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兩難,小微企業為何遲遲不復工?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愈發明朗,很多小微企業已經開始復工。

進退兩難,小微企業為何遲遲不復工?

幾家歡喜幾家愁,一些生產型的小微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反而到不願意復工了,這是為何?

王宇是一個小企業主,經營者一家小型的加工企業。昨日視頻聊天,問他何時復工,他給我算了一筆賬:

首先是復工手續繁雜,要上交《企業復工申請表》《企業全體員工花名冊》《企業內重點疫情防控對象排查表》《企業復產員工花名冊》《企業防控工作方案及應對疫情預案措施》等十多張表格和文件後,才能得到復工批准。

進退兩難,小微企業為何遲遲不復工?

再有,一邊是防疫,一邊是復產。雖然復工但效率沒有完全恢復,公司100多人,外地返崗還要隔離14天,實際到位人員不好確定,實體企業就像個鏈條,少一節,開不起來產能發揮不出來,無形成本增加。復工後,一個月還要付那麼多工資,壓力山大。

即使全部到位,他有100多名工人,根據疫情防控形勢推算,最少還要一個月的生產防疫保障期,每天的口罩發放、消毒措施多出來的消毒水,洗手液材料和人工費增加很多。重要的是普通的一個小企業去哪弄那麼多的口罩啊?關鍵是辦公區域的日常消毒,對於普通小企業來說,也很難做到位,這個也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進退兩難,小微企業為何遲遲不復工?

工人基本是外地居多,如果工人到位,100個工人集中,住宿,吃飯,一日三餐,防疫需要還要特殊管理,人多團體性用餐也是一個大問題,用餐的時候得考慮一下分散隔離,還有公共區域的消毒衛生等,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隔離觀察14天的事,如果說有100個工人復工,隔離觀察14天,這個費用由工廠出,一個月下來增加的費用真不敢計算。

進退兩難,小微企業為何遲遲不復工?

最大的未知風險就是假如說這些人中有人感染了,那就是最大的損失,一起歸零,又要無限期的停工。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自己企業產品、原材料等上下游企業復工的節奏不一致,導致產業鏈上的配套生產會出現斷層。

產品出來了下游企業暫時不用,就要做庫存,既佔押現金流還得增加存儲成本。產品銷售向好,可原材料供應又有可能跟不上來。

進退兩難,小微企業為何遲遲不復工?

特別是現在由於防控的需要,一路上都設立關卡,運輸效率降低,導致產供銷鏈條運轉不暢,這就意味著,你的產品可能會積壓,這些風險也要充分考慮。

對製造業而言,產能利用率達到60%是一個“保本紅線”,低於這個紅線就虧本。如今,產能利用率提不上去,企業就會虧損。

和王宇一樣,很多小微企業主也是進退兩難,觀望,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