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由華納兄弟出品發行的DC大反派小丑的個人獨立電影《小丑》,全球票房超9.57億美元,一躍成為了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與DC擴展宇宙並無聯繫,所以不論是原著黨還是路人都可以放心觀看。

亞瑟·弗萊克是與母親一同住在哥譚市的小丑一人,同時患有多種精神疾病(會控制不住的大笑),最終在社會重壓下成為了哥譚市反社會革命領導人。一個人精神的凋零有著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對亞瑟來說,整個影片就是對這個過程的記錄。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將亞瑟一步步推向深淵的幾個事件:

  • 街頭遭搶

亞瑟在一家樂器行門前扮小丑跳舞舉牌招攬生意,不料幾個小混混把廣告牌搶去,並在小巷中痛打亞瑟,廣告牌也被拍碎了。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亞瑟與周圍的垃圾、廣告牌碎片躺在一起,儼然成為了街頭垃圾的一部分,被社會拋棄。此時第一次出現背景音樂,這是電影的引子部分,也是亞瑟死亡之歌的前奏。

  • 公車訓斥

離開心理諮詢處回家,在公交車上亞瑟扮鬼臉想逗面前的小孩子開心,卻被小孩的母親訓斥,自身的精神疾病讓他止不住的大笑起來,瘮人的笑聲在車廂迴盪,然而車上乘客卻像沒有聽到一樣。這裡恰好印證了後面亞瑟提到的:“我常常感知不到自己的存在。”他只想做一些事情讓別人注意到他,卻事與願違,只感到自己與周遭的環境格格不入。也許,亞瑟最初的夢想真的是為世界帶來快樂,而夢想破碎的原因就是像這樣一次又一次來自社會的漠視。

  • 工作不順

由於沒有及時交回樂器行的廣告牌,亞瑟的老闆要扣他的工資,他向告知老闆廣告牌被人毀了,但老闆不相信。影片中的亞瑟這時並沒有在聽老闆的批評,而是露出了奇怪的笑容。筆者覺得,此時的亞瑟也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開始消逝,加之剛拿到了同事蘭道爾執意給他的槍,亞瑟產生了自殺的念頭。現在的亞瑟並沒有開始向小丑轉變,他只是注意到了自己的痛苦,並想盡快結束它們。回到家他把槍上膛後,拿著槍跳起了奇怪的舞蹈還自言自語,然而不小心開了槍後亞瑟感嘆:“太難了”。對於亞瑟來說,這時他需要面對的一切都變得很艱難。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 被解僱與背叛

在兒童醫院演出時亞瑟的槍不小心掉了出來,老闆也因此把他開除,不論亞瑟如何解釋,最後仍然被冠以了“騙子”的名號。從被解僱的電話中亞瑟得知,蘭道爾曾告訴老闆,亞瑟向他詢問過購槍的事情。還帶著小丑妝容的亞瑟一頭撞碎了電話亭的玻璃。工作失意所帶來的憤怒此刻被全部轉駕到蘭道爾身上,他開始將自己內心的仇恨和一切痛苦的原因向外界轉移,軀體中存在的亞瑟越來越少,小丑即將取而代之。

  • 地鐵殺人

這個部分是整部影片的一個小高潮,也是亞瑟開始自我轉變的關鍵一步。在被辭退後回家的地鐵上,亞瑟見三個衣冠禽獸調戲一個女乘客時開始不受控制的笑起來,那三人以為他在挑釁,沒等亞瑟開口解釋就是一頓毒打。影片中車廂裡的燈光忽明忽暗,一片混亂,這恰好暗示了亞瑟身體里正發生的戰爭,亞瑟與小丑兩個意志對這幅軀體的爭奪。而他最終開槍打死了這三個人渣,說明小丑成為了這場爭奪的贏家。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第二天他收拾好東西從解僱他的公司離開,下樓時用馬克筆將“別忘記微笑”標誌牌改成了“別微笑”後跳著舞離開了。我們可以看出,亞瑟此時正在於之前的生活慢慢分離,離成為小丑又近了一步。

  • 亞瑟到底是不是托馬斯·韋恩的私生子?

亞瑟的母親佩妮無意中將亞瑟是韋恩親生兒子的消息透露給了他。筆者想也許此刻的亞瑟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他找到機會與韋恩當面對峙,卻得到了母親患有妄想症,自己其實是被領養的棄兒的答覆。隨後,他在阿卡姆找到的母親的病歷也證實了這一說法,特別是當他發現當年母親默許男友對他進行虐待時,亞瑟徹底失望,以至於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人性全然泯滅。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關於片中亞瑟究竟是不是韋恩私生子的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筆者認為是的可能性很大,佩妮死後出現了一張她年輕時的照片,後面寫著“I love forever.——T.W ”的字樣,這裡的TW就是指托馬斯·韋恩,而且書寫的筆記不像是佩妮親自所為。而且韋恩家的人聽到佩妮·弗萊克的名字都能很快反應出這個三十年前在他們家工作過的人,如果韋恩跟佩妮沒有很深的淵源,是無法做到這樣快速回應的。關於診斷書,韋恩家族十分顯赫,偽造些文件自然是小事一樁了。

  • “請稱呼我為小丑”

受心中偶像脫口秀主持人,同時也是自己精神上父親角色的莫瑞·弗蘭克林的邀請,亞瑟去參加新一期莫瑞秀的錄製。他深知自己被邀請的原因是成為大家的笑柄,人們只想通過踐踏他的尊嚴取樂,因此早早做好了自殺的準備,甚至用往期莫瑞秀錄像在家中彩排了幾次。到達錄製現場後臺,在與莫瑞的交談中他請求莫瑞上臺時稱呼他為“小丑”,這是上次莫瑞取笑他的演出時給他的稱謂。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上臺後亞瑟本想按計劃進行自己的自殺計劃,但多次被莫瑞打斷,積攢在亞瑟身體裡的所有負面情緒與這一刻爆發。他殺掉了莫瑞,也殺掉了自己體內殘存的亞瑟,隨之而生的是崛起於黑暗中的哥譚“領袖”小丑。

《小丑》:製造小丑,僅僅需要把他推向社會嗎?

還有一些不得不提

由於反社會精神,該片在大陸上映只能夢裡見了,但看過的各位一定要謹記:小丑的命運是藝術化的產物,不能映射現實,而他的命運多舛也不僅僅是哥譚社會因素的影響,請大家千萬不要模仿,否則直接送到人才輩出阿卡姆!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喜歡的各位請點個關注,針對《小丑》這部電影我還會再寫相關文章,謝謝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