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髡殘(1612—約1672年),俗姓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幼年失怙(音hù,指父親),青年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介丘,號石豀、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等。明亡後寓居南京,修禪弘佛之暇潛心於山水畫的創作。他承襲元人王蒙,明人沈周、文徵明諸家筆法,結合自身的感悟,形成獨特的山水畫風。善用禿筆渴墨,以線造型,在深淺、斷續、粗細線條的相互交叉、轉換、頓挫中表現幽僻的景緻,意境蒼莽,畫格高逸古拙。他與同時代的程青豀合稱“二豀”,與原濟(石濤)合稱“二石”,與八大、弘仁、石濤並稱“清初四僧”。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雲洞流泉圖》

《雲洞流泉圖》軸,清,髡殘作,紙本,設色,縱110.3釐米,橫30.8釐米。本幅署款:“甲辰仲春作於祖堂。石溪(谿)殘道人。”鈐“石谿”、“白禿”、“介丘”三印。無鑑藏印。此圖作於髡殘53歲時。表現的是他晚年居地南京城郊牛首祖堂山幽棲寺一帶的景緻。本幅自題詩:“端居興未索,覓徑恣幽討。沿流戛琴瑟,穿雲進窈窕。源深即平曠,巘雜入霞表。泉響彌清亂,白石淨如掃。興到足忘疲,嶺高溪更繞。前瞻峰如削,參差巖岫巧。吾雖忽凌虛,玩松步縹緲。憩危物如遺,宅幽僧佔少。吾欲餌靈砂,巢居此中老。”此圖尺幅不大,但具有宏偉壯闊的氣勢,構圖嚴謹,虛實互襯,繁密的山石、林木與空疏的雲、水、天構成疏密明暗的變化。運筆施墨張馳有度,粗獷嫻熟,濃淡墨相宜,乾溼筆相生,全圖一氣呵成,意境幽邃高遠。此幅堪稱髡殘的精品佳作。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層巖疊壑圖》

《層巖疊壑圖》軸,清,髡殘作,紙本,設色,縱169釐米,橫41.5釐米。本幅自題五言詩一首:“層巒與疊壑,雲深萬木稠。驚泉飛嶺外,猿鶴靜無儔。中有幽人居,傍溪而臨流。日夕潭佳語,願隨鹿豕遊。大江天一線,來往賈人舟。何如道人意,無欲自優遊。癸卯秋九月,過幽閒精舍寫此以志其懷焉。天壤石溪殘道者。”鈐“石谿”、“白禿”、“介丘”印三方。“癸卯”為康熙二年(1663),髡殘時年52歲。收藏印:“雪盦銘心之品”、“張大千印”等。

此圖山巒重疊,結構飽滿,一條山路順山勢自下而上蜿蜒曲折,使景物繁複而不迫塞,佈局巧妙,具有“奧境奇闢,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意境。以幹筆皴擦山石,濃墨點苔,氣韻渾厚。用筆蒼渾、老辣,用墨層次豐富,展現了石谿極具個性的繪畫風格,是代表石谿成熟畫風的傑作。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禪機畫趣圖軸》

《禪機畫趣圖軸》紙本 ,墨筆,縱125.8cm,橫31.4cm本幅墨筆山水。鈐“潤州戴植字培之鑑藏書畫章”,現代人孫煜峰等藏印。以“高遠式”構圖,自山腳起勢,群峰蜿蜒而上,形如蛟龍。山下波渚曲折,溪橋上高士策杖徐行,竹樹掩映的樓閣上,有僧人獨坐,憑几遠眺。山左江面空闊,漁舟往來,山右村舍錯落,雲騰霞蔚。更遠處的主峰突兀於眾山之巔,雲靄繚繞,山間的樓宇似乎傳來陣陣梵鍾。此圖與髡殘晚年常見的巨嶂式、淺絳設色作品面貌略有不同,構圖取法黃公望,多以禿鈍、乾渴的筆觸勾寫、皴染,用筆沉穩。作品既體現了髡殘學習元人的傳統功底,也顯示出他寫實的優長,畫中描繪的山川景物,應該就是牛首山附近實景,反映了髡殘以自然為師,大膽創新的藝匠膽魄,是他繪畫成熟期以筆墨作“詩畫禪”的代表作。此圖作於辛丑為順治十八年(1661),髡殘時年五十歲。時值髡殘遊歷黃山歸來兩年,進入創作旺盛期。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山水圖卷》

《山水圖卷》紙本,設色,23x309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圖繪山林之景,遠處山脈連綿,雲霧飄渺,山上山下樹木蔥籠,松柏粗壯遒勁,花草茂盛;一茅頂涼亭建於山腳,亭外二人對奕,此處山風徐來,欣賞美景,悠閒自得;左側山底下一湖,湖水滿盈,水天一色,開闊明朗。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雨洗山根圖軸》

《雨洗山根圖軸》紙本,水墨,103*59.9cm,故宮博物院藏 。繪雨後山中景色,山上瀑布傾洩,山澗水流湍急;被雨水沖刷過的樹木格外翠綠,松柏更顯蒼勁;山腳河水水面高漲,數條小舟忙碌。此時山中空氣格外清新,涼爽,風景宜人,畫家亦被此景所吸引,故作詩一首題於畫上!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溪山秋雨圖》

《溪山秋雨圖》紙本,設色,113*50cm。圖繪雨後山中景色,山峰高聳,挺拔險峻,樹木茂密,雨後更加蒼翠;山中多座茅屋,為觀景清修絕佳之所,髡殘,清初僧人畫家,山水承王蒙畫風,並與八大山人(朱耷)、弘仁(漸江)、石濤合稱為“清初四大畫僧”。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主張抒發個性,反對陳舊,作品感情真摯,風格獨特的清初和尚髡殘

《潑墨溪山圖》

《潑墨溪山圖》軸紙本,77.2×27cm,天津藝術博物館。此作雲山滿紙,章法繁密。作者一反禿筆渴墨之常法,而以溼筆淡墨勾山畫樹,與大面積渾點潑墨融合生髮,再以重墨刻畫橋、屋、人物。用筆鬆動,施墨淋漓,畫面酣暢而又蓊鬱樸厚,洋溢著蓬勃生機。圖配以行草題跋。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