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如何以少勝多取得河西之戰的勝利?

邢小燕


河西之戰是漢武帝繼漠南之戰後對匈奴所採取的又一次重大軍事戰略行動,這次戰爭在大將軍霍去病靈活、機智的指揮下,漢軍以迅猛剛勁、靈活多變的打法,在短短一年內消滅和迫降匈奴軍八萬之眾,書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軍事經典。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出征匈奴。拉開了第一次河西之戰的序幕。

他率漢軍從隴西郡出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翻越烏戾山,飛渡黃河,不用吹灰之力拿下遫濮部,斬殺遫濮王 。之後,霍去病指揮率領漢軍涉過狐奴水,擊破匈奴五部落王國,以秋風掃落葉般的瘋狂架勢將河西諸小王紛紛擊潰。短短六天的時間,霍去病指揮部隊行軍一千多里,利用穿插分割、迂迴包圍的戰略戰術,輕而一舉拿下這些部落後,很輕易的迫使他們舉起投降的雙手。霍去病不搶掠他們的財產與子民,對他們實施投降優待的政策,讓其他的匈奴大部隊沒有太強的反擊意識,反而使他們有了投降歸順、明哲保身的消極想法。接著,霍去病指揮漢軍長驅直入越過焉支山(峰腰地帶的甘涼交界處,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0公里處 ),在皋蘭山(張掖附近的合黎山附近 )與匈奴主力軍展開決戰。勇猛無比的漢軍騎兵在霍去病靈活機智的指揮下,深入敵鏡與匈奴軍隊短兵相接,折蘭王被斬,盧侯王被殺,邪王之子及其相國、都尉被俘虜,就連休屠部祭天的金人都被漢軍繳獲。漢軍深入敵營2000餘里,橫穿整個河西走廊,殲滅敵人近萬人,不過自己也損失七千餘人,但取得的勝利是絕對的,對匈奴軍隊的打擊是沉重的。

霍去病勝利歸來,漢武帝益封他為2000戶候,用以表彰他首戰告捷。

漢軍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戰稍事休整之後,漢武帝便趁熱打鐵,於同年夏天命令霍去病率軍出擊河西地區,並派合騎侯公孫敖隨同出征,發起第二次河西之戰。

這時匈奴軍隊也侵入代郡、雁門郡,殺死和擄走好幾百人。 漢武帝派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率一萬多騎兵右出北平,進擊左賢王部,策應霍去病。 霍去病與公孫敖合領騎兵數萬,都從北地出兵,分道進軍向西進擊。霍去病出了北地後,已遠遠地深入到匈奴之中,雖然與合騎侯公孫敖未能會合,但他吸取第一次的經驗教訓,繼續採取速進速退、迂迴包抄的戰略戰術,使匈奴軍防不勝防,應接不暇。

匈奴軍慌亂應戰,哪裡是漢軍的對手,經過激烈的戰鬥,漢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殲敵3萬餘人,迫降單桓王、酋塗王及相國、都尉等2500人,俘虜5王及5王母、單于閼氏、王子59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63人。漢軍僅傷亡3千餘人。渾邪王、休屠王率殘軍逃走。

漢武帝對霍去病大加讚賞,益封其食邑五千戶,其手下部將也多因功封侯。但是,西漢進攻匈奴左賢王部的軍隊卻出師不利。該路軍以神箭手李廣為先鋒,李廣率4千餘騎先頭部隊先行出發,張騫所率主力卻未按照預定時間出擊,致使李廣軍北進數百里後孤軍無援。

面對優勢敵兵,李廣沉著應戰,先令其子李敢率數十騎貫穿敵陣,以示匈奴軍易破,穩定住軍心,然後將4千騎布成圓陣,外向應戰,用弓矢與匈奴軍對射。激戰2日,漢軍死傷過半,匈奴死傷與漢軍相當。最後張騫終於率主力趕到,匈奴軍見不能取勝,遂解圍北去。自此,匈奴再也沒有能力與漢軍抗衡,所剩部隊紛紛投降。

為了表彰霍去病在這次受降中的功績,漢武帝再次益封1700戶給霍去病。兩次出擊河西及接受渾邪王投降的過程中,霍去病充分顯示了其機智、勇敢、靈活、果斷的軍事指揮才能,其聲望、地位與日俱增,與大將軍衛青已齊名朝野。

