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监视老邬的吗?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青灯问史


邬思道与雍正都是聪明人,高手之间过招,可谓招招有深意,至于为何邬思道要笑纳如月?还有如月真的是雍正派去监视邬思道的么?我继续为你深入分析。


一、事情经过

邬思道原本是在田文镜府上给田文镜写写奏折什么的书吏,后来由于成绩突出被雍正赏识,最后留在雍正府上帮雍正出出主意。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可以说邬思道为雍正立下犬马之劳,帮助雍正最终一举拿下江山,登基称帝。

可是雍正登基后,邬思道也就完成使命,该大隐隐于市,不能呆在朝中惹是非,所以选择半隐,跟雍正道别。雍正知道邬思道要走之后,心中虽有不舍,可是如今天下统一稳定,人各有志,自己也实在无法阻止。


雍正再三思考,答应邬思道的请求,叫十三爷允祥去送别邬思道。在临别之时,允祥突然喊出一个黄花闺女,问邬思道是不是已经年近五十,以后生活起居总该有个人照顾吧。

随后介绍此姑娘名叫如月,是自己与福晋的意思,想要将其送给邬思道好照顾他。邬思道刚看到如月,眼前一惊,这姑娘为何如此像当年自己心爱的秋月呢?并且名字都如此相似。

经过一刹那的恍惚,邬思道最后还是缓过神来,笑纳了如月,带着如月乘车而去,消失于茫茫人海。


二、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呢?

邬思道早在很多年前,就喜欢过一个女孩,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叫年秋月,后来雍正为了笼络年羹尧,同时也防止邬思道与年羹尧联合影响自己实力,从而横刀夺爱将年秋月变成自己的侧福晋,让邬思道悲伤而无可奈何。

如今江山稳定,天下归一,雍正将人和名字都如此相似的女孩送给邬思道,虽然表面说是允祥夫妻所送,实际上肯定是雍正授意为之。



邬思道看到这个似曾相识的女人,往事一幅幅画面浮上心头,自己思索良久,明白雍正用意之深。为何雍正把如月送给自己呢?

1、用来监视自己

想当初年羹尧在西北独权的时候,邬思道给雍正建议就是派人去监视年羹尧,如今雍正已经越来越成熟,当初教他的方法悉数学会,再用在自己身上,派一个小姑娘监视自己,好放心他离开,要不然估计邬思道难以跨出宫门就要飞来横祸。

2、照顾自己

自己年事确实已高,接近五十,以后归隐之后,生活确实需要有个人照顾自己或者陪伴自己,雍正把如此貌美如花而且年轻的女孩送给自己,足以见得在雍正内心还是有自己这个臣子,同时也对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做出肯定。

邬思道再怎么不食人间烟火,看到眼前一幕,也会顿生感动,把如月笑纳才不算辜负雍正一片良苦用心。

3、雍正的道歉

如月人和名字都像极了当年的秋月,雍正用这样一种委婉的方式送这个女孩给邬思道。一方面是对当年夺走邬思道心上人而感到愧疚,所以送他一个类似的人来进行弥补。

另一方面也是在警示邬思道,当年之所以抢走秋月的原因是担心他与年羹尧联合影响自己,如今送他一个如月,提示他往后路漫漫,千万不要干傻事,尤其是影响雍正皇权之事。


三、邬思道与如月的结局如何

虽然历史资料以及电视剧都没有对他们的后来生活进行描写,但是我觉得后来邬思道应该与如月幸福生活在一起,毕竟如今邬思道人到中年,经历过很多沧桑世事,只想要一个稳定的家来安置自己的心即可。

至于如月是否是雍正派去监视自己的,又何必过多纠结,自己心之所向,早已不是争权夺利,何必在意雍正如何试探。只有内心有鬼之人,才害怕走夜路,坦坦荡荡之人,何惧之有。


结语

真正的高手过招,从来都是这样,不需要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切就早已心领神会!



嗔痴历史观


如月是年羹尧派到邬思道身边的眼线,但是在长期接触的过程中,秋月竟然爱上了邬思道,不过最后他俩也没走到一起,秋月最后被雍正立为侧福晋,但是,秋月并不快乐。


年羹尧出身汉八旗,他原本是四爷胤禛家里的奴才,胤禛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 慢慢的,把年羹尧给培养起来,而年羹尧的妹妹秋月也是福晋身边的使唤丫头,年羹尧兄妹二人就是为胤禛做事的,而邬思道几次科举不中,又因为家贫,只能漂泊,后来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入牢了,是胤禛从大牢里把他接出来,让他当了自己的出谋划策者,邬思道确实老谋深算, 又看得长远,几次帮胤礽化险为夷,但是年羹尧和胤礽并不信任他,所以派了眼线在他身边,名义上是照顾他的起居, 实际上是盯着他,怕他有异心。


年羹尧的妹妹秋月年轻漂亮,又把邬思道照顾的舒舒服服的,邬思道很是满意,两人一来二去,渐渐的就暧昧了起来,邬思道和秋月年龄相差很大,但是好像丝毫没有阻碍他们互生情愫,这种日子秋月很满足,她甚至还幻想着和邬思道在一起浪迹天涯。

