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师把很多教育的事情推给家长做,这种做法合适吗?

新游集


我历来主张,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分工的。

家长负责家庭教育,老师负责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不包括教学仼务。通俗的说:一个会家庭教育的家长,不需要懂怎样辅导孩子学习。他只要能让孩子在家期间,按照规定时间,认真作业就夠了。作业做得对错,质量,有没有全完成⋯都是老师的工作。

99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的家长,20%大学毕业。接近文盲的家长16%,这个些孩子对父母的评价:他们没什么文化,可他们教我们热爱学文化。这就是优秀家长,到位的家庭教育。

我是教高中化学的,我从不要求:家长管孩子的化学,那怕是大学化学教授。因为一则是我的工作,再则就高中化学言,他末必教得过我。

但配合老师的要求,是家长责任。当然这些要求不包括学习。


被叫作黄老师的1948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虽然我也是一名教师,但我觉得把很多教育的事情 推给家长,这种做法不合适。

首先,我们要明白教育分为3大部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每个教育对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教育本身来说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来负责,而是整个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就单纯的学校教育而言,我觉得应该是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全力配合学校教育。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确实发现很多的作业,完全交给家长。比如说:放学回家,让家长负责出题,家长负责讲题,负责帮忙预习,负责给孩子一块弄手工报,协助孩子去锻炼完成其他作业。帮孩子们帮助完成生活点滴,并且拍照打印弄成表单,签字等等。 这种情况现在真是也越来越多,我感觉家长确实也负担了太多太多。心里特别疲惫。工作一天了,回家之后感觉比上班还累。如果家长都帮忙完成了,那老师干什么用。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我虽然也是一线老师,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是感到很无奈。

尤其是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老师会在交流群里面布置很多在我看来离谱的作业。有些家长敢怒不敢言。也有很多家长,在交流群里直接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

我认为,老师把作业全部交给家长不合情也不合理。孩子们平时在校园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在家的时间,老师应该把在课堂上交给孩子的知识正确的传递给孩子们。而不是,先让家长学会在交给孩子,不然,老师的价值何在?退一步讲,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或者家长和家长之间是有文化差异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参差不齐。现在孩子们1年级还可以辅导,如果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家长们就无能为力了。

另外,如果把问题都抛给家长解决也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地方。比如,很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只有把他送到校外辅导,校外辅导的水平不一样,对孩子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反而对孩子们的发展起不到正确的作用。

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而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家教育部门推行家校联合,家校共育了。两者的目标相同,但也要划清界限。在家庭管的父母要执行,该老师教育的一定要执行,而不是推给家长。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一定要承担起其相应的作用,必须按照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来,不能本末倒置。而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树立品德的地方,家长也理应在自己的责任履行好。家庭教育要有分工,要相互协作,配合融洽。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更好。

综上所属,我认为老师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家长,是不合适的。


聊城大叔爱上练字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严,对自己的要求很松。所谓“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养育者,上学是孩子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的事情。老师派出的任务,我相信大多数老师都会尽力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帮助,家长理所应当及时给予帮助,你不帮助自己的孩子,谁会帮呢?

这位家长说到底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长上学?在学习阶段,不仅是孩子在用功,同时家长也在用功,这是一个家庭综合能力的体现。


王晓镜


老师把很多教育问题推给学生家长,当然不合适。

不过,看待问题要有两面性。

首先,说一下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

第一,

过多地把教育事宜推给学生家长,就会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作用淡化。学校教育作用变弱。

第二,会占用家长很多时间,引来家长不满。毕竟白天还要工作,晚上再辅导孩子,情绪不好,教育孩子起来,更加适得其反。

第三,家长会把这种不满转移给老师,以至于,产生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产生潜在敌意。

老师把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除了有负面影响,还会有一些正面影响。

接着,说说老师把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带来的一些正面影响。

第一,

老师把很多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无疑是把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当然,能处理好就是拉近了。反之,也会闹得“母不慈,子不孝”。

第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尤为重要,而家长的陪伴,对家庭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是打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综上所述,老师把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


蜂鸟影音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家庭教育,“家长教育学”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早就提到要给准备成为父母的人开“家长教育学”的课程,学完了这门课,成为合格的家长,才可以生孩子

陈宝生部长讲得很清楚:“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起来。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太多家长把教育孩子当作老师的任务,孩子送去学校就万事大吉。有教育专家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

学校教育毕竟功用有限,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想要做到因材施教本来就难,可是,就算在学校里费力培养出的好习惯,回到家里,遇到完全不懂教育法则的父母,好习惯马上付诸东流。

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反复在做“进一步退两步”的事情。




豫北宝妈


没有家长的参与,老师的教育是很难有效果的。老师的教育方式无非就两种,一是自己的为人做派,二是语言指导。由于学生和老师相处接触的时间很有限,没有特殊的契机很难有感召力,而语言教育,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和家长的接触远远超过老师,所以在教育上,家长的身教和家庭环境发挥着更大的影响力。此外,由于学生是生活在活生生的社会之中,所以社会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视。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家长也是一种职业,虽然有点调侃的味道,但道理是不错的。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家长教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所以老师要求家长参与学生教育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吴老师的家庭教育观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在学校,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负责绝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及学生品德的培养。白天,老师可以全方面的监管到学生,不过放了学以后,学生没有了学校的约束,可能会自我放任。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家长起到监管的作用。老师把很多的教育任务扔给家长是不合适的,但是相对性的,家长在教育方面也需要配合学校,做到学校家长相统一,从而才能教育好学生。




微微一笑8JJ


各人认为,由于学生多 程度参差不齐。老师精力有限,想要学生更好的掌握,给家一些作业也是可取的,都是为了学生。毕竟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为了自家的孩子多付出些是有必要的。其次,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亲子关系,和乐而不为。




马老师2229


教育从来都是学校的事情。家长从来没权利教育孩子。

教书育人 授业解惑 为人师表。老师的职责或者说工作内容就是教育孩子。最直白的说要对得起工资

目前很多手工。或者作业检查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做。家长有时间可以跟孩子一起做 这个算亲子时间了 谈不上教育。

如果家长没时间或者没能力做的我的建议是直接跟老师说明缘由。别一边做一边抱怨。我遇到很多孩子写不完作业家长陪着到十一点多的。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站出来让孩子去睡觉并给老师说明情况。孩子身心健康都很重要的。做家长不是一位听从老师也不是完全顶着老师。要灵活变通

家长能做的就是起个榜样和监督作用。家长自控力强的孩子也不会拖拉。 家长积极好学的 孩子也不会贪玩厌学。

孩子最爱说的是。我们老师说了。怎么怎么样。家长说的孩子不一定听。家长就积极把自己做好 起到模范榜样作用和监督孩子。势必会让孩子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轩宝很快乐


这肯定是不对的。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成果。它们三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任何夸大或淡化它们三者作用都是不对的。尤其教师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这一现象,是教师不作为不履职的一种表现,教师更应该做好自我反思,用更高的职业素养来审视自我,提升职业道德标准,真正尽到教书育人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