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撞破太子胤礽奸情,为何郑春华哼歌,康熙腿就软了?

青灯问史


这跟郑春华哼歌没有关系,而且康熙不是腿软,是不敢面对。

试想,自己的亲生儿子与自己的妃子偷情,这等事情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能受得了的吗?

腿软,这不是害怕,这也不是生气,只是痛,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所谓“爱之深,恨之切”。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悉心培养了三十余年的当朝皇储,他教会了他的才,他教会了他的武,他教会了胤礽一切,但却唯独忘记教他仁,教他德。他给了胤礽所有该得,乃至是不该得的一切,他让百官对胤礽行二拜六叩的大礼,他让胤礽使用远超皇帝的车驾,他让胤礽可以肆无忌惮的鞭挞诸王大臣,他让胤礽可以大肆广罗天下美女。



康熙给了胤礽太多太多的特权,也给了胤礽太多太多的恩宠,但却少给了他一分仁慈宽厚与礼义廉耻。最终过于宠溺他的后果就是胤礽变得越发的放肆,他无视君臣之礼,无视人理常伦,与自己的母妃郑氏勾搭上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让康熙自然是悔恨万分,他悔不当初,他悔恨自己没有教导好自己这位最钟爱的儿子,最寄予厚望的儿子。



其实康熙本无错,父亲爱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是康熙爱得太深,他将对于仁孝皇后的愧疚,悉数都补偿给仁孝唯一的儿子胤礽,这也就造就了他对胤礽无底线的宠溺。可是也正是如此,康熙补偿性的溺爱蒙蔽了他自己的双眼,他忽视了对于胤礽仁、德的教育。

正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对教育太子和诸王等人的儒臣们说:“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要不得。你要用实学教导,用不著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一国储君最重要的就是“正心”,只有心正才能治国平天下,才能干成大事。



可是康熙对于胤礽的教育,却恰恰缺了“正心”的教育,他只知道无底线的给胤礽想要的一切东西,只知道一味从书上去教导太子治国之道,而不是从实际行动上,如此胤礽焉能好呢?康熙这种教育只会教出个纨绔子弟,而不能教出个仁义之君。

可以说胤礽最终被废的结局是情理之中的,而康熙遭受这莫大的耻辱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哭了郑春华,她是无辜的。

郑春华,外人面前是一位风光无限的帝王妃子,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苦,后宫妃子何其多,可皇帝却只有一人,能受宠的只有那寥寥数位,而她就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妃子,一年下来都没能见过皇帝一面。



可她始终是一位女子,是一个需要人疼爱的女人,这后宫中的独孤与寒冷,岂是寻常人能忍受得了的。她也想找一个能让自己依靠的男人,可是这里却是后宫,一个除康熙外,男人的禁地,她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孤寂。

直到有一天,一个让她心动的男人出现了,一个对她百般甜言蜜语的男人出现了,这就是当朝皇太子胤礽。她虽知道“勾引”皇太子乃是必死的事情,可却还是义无反顾的投入进去,她已经做好了为胤礽放弃所有的准备。



可是,她却不知道,她深爱的这个男人,他却并不爱他,他只是在寻找一些另类的刺激罢了!最终当她和他的奸情被康熙发现后,他被废,她被贬。而当康熙问到胤礽时,胤礽居然说的是是她勾引了他,可她虽知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为了保护她深爱的这个他,她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

而后,胤礽复位,为了不让八爷那些人抓到把柄,他居然忍心的让十三阿哥去杀掉她,此时若不是十三阿哥心善,恐怕郑春华早就杀了,她被秘密的保护了起来。胤礽这个绝情的人也没有得到啥好下场,他还是被废,后被圈禁。



可是此是郑春华苦难的命运还是没有结束,她只是一个女人,却因深陷皇位之争,她成为了各个阿哥们都想利用的对象,八阿哥想利用她,十四阿哥想利用她,最终她死在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为了不让保护她的十三阿哥、四阿哥受到牵连,她毅然决然的选择自杀。



