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旅行的意义?

行者Lm


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锻炼身体,还可以发朋友圈炫耀一番。



小明来叨叨


聊一聊,旅行的意义。

我先看了下“旅游”和“旅行”区别,前者重“游”,在感官,花钱享受所看到的风景;后者重“行”,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也有人说,就看旅途中走不走心。我想,旅行的意义,听闻百遍,不如走一遍,期间所看所思,便是答案。

我去过的地方不多,但每次出行回来,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想法,在这聊一聊第一次去上海回来的感受。17年11月和两个朋友一起到上海玩,当时就想去看看黄浦江边的东方明珠。出发前做了点简单的功课,看了些相应的景点,制定了简单路线图,买来回机票,看食宿等等。第一次从省城坐飞机到上海,飞了两个多小时,下飞机找地铁站坐地铁进城,和朋友去吃饭,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的跑去黄埔江边逛南京路(人挺多的),看东方明珠,看电视机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尽头,各种姿势拍照,巴不得内存巨大把所有的风景都装里面……第二天逛了豫园和几所大学,那时候刚刚从大学毕业三年多,走回校园里会有各种小心思,幻想如果还能来过,自己会不会更努力些。校园里还是适合读书,看着他们拉的横幅“生命的岁月拾影”,心里泛起了涟漪,一丢丢文字情结从脑海里划过,然而我也想不出自己那会儿还能做点啥,默默地走在校园里,听听叶落……第三天我们仨一起去了迪士尼乐园,从日出到日落,景点很多,也玩了好些有趣的地方,表示还没玩够,可怎么就天黑了呢!第四天早早收拾东西,吃了早餐就直奔机场了,当时在机场我们三大个人竟然找了好久才找到目的地,也是醉醉的了,要申辩下我们三并不路痴,但当时差点迷路了。嘿嘿,想起来还是会笑笑。

旅途的风景很美,当时的我们仨也很不错,唯一想说的是累,太累了,身体跟不上,每天基本两万步以上,想着等回来一定要好好锻炼身体,下次出行的时候就有资本了[呲牙]

在我的印象里,上海是近代社会里最早开放的通商城市,是商贾之城繁华之地,是名人才子佳人的栖息地,是我慕名想去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是不是如我所想,一切都很好,就是节奏快了点,我走路慢但时刻要想着走快点才能赶上地铁,行人匆匆我亦匆匆。索性,这样的节奏只是那几天。我现在回想起来,那些都是我美美的回忆了,好闺蜜已经各有各的归宿,在此祝福曾经拥有过美丽回忆的我们。那次旅行给我们仨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在这里貌似说偏了,旅行的意义,看你所看,想你所想,看看书本上曾经形容过的城市,你真看见了吗?白昼黑夜轮换,你我皆是行人,光影重叠,刚好相遇,踩在点子上的我,问你一句:“此行,玩的开心么?”





带着耳朵去兜风


大二那年和闺蜜去了趟北京。五一劳动节放了三天假,在宿舍无聊至极突然想出去旅游,从决定去哪里玩到买票用了不到半小时。一小时后,我俩轻装上阵来到了车站,从青岛到北京大约五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北京我负责找住宿安排玩的路线她负责看行李看住我[灵光一闪]两天我俩打卡了天安门,鸟巢、鼓楼、后海、三里屯、清华、颐和园、等等...... 拍了许多照片,旅行的意义,大概就是和最好的朋友以最舒服的方式去享受生活。我粗略估计了下我俩的消费,动车票忘了具体应该在550一张,来回每人1100,住宿两晚上一共600,每人300,吃饭都是一些小花费,两天最多400,每人200,坐车都是地铁公交,两天也就40,每人20。其余的真的没有花到钱,也就是说我们俩人一人1600左右把北京喜欢的地方看了一遍。所以说,常出去看看吧,心情真的会变好哦!



往事难咽


旅行的意义?

我是一个极度内向和自卑的人,工作十年如一日的两点一线,社交恐惧症,我的工作也不需要和别人过多交流,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我三十岁以前的人生就像书里的文字,除了依附在纸张上。

有一天我唯一的朋友辞职了,拿兄弟情深要挟我和他一起去看世界,三十六计后我们出发了,我带着攻略,他带着相机。

第一个目的地;风景很美,第二个目的地;现在想来,它让我的心停止枯萎。第三个目的地;我开始期待下一个目的地。后来,我们走过草原,跨过荒漠,绕过戈壁,对望雪峰,偶遇湖泊,那一天世界是蓝白的,我们等到了一场绝美的日落。

不知不觉我认识了一些朋友,我们患难与共,他们有人是学生,有人是家长,有人在政府部门上班等等,大家一起谈古论今,畅聊未来。

我一生当中都没有那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那一天我想到我可能会老在路上。

旅行的意义就是让我在旅途的尽头会一会未来的自己!