胤禛有一次打猎回来很是开心,因为他爹康熙,把代表储君的玉如意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弘历,这让胤禛欣喜若狂,他就觉得是邬思道在背后帮了他的忙,因为邬思道是阿哥们的老师,邬思道教弘历背诵过康熙这些年打过多少猎物,结果正巧用上了。



胤禛一开心不但赏赐了秋月好多金银财宝,而且还给她们全家抬了旗,这意味着她们一家从奴才变为主子,后来胤禛把秋月收编,秋月心里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她去找邬思道 嗯 问问他有什么好主意,邬思道虽然心里也舍不得,但是他却不敢违背胤禛的意思,他只有劝如此顺从胤禛。


总结:后来,四爷胤禛在邬思道的暗中帮助下,从“九子夺嫡”中胜出,继承皇位,年号 雍正,这时候邬思道,为了自保,向胤禛请辞选择回老家养老,因为他知道,自己知道的事太多了 再带下去胤禛不会放过他,自己没有好果子吃,邬思道走的时候,十三爷胤祥去送他,把一个叫如月的丫头送给他,如意长的很像如月,这让邬思道大为惊喜,邬思道带着如意回老家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佳宁谈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前脚刚即位,后脚邬思道就要遭殃,通过双方一晚上的较量,最终君臣达成一致意见,邬思道提出半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邬思道就迫不及待地出城了,刚走一段路,就听到后面马蹄声起,原来是老十三胤祥追了上来。

那么老十三胤祥为什么要追上邬思道,又为什么送了他三件大礼呢?

一、

邬思道头一天晚上刚刚躲过了雍正帝的杀机,此时尚惊魂未定,关于躲过杀机的事,我们之前讲过,不再重复。总之是邬思道巧妙地利用雍正帝多疑的性格,调用五路人马,迷惑雍正帝。

最后又遇到了蹊跷前来拜访的,疑似要“清君侧”的十七阿哥,没等雍正帝反应过来,邬思道便用“天子无私事”打发走了十七阿哥。

经历了这么多事,此时老十三胤祥又追了上来,邬思道自然心中是七上八下,不知道老十三胤祥的坛子里装了什么药。

而老十三胤祥的坛子里装的确实不是什么药,而是酒,当然,也能理解成药——心药!

其实老十三胤祥此次前来,给邬思道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肯定是雍正帝反悔了,要来除掉他。所以,面对老十三胤祥递过来的酒,邬思道是不接,而是疑惑地看着老十三胤祥。

“我替四哥敬您老人家……为您践行。”

这一刻,邬思道肯定想到了坎儿,坎儿就是被老四胤禛指使的高毋庸用毒酒毒死的。他不敢相信,老十三胤祥号称“侠王”,一向光明磊落,怎么可能也干这么龌龊的事情?

老十三胤祥愣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邬思道的意思,于是自己先倒了一碗,一干而尽。

这里有一个疑问,老十三胤祥此举到底是受雍正帝的命令,还是自发的呢?

二、

虽然老十三胤祥嘴上讲的是替四哥,但是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正确的说法是皇上四哥,或者直接说皇上。如果他单纯用了四哥这个称呼,就证明给邬思道践行这个行为,并不是雍正帝的命令。

那么是不是说,雍正帝没有命令呢,当然有,只不过并不是命令老十三胤祥的,而是下给四福晋,也就是当今的皇后的。

我们再看这个酒,这个酒是什么酒?

这个酒是当初老四胤禛冒着风险,扇了守门的小太监一个巴掌,才潜进宗人府,探望老十三胤祥时带的酒。当时,他们就定下了武力夺取皇位的策略,结成夺权铁三角。

当时的邬思道刚刚被老四胤禛用金银财宝试探过,甚至不惜自比李世民,确保邬思道跟大家是一条心。想不到仅仅几天之隔,现在主子成了皇上,老十三胤祥也马上就被封铁帽子王,只有邬思道,孤苦伶仃,一个人默默离去。

这坛子酒代表着有始有终,一半是策划夺权的时候喝的,另一半是留到夺权成功,庆功时喝的。老十三胤祥代表不了皇上,他顶多能代表一天前的四哥,所以,他才讲自己是替四哥给邬思道践行。

来完成夺权成功后的仪式,那就是干掉这半坛子酒,只是三人,变成了二人。实际上以老十三胤祥的脾气,他自然会疑惑,邬思道为什么会走,但是他没问,只是说了一句:

“我们对不起您呐!”

那么老十三胤祥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呢?

三、

这一句话是发自老十三胤祥自身的,但他用了“我们”二字,也就表明,他不是奉雍正帝命令而来。

他只是觉得,雍正帝的做法有点想不通,也确实对不住邬思道,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前面也讲了,本来三个人共事,共谋大业,结果功成了,两个享受胜利果实,而出力最大的邬思道,却要浪迹天涯,从内心有点对不住他。

第二个原因则是老十三胤祥的难言之隐,他号称“侠王”,遇到不平之事,都想打抱不平。想当初为了魏东亭,他不惜跟老四胤禛翻脸,张五哥刑部冤案,他一怒之下甚至找到康熙帝,就连太子胤礽犯案,他都不肯落井下石,被牵连。

而这次邬思道归隐,他却没有做什么,或者说他曾经找过雍正帝,但是结果失望。他是为自己不能留住邬思道而感到抱歉,不是抱歉归隐这件事,而是抱歉雍正帝不能留他,留他就是害他。后来雍正帝发愁无人可用之时,老十三胤祥还提到过要是邬思道在就好了,结果被雍正帝白眼。

第三个原因就是隐藏比较深的原因,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那就是,对不起邬思道的爱情。邬思道跟年秋月的爱情,第一个看出来的恐怕不是老四胤禛,而是老十三胤祥。那一次他到雍亲王府吃饭,谁去叫邬思道都叫不出来,还是年秋月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那时候起,他就知道他们有戏。

可是,随着老十三胤祥被抓,时局变化,想不到再出来之时,四哥成了皇上,年秋月已经成为了年妃。

四、

即使邬思道归隐了,雍正帝也没有放过他,而是派了个眼线,那么老十三胤祥知不知道如月有问题呢?