郑春华是个可怜的女人,对胤礽是情深义重,她默默的为胤礽承受着所有的一切,可胤礽这个绝情之人为了自己,却要杀掉这个对他一片情深的女人。终于郑春华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她在自杀中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澳古说历史


在《雍正王朝》里,康熙因为喝了新鲜的鹿血,连续翻了6天牌子,到了第7天,李德全死活也不肯让康熙继续翻牌子了。康熙一怒之下,掀了盛绿头牌子的盘子。又命李德全派人再割点新鲜的鹿血来喝。自己和图里琛、德格勒出去走走,走过鹿场,本来看到了鹿,兴致很高,却偶然发现有院子里有男女在偷情。

胤礽和郑春华偷情已久,而且宫中上下都知道这事,唯独瞒着康熙。

当康熙看到灯影里晃动的人影时,德格勒傻啦吧唧地一把拽住了康熙的胳膊,说您还是别上去了。很显然,胤礽和郑春华偷情绝对不止一次了,而且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谁都不敢讲,也不能讲。康熙非常生气,转手就给了德格勒一记耳光。说“你们当的好差,宫廷里竟然出现了这么伤风败俗的事情。”并问那个男的是谁?德格勒很无奈地跑过去踢了假装撒尿的图里琛一脚,说“别装了,赶紧办差去。”这说明图里琛也知道这事。也就是说上上下下,也就康熙不知道了。

康熙亲自下指令,“一定有人把风,抓。”图里琛直接就跑到草堆里,把正在做梦的何仲一把勒着脖子,拖了出来。这再一次证明了图里琛他们都知道这事情。康熙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太子胤礽的贴身太监何仲,那么这里面的男的必然就是胤礽了。


何仲差点就吓傻了,“不知道皇上……”刚发出声音,结果就被图里琛一把直接给弄死了。图里琛还在那装,说不小心给弄死的。实际上,图里琛心里非常明白,如果何仲真的喊出来了,惊动了胤礽和郑春华,两人再慌乱地一跑,那么这事就真的被撞破了。那这个场面就没办法控制了,在场所有人弄不好都被卷进旋涡,谁都跑不了。

但是毕竟里面还是听到了外面的声响,里面的灯突然就熄灭了。这说明胤礽和郑春华已经知道外面有人发现了他们,灭灯是应激反应,必然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但是很快灯又被重新点燃了。这是因为就在关键时刻,郑春华已经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暴露自己,保住胤礽。

事实上胤礽已经暴露了,如何能保住胤礽?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奇女子郑春华做到了。

因为她知道外面就是康熙本人,她也非常清楚康熙的顾忌,胤礽毕竟是储君,这种事情不挑破比挑破对双方更有利。当康熙知道是自己的时候,就不必再撞进来捅破这件事情了,也不用如果不捅破,憋在心里去怀疑后宫的其他女人。

于是郑春华在里面哼着小曲,“阿玛阿玛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当康熙后,喃喃地说道“是春华”,打了个踉跄,让图里琛和德格勒扶住,回戒得居去了。

康熙从这首小曲里得到了所有的答案。

首先,郑春华是一个被康熙故意冷落的妃子。用郑春华自己的话说,康熙已经快一年没翻过自己的牌子了。一个一年多没有被翻过牌子妃子,康熙听到她的声音却能立刻叫出她的名字;资历浅,没生养,却能被封为妃嫔(毕竟康熙自己定下来的“祖制”要有子嗣才能封为正主)。所以康熙冷落郑春华的原因本身也是因为胤礽。

