部分遺產留給了俄羅斯,讓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的衣缽,繼續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大國之一。然而剛剛獨立的俄羅斯,幾乎所有的一切都摸不上門路,葉裡欽失敗的經濟政策,也讓這個國家幾乎陷入再次解體的邊緣。1999年給俄羅斯帶來了轉機,那就是葉利欽任命了,普京為俄羅斯總理,進而成為了俄羅斯總統。


真正掌握俄羅斯大全之後的普京,才開始真正展現自己的政治才華與政治智慧,將俄羅斯從分裂的邊緣,硬生生的拉了回來。俄羅斯從此再次因普京而凝聚,俄羅斯再次走向了讓西方心驚膽戰的強國之路。而美國對於俄羅斯的肢解始終都沒有放棄,不斷地推行北約東擴,吸納前華約組織國家給贊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包括烏克蘭問題都是北約不斷東擴造成的結果,讓烏克蘭被西方媒體所忽悠,嚮往西方所謂的美好生活,從而與俄羅斯方面腳裂,這普京最不想看到的。


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真的希望恢復前蘇聯時代的榮光,我們從普京曾經說過,“蘇聯解體是二十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這就能感受到普京對於前蘇聯的解體是多麼的嘆息,對於當今俄羅斯所面臨的險惡環境是多麼的憂慮。如今的烏克蘭已經倒向西方,這是俄羅斯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如果能夠將烏克蘭納入俄羅斯的控制範圍之內,顯然,對於俄羅斯的戰略安全有著極其重要的補充作用。

只不過是烏克蘭已經獨立成一個國家,俄羅斯不可能那麼做,畢竟那是屬於侵略。但是俄羅斯更希望烏克蘭成為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緩衝,而不是現在的烏克蘭成為俄羅斯的敵人。最好的結果就是烏克蘭的政權是一個親俄的領導,這樣讓烏克蘭處於親俄的狀態。讓現在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一樣,讓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站在一起,哪怕不是一個國家,但是最起碼是綁在一起。



只是現在的烏克蘭很難做到白俄羅斯那種程度,畢竟已經西化多年的烏克蘭民眾還是嚮往西方國家所謂的民主生活。俄羅斯想要將烏克蘭拉入自己的懷抱,恐怕只能動用軍事力量強行介入。俄羅斯根本就不能那麼做,畢竟這會直接造成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不僅僅會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還會給自己留下後患無窮的隱患。畢竟已經西化的烏克蘭民眾一定會拿起武器反抗俄羅斯的入侵,普京也深深地明白這一點,自然也不會對烏克蘭展開軍事入侵,也不會希望烏克蘭加入俄羅斯。



因此,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成一個國家,這自然是在兩國國民願意的基礎上,普京當然會欣然同意。可問題就在於現在的烏克蘭已經嚴重西化,根本就是俄羅斯為敵人,而要想將烏克蘭民眾的思想進行扭轉,顯然不夠是一天兩天就能夠解決的。逐漸在烏克蘭境內培養親俄勢力,這樣才能逐漸的改觀烏克蘭民眾對俄羅斯的敵視態度。只有緩解了兩國民族之間的矛盾,才有真正合並的可能。對於現在而言這基本就是一句空談,根本不可能出現合併,而普京現在也不會那麼想!(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烏克蘭是歐洲第二大國家,人口4千多萬,國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並且多平原,土地肥沃,號稱歐洲糧倉,又繼承了前蘇聯很多軍工企業,軍事武器發達。特別是處在亞洲與歐洲的結合部,相當於橋頭堡的作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這麼重要的一個國家,誰都想巴結或霸佔了,普京也不例外。

但現在是21世紀了,世界人民提倡的是,和平相處,互惠互利,合作共贏。誰再想搞霸權主義,欺凌行為那註定是要失敗的。


烏龜比兔子好


普京當然是希望烏克蘭能夠與俄羅斯合併成為一個國家,而且他不僅僅是希望烏克蘭能夠與俄羅斯合併成一個國家,他還希望白俄羅斯等其它原蘇聯國家能夠跟俄羅斯再次合併成一個國家。西方一些國家認為普京一直有重新恢復蘇聯的想法,他的領土擴張慾望比較強烈,這也是歐美國家普遍對俄羅斯比較排斥的一個重要原因。
(烏克蘭地圖)