其实他并不知道,如果是雍正帝直接告诉老十三胤祥,如月是派去监视邬思道的。以“侠王”的秉性,自然不会同意,而雍正帝也了解他的脾气,自然不会这么安排!

而且如月并不是老十三胤祥弄来的,因为他昨天还在宗人府关着呢,一晚上不可能就变出一个如月来。当老十三胤祥把如月带下来的时候,他说的是:

“这是我和四嫂商量,让她来照顾你的!”

所以,如月是四福晋(皇后)提前就准备好的,或许准备的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只有她最像秋月,老十三胤祥选择了她而已,并给起名如月,这样也让老十三胤祥心中的愧疚感,得以减缓。

邬思道上车之后,回过头来说了一句:

“看来,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了!”

这句话也是一语双关,表面上的意思是说以后,如月就要伺候自己了。另一层含义是说给老十三胤祥听的,我邬思道,还是离不开你们的管控啊。

五、

那么如月是派去监视邬思道的,这个事实有根据吗?

实际上,雍正帝也好,皇后也好,对如月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能汇报就汇报,不能汇报也就算了。

邬思道何等聪明,在确信如月没有问题之前,他是不会轻易表露心境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去田文镜那里,最开始他在李卫那里,李卫这小子太忠诚,不易脱身。

所以,他在李卫那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心教如月练字。这也说明,邬思道还是有所顾忌的,他既做给李卫看,也做给如月看,同时也获得了雍正帝的放心。

后来他设计去山西,并在酒楼见到田文镜,当时在场的就四个人,李卫、邬思道、如月和田文镜。当时李卫是设计用“八千两银子”把邬思道卖给田文镜当幕僚,此事只有这四个人知道。

后来李卫这小子进京,他跟雍正帝聊起邬思道,雍正帝突然问了一句:

“听说邬思道想去田文镜处?”

当时李卫的冷汗就流了下来,邬思道想去田文镜处这件事,只有前面提到的四个人知道。邬思道不可能自己跟雍正帝讲,李卫也不会讲,不然雍正帝不会这么问,李卫也不会吃了一惊。田文镜更不会汇报,毕竟他跟雍正帝的关系还没有好到无话不说,而且他也没有动机汇报,不然最后邬思道也不会从他那逃跑。

唯一汇报的,只能是如月,当然,这只是推理,如月的嫌疑最大,当然也不排除雍正帝知道田文镜那里有麻烦,故意这样问李卫的。而邬思道想必也不想脱离雍正帝视线,不然也不会教她写字。

后来邬思道带着如月逃跑,一方面他可能策反了如月,或者如月也被他降服,毕竟一个小女子,雍正帝也不会难为她。第二种原因则在于,君臣心照不宣,如月在身边,就证明我邬思道逃不掉的,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也就等于,双方买了一个心安!

邬思道面对老十三胤祥的践行,也动了真情,给了他几条建议,包括推掉铁帽子王称号,包括观察府邸办秘密事的人,包括以后要低调做事。而这几条建议,确实震动了老十三胤祥,至于后面他下棋都不敢赢雍正帝,这是后话了,此处不提。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谈到邬思道,在雍正王朝中,可以说是料事如神。自从跟随雍亲王以后,邬思道所说之事都应验,让雍亲王自己都佩服。雍正登基,邬思道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没有邬思道,雍正不一定能当上皇帝。“死鹰事件”后,康熙撤掉了张廷玉与马齐,以及雍亲王都撤职,雍亲王感觉这是康熙在为十四阿哥登基而铺路。

因此,便拿了许多银子给邬思道,又对他说,自己对皇位已无希望。此时,邬思道会有两种想法:一,必定认为雍亲王胤禛是在试探自己;二,对康熙了解的比较少,从眼前的形势下判断康熙帝的意图。后来,邬思道给雍亲王胤禛分析了康熙的做法,这才让雍亲王知道康熙的心思,让雍亲王再次有了信心。

随着邬思道的出谋划策,以及雍亲王的配合,雍亲王终于成为了雍正皇帝。雍正登基之后,邬思道便选择了“半隐”,走之前是十三阿哥胤祥送的。送的时候,十三阿哥胤祥便将如月给了邬思道。这里就产生了一些问题。

