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上完大学,准备留在外地发展,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海云海


人往高处走,谈不上发展,我们平民百姓的子女只是尘世一浮萍,能落地生根平安的活着就不错了。


磨玉人1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是18年毕业的“孩子”,且已选择留在外地发展,对于你的问题,以我亲身经历,如果我作为父母,我不会同意,但会选择接受。

原因如下:

1、工作较忙,长假期很少,回家的时间有限

我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从现在的城市回到老家基本需要一个白天的时间,那么可以满足回家的假期只有国庆和春节长假。不巧的是,18年赶上国庆加班,只在春节回家一次。

此外,如果将来结了婚,有了孩子,考虑到春节去哪一方父母家过年及孩子尚小不能舟车劳顿的因素,可能两年才能回家一次。

假设我工作以后平均一年回家的天数为15天,父母还有50年的寿命,那么我能回家与父母见面的时间仅剩750天。

2、父亲意外住院,没能陪在左右

18年年底我父亲腹痛,检查结果虽无大碍,但那几天自己的精神压力巨大,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去年10月,我父亲腿摔伤卧床了一个月,赶上国庆回家陪了父母7天,这之后的12月初,我父亲又因手指受伤住院,这期间因为项目进度要求,白天强忍着赶工作,夜里独自一个人哭。

2月初我离家回到工作的城市,第二天,我父亲因肠梗阻住院。疫情期间,外省回归人员必须隔离观察,老家也因疫情严重封城,我又一次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庆幸的是,父亲的病情已有所好转。

3、一个人在外,有时候会觉得孤独

相比前两点,这一点倒是无足轻重。我工作的城市有大学同学,有关系好的同事,也渐渐有了自己生活的圈子,但还是会想家,想爸妈,会担心他们身体怎么样,是不是没注意休息。

当然,父母和孩子相隔两地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可以考虑去孩子的城市生活一段时间或者定居。

这是我这两年遇到的困惑,也许以后我会选择回到父母身边。我的答案您可以参考作为建议,但孩子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我希望您还是要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决定。您觉得呢?


风月主人


孩子完成学业,留在外地发展我同意,并且支持。因为孩子所学的知识在外有所发挥。学有所用,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发挥出来。我的孩子在天大搏士毕业去福建师大去任教,离家很远,心里虽然有点不乐意,但为了孩子的发展,还是支持。


怀海241


那肯定会同意的,毕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选择,所以作为父母应该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闯。理由如下:

1: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大了,就需要自己的空间,而孩子既然已经上完大学了,开始工作了,父母就不应该过多的插手孩子的生活,应该给孩子一些独处的空间。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离得远未必是一件坏事。其实孩子有自己在外居住的经历会更体会父母的辛苦,明白家庭的重要性。

2:工作发展机会更多

如何孩子是想留在一二线城市,那么发展机会是很多的。哪怕是在三四线城市,只要孩子自己喜欢,他才能对生活充满信心。毕竟孩子准备留在外地发展总有一个让他留下的理由,他会因此更努力的在这座城市奋斗。


阿腿呀


如果我是孩子的家长,我会同意孩子的选择。

大学毕业之后,就证明孩子真的该成长起来了,他们要开始摆脱父母的依赖,甚至是说摆脱掉向父母伸手要钱的日子,父母于孩子而言就是一副拐杖,一直待在父母的身边,很大程度上会减慢孩子成长的速度,父母只能陪孩子走一阵子,却不能陪孩子走一辈子,父母可以作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但却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放手去让孩子闯一闯,孩子也许也能闯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呢。以后的路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父母只是一个引领者,而不能是决策者。

还有呢,也是要考虑孩子选择的城市和自己所期待的城市的对比,大学一般所在城市也是会比较热闹一些的,孩子在发展更快的城市里工作,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孩子自己也喜欢。何乐而不为呢?孩子和那个城市也相处了几年,也是比较熟悉的,也总比孩子要重新再选择一个陌生的城市要好很多,孩子是一个成年人了,他应该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任。孩子待在父母的身边,确实是可以给孩子减轻很多负担,可以给孩子做做饭,洗洗衣服,但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做父母的不能把自己所想的再继续强加给孩子,等孩子在外面闯荡够了,如果想回来,父母这里永远是孩子最好的停靠港。





艮艮的丛林生活


如果孩子上完大学,准备留在外地发展,我会同意。这个问题牵扯到家长的观念和孩子的意愿,我认为:

一、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天空,孩子不是大人的附属品,作为大人必须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要有利于他们的事业发展,有利于他们人生目标的实现,就放手让他们去创,飞得越高越好,飞得越远越好。