俄羅斯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其領土從東部的白令海峽一直到波羅的海岸邊的加里寧格勒州,長度超過9000公里。俄羅斯也是蘇聯的主體繼承國,不過相比於龐大的前蘇聯,俄羅斯還是減少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其中就包括烏克蘭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蘇聯的所有加盟共和國當中,烏克蘭的體量算是比較大的,其人口總量僅次於俄羅斯,由於擁有大量肥沃的土地以及良好的氣候條件,烏克蘭在蘇聯時期不僅擁有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它也是蘇聯的重要糧倉。
(俄羅斯地圖)


普京之前曾對一位俄羅斯的小學生說俄羅斯的領土沒有邊界,在領土問題上普京一直也是十分強硬,正如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關係比較親密,於是普京就鼓勵兩國年輕人為俄白兩國的合併努力,他最近也在積極推動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一體化。普京是不是想要讓俄羅斯恢復蘇聯時期的體量我們不敢肯定,但是以普京的執政思想來看,如果烏克蘭能夠與俄羅斯合併在一起,對此他肯定是非常歡迎,這樣也免得俄烏兩國就克里米亞問題爭得不可開交。

不過烏克蘭顯然是不可能再次和俄羅斯合併在一起,早在1654年的時候,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和約讓俄羅斯來統治東烏克蘭地區,從此烏克蘭開始了與俄羅斯結盟的歷史,後來俄羅斯又逐漸把烏克蘭其它地區以及黑海北部全部併入自己的領土。令人遺憾的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的歷史不僅談不上美好,那甚至可以說完全就是不堪回首,以至於烏克蘭人現在都對那段歷史心有餘悸。

不過也正是因為普京知道烏克蘭不可能再和俄羅斯合併,所以他會不顧及烏克蘭的感受直接把克里米亞給兼併,並且烏克蘭頓巴斯地區也是被普京搞得不得安寧,現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就是兩個勢如水火的國家。對於這個世界所有的國家而言,野蠻的領土擴張時代已經過去,烏克蘭不願意跟俄羅斯合併在一起,對此普京也不能硬來,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已經夠大,普京應該專心讓自己的國家發展起來,領土擴張並沒有什麼意義。


李姓先生


俄羅斯是八國集團的座上賓,也是北約決策核心機構的門外漢,妖魔蘇聯領導人的功績,抹黑蘇聯反法西斯的光榮歷史,製造獨聯體的內亂,讓它們一個一個的加入歐盟,一個一個的收入北約,徹底的葬送了俄羅斯恢復獨聯體和蘇聯大國的美夢。

2008年的俄格之戰,俄羅斯總統大夢方醒,堅決的反抗,讓北約碰了一鼻子灰,烏克蘭的顏色革命,讓俄羅斯感覺到西方的陰謀詭計戰略,劍指烏克蘭,實打俄羅斯,儘管俄羅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是儘量採取忍耐措施,必徑冤家宜解不宜結,為日後俄烏重歸一體創造條件,恢復獨聯體是俄羅斯總統和俄羅斯人民近年來的夢想,懷念蘇聯時代的大有人在,雖然想法比登天還難,但是,有夢想就必然有理想。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塘坳美如畫


這個問題讓普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難道2014年克里米亞的信號還不夠明顯?還要我把“吃掉烏克蘭”五個字寫在臉上才行?

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從來都是一個噬土成性的國家,歷屆領導人無不以開疆拓土作為其功績的最有力證明。而普京作為俄羅斯新一代的執牛耳者,自然也是鐵血開疆的有力實踐者。

自1999年普京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以來,隨著俄羅斯國力的不斷恢復,俄羅斯重新走上了強硬的擴張道路,在2000年打贏第兩次車臣戰爭後,普京在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中奪回了南奧塞梯,在2014年兵不血刃奪回克里米亞,更在2015年出兵敘利亞,和西方國家鏖戰中東……

作為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一環,幾百年來,儘管俄羅斯很努力,但始終是發展水平相當落後的國家,在英法等國相繼崛起,尤其是美德等國依靠第二次工業革命彎道超車以後,蹣跚的沙俄依然在通過瘋狂的領土擴張實現國家實力的增強。

這種畸形的發展方式也註定了一旦沙俄對外擴張遭遇失敗,必將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萬劫不復,一戰的崩潰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雖然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建立了龐大的紅色帝國蘇聯,但依靠領土擴張發展的特色並沒有改變甚至還變本加厲,表現為強烈的“大國沙文”主義。