想象的世界


旅行,并不是走马观花,到另一个城市,去名胜古迹逛一逛,看一看,热闹一下就结束。旅行更多的是需要自己付出心力努力欣赏和了解在路上的风景以及目的地的历史和景色。旅行的意义还在于在路上,路上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人也是也是一道风景。

我曾从成都徒步徒搭到拉萨,拉萨之行让我视野大开。此后,我义工旅行了半年,在拉萨做了两个月的义工,又从拉萨到林芝;在林芝做完义工那时正是春天,我从林芝徒步去了波密,欣赏到了春天的桃花;在林芝做完义工,从拉萨陆路前往尼泊尔做义工,在加德满都呆了一个月又去了博卡拉徒步ABC,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日照金顶;从尼泊尔做完义工又去了泰国的普吉岛,这一次,我体会到了真正旅行的含义。

半年以后,我停止了做义工,开始专心致志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写作、徒步、读书,总之,义工旅行生涯让我明白旅行,不仅仅是去景点打卡,而是要认真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

有朋友去了尼泊尔,整日待在房间里不出门,那和在家有什么区别?去了尼泊尔,就要看看杜巴广场、侯庙、烧尸庙,可以多走几个城市,比方说博卡拉、蓝毗尼和奇特旺。看看佛祖诞生的地方,看看宗教是怎样深入尼泊尔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甚至去那边的菜市场看看,看看本土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旅行。比到了地方打个卡就走要有意义的多。

拉萨是圣城。

我们用拉萨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旅行的意义。

很多人来了拉萨,根据之前的攻略,到大昭寺、布达拉宫打个卡,然后拼个车到纳木错和羊湖,回来吃个藏式火锅就完成了旅行。他们对拉萨什么了解也没有,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有人甚至说,来拉萨就只为编个藏辫。要知道,藏族人是不编那些色彩鲜艳的小辫子的,都是旅行文化炒作起来的。这算不得有意义的旅行。说白了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而已。

真正的旅行要怎么做呢。

了解一下拉萨的历史,甚至来藏的青藏铁路都可以了解一下。再就是拉萨这座城是怎么来的?大昭寺里的释伽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为何被万众所朝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如何进藏,又做出什么贡献?藏族人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拉萨为什么被称为圣城?纳木错又有如何的传说?阿里的象雄文明是怎么回事?雄伟的布达拉宫是怎么建造起来的?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探知的问题。

等了解到了这一切,这趟旅行才是充满意义的。等这些问题解决了,甚至带着这些问题去旅行的时候,旅行完了内心才是充实的。才算对一个城市有个初步的了解。你爬上布达拉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布达拉宫是清代修整成现在这个样子的。里面有一个松赞干布的修行洞,很值得世人瞻仰。这布达拉宫镶嵌在红山之上,成为拉萨的标志。那一刻,旅行也就有了意义。

当然,旅行大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并不一定像历史学家一样任何细节都知道,但起码要有大概的了解。











给拉萨的一封情书


旅行

相信在这个金钱社会,旅行对很多人而言,渴望不可及,当下房贷,车贷,儿童学习费,父母养老,关心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关系维护的情况下,旅行将变得那么的奢侈!

说说我吧,14岁出校园,15岁学手艺,25岁之前去过北京,山东,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陕西,山西,青海,银川,家住甘肃兰州,当然这些地方基本都和工作有关,称不上旅游,而那时的我拍几张照片,分享出去,总觉得自己旅游了,由于性格关系,很上心事业,基本从未休息,这是在我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我才真正意义上发现,旅行的意义。

10月,西北即将迎来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婚礼结束的第三天,约了一对新婚夫妇,组成了两对新人的云南重庆之旅,单车,奇骏,从兰州出发,第一站陇南,走之前因为新婚,基本处理好了一切信用卡,贷款,店内事物也随着为了自己的蜜月,不得不先暂时托收的准备,所以,没有太多的顾虑,到了陇南,所有眼睛里只有新事物,以及美食,本人吃货,一路上欢声笑语,觉得自己充满力量,一路上研究着地图,研究着天气,关注着酒店,当地美食,当地人文,一路下来,越往后,越有计划,玩的越开心,因为,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就会对这个地方所做的不到的准备进而反思,也有足够时间对下一个地方进行自我兴趣爱好的一个关注,准备,进而越走越顺畅,可以说,基本一路下来,都是我们所期待的美景,以及美食,当然费用也会 随之有很好的截止 这就好比我们的生活,工作,我们常常忙的脚不沾地,而从未真正给自己半小时,或10分钟的一个冷静,考虑时间,所以周而复始,我们进入到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死循环,因为生活还有各类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更得抽出时间,给自己放放假,出去旅游,放飞自我,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疫情期间我们原本计划的5天,或者7天的时间相信都被延长,那么你真的过不去了么?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旅行吧,带上你的爱人,你的家人,你出去了才知道,什么是最可贵的!