其次,它透露出了郑春华与胤礽的真实关系,令康熙产生对胤礽的愧疚。郑春华在胤礽的心里,有母亲这个角色的成分在。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是因为难产死去的,胤礽从小缺乏母爱,是康熙“自己带大的”。但是康熙教子只有严父的一面,缺乏慈母的一面。所以当康熙当着太监和宫女的面,斥责胤礽的时候。郑春华曾经“出手相救”,她说胤礽是一国之储君,你当着宫女太监的面骂他是不合适的,“哪有这样对儿子的父亲?”。这句话,让康熙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所以郑春华和胤礽的关系也是从这个事情上种下的种子;

再次,郑春华在释放信号,“莫惊梦中小儿郎”。你走吧,今晚不要再去追究事情了,过了今晚你直接派人来锁我就是了,为了你自己的名声,为了胤礽不身败名裂,为了不影响你们父子人伦,不管什么后果,都由我自己承担。

康熙虽然离开了,但是内心是痛苦的,作为一国储君的儿子与庶母偷情,作为皇帝自己更是不能揭露的丑闻。这是叫一辈子没吃过哑巴亏的康熙如何是好啊?

不过胤礽实在令人失望至极。康熙忍了,郑春华也为他甚至付出了无法想象的代价,而他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也为他第一次被废埋下了隐患。更可气的是,被复立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竟然想到的是杀了郑春华,以绝后患。结果不但没杀得了郑春华,还丢了老十三对他的忠心。


炒米视角


《雍正王朝》中的这个桥段很有意思。

康熙毕竟老了,男女之事有些力不从心了,后来太监献上了一碗鹿血,康熙一仰脖子干了下去,不久之后又有劲了。


这时候,小太监照例端来了一个盘子,盘子上有诸多妃子的牌子,翻到谁的谁就有资格陪老爷子“耍一耍”。

康熙刚要去翻牌子,大太监李德全急忙阻止:“启禀万岁爷,您这都连续六天了,小心龙体啊!”

康熙讨了个没趣,一气之下,掀翻了盘子,哼了一声就出去了!

这大半夜的,不干点啥事睡不着啊,当时又没有手机玩,没有电视剧看。

康熙决定出去溜溜弯,大内侍卫图里琛、德格勒跟在康熙后面,太监李德全也屁颠屁颠地跟着来了。


转眼间,康熙遛到了鹿场,发现西北角的房子亮着灯,康熙纳闷了,这是谁啊?大半夜的,在这里捣鼓啥啊?

康熙悄悄靠近,突然听到一阵猛烈的“鼓掌”声,咦?康熙心头起疑,紧接着传来了女人哼哼的声音。

康熙终于明白了,这是为爱鼓掌呢!我的老天,这是谁呢?准是偷情的!准是一对奸夫淫夫!

康熙刚要走上前去,突然李德全上来拉了一把,小声地说:“万岁爷,您还是别去了!”

康熙瞅了一眼李德全,看来这个家伙啥都知道啊,难道就我一个人蒙在鼓里?康熙火冒三丈,下令道:“准有放风的,先把放风的捉到!”


这时候,草堆旁边有个人探头探脑,图里琛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三下五除二就制服了那个人,那人疼的哇哇直叫。

图里琛把那人小鸡似的提溜了过来,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太子胤礽的小跟班。

一切真相大白了,康熙愣在了那里!

这时候,突然屋子里灯灭了,约摸几分钟后,灯又亮了起来,随之有女人咿咿呀呀的歌声传了出来:

阿玛阿玛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康熙一听,像是被闪电击中一样,瞬间瘫在了那里,站都站不起来。

“回去吧!”康熙叹了口气,在李德全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地回去了!

这对男女正是太子胤礽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当晚他们正在鱼水之欢,突然听见外面有动静,于是停止了动作,然后悄悄地把灯熄灭了。

后来,忽然又传出康熙的声音,胤礽一听大惊失色,吓得瑟瑟发抖,然而,此时郑春华却十分平静,她急中生智,将灯点燃了,然后又唱起了熟悉的歌谣。

这首歌康熙很熟悉,因为之前唱给他听过。


郑春华此举是向康熙释放信号:太子在里面,而我是您的妃子,倘若这事传出去,不仅影响太子的前途,也会影响大清的脸面,劝您还是网开一面吧!

