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

前面写了几篇北宋时期的故事,可以点击文末的延伸阅读,或多或少都提到了五代十国。历史是延续的,有因必有果。提到五代十国又不能不说唐朝末年的一系列混乱。不过一味的向前追溯,我也没有这个本事,况且也没个头。估计要从历史类小文章写到进化论了,从猿人直立行走开始写。

所以,接下来开几篇五代十国的故事,讲讲那几十上百年的混乱,从大一统到分裂成渣再度统一的故事。

看到标题,本文的主人公就呼之欲出了。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黄巢


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好好读书只能回家继承家业

黄巢,这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唐末混乱的大戏中属于领衔主演,也是他把整个天下搅和成了一团浆糊。

黄家挺有钱,靠贩卖私盐为生,所以按照预设的人生轨迹,黄巢应该好好读书考个功名当官,再不济被迫回家继承庞大的贩盐家业。但是黄巢好像不是考试的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也读书了,也有文化,但是写的东西没有让考官眼前一亮,所以名落孙山是必然的结果。上面那首《不第后赋菊》就是落榜后情感抒发。从美感上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差了好几个盛唐,但是义气和杀气十足。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题菊花》黄巢

再放一首上来。还是写菊花,黄巢偏爱菊花。

考不上只能回家继承贩盐的家业。但是此刻的大唐王朝也已经处处漏雨,显露出了大厦将倾的态势。因为贩私盐很赚钱,

“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商人赚得多了,官府赚得就少了。所以官府就开始打击走私,普通的都被打掉了,那些牛哄哄的赚得多的,为了能够继续走私获利,干脆就武装起来,跟官府对着干。王仙芝和黄巢都是这一类。

满城尽带黄金甲

赚不了钱就反了

公元874年,河北、河南、山东旱灾。应对大灾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彼时的唐政府自己都管不利索,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更是成了割据的军阀,不听号令。所以官府既不救灾,还照常收税。在河南的王仙芝、尚让一伙人就反了。

黄巢也在山东响应,带了一票人,加入了尚让的队伍。几年后,王仙芝战死在湖北黄梅,尚让就推举黄巢为起义军的首领。毕竟有才又能打的人很少见。号称是“冲天大将军”,典故或许是那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吧。

从起义到黄巢当头,过去了四年。再之后的三到四年中,黄冲天也是四处征战。从中原打到福建,翻山后到达岭南,再次向北打到湖南湖北。就是正常自驾游,跑这么多地方也吃不消,更何况黄冲天是一边打一边跑。他这一路折腾也为后期被群殴埋下了伏笔。

每打下一个地方,他们也不守,开仓放粮,接着下一站,一直打到都城长安。881年的正月初六,唐僖宗也学他的先辈,从长安跑到了四川,妥妥在四川待了四年。

黄巢进了长安。落榜作诗那会儿他应该想不到自己终有一天能够以起义军首领的身份回到长安,把这个曾经让他伤心的地方设为自己江山的都城。他建立了大齐政权,毕竟是从山东过来的。但是在长安叫大齐,总觉得很违和,穿越千里的想家。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由于黄巢的队伍没有制约,在自己的都城长安都烧杀抢掠,同时外面的各位节度使也被黄巢搅和成了浆糊,觉得不能让黄巢这么胡闹下去,不然他们也占不到什么好处。所以,天下攻击之。

883年,长安断粮,也守不住了,人心惶惶。黄巢继续开展流窜作案的手法,往东打去,打到河南的陈州。陈州治好了流寇的病,使得流寇不再流,因为光围攻陈州就花了300多天。据说这近一年的日子里,黄冲天的大军吃了二三十万的老百姓。

后来黄巢被宿敌李克用干翻,带领小股部队逃回山东,在泰山虎狼谷自杀身亡。

满城尽带黄金甲

各路宿敌,各有千秋

从874年到884年,近十年时间,黄巢转战大江南北。中途也考虑过并且真的投降过,可是投了又不满意,最后接着再反。他的出现扯下了大唐最后所剩不多的几块遮羞布,各路节镇各自为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唐在23年后,公元907年灭亡。其中黄巢的两位朋友也逐渐壮大。

一位叫朱温,扯下大唐最后一块遮羞布,建立大梁(后梁)的男人。另一个叫李克用,少数民族同胞,干翻黄巢的那位。他的儿子李存勖扯下了朱温的大梁,建立了大唐(后唐)。

五代十国的幕布缓缓拉开,各路大神也轮番上阵,开始他们精彩纷呈的表演。敬请期待。

满城尽带黄金甲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