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

其一,接受十三阿哥胤祥与福晋的一片心意。邬先生临走时,十三阿哥胤祥说了一句:邬先生今年有五十了吧!这时,邬先生便马车上回头,就此下了马车,而后就看到了如月。起初邬先生以为是秋月,当见面时,十三阿哥胤祥说:这是如月,是自己与福晋的意思。之后,邬思道便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邬先生心想,这是十三阿哥胤祥与福晋的一片心意,如果不接受如月的话,肯定有些对不住他们。再说自己年纪也大了,腿脚也不灵便,也得需要一个伺候。因此,邬先生便笑纳了如月。当邬先生看到如月,便知道雍正的真实目的所在。虽说十三阿哥胤祥说:如月是他们的商量后,为邬思道晚年的生活所考虑。另一层意思邬思道非常清楚。

其二,为了让雍正放心,更让自己可以活命。邬先生看到如月的那一刻,便知道雍正的另一层意思。这层意思就是:自己要想活命必须接受如月。邬思道非常清楚,如月并不是十三阿哥胤禛与福晋的意思,而是雍正的意思。一旦邬先生接受了如月,雍正才能对邬先生放心。

雍正登基之前,邬先生曾告诉雍正,年羹尧的提防,可是,雍正就说怎么提防他。此时,邬先生就说,派一个人盯住他。无独有偶,邬先生也遇到此事,邬先生肯定知道雍正的目的。为了活命邬先生只能接受如月,如邬思道不接受如月。必将面临生命之忧,当初,邬思道选择“半隐”,也是为了活命才这样做的。

如月跟随邬思道真的是监视他吗?后来他们怎么样?

长城君认为肯定是去监视邬思道的。按照雍正的惯例,对于邬思道这么厉害的人物,肯定会让他在世界上消失。但是,雍正没有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雍正比较重感情。毕竟邬思道为他登基做了很大的功绩,又加上邬思道是一个刑余之人,也不贪图功名利禄。

雍正更清楚,邬思道确实是忠于自己,但是为了自己放心,必须派一个人监视邬思道的一举一动。因此,雍正必须安排一个人照顾邬思道的生活起居,也可以监视他的所作所为。

对于如月与邬思道的后来之事,长城君大胆猜想一下。

首先,邬思道由半隐,直到全隐。说明邬思道已经将如月收到自己身边,也只有这样,邬思道才能顺利的全隐。邬思道是何等人物,知道如月的来意,那肯定也有方法感化她。

经过长期的观察,雍正已经知道,邬思道是忠于自己。因此,去田文镜处要见邬先生,田文镜说他走了,还要派人去追。可是,雍正没有人田文镜去追,说明雍正是有意放走邬先生,更让邬先生彻底隐退。

如月与邬思道肯定过着田园生活,邬思道也是彻底的归隐,让自己的后半生,有一个安稳的生活。更有甚者,邬思道与如月还结婚了。

长城君曰:邬思道接受十三阿哥胤祥送的如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说明邬思道知道雍正的目的,以及后来自己的退路在哪里。邬思道又知道,如何能让雍正放过自己,又如何才能让雍正放心。因此,邬思道才有了先到李卫处,又通过李卫巧妙的给田文镜做幕僚,直到最后彻底隐退。


长城说历史


一掖知球亦知史。

《高鸟已尽良弓宜藏,书生明哲克保全身》——这是二月河《雍正皇帝》的原文回目。

电视剧《雍正王朝》根据小说改编,在很多关键细节上都做出了调整,既要保持了帝王的相对正面光辉形象,又要让剧情合理推进。

在原文中,胤禛登基那一夜,十三阿哥允祥先是前来报喜,却被邬思道当头一盆冷水,不但自己希望退隐,也让允祥拼了命的辞掉“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因为他对雍正的真正的点评是:豺声狼顾、鹰视猿听。

那一夜,以往被其“以师礼待之”的邬思道再残疾不便也坚持着跪倒行礼;

那一夜,性音、墨雨等十多个人吃了顿酒就被填了雪窟窿;

那一夜,邬思道再三推辞官位,并且连夜搬离雍王府。

邬思道对雍正说自己有三忌三不可用,雍正说可惜了你,邬先生却深知对方的帝王心术恰恰是自己十几年来交给的,岂能瞒住了自己的眼睛。

邬思道想全身而退,雍正却不能轻易放他离开,性音和粘杆处上人被灭口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怕今后影响皇帝形象被八阿哥他们拿了把柄,几乎所有阴谋诡计都出自邬思道一人,如何能放他离去?

与电视剧不同,书中要求邬思道半隐的不适他自己,而是雍正皇帝。那一夜,非常巧合的是邬思道刚刚回到住处,兰草、金凤姑两个落难人就来了——原文中没有明月这人,但她的作用由这两位妻子代替了。后来在河南,邬思道曾经说过:你们想问什么,我都知道,但不要胡 猜疑,我若不爱你们,岂有今日?怡亲王原要叫你们唱《马前泼水》来着!我知道的事太多了,讲给你们,白教你们担心。只告诉你们一句话,这世界虽大,我三尺难藏。雍正爷在位一日,我不能归隐——现在为后世计,恐怕还得多费一点心思。

邬思道需要归隐,在田文镜处拿八千两的幕酬银子,却游山玩水不务正事,就是为了能早些脱开樊笼。把田中丞惹急了逼他离开才是本心。为了走得更踏实,他还特地去李卫那里打个秋风,让帮忙说说话好叫雍正放过他。李卫当时怎么说的?“您的心事我有什么不知道的?无非想回乡,耕读快活。可是不成啊,你我都是套着笼头的牲口,这车不拉到天尽头,主子不叫歇,就不能停步的啊!”

