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的发展史上,最后的重型坦克中是哪一款?为什么?

朕要爆发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实际上,今天的所有主战坦克,都是重型坦克。

二战时期的的中型坦克T34才30多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型。

而德国最著名的二战重型坦克虎式,也不过57吨。

而今天美军的M1A2 SEPv2主战坦克,重量为65吨。

我国的99式坦克,也超过55吨。

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的主战坦克都是重型坦克。

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重型坦克,美国就是M26潘兴坦克。

M26潘兴坦克的重量是42吨,配备90毫米主炮,装甲厚度为140毫米。

客观来看,M26潘兴坦克是可以同虎式坦克对抗的重型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M26潘兴坦克总共生产了1,436辆,其中310辆部署至战场。

因为出现的太迟,坦克起到的作用有限。


到了朝鲜战争期间,M26潘兴坦克开始参战。

到1950年底运至韩国战场的M26共有309辆。

事实证明,M26潘兴坦克的火力和防御都很强悍,是美军攻守的战术核心。

尤其对于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的T34,M26潘兴坦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朝鲜战争后,美国重型坦克几乎就终止了。所有M26坦克运往日本报废。

为啥,因为新一代的主战坦克重量比以往还大。

M48巴顿坦克就有50吨以上的重量,超过了M26潘兴。

美国在战后,唯一的成功重型坦克型号是M103。

但M103重型坦克在50年代初研究成功,制造了300多辆,重量高达58吨以上。

但是,该坦克并不成功。

它使用120毫米口径线膛炮,导致必须由两个装填手负责装弹,加上炮手和车长,一个炮塔就必须挤着4个人。

它极为笨拙,时速只有30多公里,越野能力差。

它重量太大,一旦瘫痪,当时美军的战地维护车辆都没法拖走这样重的坦克。

火力虽然强大,但120毫米口径线膛炮在当年缺乏优秀火控系统,所以高射程的优势无法发挥。

而且,由于使用了很多新技术,坦克造价奇高,在50年代就高达30万美元,超过20年后20多万美元的M60坦克。

在进行了一些改进后,在1956年,有的300辆T43E1有80辆进入了陆军服役,220辆被海军陆战队接收,用来支援步兵。

然而,M103还是被认为不实用,技术已经过时,很快被淘汰。


萨沙


1、苏联的最后一款重型坦克应该是T10坦克,战斗全重为50吨,车全长9715毫米(炮口向前),车体长7250毫米,车宽3566毫米(至两侧翼子板)3380毫米(至两侧履带),车高2460毫米(至炮塔顶部),车底距地高460毫米。主炮为122毫米,可能也是最后一款威力最大穿甲最强的装药弹主炮了吧!

2、美国最后一款重型坦克应该是M103坦克,M103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6.7吨,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2名装填手)。车长(炮向前)为11.392米,车体长6.691米,车宽3.632米,车高(至炮塔顶)为2.927米,主炮120毫米。

3、英国佬最后一款是征服者坦克吧!红茶坦克,为了装红茶设备放弃自动装填机也只有英国能干出来了,战力也因此而大大折扣,120毫米主炮手动装填时间太慢!


新世纪LIFE


二战后破甲弹横行,这种炮弹不需要很高的初速,因此发射时不需要很高的膛压,普通步兵都能很方便的携带使用。这种炮弹接触装甲以后,空心装药战斗部激发会形成高温高速金属射流,穿甲深度很大,传统的匀制钢装甲几乎没有抵抗之力。坦克设计人员牺牲了机动性并用高昂的成本代价换来的厚重装甲直接成为笑话,因此靠防护吃饭的重型坦克一夜之间成为裸奔的胖子。

因此在1956年前后,英美的最后一代重型坦克几乎没有大规模制造就草草收场,并且都在1970年到来之前退役。苏联也在1960年放弃了重型坦克的研制,最后一代重型坦克t10系列生产了近3000辆,在苏军中长期作为二线储备车,最终在1993年全部退役。论时间线,t10m应该是最后的重型坦克,也许你现在在乌克兰战场仍能看到它。经过了轻装甲裸奔坦克这条邪教路线之后,间隙装甲,复合装甲使得坦克的防护性能终于能够经受住破甲弹的考验。

接下来就是装甲防护机动性能更加均衡的中型坦克发展来的主战坦克的时代。现代主战坦克论重量比前辈的重型坦克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矛和甲的对抗还在继续,面对现代战场更加严酷的生存考验,也许各国孵化了很久仍未出阁的第四代坦克能告诉我们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