很多人說今天的俄羅斯,無時不刻不想恢復蘇聯時期的版圖,因為那是一個有實力有尊嚴的時代,而恢復的方式就是將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昔日的蘇聯加盟國重新糅合在一起。

但靜夜史認為這似乎並不是俄羅斯,尤其是普京的真實想法。因為蘇聯在1922年成立時,列寧就定下了“俄羅斯與所有加盟國地位平等”的基調,儘管從斯大林開始做了大幅度改變,突出了俄羅斯的地位,但蘇聯終歸是一個國家聯盟,並不是俄羅斯想要的榮耀。

俄羅斯想要的,是幾百年時間裡形成的“大俄羅斯”主義,它將俄羅斯作為所有國家的主宰,讓所有國家和民族都成為俄羅斯的奴隸。而“大俄羅斯”想要的,也從來不是面積佔地球大陸面積1/6的蘇聯,而是囊括五洲四海的全世界!

換句話說,作為“大俄羅斯”主義的忠實擁躉,普京想做的,是世界之主,俄羅斯想要的,是全世界都姓俄。所謂的“俄烏合並”,本質上也是俄羅斯吞併烏克蘭,先前盛傳的“俄白合併”也是異曲同工。

但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大。

從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萎縮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減少了5000多萬,並失去了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元氣大傷的俄羅斯徹底淪為二流強國,不得不在西方國家的圍追堵截中苟延殘喘。

在這樣的情況下,說俄羅斯想要統治全世界,不僅會遭到西方國家更猛烈的報復,更會淪為國際社會的笑柄,所以普京一度很低調。

但這樣的低調換不來西方國家的高抬貴手,俄羅斯沒有韜光養晦的任何可能,所以俄羅斯必須強硬。

從1999年上臺以來,俄羅斯經濟雖然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但距離超級大國蘇聯的距離則更加遙遠。在綜合國力一蹶不振,國際環境始終險象環生的情況下,俄羅斯即便有鯨吞烏克蘭之心,也難有席捲宇內之能。

但俄羅斯力不從心不代表烏克蘭高枕無憂,事實上從俄羅斯幾百年來的做派來看,當下的相安無事更像是俄羅斯積蓄實力等待機會,一旦俄羅斯強大烏克蘭必然遭殃。

再加上幾百年來尤其是蘇聯時期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壓迫,烏克蘭在1991年蘇聯解體擺脫俄羅斯控制後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一路向西”的征程。

這是俄羅斯無法阻擋的,除了當時的俄羅斯實力半死不活,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葉利欽也在廢寢忘食地跪舔西方,俄羅斯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

而當時的俄羅斯也與美國合作,一舉銷燬了烏克蘭境內的核武器,摧毀了臥榻之側的強大對手。

但當普京重新和西方對立,再度劍拔弩張時,烏克蘭的地位就相當尷尬了。

因為夾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自古以來烏克蘭就呈現出明顯的“不是東西”的狀態。對於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真正意義上的西南大門,烏克蘭的“安分”不僅能保證俄羅斯西南方向的安全,更能保證黑海地區的平靜。

但烏克蘭並不這麼想,因為在1994年被美俄忽悠銷燬核武器自廢武功,烏克蘭幾乎沒有能力保衛自身領土的安全,更不具備左右逢源或不偏不倚的能力。

在西方國家實力遠超俄羅斯的情況下,俄羅斯沒有能力保護烏克蘭。而不想成為俄羅斯的靶子,烏克蘭只有拼了老命地“一路向西”。

但更尷尬的是,雖然俄羅斯長期一蹶不振,但卻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這意味著西方國家援軍未至,烏克蘭早已成為俄羅斯的盤中餐,因此“開弓沒有回頭箭”的烏克蘭只能通過犧牲更多利益換取西方國家對自己的支持。

這是典型的與虎謀皮!而事實也證明,西方國家從來沒有把烏克蘭的求援當回事,但俄羅斯卻實心眼兒地奪走了克里米亞,全然沒有半點波瀾,而西方國家的制裁之聲更像是俄羅斯的慶功樂。