无奈和,邬思道摆出了当年救下李卫和翠儿性命的恩情做筹码,才换得了李卫的帮忙。

可就在同时,雍正巡视黄河河堤,见到田文镜却突然问了句“邬先生安否”,一代帝王,称先生而不唤其名,这人在雍正心中得多大分量,吓得田文镜冷汗丛生,吩咐下人无论邬思道走得多远也要追回来。

再次回来的邬思道心中有底,李卫的聪明在于知道什么样的事情让什么人帮忙,最后宝亲王弘历亲自向雍正求情,雍正念及十多年的情分再加上这些年邬思道并没有什么不臣之心、不轨之事,也就给了邬思道一个周全。临行时,邬思道那封弹劾年羹尧的密信也帮助田文镜到死也圣宠不倦——每年的八千两银子他分文没取挂印封金,只为当年邬思道落魄之时田文镜的仗义执言而报恩。



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是出将入相,恰如诸葛亮一般,但所谓的伴君如伴虎,读书人的执拗很容易没有了下场。邬思道知进识退,有智有谋,才是文人楷模。


一掖知球


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中最终胜出,顺利登上皇位,邬思道可谓“劳苦功高”。作为四爷党幕后的智囊人物,邬思道的才智谋略当属超一流。而雍正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处理”邬思道。

雍正好不容易在“九子夺嫡”中赢得皇位,绝不会轻易让它动摇。而邬思道的存在就是一种风险和威胁,他知道太多雍正夺嫡的内幕,也太过了解雍正。他能够帮助雍正上位,同样有可能助别人将雍正拉下皇位。只有把邬思道这个“不确定因素”摆平,雍正才能安心坐稳皇位。



雍正要“处理”邬思道,方法可谓众多,包括让邬思道永远消失。但雍正没有直接这么做,虽然雍正素来以果决狠辣著称,但也绝非弑杀之人。他先是试探邬思道一番,把问题抛给邬思道自己,让其自己选择归宿。邬思道自然是明白雍正的顾忌和想法,他深知四爷不再是雍亲王,而是雍正帝。虽然是同一个主子,但身份的转变,也让邬思道明白,该是自己做出抉择的时候了,二选一,生或者死!



没有人会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邬思道自然也不例外。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知道一旦“入仕”也就意味着性命到头了。邬思道了解雍正的脾性,以他的多疑和对自己的忌惮,除掉自己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邬思道果断拒绝入朝为官,并且主动提出到李卫府上“半隐”。李卫是雍正的心腹,相当于邬思道主动要求生活在雍正的“控制”之下,表明自己无意朝政以及想要安度晚年的心愿。对于这样的结果,应该是邬思道早已想好的退路。



回到正题,在送别邬思道时,十三爷带来了一个名叫“如月”的女人,说是安排给邬思道,侍候邬思道的贴身之人。而邬思道接受笑纳了如月,其中隐含着多层深意。

一、如月是雍正对邬思道的补偿

“如月”之名取得很有意思,寓意着像秋月。而这位名叫如月的女子在外貌上与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很相似,像到连邬思道第一眼都没有分辨出来,脱口而出:“秋月。”显然,如月是雍正特意给邬思道寻找的秋月替身。



关于邬思道与年秋月的情感可谓是日久生情、两情相悦。虽然两人的年龄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在感情上却情投意合。无奈,在四爷的“介入”下不得不分开,秋月被四爷纳为侧福晋,除了其自身对于秋月的喜爱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彻底拉拢年羹尧,为他抬旗。邬思道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即便心里有所怨言和愤怒,却也只能埋藏心底。而雍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找了一个于秋月长相极为相似的如月来替代,算是对邬思道的补偿,也算是有心。对于雍正的这份心意,邬思道无法拒绝。



二、如月既是赏赐也是监视者

其实,对于雍正的不放心邬思道早已洞悉,他选择在李卫府上“半隐”就是主动暴露在雍正的视线监控之下。这么做既能够让雍正对他的行为、行踪了如指掌,让其放心,同时也能让邬思道的生命得到保障。而如月的出现,既是补偿邬思道,也有着暗中监视的用意。李卫在明,如月在暗,双管齐下,彻底将邬思道的一举一动掌控在手。由此可见,邬思道实在太过厉害,让雍正始终不能够放心。当然,站在雍正的角度,作为帝王来说,一切可能威胁其帝位皇权的隐患势必要彻底消灭或者彻底掌控,这也是人之常情。何况,雍正本就是一个生性多疑之人,这么做也符合他的作风。



三、如月是邬思道的“护身符”

把如月安排在邬思道身边,其用意邬思道是心如明镜。他知道雍正对他不会彻底放心,所以安排如月贴身监视他。反过来说,只要有如月在,说明邬思道还在雍正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邬思道的性命就是安全的。因此,邬思道必须笑纳如月,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接收。只要有如月在邬思道身边,哪怕天涯海角,雍正都不会对他下手。反之,天下之大邬思道也无容身之地。所以说,如月就是雍正给予邬思道的一道“护身符”。雍正和邬思道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间只需一点就通,就可以明白双方的意思和用意。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关注我,感谢大家的阅读点评。