郑春华用自己名誉换回了太子的颜面。


一半秋色


郑春华与胤礽的奸情被撞破时,她哼的是一首摇篮曲。



她哼的歌词是:“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为什么郑春华要哼这首摇篮曲呢?

郑春华明白,此时康熙就在外面,并且已经撞见了太子的贴身太监,而旁边的德楞泰一直闪烁其词,康熙再傻也能猜到这奸情的主角之一正是胤礽。



康熙对胤礽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不仅对其寄予厚望,还多方培养,树立其储君的权威。面对胤礽一次次的犯错,康熙虽然哀其不幸,但碍于自己的爱子之心,也只能一次次地为其扶持遮掩。

郑春华深知康熙的爱子之心,故在奸情败露后哼起摇篮曲,不惜暴露自己,以唤起康熙的同理心,进而能够让他因此而放胤礽一马。



而且,郑春华与胤礽之间的情感,本质上类似于母子之间的依恋,更何况郑春华本就是胤礽的庶母。她此时哼起摇篮曲,可能也是在缅怀自己与胤礽的这段不伦之恋吧。


达摩说


康熙帝腿并没有软,只是再也不敢往里面走了,这是为何呢?

一、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关于奸情问题,只有三处镜头,其中有两处都给了太子胤礽和郑春华,当然还有一次给了李卫和小翠。

同样是奸情,而且都是爱情,但是两对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太子被圈禁,郑春华自杀,唯有李卫和小翠,不仅受到了大家的祝福,还做到了封疆大吏。

关于李卫和小翠的事,跟问题无关,不讲,单说太子胤礽跟郑春华的事,他们俩是什么时候搞到一起的呢?

在剧中一开始俩人就搞到一起了,所以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但是在二月河《雍正皇帝》原著小说中,是详细交代过过程的:

太子胤礽是一个移动的荷尔蒙释放器,逮到谁就想上谁,不得不说丑化的相当严重。某一次太子胤礽到假山躲雨,见到了同样躲雨的郑春华,要知道女子湿了衣服,还是比较性感的,尤其是漂亮的郑春华,那时候的春华还是宫女,当然不敢拒绝太子胤礽的靠近,眼看就要沦陷了,正好有人路过,这才作罢,但是胤礽从此就记住了这个宫女。

后来郑春华就成了康熙帝的贵人了,而太子胤礽在某次受了气之后,吃了春药,四处寻找发泄物,说巧不巧的就在花园遇到了郑春华……

二、

所有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后来一次康熙帝又训斥了太子,没想到郑春华竟然出来说了句话:

“太子爷是一国的储君,万岁爷不该当着这么多奴才斥他训他……”

结果康熙帝很高兴,不仅没有训斥她,还升她为嫔妃,太子胤礽知道了后,更是把她当做了知己,经常变着法的来找她,在《雍正王朝》中郑春华临死前也跟王掞主动交代过:

“从那以后,太子爷经常变着法子来找我,我真无耻呀,竟然答应了他!你说的对极了,我就是一个不详的女子……”

这都是太子胤礽缺乏关爱的表现,毕竟他一出生生母仁孝皇后就难产而死了,康熙帝又对他管的严格,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味道。

虽然康熙帝也对他充满爱意,但毕竟是皇帝,皇帝忧他就得跟着忧,皇帝喜他就得跟着喜,伪装太过了,自己都觉得累。

这在历史上也有体现的,比如有一次康熙帝出征生病,太子胤礽去探望,结果没有表现出忧虑的神色,被康熙帝批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比如康熙帝的第十八子得了病,而太子胤礽没有表现焦急的样子,也被康熙帝痛批他没有恋爱兄弟之情。

所以,处处受制约的太子胤礽,心里太苦了,继续倾述的对象。

三、

等到他们之间的爱情被捅破的那天,太子胤礽还在给郑春华承诺呢,虽然这个承诺根本不可能实现:

“春华,求求你,答应我,安好胎你替我把孩子生下来!”

