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的"斗转星移"如果慕容复练到最高境界,究竟有多强大?

摄影师屋顶


01

按《天龙八部》原作小说的描述,姑苏慕容氏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其实只是一门非常巧妙“借力打力”的功夫-----整部《天龙八部》原作小说当中,有且只有天山童姥一人能够看得出来(虚竹背着天山童姥坠下悬崖,慕容复施展斗转星移施救。由此被天山童姥一下子就看穿了慕容氏的“斗转星移”绝技)。

02

再按《天龙八部》原作小说的描述,慕容氏“斗转星移”绝技成就最高的是,“斗转星移”绝技的创始人慕容龙城(姑苏慕容氏的先祖)。当初的时候,慕容龙城首创“斗转星移”绝技,乃得称当世第一(三联版的天龙小说,借金庸先生之口说了出来。)!

03

然而,慕容氏的“斗转星移”绝技传到慕容博手里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其威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在《天龙八部》原作小说当中,至少是有两个例子可以用来证明的:比如说其一是,在少林寺少室山的时候,当着天下英雄的面慕容复都羞愧得快要自杀了……之后,慕容博及时出现并且阻止了慕容复的自杀……慕容博在开导慕容复的时候,所提到的功夫是慕容氏的“参合指”而不是“斗转星移”绝技;其二是,在少林寺藏经阁,萧氏父子一前一后追击慕容博。追着追着萧峰就一记远程降龙十八掌大将过去,慕容博回手用斗转星移绝技来化解,慕容博居然被击得手臂隐隐作痛……慕容博心里大惊:“……这契丹小狗(萧峰)功力如此厉害……”

04

姑苏慕容氏的“斗转星移”绝技,从慕容博再传到慕容复的手里的时候,一方面因为慕容复太年轻了,慕容复的内力修为及其有限;另一方面是慕容复分心于其他俗务太多了。另外,慕容复还十分轻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慕容复非常不屑于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致使家传的“斗转星移”绝技威力更是大打折扣了-----比如说其一是,慕容复几乎成了段誉、萧峰以及鸠摩智等人血虐的对象;其二是,慕容复的“斗转星移”绝技只能够用来转换有形有式的招式,而不能用来转移无形无质的内力。

05

因此,题主题目当中所说的“慕容复把父亲慕容博的斗转星移绝技练到最高境界”的话,慕容复也是不会怎样强大的。在三联版的《天龙八部》原作小说当中,在整部小说的结尾部分,慕容复的表妹王语嫣转而投入了段誉的怀抱了;慕容氏的四大家臣也离开了慕容复了(慕容复下狠手打死了包不同)。最后,慕容复富贵梦愈陷愈深慕容复彻底失心疯了……


骑蜗牛走高速


《天龙八部》有三大隐藏的绝顶高手,一是“逍遥派”祖师爷逍遥子,二是慕容氏不世武林奇才慕容龙城,三是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

三人都没有出过场,但是三人留下的武功绝技都对后世影响深远。逍遥子创立三大绝技“北冥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小无相功”以及“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等高深武学;慕容龙城创立杰作“斗转星移”和“参合指”等慕容家传绝技;段思平创立“六脉神剑”和“一阳指”等大理段氏武功!他们三人都是不同凡响的武学宗师,他们所创的武功也都打下自己的烙印。

五代时期本就是武学盛世,那个时代天下很乱,各路人马都有逐鹿中原的愿景,慕容龙城本是鲜卑慕容后人,而他更是一个武学天赋极高之人。他的武功在高手如林的时期竟然从无敌手,这份功力也是他后人慕容博和慕容复永远都达不到的高度。

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的高妙武功,当世无敌,名扬天下。(三联版《天龙八部》第四十回“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慕容龙城作为五代时期最强人物,他之所以勤修武功也是因为他继承了慕容氏的祖训,一定要兴复大燕。这也让慕容龙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复国大业之上。但是赵匡胤实力更强,横扫八方,建立大宋,结束了五代混乱的局面,导致慕容龙城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复国之愿望。

他不忘祖宗遗训,纠合好汉,意图复国,但天下分久必合,赵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龙城武功虽强,终于无所建树,郁郁而终。(三联版《天龙八部》第四十回“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天下一片祥和,本来对老百姓来说是求之不得,可是对慕容龙城这种心怀凌云壮志之人来说就最为不利。慕容龙城始终是孤独的,没有帮手,没有时机,总然武功盖世,也难以扭转天下大势。最终郁郁而终,可惜了一代武学宗师。

慕容龙城对武学领悟是相当精深的,凭借他一己之力能够创作出一套如此高深的武功,可见他的武学天赋极为了得。并且,他能够把武学至理运用到实践上,并发挥出独步天下的威力,这份能力也是极为少见。

时势造英雄,一个人物的出现取决于时代,一套武功的出现也取决于时代!