无声胜有声磊哥


20岁出头的我,去过广东潮州,去过汕头,南澳岛,杭州,上海等等地方旅游。我亲自感受到的就是,能提高自己对衣食住行的计划能力。培养自己对新事物的好奇,也会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外面旅游,你会学会如何与陌生人交流,遇到问题,你会想着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最重要的,你可以吃很多当地的小吃,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到世界原来还可以是这个样。多出去走走,知道的多,涉猎的知识广,跟朋友沟通比较容易。


李小涛呀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握手]

在班上一位男同学穷追不舍下和他在一起

刚开始不觉得他有多好

几个月后 渐渐发现离不开他 身边也只有他

很依赖他 但最后还是熬不过分手了 [伤心]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熬不下去了

像是丢了半条命

我不想在宿舍整天以泪洗面

把自己不好的情绪带给舍友

于是我买下车票 收拾行李🧳独自一人去旅行

走过了很多的景点 尝试去蹦极

尝试了以前不敢尝试的 做了以前不敢做的

旅行中我忽然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一直陪着你

我想旅行的意义就是可以让你放松自己

让你去看更好的世界 让你放下不好的事情

我想有机会我还想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只是这一次我想是开心的去✈️



小沙爱旅行


世界就是一本展开在我们眼前的书。相比象牙塔中的书籍,世界这本书更重要。

唯有多去外面走走看看才能增加自己的见识。人们内心的狭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无知造成的,我们要做一个头脑极度开放的人,多去接触接触异地、异域文化

多看看别人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形成这种种习惯的原因是什么会让人增加一些些智慧。

你见识的地方多了、见识的人多了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被别人唬住,当你体会人生的多样性后,你可能就会有自己人生的答案,知道自己想要过如何的人生,而不是

周围的人怎样过,你也跟着怎样过。因为见识过更大世界的你会知道活着没有标准答案,人生有各式各样的活法。



前进的April


这个概念 有些笼统,非要说旅行的意义 我觉得有三个最重要的地方。

1.旅行教育意义 具体说可以长见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路路。我们出生 以来就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面,家里条件允许父母们我可以带儿时的我们去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和风俗文化,历史以及当地的传统 甚至信仰 ,这样我们感受的更加真实 亲眼看见 胜过一切教科书的描述。同时,父母陪伴儿女出行 是是必要的一门功课,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耳濡目染 的带给孩子深切的感受,及其具有济爱于深意暗含义。

2.旅行增进情感的最佳方式。比如亲情,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功课,老人忙于家务和社区活的,在一起的时间算起来并不多。旅行就不同了,角色不在那么僵硬,父母孩子可以成为最好的知己和朋友,离开了家里 ,躲开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心情愉悦带来的是敞开心扉的倾诉和宽容理解。角色的壁垒被打破,这才是旅行的意义所在。除了亲情,爱情同样离不开旅行,不能说每天都旅行,为什么人们要去度蜜月,其旅行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感情的升温,会带来永不忘记的美好回忆。友情就更不用说了,增加彼此的信任和透明度,让友谊更加深厚长存。

3.旅行 让我们人类回归本我放下面具去找回自我。 旅行让我们真正做回自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我们不免疲于应付外界带来的压力和工作,同为了超越那个不是自己原有的自我,伪装和伪善。不是说人一定要这样,但是这是生存法则之一。但是 旅行我们会轻轻松松卸下面具和盔甲 ,做自己喜欢事 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吃爱吃的食物,不必在乎他人的脸色,不必在掂量和斟酌说话的份量和用词的得当。大声笑 大声哭,大声骂,每人能阻拦我们前行的步伐,释放了生活中难以想象的压力,当旅行回来,焕然一新,该放下的都放下的,放不下的也得放下,因为旅行告诉我们 必须放得下,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一切都是来得及 ,一切都是满含希望。

以上三点就是我总结的关于旅行的意义 可能过于狭隘,如果你们有更好的想法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今天就写到这里,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