虽然太子是真心的,但是康熙帝偏偏这时候来了……

康熙帝也比较牛,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想“御驾亲征”李德全都劝不住,康熙帝挣扎着站起来,再给朕一碗鹿血,朕还能战斗!

后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房子里有人,可惜没一个人愿意去捅破,连图里琛都躲一边尿尿去了。不过还是被识破了,一个侍卫拍拍他,别装了:

“一定有人把风,抓了!”

图里琛不能抗旨啊,于是抓来了太子胤礽的贴身太监,太监赶紧报信啊,这一喊,让康熙帝急了,快让他闭嘴啊,图里琛就等皇上这句话呢:

“皇上,奴才失手,他死了!”

这下子,大家都愣了,反正也没人证了,在场的各位都是瞎子,聋子,反正啥也没看见,啥也没听到,康熙帝你说怎么办吧?

正在大家没辙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郑春华唱的摇篮曲,康熙帝一听不妙,嘟囔了一句“是春华”,竟一下子腿软了,不能再往前走了。

四、

这就印证了题目了,为什么康熙帝突然就腿软了,不敢再往前走了呢?

这就在于郑春华高超的演技了,她这样暴露自己,真不怕死?

这首摇篮曲语调很凄凉,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场景,康熙帝在外面,太子在里面躺在郑春华的双腿上,郑春华唱的摇篮曲表面是唱给太子,其实更是唱给康熙帝。

摇篮曲很悲凉,是一个母亲在歌唱,很容易让人想起母亲,并不是说太子恋母,而是要告知康熙帝,太子也需要爱,也需要母爱,希望皇上看在他早逝的母亲份上,饶了他这次。

而且郑春华自报家门,康熙帝必然是顾及皇家的脸面,正所谓家丑不外扬,且此时证人已死,再强行进门,不仅仅丢太子和郑春华的脸,也丢了康熙帝的脸。

与此同时,郑春华也希望能唤起康熙帝的父爱,何必对自己的儿子赶尽杀绝,况且你又是以“仁”治天下?

而且郑春华暴露自己,也就是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过,承认了是自己在勾引太子,跟太子无关,所以事后她就被抓了,她以自己的牺牲,希望能保全太子安全。

而康熙帝并没有杀她,一方面或许他俩直接有爱,或许康熙帝确实仁慈,更重要的是一旦杀了郑春华,就等于变相承认了太子跟她的事。

正是出于种种考虑,康熙帝还是没敢进门,毕竟这时候的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废掉太子胤礽。

只不过,郑春华拼命保全的太子胤礽,复立之后却要杀掉她……

不知道临死前的郑春华是否还会唱那首摇篮曲:

“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雍正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杨角风发作


郑春华和太子胤礽的奸情在《雍正王朝》一开始就有铺垫,那时候郑春华还不是康熙的妃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二人正好同时在一个石头下躲雨,胤礽看到郑春华就心动了,想行不轨之事时,正好有其他人来了,只好作罢,可郑春华这个人从此就被太子胤礽惦记住了。


有一次,胤礽惹康熙不爽,康熙当着太监和宫女的面,责骂太子,堂堂太子被骂的连狗不如,头都抬不起来。在旁边的郑春华看不下去,说了一句:哪有父亲这么骂儿子的,而且是堂堂的储君。康熙听完也觉得不合适,并且还当场封了郑春华为嫔妃,可见康熙还是仁义之君,换做其他人早就拖出去斩了,这也使得太子胤礽对郑春华的好感。


可郑春华当了太子胤礽名义上的母妃,可太子还是找借口来找郑春华,一来二去,居然给康熙送了顶大大的绿帽子。此事也只有康熙不知道,宫里其他人都知道这件事。



后来在热河行宫那晚,康熙连续翻了6天的牌子后,还想接着翻,被李德全制止了。是啊,康熙皇帝也60开外了,就算是年轻人,也经不起连续7天作战啊。于是康熙就叫上了图里琛等人去外面转转,没想到碰巧看到郑春华房间有男人的身影。