慕容龙城正是一心想复兴大燕,他明白自己势单力孤,于是奋发图强,穷毕生之力创作出一门绝学“斗转星移”。这套高深武功的精髓在于“借力打力”,无论对手武功多么精深,无论对手使用的是兵器还是真气,都能将对手之力给反转给对方,进而产生杀伤,让对手难以招架。

“斗转星移”这套武功的思路是极为先进的武学思想,他的核心在于一个“转”字,但是能够将“转”字发挥出多高的境界,取决于使用者的功力和天赋。“斗转星移”在武学发展中也是意义重大,这门武功的横空出世直接影响了后世另一套绝世神功“乾坤大挪移”,这门功夫的核心在于“移”字。

所以,慕容龙城对于武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创作出一门绝学,更重要的是开辟一个新的武学思路。

“斗转星移”入门极易,可是要修炼到高深境界就极难。

像慕容复就是初级阶段,面对一些二流人物可以施展“斗转星移”反转对方的力道,可是面对功力高深的乔峰或者使用无形剑气伤敌的段誉,慕容复都是难以招架。

慕容龙城却是达到“斗转星移”的最高境界,面对任何武功都能将其力道反转回去,并且给对方同样的力道。即使面对“六脉神剑”这种无形剑气,也有能力将接住并反转伤敌。

只不过转换有形的兵刃拳脚尚易,转换无形无质的内力气功,那就极难。慕容复在这门功夫上虽然修练多年,究竟限于年岁,未能达到登峰造极之境,遇到丁春秋这等第一流的高手,他自知无法以“斗转星移”之术反拨回去伤害对方。(三联版《天龙八部》第三十三回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慕容龙城并不像慕容复那般惧怕无形剑气,毕竟慕容龙城也创作出一门凌空伤敌的绝学“参合指”,可见慕容龙城功力也是极其深厚,对天下各类绝学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可以说,慕容龙城的武功并没有完全传承给后世,光从武功来说,他的后人慕容博虽然继承了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和“参合指”,但并不代表他能继承他的全部。

慕容龙城能够创造出名扬天下的“斗转星移”,这足以体现他达到相当高深的武学层面,他对武学的领悟及涉猎是远超慕容博,而且能够把涉猎的的武学融合自己的理解,加以自己的风格,极大相当大。

金庸笔下,能够创造高深武功的都是超出一般高手的存在,像黄裳,独孤求败,前朝太监,张三丰等人,这些人的境界就不是普通的高手,而是宗师。

故而,慕容龙城与慕容博的差距就相当于张三丰与张无忌的差距,并不是武功一定差距很大,而是武学的认知差距很大。像张无忌这类善于学习的高手,他们能够将武功练到极为高深的水平,但是他们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张三丰,慕容龙城,独孤求败这类宗师不仅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

乔帮主是天龙时代第一“战神”,他最强一点就是能够将自身实力发挥到最强的水准,也就是实战能力超强。

乔峰的武功和慕容博一个档次上,二人同属“四绝”,可是乔帮主的武功肯定是胜过慕容博,但是只能是小胜,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因为乔峰和萧远山有过交手,乔峰并没有占据太大便宜,而萧远山与慕容博交手多次,不分伯仲。故而乔峰与慕容博应该在短时间内肯定不分伯仲,但持续下去,乔峰胜算更大。

乔峰正当年壮,武功精力,俱是登峰造极之候,发力疾赶之下,当慕容博奔到少林寺山门口时,乔峰于数丈外一掌拍出,掌力已及后背。慕容博回掌一挡,全身一震,手臂隐隐发麻,不禁大吃一惊:“这契丹小狗功力如此厉害!”(三联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三回“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

慕容龙城却非慕容博所能比,慕容龙城武功境界肯定要高一个档次,这份境界乔峰也是难以比拟。

慕容龙城就相当于在某个领悟创造了新的理论并研发成功的科学家,而乔峰就相当于非常善于使用所学知识的博士生。二人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相比而言,慕容龙城比乔峰更高一筹。