但失去克里米亞的烏克蘭沒有辦法,因為俄羅斯在衰落,如果改弦更張不僅無法得到俄羅斯的信任,更會使西方國家將烏克蘭撕成碎片。

因此烏克蘭只能“一條道走到黑”,無論是不是澤連斯基上臺,烏克蘭都沒有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也相當尷尬,一方面作為從來不相信緩衝區的國家,為了西南和黑海地區安全,俄羅斯很有必要將上躥下跳的烏克蘭收入囊中;但另一方面,一旦“俄烏合並”,勢必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俄羅斯在國際社會的處境必然更加尷尬。而且更尷尬的是,當前的俄羅斯並不具備吞併烏克蘭全境的能力。

所以面對烏克蘭危局,普京最想要的結果不是吞併整個烏克蘭,而是奪走烏克蘭東部。數百年來通過沙俄通過“任勞任怨”的種族換血,終於使東烏克蘭包括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族的天下,這是俄羅斯能輕易奪回克里米亞的重要原因。

相比於西烏克蘭的一路西去,東烏克蘭始終願意和俄羅斯站在一起,這是普京最大的群眾基礎。因此靜夜史認為,如果澤連斯基繼續孤注一擲向西而去,克里米亞事件必然會在烏克蘭再度上演,而失去東部半壁江山的烏克蘭也必將因實力銳減失去牽制俄羅斯的價值,最終成為西方國家的棄子。

屆時,俄羅斯必將再度取得階段性勝利,而烏克蘭也必然會是最大的輸家。

所以普京當然希望“俄烏合並”,但“烏”不是整個烏克蘭。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普京當然希望俄羅斯能夠與烏克蘭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如果俄羅斯與烏克蘭能夠再次合併,極有可能恢復當年蘇聯榮光。蘇聯的核心就是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的三個加盟共和國,三國同屬於東斯拉夫民族,同文同種。也正是因為烏克蘭堅決要求獨立,才最終導致葉利欽無法維持蘇聯,最終只能夠成立獨聯體這樣的邦聯。不過,即使俄羅斯總統普京再希望與烏克蘭合併,也很難實現這個目標。首先,烏克蘭國內目前反俄情緒非常高漲;其次,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不會同意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普京

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都是古羅斯人的後裔,同屬於東斯拉夫民族。後來,俄羅斯崛起,成為了沙皇俄國,並在17世紀中期與烏克蘭合併。十月革命以後,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成為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事實上,蘇聯一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核心就是東斯拉夫民族的3個加盟共和國,也就是俄羅斯、烏克蘭也白俄羅斯。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曾經極力挽留烏克蘭留在蘇聯。最終,烏克蘭人經過全民公投,超過95%的烏克蘭人支持脫離蘇聯。最終,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三國在明斯克簽約,成立了獨立國家聯合體,蘇聯從此名存實亡。

在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第一代領導人葉利欽,曾經大力推動俄羅斯、白俄羅斯與烏克蘭進行一體化。不過,由於俄羅斯自身在蘇聯解體後陷入了困境,一體化進程非常不順利。烏克蘭內部親西方勢力與親俄勢力之間的博弈也一直非常激烈。烏克蘭東部地區以重工業為主,講俄語為主,與俄羅斯更加親近;烏克蘭西部地區以農業為主,講烏克蘭語為主,與西方走得更近。2014年,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親西方的尤先科、波羅申科等人趕下臺。此後,烏克蘭東部親俄勢力發動武裝暴動,克里米亞半島公投加入了俄羅斯。

亞努科維奇與普京

從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角度,當然希望能夠與烏克蘭合併。與烏克蘭合併,不僅能夠納入烏克蘭4500萬人口與66萬平方公里肥沃土地,還能夠完善俄羅斯的工業體系。在蘇聯時期,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工業佈局是一個整體。例如,俄羅斯的蘇霍伊與圖列夫負責設計戰鬥機,而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則為俄羅斯飛機工廠提供發動機。俄羅斯之所以發展舉步維艱,很大程度上是失去了與烏克蘭工業上的互補。如果能夠與烏克蘭合作,俄羅斯綜合國力必然能夠再上層樓。不過,以烏克蘭內部反俄情緒及西方國家的反對,俄烏合並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可能性。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烏克蘭與俄羅斯還能不能合二為一?