歡迎留言關注,發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奔馬155314228


說不上是以少勝多,應該是大漢的精銳鐵騎橫掃了河西之地。

兩次河西之戰概述

公元前121年春,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河西之地,發動了第一次河西之戰。

此戰,霍去病率一萬精銳騎兵從漢帝國的隴西郡出發,一路向西北行軍,越烏戾山、渡黃河,閃擊匈奴遫濮部、速斬遫濮王。

之後,渡狐奴水、六天轉戰千里,破敗匈奴五個部落王國、迫降一眾部落小王。

而後,繼續向北奔襲、越過焉支山後,在皋蘭山一帶與匈奴主力軍團開展戰略決戰,一舉擊破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部,首虜八千餘級。


公元前121年夏,驃騎將軍霍去病再伐河西,由北地郡出發。

整個出兵路線是一個大迂迴、大包抄,從河西之地的外沿往西北迂迴,挺進至居延澤後,立即回軍向南,從西北向東南穿插整片河西之地。

此戰,漢軍精騎殲敵三萬二千人,俘虜二千五百人,其中包括匈奴單桓王、酋塗王等大量匈奴貴族。

河西之戰的輝煌戰果

兩次河西之戰,殲敵4000餘人,超過武帝朝歷次對匈奴作戰的首虜總和。

龍城之戰首虜700,河南之戰首虜5000,漠南之戰首虜15000,定襄之戰首虜9000,以上這些規模性作戰殲敵總和,也比不上河西之戰。所以,河西之戰的戰果可謂輝煌。

兩次河西之戰,使漢帝國拿下了河西之地。

河西之地既是要地,西通西域、東抵關中,又是千里馬場。

所以,對於漢帝國很重要,對於匈奴人更重要。

而正是如此大的殺傷數字,才把匈奴勢力徹底清除出河西,使漢帝國牢牢控制了河西之地,並在此建立了河西四郡。

兩次河西之戰,打殘了單于威信、打滅了匈奴囂張。

河西之戰後,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部率眾四萬向漢帝國投降。

這是漢匈開戰以來,匈奴人第一次以部落規模向漢帝國投降。

這說明匈奴單于和匈奴王庭的威信已經無法凝聚匈奴各部落,匈奴人也不敢再藐視漢帝國,徹底不敢囂張了。

河西之戰的戰勝之因

騎兵軍團的大迂迴、大穿插,閃擊作戰

兩次河西之戰都是騎兵兵團的長途奔襲,直接殺將過來,不給你逃跑和轉移的時間。騎兵撻伐完,就繼續奔襲,繼續砍殺。

第二次河西之戰,更是經典,長途奔襲加上大迂迴,迂迴接敵後立即大規模作戰,所以殺傷甚眾。這就是直接來殺人的,而且殺完就走。

匈奴人只能正面接戰,跑不了也不想跑。

漢匈作戰,困難的不是主力決戰,而是找不到匈奴主力。

但是,兩次河西之戰都找到了匈奴主力,而且都開展了大規模的騎兵決戰。

原因是霍去病來得太快,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匈奴人不想走,不想放棄河西之地。

河西之地對於匈奴人太重要了,這裡是遼闊千里的優良馬場,是真正的根據地,他們不想放棄。

季節刁鑽,選擇在匈奴人最不想打仗的時候。

兩次河西之戰,第一次是春天,第二次是夏天,而且幾乎是第一次剛完就馬上第二次。這個季節、這個節奏,確實把匈奴人打疼了。

剛剛歷冬的匈奴戰馬,正是馬瘦毛長之時,跑不快、跑不遠。所以,與粟秣餵馬的漢軍作戰是極為不利的。

在最不想打仗的時候,又不得不打,而且面對的是最精銳的漢軍騎兵和最勇猛的漢軍將領。所以,也就造成了數萬人的損失。


減水書生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西漢河西之戰,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是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率一萬精騎在隴西鎮出發,六天轉戰千餘里踏破匈奴五王國,最後跨過焉支山在皋蘭山附近與匈奴主力決戰,殺了折蘭王,斬了盧侯王,還把這些匈奴王的兒子、閨女俘虜了一大堆,甚至還把匈奴人祭天的小金人給搶了(擱在大漢朝就是掘了人家的祖墳啊),不過此戰霍去病也損失不少,一萬人只回去了三千人(師率減什七)。