所以说,慕容复“斗转星移”难以抵挡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并不是“斗转星移”实力不够,而是慕容复功力不济。如果慕容龙城运用“斗转星移”,即使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再强,也可以一样将其力道反转回去。


我是青鸟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姑苏慕容世家的成名绝技“斗转星移”如果练到最高境界,其威力有多强大呢?听云中慢慢道来。

首先,“斗转星移”不是慕容博的专利,是由慕容氏家的先辈慕容龙城所创。是一门借力打力之技,是将对方施展出的功夫,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的武学。

五代之末的慕容氏家,出了一位名叫慕容龙城的少侠,年纪轻轻就凭借独创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绝技纵横江湖。一时间声名在外,他牢记祖训广结江湖英雄好汉,试图兴复自己的燕国。

奈何时不我与,复国的美梦被宋太祖赵匡胤抢先登基,最后不得志郁郁而终。晚年总结毕生所学传于后世,尤其是“斗转星移”的武学绝技,被慕容氏家世代相传。天龙里的慕容博以及慕容复都是“斗转星移”的继承者。

我们来看这门绝技,“斗转星移”是借力打力,所以首先得有能力接住对方的力,如果对方打过来的力超出自身的承载,接不住对方的力道如何反弹呢?

“斗转星移”关键看这个“斗”,斗是盛物之器,在这里就是盛对方的力,而一旦对方的力大于斗的容量,斗也就产生不了作用,没有了斗如何星移呢?

天下任何武功,任你拳脚剑法出神入化,没有内力也是无济于事。所谓的“斗转星移”也是如此,斗就是内力,只有内力越高斗才能越大,由此才能将“斗转星移”的武学发挥到最高境界。

天龙里,扫地僧将“降龙十八掌”与“斗转星移”的双重力道化于无形,没有高深莫测的内力,仅凭一己之肉身是万万做不到的。

但天下武功都有自身缺陷,就像横家武学都有其一触即死的罩门。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也不例外,它是借力打力,只有对方先发出力才能将其反弹,也就是自身无法抢先出手。

也可以说,是一门重点在于防御的武功绝学。不能主动攻击是“斗转星移”的天生短板,实战时,纵然堪称绝技也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再者慕容氏家的“斗转星移”借力打力,借的有形之力,而对于大理的“六脉神剑”却是束手无策。这也是慕容博精心潜伏少林,偷盗少林的七十二绝技,让吐蕃国师鸠摩智换取大理“六脉神剑”的真实意图。

年少的慕容博曾以一招“大力金刚指”让晚年的黄眉僧,想起来仍然是心有余悸,可见内力已达一定火候。天龙里慕容博是“天龙四绝”之一,已是上乘高手。

只是意识到了自家武功存在的缺陷,难以对抗大理的“六脉神剑”,恐有碍于自己的复国美梦,于是利用了痴迷武学的鸠摩智,来达到自己一石二鸟的阴谋。其一可以挑起大理与吐蕃的矛盾,其二又可以获取大理的“六脉神剑”。

慕容博的武功,主要来自家传的武学,其次应该也有曼陀山的琅嬛玉洞。逍遥派李秋水的女儿王夫人是慕容复的舅妈,而慕容氏家与之联姻,尽管书中没有交代,背后的目地应该也是看上曼陀山的大量武功秘籍。

天龙中,说谋划兴复燕国的是慕容博,他以诈死之手段暗中制造各国摩擦,经营生意筹资军饷,纠结各方江湖人士组建复国队伍,儿子慕容复口中喊的兴复大燕,只不过是为他遮掩的一个幌子。

儿子有几斤几两他能不知道吗?目地是让江湖放松对慕容家的戒备,已便暗中行事成就大业。

慕容复从小习武,有自家参合庄的“还施水阁”也有曼陀山的“琅嬛玉洞”,不过复国遗训远远大于武功修炼。而慕容博既然以牺牲儿子作为蒙蔽江湖的幌子,那么在传授的武功上自然不能强大,应该是仅仅高于行走江湖的水平。

天龙里,慕容复除了“斗转星移”的绝技,拳脚内力可谓稀疏平常,几次实战都是表妹从旁指点,方才侥幸获胜。而慕容复的内力也仅仅是一般水平,珍珑棋局前因无法抵抗走火入魔差点挥刀自尽。

上面已经说了,“斗转星移”发挥的最高境界需要强大内力的支撑,而纵观慕容复的战绩是无法达到这个水平。即使达到慕容博或者是先祖慕容龙城的水平,因武学存在的天生缺陷,也仅仅是最高的防御罢了。