这下可把康熙气死了,普天之下,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被戴绿帽子,而且是堂堂皇帝被别人带,那还得了。此时,图里琛鬼精,看到情况不对,居然尿遁,可见他作为康熙的贴身侍卫,也是知道这个事的。


康熙立马叫住图里琛,叫他去看看谁在房里,就在图里琛硬着头皮去查看时,发现了在旁边打瞌睡的服侍太子的太监。那太监也醒了,刚刚要说话,就被图里琛弄死了。可是太监临死前还是发出了声音,惊动了房间里的人。



灯被熄灭后,很快又重新点燃起来。并且在屋内传来了郑春华唱的摇篮曲: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康熙听到后,一脚踩空跌了下来,所幸被图里琛等人接住。而同时康熙没有打算再派人去捉奸,而是回去了。


为什么康熙听到郑春华唱的摇篮曲,腿就软了下来呢?


首先,郑春华的这首歌,名义上是摇篮曲,是母亲唱给孩子听得,其实就是告诉康熙,里面的人是你的儿子,当今太子胤礽。你如果贸然闯进来,会弄得大家都难堪,尤其是作为皇帝的你。


其次,太子胤礽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即便当了太子,其实还是蛮惨的。作为胤礽的父亲,康熙动不动就对胤礽严要求、高标准,使得从小缺乏母爱的胤礽,就对年长的女性有一种依赖,也就是“恋母情结”,希望康熙原谅太子胤礽。


再次,这也是郑春华为了保护太子胤礽做出的牺牲,其实郑春华对太子也是很喜欢的,这两个深宫中的苦命人,在一起互诉情长。而且在原著中看到,郑春华已经一年多没有得到康熙临幸了,其实这也就是被打入冷宫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太子的爱,郑春华也沦陷了。但事情曝光后,郑春华还是以大局为重,希望牺牲自己来保全太子。


最后,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康熙对太子彻底的失望,导致情绪失落,差点跌倒。他实在想不通,堂堂太子,居然和自己的妃子搞在了一起,你还何德何能当得了未来的皇帝呢?


其实来热河,康熙就是为了散散心,在之前康熙就已经对胤礽失望透顶了,加上这一次太子和郑春华的事,让康熙觉得自己培养了30多年的太子居然是这样的人,这么多年的心血算是白花了。其实这也是对康熙最严重的打击。


对此,你觉得康熙为何听到歌后,腿就软了?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康熙老爷子腿软的原因很复杂。

郑春华哼的是摇篮曲,虽然是开脱之举,但也就坐实了屋子里正在进行的不伦之恋。


话说康熙几天前喝了回鹿血酒,喝过的朋友都知道,这玩意比某些药还生猛,所以老爷子喝完了以后,连翻了七天牌子,也就是说啪啪了七个。

所有的猛药都有副作用,其实就是提前透支体力,但当事人浑然不觉罢了,康熙几十岁的人了,任凭身体再好,连干七天那也是要虚。

但鹿血酒的药性还没退,第八天,康熙还要翻牌子,贴身太监赶紧劝他节制,老头也很听劝,就没再翻牌,估计也担心今天老腰受不了,于是就出去散散步。

稀里糊涂就遛弯儿到了鹿场,这是小说和电视剧起的地名,其实就是郑春华的住所,从外面就能看到屋里有人,隐约能听到男女之事发出的声音。


康熙登时大怒,这有人给老子戴绿帽子啊!就要让人进去捉奸。

但看见一个人在那贼头贼脑的望风,康熙立马就怂了,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子胤礽的贴身太监。

从这里看,太子这智商也是捉急,让贴身太监望风,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太子正在和皇帝的妃子啪啪么?