第二階段是在元狩二年的夏天(一年去兩次估計是輕門熟路了),這次在北地出發霍去病率數萬在北地出發,同樣孤軍深入(其實是有個夥伴的,可惜公孫敖迷路了),不過這次卻是繞道居延海(今內蒙古西北),轉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進,再由西北轉向東南,深入匈奴境內2000餘里,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弱水上游地區,在背後捅了渾邪王、休屠王一刀,此戰殲敵三萬餘人,招降無數,同樣俘虜了諸王親戚無數,而此戰漢軍僅傷亡三千餘人。自此之後河西走廊正式納入大漢版圖。

下面分析一下河西之戰霍去病以少勝多的原因。

第一點戰術的選擇。第一次河西之戰時霍去病選擇的是正面推進,分割包圍逐個擊破的戰術,這次算不上是大勝,漢軍損失較大(師率減什七),第二次霍去病就改變了戰術了,選擇了迂迴包抄在匈奴背後捅了一刀,匈奴一下就被打蒙了,褲子還沒提上刀就架脖子上了。這就好像我們社會中兩夥人打架,一夥兩個,一夥五人,兩人組的拿板磚繞道背後把五人組先幹倒兩個,另外三人一臉懵的時候,又被幹倒兩人,剩下的一個人要麼逃跑,要麼抱頭求饒。我想第二次河西之戰採取的戰術是和這個相同的。

第二點速度。為了保證戰爭的突然性,就必須出奇不易,才能順利直插敵人的後心窩,這就需要在迂迴到匈奴的背後的同時還不被發現,可以想一下是不是隻要足夠的快就能就能達成?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霍去病帥軍急速前行,拋下了輜重採取以戰養戰的方法做到了這一點。這可以說是閃電戰的鼻祖了,比德國早了2000多年。

第三點是知己知彼。大家看霍去病打的幾場戰爭可以得出一點——很快就可以找到敵人。像漢朝的其他將領李廣、公孫敖進入匈奴的領地都有過迷路的經歷,而霍去病似乎是自帶北斗系統,每次都可以精確打擊敵人,為什麼?因為對匈奴瞭解夠深,這裡我們可以推測霍的軍隊中有在匈奴生活很久的人,對其勢力分佈和生活習性瞭如指掌,這個人或者這群人有可能是來回漢匈的商販,可能是被俘虜過的漢人,也有可能就是純正的匈奴人,這我們就不知道了,總之霍去病是對敵人是非常瞭解的。

第四點就是霍的性格原因。自第一次隨衛青出征就敢以八百騎深入敵人腹地幾百裡,並大勝而歸就可以看出霍的性格——英勇、果敢。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劍寒光逼人,一往直前。在河西之戰中霍果斷拋棄輜重,把自己置之死地,採取以戰養戰的方法,這並不是一把將領能有魄力,霍當時才19歲,英雄少年,天縱之才,為華夏開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上游的小石頭


霍去病這個人呢,說實話,他的崛起,確實讓人有些意想不到,但是漢武帝眼光之毒辣,讓人感到十分的驚訝。

河西之戰是針對匈奴人來去無蹤,沒有固定據點的作戰模式,大漢王朝主動發起的兩次進攻行動,在這一次作戰行動裡面,以匈奴左賢王為首的諸多匈奴人,根本就沒有想到漢朝的騎兵會出現在這個地方。

提起這場戰役,那不得不提的就是漢武帝早期症對匈奴人的一次作戰行動馬邑之圍,很多人都知道,在這次作戰行動裡面,大漢王朝面對匈奴人的自由機動的作戰形式,可以說無所適從,敵人的軍隊在撤退了,都不知道派出軍隊咬住敵人,然後讓大部隊合圍上去。

由此可見,大漢王朝初期的那些將領,雖然軍事能力並不能說是庸才,但是在面對匈奴人這種特定的作戰模式裡面,還是有些力無處使的感覺。

就在這個時候,霍去病橫空出世了,獲取並這個人曾經針對匈奴人的作戰特點和生活習性,不斷的去學習,並且請教從匈奴過來投降的一批匈奴人,能夠擁有這個特權,跟霍去病與漢武帝之間的關係有關,想當初在國民黨內部,能夠堂堂正正的穿上解放軍衣服的,也只有張靈甫。

獲取並通過學習研究匈奴人的生活方式和作戰方法,可以在草原上面精確的判斷出匈奴人的主要位置,以及他們的軍隊羊群究竟在哪裡部署,打敗匈奴人簡單修一座長城,兇徒人只要過來,你出去迎擊,把匈奴人擊潰就行了,李牧就是依靠這種方法擊潰的匈奴人,但是這樣治標不治本,匈奴依然可以捲土重來,依然可以把你吊起來打。