如果段誉的“六脉神剑”练到成熟水平,任你慕容的“斗转星移”再出神入化,再高的防御能力,也会被无形的剑气穿透。

所你说,姑且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只是个魔术师水平,就算练到最高境界,也强大不到那去。

慕容复与他爹慕容博一样,都是慕容氏家复国美梦的牺牲品,为了达到目地不择手段的损害他人利益,心术不正的话,武功的境界就难以企及。

个人总结:

无论习文还是练武,就像扫地僧所言,只有心地善良怀慈悲之念,才能抵达强大。


大家好,我是云中。欢迎各位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云中之笔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武学境界最高的一本,金庸自己都承认,这部小说中的武功,已经接近魔幻了,比如隔空攻击的火焰刀、六脉神剑等。

在《天龙八部》中,还有一门武功也颇为神奇,那就是慕容家的斗转星移。这门武功借力打力,对敌之时,不论对方施出何种功夫来,都能将之转移力道,反击到对方自身。

比如善于锁喉枪的敌人,挺枪去刺慕容氏的咽喉,给他斗转星移一转,这一枪便刺入了自己咽喉;善用“断臂刀”的,挥刀砍出,却砍上了自己手臂。

事后大家一验尸,发现凡是跟慕容对战之人,都死在自己的绝招之下,所用劲力法门,全是出于他本门的秘传诀窍,兵器便是这件兵器,招数便是这记招数。而且出手的人武功越高,死法越是巧妙。于是武林传言,天下各门各派的绝技,姑苏慕容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姑苏慕容氏从此有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

小说中使过这斗转星移的神奇武功的,只有慕容复一人。可惜慕容复限于年岁,功力尚浅,未能在这门武功上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如果遇到一流高手,慕容复就无法用斗转星移反弹伤害,只能将招式转移到第三者身上。

比如慕容复对战丁春秋时,丁春秋暗施“逍遥三笑散”,弹杯送毒,逼射毒酒,每一次都给慕容复转移到了星宿派弟子身上。少室山上,慕容复与游坦之、丁春秋联手对战萧峰,萧峰的掌力太过雄浑,而且急速回旋,不知击向何处,所以慕容复便反弹不了,只能凝运内力,双掌推出,同时向后飘开了三丈。

慕容复无法用斗转星移反弹一流高手的招式,他又不愿辜负家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头,所以只能广学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如果是他家还施水阁中残缺不全的武功,比如打狗棒法,慕容复便想着自己领悟,其钻研精神可敬可佩,但如此一来在武学上便落了下乘。

须知武学一途贵在专精,任何一门高深武功,都必须穷年累月的钻研,才能有所小成。慕容复广学天下武功,任何一门武功都未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连他的家传武学——参合指,都发挥不出原有的威力。

别说慕容复了,就算是慕容博,也未能将斗转星移练到顶级。所以他几次入少林寺偷学少林寺武功,甚至将全部七十二绝技统统抄下来,就是为了对付少林高手。慕容博杀玄悲大师时,用的不是斗转星移,而是玄悲的绝技韦陀杵。

为什么慕容博不将斗转星移练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而是去偷学少林武功呢?居士我推测,练斗转星移需要极为深厚的内力,而慕容博没有那么深厚的内力,所以无法练到顶级!

在《倚天屠龙记》中,有一门与斗转星移类似的武功——乾坤大挪移。这门武功就需要极为深厚的内力才能练到第七层,否则就像小孩武大锤一样,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已是天下一流高手,但他也只能勉强练到第四层,在冲击第五层时,一不小心就走火入魔了。所以梦露居士认为,斗转星移也需要极为深厚的内力,才能反弹一流高手的招式。

别看《天龙八部》中武学境界比其他小说高,天龙寺本因方丈曾经说过,当时是武学末世,所以段氏没有人能练成完整的六脉神剑。为了对抗鸠摩智,他们只能一人练一脉,组成六脉剑阵。

也就是说,在《天龙八部》之前的时代,武学昌盛,当时武林中的一流高手,其内力之厚,深不可测。所以大理段氏能练成完整的六脉神剑,而慕容氏先祖慕容龙城能够创立斗转星移的神功,反弹一切招式。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整个武林都衰退了。段氏已无人能练成完整的六脉神剑,直到段誉这个挂比登场。而慕容氏也无法将斗转星移练至登峰造极的境地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天龙八部里慕容世家的“斗转星移”绝学,系慕容龙城所创,究其本质就是一门“借力打力”的技巧而已。所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往往是对手武功越厉害,反弹到他自己身上的力道就越大。