一时间康熙也很懵逼,抓也不是,进也不是,这时候屋里也有动静了,郑春华开始了她的表演:

“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二郎。”

郑春华是在给自己和太子台阶下呢!别看我俩光着身子,我那是作为“干额娘”在哄娃睡觉呢!

当然了,谁搂着谁睡那可就不好说了!


康熙暗骂,这时候你想起来是太子干妈了?你们啪啪的时候干什么去了?

其实郑春华也是在用歌声提醒康熙,你发现了也不要进来,让天下人知道了,皇家就沦为笑柄了。

康熙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遇见这么狗血的事情,身上的鹿血也就都没了,自己最喜欢的嫡长子胤礽居然啪啪了自己的妃子,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只能咽在肚子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加上这几天体力透支,一个踉跄,腿软了下去。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自信满满的康熙大帝,在行宫发现一对男女私会,打算捉奸惩治时发现,竟是亲儿子在和自己的妃子私通。这样的打击,或许很少有人能承受得住。尽管这是段虚构的情节,却从侧面反映出了康熙晚年的辛酸与苦楚。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失宠之际,康熙曾组织了一次盛大的木兰秋闱。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却无意间发现了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当然,康熙意识到是里面私会的女主角是郑春华,是毫无征兆的。

在这一事件中,太子的贴身太监放哨时被抓,随着想报信,又被身材魁梧的侍卫失手打死了。那一刻,康熙先猜测到了男主角就是太子胤礽。要知道,身为太子,竟在深夜与女子私会,原本就是一种很不检点的行为,而且事发地还是行宫。

就在康熙即将人赃俱获时,郑春华决定向康熙坦白了。她用唱歌的方式透露了自己的身份,也在向康熙传递着一个消息:我错了,但别把事情搞得太难堪,回头惩治我就是了。郑春华是想以死来保护太子,也是在尽力维护康熙的颜面。那一刻,她很无奈,却只能这么做。

康熙并不糊涂。在得知是太子与郑春华私会后,当即就内心崩溃了。要知道,一个是自己宠爱的女人,一个是自己册立的太子,两个人在深夜人静的时候,行着苟且之事,背叛了自己。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

如果带人闯进去,即便是人赃俱获,可最丢人的会是谁呢?必然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所以,康熙从盛怒,到悲愤,又到无可奈何,只好停了下来。可是,仇恨的种子却就此埋在了心里。就剧中后续情节来看,康熙废太子、命人给郑春华堕胎,都是偷情风波的余音。

当然,历史上的太子胤礽,并未染指康熙的妃子。他之所以被康熙厌恶,主要是在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康熙在出征时,曾染病卧床,可太子表现的并不是很伤心,这令康熙很不舒服。这是史书中胤礽失宠的主要原因。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父子之间矛盾的升级。

就《雍正王朝》而言,当时康熙的腿确实软了,但这是他内心受到巨大冲击后的表现。盛怒之下的康熙,只能隐忍,却又不愿隐忍,面对两个至亲的背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其实,这个情节虽然是杜撰的,却安排的十分巧妙。


史海烂柯人


电视剧《雍正王朝》剧情解析,以剧情为据,浅谈个人观点,解疑释惑!

康熙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两个:一是,遮丑,自己的老脸还得要;二是,保太子,固国本。但这两样一样也没达到。

看剧情

康熙到来,看到把风太监知道是太子在屋里。把风太监大声给太子报信,屋里知道是康熙来了。康熙走上台阶正要进屋,此时屋里传来了歌声,康熙听到歌声说了句“是春华”便止住了脚步,怒火攻心,让图里琛和德楞泰扶自己回宫了。

可见,康熙知道太子乱搞男女关系,一开始是打算进屋教训太子的。

郑春华的歌声,是故意唱的。康熙一听,必定选择遮丑

郑春华一唱歌,康熙就知道是谁和太子在屋里了。郑春华是康熙的嫔妃,也就是太子的庶母。太子和郑春华乱搞男女关系,就是嫡子和庶母通奸。一旦自己踏进屋门,这件丑事就坐实了,谁也没办法遮掩了。如此,康熙必定会顾及皇家颜面,选择不进屋而遮掩此事。