月关略萌


做为四爷胤禛的重要谋士,雍正继承皇位的那天晚上,邬思道知道自己需要离开了。

那天晚上,雍正回到了潜邸,见到了邬思道,说是宫中情况不明,为了安全起见,回来住一晚上,顺便看看邬思道。


其实真正的用意是来试探邬先生是否忠心,有没有必要除掉,因为,知道自己秘密的人越少越好。

雍正说:“今晚孝子守陵,本不应该回来,无奈宫中情况不明,今晚回来住一晚上,明天该又是另一个忙法了。”

随即,雍正帝试探邬思道,打算给邬先生安排一个名分。这时,邬思道说出了“三不可用“:

一、自己本是残疾之人,属于“六根不全”的人,为官者,讲究仪表堂堂,残缺之人不可为官。如果雍正启用自己,至公不公,于私有私。

二、自己是康熙朝犯人。如果雍正启用自己,那是康熙帝当年抓人抓错了,还是雍正帝用人用错了?这样有辱先帝圣名。

三、自己的才华都是阴谋诡计,上不了台面。而雍正帝治国,讲究光明正大。再说,这么多年,自己的才智早就被榨干了,无才可用。

那拒绝了雍正帝,邬思道想干嘛?想要另寻高枝?不可能,这样会死得更快。只能隐退。

雍正帝问:“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先生怎么个隐法?”

邬思道:“臣想半隐。原因有二:一、臣身无分文,全隐必然饿死。二、君臣十几年,感情犹在,若果全隐,陛下想念臣而又找不到臣,臣心不安。所以,臣既要找到吃饭的地方,又要让皇上找到我,以便了了这段恩遇之情。”

实际上 ,邬思道是在求饶。如果全部隐退,必然失去雍正帝控制,如果被别的势力利用,后患无穷,所以说,全隐必死。只有寄身在皇上信赖的人那里,皇上才放心。所以,雍正应允了邬思道的请求,同意他去李卫那里。


临行之前,由十三爷来送他。当时十三爷拿出了半坛子酒,这是当年自己被圈禁宗人府的时候,四哥胤禛去看他,带给他的。原本剩下的酒,打算四爷夺嫡成功,荣登大位之际,三人开怀畅饮。

然而,此时,邬先生却要离开。相信这也是雍正的意思。

饮完了坛中酒,十三爷说了一句“我们对不起你。”然后叫出了一位姑娘,名叫如月,让如月照顾邬先生后半生。

邬先生一看,差点儿认为是秋月。仔细一看是如月姑娘。邬先生没有犹豫,立刻笑纳了,还开玩笑着说:“自己的后半辈子又要听她的了!”

雍正为何送把如月给邬先生?

这要从秋月说起。秋月原本是雍正身边的侍女,为了照顾或者监视邬思道,胤禛送给了邬思道。而秋月和邬思道逐渐有了感情,那邬思道能不能娶了秋月?

不能。因为秋月还有一层身份。她是年羹尧的妹妹。若果邬思道娶了秋月,必然和年羹尧关系紧密,胤禛能不能容忍邬思道和年羹尧联合?于是,邬思道做了个顺水人情,自己做媒,把秋月嫁给了胤禛,成了胤禛的侧福晋,才化解了这一段感情危机。这样一来,相当于胤禛横刀夺爱了,如今,面对邬思道孑然一身的局面,雍正当然要想办法补偿给邬思道,于是,就找了一位跟秋月长相相符的如月赐给了他。意思是,见到如月,就如同见到秋月,还还是老实本分为妙,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那邬思道为何毫不犹豫的笑纳了?

原因很简单,接受了如月,说明自己跟秋月的感情一刀两断。接受了如月,说明君臣的感情犹在;如果拒绝了如月,那么意味着割袍断义,后果很严重。

邬思道领着如月,先是到了李卫那里,后来又到了田文镜那里,因为酬金与田文竟闹掰(也许是故意的),邬思道被田文镜请出府邸。邬思道彻底浪迹天涯,雍正帝没有派人去追,说明二人感情彻底了解,雍正帝最终放弃了邬思道,邬思道得以善终。


品读春秋001


雍正登基的背后,最大的功臣就是邬思道,堪称雍正的第一智囊。但是兔死狗烹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这对君臣。

只不过邬思道这个人十分识时务,在察觉到雍正要对他下手的时候,便找到雍正,想要隐去。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一桩秘闻,那就是雍正故意横刀夺爱娶了年秋月,让邬思道明白了雍正对他的不放心。