这有点像“四两拨千斤”的原理,是一门被动防御的武功技巧,不能主动进攻。而且一定要内力在对方之上,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比如在慕容复对阵丁春秋时,就险些失手!当年慕容龙城既然能够创造斗转星移,并且成为当时武林的天下第一,可以证明乾坤大挪移的威力绝对不可小觑,绝对不止这样。但是,最高级别的斗转星移毕竟是没有人见过的。不过那只是在天龙八部当中无人见过,可是到了倚天屠龙记当中,斗转星移还是耐不住寂寞,出世了!

虽说“斗转星移”是由防转攻的绝学,但是初期阶段只是防守,并不能反攻,若要反攻,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能够达到这个过程威力也是不容小觑。而“乾坤大挪移”能够快速模仿对方的武功,这有利于快速学会对方武功,然后自己去施展。这样来说,任何武功在“乾坤大挪移”高深境界的基础上,都能够化为己用,这样施展起来,更加灵活并具有更大威力。

从书中可以知道,慕容家顶多算江湖中名门,出了一两个顶尖高手,而乾坤大挪移是一个教派的武学修为最高典籍,习练之人都是当世绝世高手

综上,其实乾坤大挪移,就是斗转星移的升级版,而明教,也就是慕容家的延续了,不知道是慕容家族的哪个后人,来到了西域明教,开创了明教,从此明教在江湖上声名大显,才成为了武林中一等一的存在!



那天那风那雨


这个功夫如果慕容复练成功了,可以化解降龙十八掌和六脉神剑,“斗转星移”顾名思义是可以把对方力量化解或者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如果可以将乔峰打过来的降龙十八掌转移过去再打到乔峰自身,也可以转化六脉神剑伤到段誉,这个时候各大武林高手为了保护自己都不敢同慕容复动手,那么他们就只有挨打的份,就看慕容复要不要主动出手了。



猷放在此


不知道啊


何大师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如果慕容复能够把家传绝学“斗转星移”练到最高境界,那么他的成就下限最起码是《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阳顶天的水平。


慕容复的武功五花八门,繁复无比,但是不得不承认他都能达到一流境界,让人眼花缭乱又不得不佩服。可惜他唯独没有把斗转星移练到极限,和北乔峰相比,缺少绝顶高手压箱底的绝技。

在降龙十八掌和六脉神剑面前,他的那些万花筒式诸般“武艺”显得非常“脆弱”。


而斗转星移威力强大,能够修炼达到慕容博的水平,是可以轻松化解乔峰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的。

它的理论和“乾坤大挪移”有异曲同工之妙,阳顶天当年只练到第四层就已经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如果慕容复能练成最高境界,他的成就当不在阳教主之下。


到那时候,才是真正代表慕容家族的实力,当之无愧的和北乔峰齐名。

这也非常符合当年慕容龙城创出这门绝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孙少侠品金庸




当初,萧峰知道雁门关惨案的幕后黑手是慕容博时,怒火中烧,与父亲萧远山追进藏经阁,慕容复随后赶到。在藏经阁里,萧峰与慕容复一番争执,萧峰使出十层功力的“降龙十八掌”,直接打向慕容复,慕容复不甘示弱,欲以祖传神功“斗转星移”化解。这时扫地僧出手,以三尺气墙将二人隔开。

如果扫地僧没出手,最强的“降龙十八掌”和最玄妙的“斗转星移”立判高下。或许因为“南慕容”的内功逊于“北乔峰”会落败,但金庸先生还是不愿这样场面出现,为何?因为金庸先生并不想否定“斗转星移”这门借力打力的神奇武功。


“斗转星移”是慕容复的先祖慕容龙城所创,其武学的原理就是“反弹”,即不管对方施展出何种武功来,都会被“斗转星移”反弹回去。如此一来,如果对方的武功越强,自己所受的伤害就越大,确实神奇。

那么,慕容复已经学会了“斗转星移”,为什么他还是比不上萧峰呢?因为“斗转星移”有一个特点,如果修炼没有达到极致,那就无法从容使用,转移不当还会伤到自己。

所以就慕容复来说,“斗转星移”应该只练到浅层,应对一般的武功没问题;如果能练到他父亲慕容博的层次,就不会输给萧峰;而若能修炼的慕容龙城的境界,即能纵横天下了。


坚持原创,我是烟斗的传说,欢迎交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