康熙之所以没进屋,是为了保太子

嫡子和庶母通奸,这样天理不容的乱伦之事的罪过太大了。一旦捅出去,太子立马完蛋。但是鉴于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太子纵有千般不是,康熙也只能先保住太子,让太子先顶着雷。倘若太子因此事被废,康熙中意的继承人又尚无足够的力量撑起大局,其他皇子必会群起争位,到时祸起萧墙,局面将不可收拾。

图里琛弄巧成拙,杀了把风太监吓到了太子,给八爷党嫁祸太子逼宫谋反创造了条件

《雍正王朝》好就好在这里,事情总是环环相扣,没有多余发生的情节。

图里琛是很精,本想杀了把风太监灭口(康熙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但这一行为却恰恰吓坏了太子,让太子错误的认为康熙气坏了,先杀把风太监出出气,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于是,太子认为自己马上就要被废,神情恍惚的去找老四求救,老四听了邬思道的话避而不见,这才有老十三深夜陪太子出走郊外。到凌普拿着八爷党伪造的太子手谕带兵进驻行宫时,局势大乱。康熙要找太子,太子却不见了。这让康熙有理由相信太子是因丑事败露而狗急跳墙调兵逼宫。

电视剧只是演绎,不是历史。个人观点,欢迎交流指正!


琅琊影视榜


康熙帝眼看就要撞破妃子郑春华与太子胤礽的丑事了,结果因为郑春华哼了一首歌而被吓到腿软站不起来,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太子与郑春华是如何好上的,这已经不是重点了,当时的事实是太子胤礽不仅与康熙的妃子郑春华好偷偷好上了,而且还怀有胤礽的骨肉。

太子胤乃和郑春华两人敢冒死好上而且连生儿育女的打算都有了,可见他俩当时是真心相爱的。

虽然宫里有少数人知道太子与郑春华的事,但是康熙帝本人一直是被蒙在鼓里的,直到那天晚上康熙帝偶然路过鹿场才终于发现了太子与郑春华的丑事。

尽管当时在场的太监李德全和图里琛等人试图瞒住这件事,但显然已经迟了,因为康熙帝已经看出端倪并且猜出八九了。换句话说,当时在场的人都已经尽力在为太子隐瞒这件事了,但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

当时的康熙帝已经被江南水患和官员欠钱问题弄的心情很郁闷,如今又碰上这样的事,谁也不敢保证他不会杀了太子和郑春华两人。

而在屋里幽会的太子和郑春华两人当时肯定在根据外面人的言语来见机行事。等到他俩觉得已经难逃此劫的时候,终于先灭了屋里的灯火,然后立马又点起灯火,郑春华随即哼起了那首母亲安抚孩儿入眠的曲子。

郑春华此举至少想向康熙帝传达这几层意思:

第一,郑春华出声哼歌,这就等于向康熙帝坦白了丑行。

第二,郑春华哼的这首曲子充满母爱,这其实是在向康熙帝暗示她已经怀有身孕了。

第三,郑春华此举更是在保太子的命。这首曲子表面上看是母亲和孩儿的事,但郑春华哼这首曲子其实也是在提醒康熙帝想想自己的孩子,饶过太子一命。

太子胤乃的生母是康熙帝深爱的结发夫妻孝诚仁皇后,她在生胤乃之时难产而死,康熙帝为此悲痛欲绝。

所以康熙帝听到郑春华这首曲子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起孝诚仁皇后,然后就会打消杀胤乃的念头。

从康熙帝放弃当场揭穿太子与郑春华的丑事来看,他当时显然是听出了郑春华的玄外之音,所以才会又悲伤有愤怒,百感交集之下腿软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