邬思道动之以情,在雍正面前哭诉,最终才得以让自己脱身。可雍正却不会选择实实在在相信他。

帝王之术向来如此,没有那个帝王是愿意全身心的相信臣子,只有让臣子们猜不透,畏惧。才能掌控他们。

而邬思道走的时候,十三爷前去送行,有一个细节就是邬思道没有喝他带来的酒。这说明邬思道害怕这是毒酒。


等到十三爷先喝一杯之后,他才犹豫的喝下。邬思道这般聪明的人,定是明白自己知道雍正太多的秘密。

但是当十三爷让如月走出来之后,邬思道却是眉开眼笑起来,像是长长松了口气一般。

因为这个如月的出现,表明了雍正同意了邬思道隐去,不过他也不放心,所以派个如月监视你。

彼此的心照不宣,彼此都心如明镜。如月的存在,就是邬思道的一种表忠心,同时也是雍正的警告。

邬思道自是欣然接受如月,毕竟如月的到来,相当于是保住了他的命。且似乎如月这个姑娘,也是雍正愧疚所赐。

因为雍正当初横刀夺爱,没有给邬思道一点面子,而邬思道当时也恪守臣子本分,虽有怨言,但从未表露。

总的来说《雍正王朝》最经典的一幕之一,就是邬思道临别时的种种,因为这表现出来了雍正这个帝王矛盾的内心。


雍正为人多疑,但是又却知人善任,爱才如命。冷血的同时又带有几分悲悯,为人果敢却有镇定,冲动好强但又隐忍。

无论怎么来看,雍正都是一种十分矛盾的性格,是一种偏执的性格。不得不说《雍正王朝》中的雍正,演出了帝王该有的那种矛盾和魅力。


小司马迁论史


导读:皇四子胤禛有惊无险的渡过皇权更迭后,成功升级为大清帝王,对于掌握了自己太多秘密和阴暗面的邬思道,自然而然也生出了“鸟尽弓藏”的想法。但在“人精”邬思道“半隐”的保命说辞下,雍正皇帝一时犹豫放过了邬思道。

但是,雍正皇帝对邬思道的杀心并未消除,只是有条件的放过邬思道。

侥幸逃出虎口的邬思道,匆忙踏上逃亡路的时候,皇十三子胤祥赶了上来,一番“你说你的,我同我的”的交流以后,胤祥将一个长相和年秋月相似的如月姑娘“送”给了邬思道。

邬思道“爽朗”一笑,欣然纳之。


雍正皇帝之所以放过邬思道,放过这个掌握了自己太多阴暗伎俩和权谋手段秘密的“智囊”,放过这个往后的日子甚至有可能动摇自己皇权统治根基的“人精”,并不是良心发现,更不是自信满满,而是有着具体条件和约束的。

那就是雍正皇帝必须能够随时掌握邬思道的动态甚至心理变化,必须能够在适当时机、在雍正皇帝需要的时候,邬思道能够再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邬思道“半隐”的第一站,选择了雍正皇帝的潜邸奴才,一个对雍正皇帝忠心耿耿的宠臣李卫。

这是邬思道的聪明之处,更是邬思道用以保命,用以兑现自己“半隐”承诺的必要选择。

那么,既然有了忠心耿耿的李卫“监视”,胤祥口中的“四嫂”,其实就是雍正皇帝为何还要遣派一个看着毫无心机、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如月留在邬思道身边呢?

邬思道又为何欣然接受,丝毫没有拒绝的意思呢?

如月被雍正皇帝送个邬思道的真正用意何在?

笔者认为,如月并不是用来监视邬思道的所在,而是另有大用。

邬思道是何许人也,那是一个仅通过研究康熙皇帝的文章,就能对康熙皇帝的心思研究的非常透彻的“大智近妖”的人物;是一个面对众多权谋手段高超、政治智慧杰出的皇子们都丝毫不落下风、全身上下都是心眼的人物。

对于这样一个精明之人,雍正皇帝难道不明白一个不谙世事、毫无心机的小姑娘绝对完不成“监视”邬思道的要求?

就算如月身上肩负着“监视”邬思道的任务,雍正皇帝能不明白,聪明如邬思道也会在短时间内将如月发展成“自己人”,然后如月就会按照邬思道的意愿和目的给雍正皇帝汇报并不真实的信息?

这一点,从邬思道他逃离河南田文镜处的时候,如月严格听从邬思道的安排决定中,就能看出来。

雍正皇帝当然明白!

毕竟能够从“九王夺嫡”中脱颖而出,能够被康熙皇帝选中传承皇位的胤禛,也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也就是说,如月并不是用来“监视”邬思道的所在。

那么,如月被雍正皇帝“送给”邬思道的真正目的何在?

笔者认为,目的有二:

1、用如月来时刻提醒邬思道,年秋月为何会被自己纳为侧福晋

雍正皇帝为何会“送给”邬思道一个年轻姑娘?

表面上看,这是对于邬思道一个身有残缺之人,今后生活质量的保障;更是对于自己夺走邬思道心爱之年秋月的弥补。

雍正皇帝为何会在明知道邬思道这个自己深为倚重而绝不能得罪的“智囊”,和年秋月已经两情相悦,而且不止一次的看到了两人于亭阁中“难得浮生半日闲”的情深举动,却又为何不惜为年秋月抬旗,也要强行将两人拆散,将年秋月纳为自己的侧福晋呢?