二、作为年轻人,热情似火,朝气蓬勃,渴望外面的世界,都希望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大学。就中国来说,985、211、双一流等著名高校都集中在几个教育重镇,如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汉等,在那里上完学留下来发展,机会更多,更能有用武之地。小地方的人来到大城市求学毕业后当然愿意留在那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来到经济发达地区上大学毕业后也希望留在当地发展,三四五线城市的人有机会肯定愿意向一二线城市流动,所谓水往地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规律。

三、所谓外地要看远近,省内省外。我有个同事,他要求女儿必须在西安上大学,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在西安结婚生子,留在父母身边,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西安读本科读研,也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收入相当不错。因为西安有这个条件,大学多就业机会相对来说还可以。如果是省内其他地方的,在西安上学毕业后留在西安,也相当于本地,在省会或者就近的大城市求学就业,实际上跟本地差不多。

四、有个朋友,孩子在杭州上大学,父母希望孩子毕业后回西安发展,为此做了很多准备,给孩子铺好了未来的道路,可孩子认为她的专业适合去北京发展,在北京更有前途,而且孩子独立性很强,不原意接受父母的安排,父母拗不过,只能任由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父母的想法、孩子的意愿如果能统一起来最好,否则,还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毕竟孩子的人生道路要靠自己去走,父母管不了一辈子,父母的意见可以参考,但不能强加于孩子。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将来留在身边,从小就要耳濡目染地教育,但孩子长大了未必能入大人所愿。一切顺其自然吧!

五、希望孩子回到家乡不到外地发展,与独生子女的现状和“养儿防老”的观念有很大关系。过去独生子女很普遍,现在提倡二胎,但生活压力大,生育率下降。孩子不在多,关键是养好教育好。孩子有自己的天地,养大成人,尽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有他们的天地,社会竞争激烈,他们的压力比父辈更大,不要指望孩子养老,孩子把孩子的事情做好,不给父母找麻烦就是最大的孝顺。父母要调整好心态,锻炼好身体,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不给孩子添乱,各自安好就是真的好!至于孩子没在身边,并不意味着不联系,不牵挂,现在科技发达,随时可以电话、视频,想见了,飞机、高铁也很方便。没有必要为将来不确定的事情忧虑。我的孩子在杭州上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研留在美国工作,作为父母我们观念很开放,从未限制孩子。当时大学毕业后,孩子面临三种选择:就业、读研、留学。孩子告诉我们,也许留学将来会后悔,但不留学现在就后悔。最终孩子选择了留学,父母也全力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应当彼此尊重,相互理解。


西安生活日志


如果孩子上完大学,准备留在外地发展,我会同意的。

首先,正常情况下,上完大学,孩子应该是成年人了。年龄上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情。

第二,孩子大学毕业,心智比较健全,也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事情。

第三,孩子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脚下的路该怎样走理应由他自己决定,家长不能代替。

第四,孩子只有真正离开父母,才能得到更大的锻炼,才会体会父母的好。子女离家越远,和父母关系越近。

第五,现在交通交讯发达,即便是孩子在外地,我们想联系和见到孩子也是很方便的。

第六,我们年纪大了,需要孩子的照顾,我们也可以去投奔孩子。

最后说说我的孩子,她2015年去美国留学,研究生毕业后,想留在美国发展,我们尊重她的意愿,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去追梦,我们力所能及的去支持她!


幽梦还乡


换个角度想问题:

如果是你大学毕业想要留在外地发展,却遭到父母干涉,横加阻拦,请问,你是迫于父母的淫威妥协,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想明白这层道理,你提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我们都是从孩子起,慢慢长大的。现在孩子遇到的问题,我们其实都曾经经历过。为什么我们会要求孩子,在一夜之间就拥有我们的经验和阅历,而不留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呢?

曾经我们的父母一样帮我们挑好了工作单位,安排好了一切,甚至婚姻大事都选好了最“适合”我们的。请问,你有没有按照父母的计划去实施呢?

我想答案大多数都是否定的吧!原因就涉及逆反心理、独立个体独立思维、挣脱束缚等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问你们一个问题:自己当初就没有听从父母的,为什么自己又变成了让自己讨厌的人呢?累不累呀!


天边月1


男孩同意,女孩就回来找工作吧。俺的理解是男孩应该苦养,让他出去锻炼,哪怕一事无成也最好去外面闯荡,锻炼意志和体魄。只要他能吃苦应该是有机会的。万一到三十了还是一事无成叫他回来吧,看看家乡还能做啥。而闺女俺认为需要富养,毕竟女孩子,在外面比较受苦或是危险吧。不是太愿意让她去闯荡。留身边养大嫁人。


黑老苏州


完全同意。1,年轻人应该给他试错的机会,况且未必是错误的。2,人生的阅历越丰富,见识越广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