美國觀察室


普京非常希望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其實從普京非常希望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合併就可以看出,普京非常希望俄羅斯能回到蘇聯的強盛。那時的蘇聯作為世界一極,足以讓俄羅斯屹立於世界之巔,其實這也是現在普京對俄羅斯的一種定位,俄羅斯不斷地對周邊國家進行“戰爭”、與美國領導的北約進行激烈的對抗的原因,就是普京希望哪怕俄羅斯已經衰弱了,但是並不想俄羅斯就此衰落,一個強盛的俄羅斯其實都是從戰爭中走出來的。但是在蘇聯解體中元氣大傷的俄羅斯真的有能力整合曾經蘇聯的疆土嗎?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圍堵下,俄羅斯還有希望重回世界之巔嗎?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真的還需要像曾經蘇聯一樣的俄羅斯嗎?



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領導的北約下調了俄羅斯的危險等級,但是美國領導的北約並沒有將俄羅斯從潛在敵人的名單中劃去,也就是說俄羅斯一直是美國及北約的潛在敵人。而且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美國領導的北約開始東擴,俄羅斯的生存空間面臨擠壓。在這種情況下,普京希望俄羅斯能恢復當年蘇聯時期的榮光。但是由於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元氣大傷,雖然近幾年俄羅斯經濟在普京的領領導下有所恢復,但是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再次拖著所有的小夥伴前進。而且隨著蘇聯加盟國各國的獨立發展,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正在逐步增強,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除了用武力,很難再組建像蘇聯那樣的國家了。另外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干預下,俄羅斯是不可能再用武力吞併原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雖然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但是俄羅斯付出代價也是非常沉重的。


從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就可以看出,俄羅斯在黑海等方向的戰略前沿向前延伸了很大一部分。如果俄羅斯與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合併,那麼俄羅斯的前沿部署就可以威脅中東歐國家,直達歐洲中心。例如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的部署,俄羅斯可以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直接對歐洲國家的全部首都進行打擊。如果俄羅斯將軍隊部署到烏克蘭、白俄羅斯與中東歐國家的交界地區,那麼俄羅斯的軍隊就會對中東歐的國家產生直接威脅。加上歐洲地區以平原為主,俄羅斯的鋼鐵洪流可以對德國等歐洲大國產生間接威脅。這樣俄羅斯可以利用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直接威脅北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樣,美國領導北約利用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來制約和圍堵俄羅斯。


另外烏克蘭是蘇聯時期重要的大型船舶製造基地,包括俄羅斯現有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都是在烏克蘭黑海造船廠建造。雖然該造船廠已經破產,但是船廠的設施還是可以恢復到為俄羅斯建造大型軍艦的程度。例如俄羅斯的遠東紅星造船廠,近期接連接收了來自我國大型的浮船塢等設施,進行了現代化升級,已經成為俄羅斯重要的造艦基地之一。也就是說,如果俄羅斯希望重新振興本國的造船業的話,烏克蘭原有的船廠改造條件要遠遠好於俄羅斯其他的造船廠。而且烏克蘭的造船廠是當年蘇聯建造大型軍艦的基地之一,如果俄羅斯將這些造船廠進行現代化升級,那麼俄羅斯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將不會出現“難產”的局面。


雖然經過多年的停工之後,烏克蘭是否還還有相關的造船人員,的確有待商榷,但是建造大型船舶的經驗和設備,烏克蘭應該比俄羅斯國內的造船廠要豐富得多,而且近期俄羅斯已經將部分軍艦的建造計劃轉移到克里米亞的造船廠,從中就可以看出烏克蘭的造船廠還是有一定的技術實力的。不過近期一艘俄羅斯的半潛船和計劃修復的核潛艇沉沒,就可以看出,不管是俄羅斯的造船廠還是烏克蘭的造船廠,都需要進行現代化的升級,以前的老舊設備已經不堪大用了。如果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的話,俄羅斯可以整合烏克蘭國內的造船業,使俄羅斯沒法建造大中型艦艇的窘境得到緩解。雖然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的造船業等也已經凋零,但是重啟後的實力應該比俄羅斯國內的造船廠要強,畢竟烏克蘭是當年蘇聯建造大中型艦艇的基地之一,在技術和經驗方面俄羅斯還是無法相比的。

因此,先不管俄羅斯的宏圖大志,就僅合併白俄羅斯、烏克蘭兩國後對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完善產業鏈方面的幫助來說就足以讓普京心動。


