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NPO法人仁心會這家在日華人組織打包援助湖北抗疫物資的時候,聽取一位中國留學生的意見,在包裝箱上貼上了8個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NPO法人仁心會絕對不會想到,這一舉動會讓3000年前的古老“秦風”沿著歷史的脈絡,裹著黃土高原的滾滾黃塵,挾著西北漢子的無盡豪情呼嘯而來,在2020年的早春時節吹遍了大半個中國。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詩經

《秦風·無衣》出自於中國第一部詩歌集《詩經》。先來解釋一下“風”,這個風並非指自然界刮的風,指的是“民間歌謠”。有一個詞叫“採風”,最初的意思就是採集、收集民間歌謠。採風始於先秦時期,統治者委派專人在全國各地蒐集民謠,來了解民眾生產、生活習俗,體察民眾情緒。“秦風”指的就是秦國的民間歌謠。


詩中出現的“袍”、“澤”、“裳”又指的是什麼呢?袍,穿在外面的長袍、斗篷;澤,內衣,也就是小背心;裳:下衣,古時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也就是裙子,所以這首詩裡指戰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長袍!君王興兵去交戰,修理我們的戈與矛,與你共同對敵。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內衣!君王興兵去交戰,修理我們的矛與戟,與你一起出發。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戰裙!君王興兵去交戰,修整我們的鎧甲和兵械,與你共同殺敵。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黃土高原

關於《無衣》的創作背景與主題思想有很大爭議,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毛詩序》認為《無衣》是諷刺秦國君主窮兵黷武、民怨沸騰。然而我們在詩中明顯感受到士兵們高昂的戰鬥熱情,真摯的戰友之情,所以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影視中的秦國軍隊

第二種,《無衣》是秦哀公應楚國大夫申包胥之請,出兵援助楚國抗吳時的作品,秦國士卒相約而歌。筆者仔細研究相關資料後發現,孫子、伍子胥伐楚發在公元前506年,而詩中卻反覆出現“王於興師”這一句,這個“王”應該不是指秦國國君,因為當時北方一帶各諸侯國君主都不敢“稱王”,比如鄭伯、晉文公、齊桓公等,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倒是偏遠的南方國家才亂了稱號,比如楚王、吳王、越王。公元前325年,秦惠王才自稱為“王”。所以,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不太可信。


第三種,《無衣》是秦國討伐犬戎時,兵士間互相激勵、同仇敵愾的歌謠。公元前771年,發生了著名的“烽火戲諸侯”事件,申國聯絡犬戎族攻破西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市),周幽王被殺。周平王即位,號召諸侯發兵攻打犬戎人。由於秦國臨近鎬京,也深受犬戎禍害,秦襄公就興兵勤王,由於是抵禦外侮,保家衛國,所以士兵們思想統一,戰鬥熱情高漲,《無衣》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產生的。我個人比較贊同這個說法,“王興於師”指的是名正言順的周王,很容易解釋通。另外,史料上確實記載有秦哀公援楚而作歌《無衣》,這就很好理解了,先有了《無衣》,傳唱了數百年,成為秦軍戰歌,秦哀公用它來作誓師之用。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春秋早期秦國還很小

公元前771年左右的秦國,位於甘肅東部和陝西的一小部分,國土偏遠狹小,經濟落後,苦寒之地造就了彪悍的民風。西北漢子身材高大,豪爽熱情,尚武勇猛,向來有“西北狼”之稱,在外族入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情況下,一聽“王興於師”,就一呼百應,整裝出發,奔赴前線殺敵。

影視劇中的秦國大軍,個個盔明甲亮,刀槍雪亮,強弓硬弩,武裝到了牙齒,但現實情況遠非如此。不要說生產力極為落後的商周時期,就是漢唐盛世,普通士兵披金屬盔甲者也不及一半。秦國偏遠荒涼,極為貧困,所以難免出現缺吃少穿、兵甲匱乏的情況,也就是“無衣”。從這個層面來講,這首詩屬於寫實。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西北狼

先秦的詩文一般來說都是詰曲聱牙,生僻字一大堆,艱深晦澀,《秦風·無衣》產生於軍中,所以不同於文人作品,純以白話入詩,不以文采取勝,而是以氣概、氣勢見長。大聲朗讀這首詩,那種火一般的熱情和英雄氣概令人血脈賁張。想一想當時的場景:朔風烈烈,軍旗飄揚,一群衣衫襤褸的西北大漢,在黃土高原上誓師出征,外敵的暴行點燃了他們怒火,軍官三聲喝問:“豈曰無衣?”士兵們紛紛大吼:“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軍官又大聲說:“王興於師!”士兵們舉起兵器:“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秦襄公雕像

這一腔腔怒火,這一聲聲怒吼,直入雲天!

由於是民歌體,所以《秦風·無衣》採用的是重疊復沓的形式,層層遞進:“與子同仇”,是統一思想,有共同目標;“與子偕作”是團結互助,一起出發;“與子偕行”是三軍開拔,共同殺敵。在句式上,每句四字,意節短促,便於士兵齊聲合唱。


《秦風·無衣》:3000年前秦軍戰歌,慷慨豪邁,冠絕詩經300篇

黃土高原的萬里雲天

如果說《秦風·無衣》在藝術性上遜色於《關雎》、《蒹葭》、《離騷》等《詩經》名篇的話,那麼若論聲勢之雄,氣勢之壯,則冠絕詩經三百篇,當為第一!

《秦風·無衣》展現了秦國軍隊團結友愛,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抵禦外敵的高昂士氣,是一首充滿了陽剛之氣,慷慨豪邁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讚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