他可以等你幾十年,等你100多年,等你需要了,我再率領我自己的部落強來進攻五胡亂華,表面上來講是司馬家族自己內亂,(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但實際上來講,這些遊牧民族想要入侵中原的膏腴之地,已經等了多長時間了。

真正要打敗匈奴人必須斬草除根,否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怎樣才能斬草除根?就是找到這些匈奴人的部落究竟在哪裡?將這部落連鍋一起端了。

一句話,茫茫草原必須找到匈奴人究竟在大理,如果找不到,即便你擁有百萬雄師,你也拿匈奴人一點辦法都沒有,不是說你的軍隊實力究竟強不強,這是一種作戰意識,或者是作戰方式的改變,由於很多人沒有看到這一點,忽略了這個方向,所以只知道一味地增加軍備,而沒有辦法徹底消滅匈奴這個危險。

霍去病可能是最先一個意識到,或者是無意之間做到了這件事情,河西之戰的首要目的是找到敵人,而且你要用先進的作戰方法去跟敵人糾纏,去咬住敵人追上敵人,殲滅敵人,殺掉敵人,當然這一切都脫離不了後勤,後勤是誰負責管理證是霍去病的舅舅,大將軍衛青在那裡管理。

衛青或許沒有霍去病那樣先進的作戰意識,或者是那樣打扮,敢於創新的作戰方式,但是他確實是一個老成持重的人,這種人無法保證有多大的戰果,但是卻能夠保證你的後勤永遠都不會被別人給階段。

所以說不世出的衛霍,正是漢武帝能夠打敗北方這個最大威脅的真正的殺手鐧和核武器。


漩渦鳴人yy


河西之戰的勝利有幾個因素

1.漢武帝的信任,關於任命霍去病為大將軍徵河西地區,當時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認為其太年輕了,漢武帝則不這麼認為,他認為這個小將不按常理出牌,不死讀書,大膽,其主張消滅匈奴的有生力量及後續力量,這是漢武帝所認同的。

2.其舅舅衛青擔任大司馬,為其押運糧草,可以說糧草是全軍的命脈所在,而衛青為人穩重,對自己的外甥也不會有什麼怨言,可以說解決了後顧之憂。

3.其採用匈奴最擅長的騎兵作戰,採用閃電戰的方式,速戰速決,趁匈奴人沒有反應,迅速突擊致使匈奴打亂,俘虜匈奴王。

4.挑撥匈奴內部矛盾,策反匈奴大軍,裡應外合收穫了幾萬精兵,可以說用很少的傷亡,取得了河西之戰。


愛歷史的小蝸牛


霍去病是一位傳奇將軍,他打的戰役基本上都是以少勝多。霍去病生於公元前140年,死於公元前117年,在他很年輕的生命裡大破匈奴,封狼居胥。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善於長途奔襲戰,第一次河西之戰是元狩二年,率兵出擊佔據河西的渾邪王、休屠王,殲敵無數。第二次是元狩四年,霍去病率軍北進2000多里,與左賢王部交戰,俘虜了匈奴王等幾人,又趁勢追殺至狼居胥山(今天的蒙古境內),在哪封狼居胥,此次一戰,匈奴遠退。勝利的原因一是大漢強大,糧草充足,幾代的休養生息造就了大漢兵革強盛,二呢是因為霍去病善於長途奔襲,就相當於現在說的閃電戰,在匈奴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就已經把對方軍鎮打穿了,他用的病都是善於騎射的,步兵很少,都是奇兵,遊蕩能力足!在加上強弓勁弩,打匈奴給玩一樣。對於大漢有一句話說的很有代表“獨中華恆以弱亡,唯大漢以強滅”。


師哥講史


衛青幾次與匈奴打,明顯大漢國力強,匈奴還要硬槓,結果每次都輸,打的匈奴都要哭了,但是最狠的是霍去病,每回打都能找到匈奴的後勤部隊,然後集中優勢兵力打,所以,看霍去病的戰績都是斬首不多,但是繳獲牛羊都是好幾十萬頭,縱觀霍去病的戰役都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搞的匈奴上層貴族也宣傳霍去病是戰神,對底層百姓宣揚不是我軍不給力,奈何這貨有共軍有高達的意思,底層牧民跟士兵也開始信仰霍去病了,要不然霍去病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去勸降匈奴一個大部落,最後匈奴也學聰明瞭,再跟漢朝打,先學會把自己的後勤藏好,李廣利先勝後敗,沒有霍去病那樣的戰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