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若要说,即墨因墨得名,应是这样吧。远在平度朱毛的即墨邑,因古墨山,名扬华夏。现在的墨城,因水而动,因绿色而宜居。绕村而行的龙泉河,奔跑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放飞你的心情,你只需带着一颗简单的快乐的心,就可开启你的墨城之旅。若说绕城似飘带,一衣带水的河,为墨水河,恐怕也离不了古墨山,只不过现在浩浩汤汤,朝晖夕阴的墨水河,己远非平度朱毛村的猪洞河,能比得了的,虽今年似乎是二师兄的幸运年,(猪肉价格超高,玩笑语)远在江苏花果山老家的大圣,也会另眼相看。当然如果平度盛产葡萄的大泽山,随古墨山一起陪嫁到即墨,就另当别论罢。(希望即墨版图扩大,就笑谈古墨山,大泽山,嫁到墨城,哈)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不说城阳的不其县令童辉,智训猛虎,训虎山下多少乡民,为虎所害。听听慈母的三声叫儿,也该柔肠寸断吧。南叫(儿埠)一声儿:吾儿多俊杰。东叫(儿埠)一声儿:孝顺又体贴。西叫(儿埠)一声儿:报国洒热血。三声叫儿,叫出了多少好儿女,爱母亲的忘我情结,才有了墨城人向往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爱心卓越。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也莫说,城西九头连环的马山,周边九个村落(陈家河,下泊,兰家庄,山西三村,埠南三村)有致地排列,象凤凰展翅,环绕马山,如今的墨城也伴随着凤的朝歌,闻凤起舞,腾空飞越。

而如果说城西的马山是即墨的优越屏障,随着北站高铁的开通,站前路横跨南北,纵接墨城大动脉鹤山路,和美国响岩体''魔鬼塔'',英国玄武岩''巨人堤''相媲美,号称世界第三奇观的马山公园,立马成了墨城西门的最美守望者。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那么即东的马山,又有多少古今的记忆和传说呢?金口瓦子埠(万孙王三村)盛产瓦片,曾与胶瓦试比高,村后小埠,即为马山。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鸣,唐王征东班师回朝时,选此地为皇家园林,兴建八十八陵,造福当地百姓,秕祐大唐千秋基业,可奸臣巨贪,只修几块大石,令石匠刻上八十八道沟堎,回宫交差,再无建树。乡民祈求天恩,不知哪位神仙,送来了两头金牛,卧于山顶,还有八十八齿金钯,纵横卧牛山下,可不知怎么,竞少了两齿,至今下落不明。只有缺了齿的金钯,还在山下熠熠生辉,有着万丈的光芒。金口马山的金牛却变成了两头石牛,遥望着远方。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说起金口卧牛山,因金钯保佑,四季风调雨顺,百姓殷实富足。日军侵华时,日本人拉拢曾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后成为汉奸的赵保原,驻防莱阳万第,八路军曾有多位司令,屡屡受挫,抗日局面难以展开。前后方军政一体化,号称红司令的许世友,许大将军,临危受命,带着毛主席的嘱托,以无限的号召力,全民抗日,带出了胶东王牌27军,坚无不催。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解放战争中,金口的店集,古阡,南阡,紧靠莱阳,赵保原成了国民党军的急先锋,借卧牛山地势,负隅顽抗,形势严峻,许大将军奋勇当先,亲赴卧牛山,誓死挫败蒋军,清除即墨残敌,南下解放青岛,阻断蒋军退往台湾的海上通道。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夜色中,解放军依兵力包围敌军,收紧口袋,可赵保原依莱阳驻军驰援卧牛山,又依口袋状,包围我解放军,那赵保原可也曾是八路军有名的将领,深得各种战法,无奈许将军调兵再围驰援的蒋军,赵保原孤注一掷,用驻守青岛的蒋74军,重兵将解放军团团围住,形成了里三层外三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局面,解放军将士勇猛之势,难以展开。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卧牛山上炮火正酣,战斗进入胶着状态,蒋军却将炮弹落在了我前线指挥所,许大将军伤势严重,情况危机,卧牛山怎能困得住少林出身的铁牛(许世友另名),可失血过多,仍不下火线,大将杨德志也束手无策之际,身高2米,足有300斤重。膀大腰圆,声如洪钟。手掌似扇面大小,脚下生风,威风凛凛的

胶东大老刘,挺身而出,打了不下火线的许世友两个耳光,顶着炮火声大喊道:有杨将军在,你快走,背起流血严重的许世友,双手持盒子枪,杀出重围,上演了英雄救英雄的壮美篇章。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大老刘,瓦子埠人,胶东子弟兵团勇士,是即墨人民为解放而不顾安危,可歌可泣的代表,在卧牛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官兵指挥员122人,当地干部群众牺牲312人,正如卧牛山烈士纪念碑文所说: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事业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解放后,胶东大老刘故土难离,回到瓦子埠村,拒绝许世友将军委托即墨政府特批,人民银行无偿提供大老刘的生活补助,墨城涌现出的诚实,勤劳,不忘初心的人民子弟,胶东这片热土哺育出的英雄赞歌,也正象即墨的老酒,沁人心啤,欲久弥香,墨城的故事随着即墨老酒的芬芳,传遍大江南北,四面八方。杨德志将军,杨成武将军,舒同,谭启龙,贺敬之,欧阳中石,廖静文,吴作人等名人,慕即墨老酒之美名,纷至沓来。墨城也迎来了蓝谷时代,蔚蓝的大海,正扬起希望的风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的即墨人,又怎能不拥抱这美好的时代呢?

大美即墨,大美的即墨人,大美中华,万岁!

闲话即墨,古往今来

(寒冬,撰写,卧牛山战役中,因没详细资料,或有错漏,谨对店集,南阡,北古阡的读者朋友们致谦,因你们的老人,都知道这场战役的残烈,对你们致敬,另外战役后来实际指挥者,不详,欢迎史料研究者提供,并做修改参靠,文笔不畅,敬请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