昨思今明未武


說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已經不合時宜。有了蘇聯的前車之鑑,俄羅斯並不願意再和烏克蘭合併,而是想吞併烏克蘭。

對於俄羅斯,俄羅斯的領土野心是世界公認的,到現在也不例外。烏克蘭作為俄羅斯的鄰國,且是一個和俄羅斯同宗同源的國家,一旦有機會,俄羅斯肯定會對烏克蘭下手的。歷史上,烏克蘭曾數次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俄羅斯對烏克蘭也一直存在著某種“眷念”。



並且,烏克蘭是銜接俄羅斯與歐盟的關鍵地帶,俄羅斯一直有掌控烏克蘭的野心。換句話說,由於烏克蘭所處的位置對於俄羅斯而言太過重要,俄羅斯必須要掌控烏克蘭在國際站隊的傾向。如果烏克蘭選擇與俄羅斯背道而馳,俄羅斯必定會對烏克蘭動手,甚至是拆分或直接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問題,以及烏東問題,都是典型的表現方式。


為什麼說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並不合時宜?因為烏克蘭已經沒有與俄羅斯合併的基礎了。隨著俄羅斯數次成功對烏克蘭進行的打擊,俄羅斯取得烏克蘭可以說已經是探囊取物。面對失敗的一方,高高在上的俄羅斯不可能再給予烏克蘭機會,像曾經蘇聯那樣,讓烏克蘭與俄羅斯組成聯邦。可以說,如果再有滅亡烏克蘭的機會,俄羅斯一定會將烏克蘭置於俄羅斯的一部分,而不會整成聯邦的形式,讓烏克蘭與俄羅斯平起平坐。沒有實力,且讓俄羅斯耿耿於懷的烏克蘭,俄羅斯是不會給面子的。

總的來說,蘇聯解體對俄羅斯是很大的歷史教訓,而烏克蘭在蘇聯解體以後與俄羅斯存在的領土糾紛,也是俄羅斯難以忘記的問題。如果再有機會,俄羅斯一定會牢牢地將烏克蘭變成俄羅斯的一部分。目前,烏克蘭已經喪失了東部數州的實際控制權,如果烏克蘭的走向進一步刺激到俄羅斯,俄羅斯很有可能加強對烏克蘭下手的程度。


蘇綻


普京曾就1991年歲末蘇聯解體發表如下感言: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但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其道理一目瞭然,雖然心在滴血,但結果無可挽回,珍惜當下,活在當下!

其實兩千多年前,孔子曾經上述感言給出最好的解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蘇聯解體前,普京是克格勃成員、專制體制的維護者和既得利益者,但他識時務,從2000年元旦執政至今至少挽回了俄羅斯國際地位下滑的趨勢,至於俄羅斯與烏克蘭重回一國,相信普京只是心有懷想,但力所不逮,不會做逆歷史潮流和兩國人民感情的事情。

第一,俄羅斯外交至重或“第一環”就是獨聯體國家,又以烏、白同族同族歷史、情感最親。但烏、白卻與俄貌合神離,因為時勢變亦,烏、白兩國民心大趨勢是去俄羅斯化,重回蘇聯根本不具民意;而且國際社會也不會輕易“背書”——克里米亞即是例證,一個俄羅斯浴血奮戰奪取的土地,因為執政者的“玩笑”劃歸烏克蘭(當時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普京2014年“拿回”它的後果與代價至今未能消化殆盡。

第二,普京對烏克蘭的態度和政策取向是讓它像中亞五國與俄關係一般,基本在獨聯體或特定框架中,不受美國及歐洲的染指。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有獨特的安全觀,自古至今,它難以容忍西部敵對勢力“兵臨城下”,威脅其安全和利益。“失去”了烏克蘭,等於把數百公里的安全縱深拱手讓給西方,這是普京不能容忍的。東烏克蘭今天的局面就是普京對西方和烏反俄勢力的回應。

第三,俄羅斯更不能容忍2014—2019年中烏克蘭對其的“侮辱”,烏克蘭像波羅的海三國,去俄化變本加厲,這與“倒向”美國同步。

結果很顯然:得不到的東西就是最恨的!2005年俄民意調查結果就是證明,俄羅斯的“敵國”竟是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而不是美國?!如果2018年有這樣的調查,估計烏克蘭肯定在列!

兩國的民意都不支持“團圓”,普京斷無這樣的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