一方面,是为了斩断邬思道和年羹尧之间联盟的可能,这一文一武如果联合起来,对于皇四子胤禛的威胁和挑战,不言而喻;

一方面,迎娶年秋月,包括为年秋月一家子抬旗是为了拉拢和安抚自己潜邸奴才中,唯一在京外拥有绝对权力的封疆大吏——年羹尧。在当时的情况下,时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尧,手中掌握的兵力虽然不多,但其毕竟代表着一省势力,年羹尧的优秀表现直接影响着康熙皇帝对皇四子胤禛的形象定位和认可程度。

再加上,年羹尧在四川的杰出表现,于仕途节节高升是必然结果,将来能够为胤禛在夺嫡过程中发挥何种重要作用,可想而知。

另外,按照皇四子胤禛给李卫的信中所说:

“邬先生做媒,我已经纳了秋月为侧福晋。”

这说明,皇四子胤禛将年秋月纳为侧福晋的直接原因乃系邬思道“做媒”,是邬思道直接促成的。这是邬思道用以向皇四子胤禛表明自己不会和年羹尧发生任何联盟可能的必要举动,更是向胤禛表明“你是主子,你才是拥有和占有一切的所在”的忠顺态度。

这是邬思道的明哲保身之计,更是“寄人篱下”、“主仆分明”环境下的无奈何结果。

雍正皇帝让如月这个长相颇似年秋月的姑娘,时刻跟在邬思道的身边,就是为了让邬思道时刻都要记住当初将年秋月主动让自己的原因所在,时刻提醒邬思道要存有“主仆观念”,对雍正皇帝忠诚,对雍正皇帝无条件服从,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更重要的,如月的存在,会让邬思道时刻记住雍正皇帝对于自己和年羹尧之间关系的忌讳和底线。

也就是说,如月姑娘就像雍正皇帝的影子,时刻提醒着邬思道,断绝和年羹尧联盟的想法。

2、让如月占据邬思道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从精神层面斩断邬思道的“非分之想”

对于这个目的,可能有人会不同意,但笔者认为,对于邬思道这样的“刑余之人”,能够被当朝皇子认可,能够在生命的后半期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出来,成为一代帝王登基之前所倚重的“房杜之才”,并不能完全满足邬思道内心对于“成功”的定义。

让年秋月这样的温柔女子欣赏,才邬思道真正的生活意义所在。

千万不要小瞧封建皇权社会中,男人对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理解和追求,让女性仅凭借着对自己才华的欣赏而爱上自己,才是邬思道这样才华之士的终极梦想。

年秋月对于邬思道的关心和呵护是不是出自真心,从年秋月日常举动中就能看出来;一个风华正茂,面容姣好,背后还有一个封疆大吏哥哥的年秋月,能够对邬思道倾心,对于邬思道而言,绝对能够满足他所有的“虚荣心”和“自信心”。

将如月这个面容和年秋月相似的姑娘留在邬思道身边,就是为了让邬思道有一个类似年秋月的“知己”能够倾倒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能够有一个赏识和崇拜自己的对象存在。

也就是说,如月既能做到年秋月能够做到的一切,还能让邬思道不必考虑会有人横插一杠,能够全身心的得到自己对于“虚荣”的所有追求。

也就是说,如月的存在,会让邬思道把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个秋月替身的身上,将自己在四爷府中想做而不能做,想得到而无法得到的所有,全部实现。

这是雍正皇帝用以“毁掉”邬思道,将邬思道的政治抱负全部抹杀的有效行为。

说到底,如月和秋月一样,也只是朝堂争夺之余,雍正皇帝用以管控和制约自己内部成员的政治工具,只不过使用程度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罢了!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正说清代十二朝


看这一段剧情的时候,明知道这是电视剧,是假的,仍然为邬思道捏了一把汗。

答错一个字,做错一个动作,甚至错了一个眼神,都立刻会刀剑加身,死无全尸!

全因为,邬思道伺候的这一位主子是出了名的冷面王爷,杀伐果断,又刻薄寡恩,说翻脸就翻脸的一个主。

看看雍正刚登基第一个月干了什么,大家就能部分的了解这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一般来说,老皇帝宾天,向天下颁布遗诏,新皇继位,一时之间是不好有什么举动的。

因为新皇但凡在政事上有所更改,不就意味着老皇帝有问题有错误吗?

自己老爹尸骨未寒,你就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这就是不孝顺啊!

那还不招来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啊!

可是雍正则不然,也不怕,他立刻晓谕在京的侍郎以上的大臣们:你们觉得牵涉国计民生的利弊,哪些该留,那些该改,密折奏朕知道!

要知道康熙在遗诏里可是夸雍正“深肖朕躬”啊,就是说,你小子挺像我的,所以我看好你。

雍正还真不像康熙。

康熙回复老臣子的奏折说:你快把欠国库的钱还上吧,我活着还好,朕一死,你咋办?

雍正的回复风格是这样的:这种人,放心吧,活着长着呢,死不了!

当然,公平的讲,雍正这种做法,这样强硬的性格,

对因为康熙老年倦勤所造成的的国库亏空,贪腐横行等现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雍正这个“抄家皇帝”给乾隆打的好底子,康乾盛世无从谈起!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虽然邬思道,就是无此道,也就是,现实中,没这么个人,

他算是九王夺嫡时,四王爷胤禛身边人的一个集体形象的代表。

也算是雍正在九王夺嫡时期那个“皮袍下的小”,是不能宣之于口,并对他接下来的巩固皇权非常有害的那一部分。

所以,邬思道的生与死,真的只在雍正的转念之间。

可以说,他,就是专门回来处理邬思道这个问题的。

所以,邬思道笑纳了如月姑娘,并且提出到雍正的心腹大臣李卫那里“半隐”,

这真的是在苦苦的求生!

好在剧中的雍正也许意识到了,如果处理邬思道太过,会不会寒了老十三胤祥,李卫,年羹尧,甚至戴铎等一干心腹的心。

最终,轻轻放过了邬思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