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缠中修禅


我们在看一些古代电视剧时,大多数古人传位,都是留给自己的长子,尤其是嫡长子,所谓嫡长子,便是男主人与正妻所生的长子,在家产继承上,拥有绝对的优先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以嫡长子为尊,欲废长立幼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在三国中我们熟悉的袁绍,因为想把位子传给游戏袁熙,结果导致三个儿子各自相斗,最终被曹操一网打尽,那么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这个制度是什么是开始的,在后世的历史课本中,也有说到这个,夏首创王朝统治以后,一开始实行的是家天下,父亲死后传位给儿子,到了商朝后,又变为两种制度,前期实行的是兄终弟及,兄长死后其弟即位,等弟弟全部死亡,才轮到下一辈,后期这一制度便父死子继取代。到了周王朝,正式定下一套完整的传位制度。


这也就是影响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之所以被古人们重视,其核心在于保证权力过渡的稳定,以及正妻外家的权力,相信不少人也听过这句话,娶妻一定要娶贤惠的,纳妾则看美色,但凡贵族们娶妻,肯定是要门当户对,世家子弟不可能娶平民女,平民男子也不可能娶世家女。立嫡长子有诸多好处,以往人们立贤不立长,但这个贤很难去判断,毕竟人们的想法是不同的。

立嫡长子的话,无论是他贤或不贤,都是未来的继承人,会避免许多争斗,在古代只要你不是嫡长子,那么无论你的能力如何,只要嫡长子不出事的话,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即使嫡长子不在,还有其子继承,从根本上杜绝其余儿子的觊觎。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也就是当时太子去世后,朱元璋直接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太子,根本没有考虑其他儿子。



在唐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武力夺权,给后续的人树立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榜样,那就是即便不是嫡长子也可以通过权利通过武力来获取,直接造成了自唐太宗以后,权利更替时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事比比皆是,这就是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代价。


历史上经常出现,因为嫡长子犯错或去世,导致国中继承人位置空虚,皇帝的儿子们互相争斗的时间,例如康熙的九个儿子,闹出的九龙夺嫡。这还只是嫡长子犯错时,才出现的情况,若是按照以前立贤不立长,王权的争斗只怕来的会更加激烈。

最后一个保证正妻家族的权力,只有正妻的儿子才是嫡子,其余妾所生的为庶子,古人娶妻人选,一般不会娶比自己阶级低的,最好是门当户对,古人可以说很多妾,但妻子只能有一个,因此嫡长子也是保证了其外家的权力,并且正妻的娘家也可以给予到一定的支持,这是其他侍妾所不能比的。

总的来说,古人们重视嫡长子,乃是为了稳定权力过渡,一个正妻所生,就可以杜绝诸多麻烦,让那些庶出的儿子,看不见继承的希望,还有正妻的家族也会给予帮助,当然也可以看出是场合作关系,这也是封建社会下最理性的选择,历史上废长立幼的例子,已经足够古人们去铭记了。


木剑温不胜


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我国自古就有“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的俗语。


所以,说古人都重视嫡长子是不准确的。

两个分开来说。

其实皇帝真正爱的是小儿子,让嫡长子继承是不得已为之。

嫡长子有这样几个好处。

1,嫡长子通常来说年龄比较大,医学不发达,皇帝随时有可能死,所以有一个年长的储君是最稳妥的。

2,嫡长子背后有外戚,让嫡长子继承,能够保障政权稳定。

3,嫡长子天生就是太子,所以从小当做皇帝培养,一般来说素质较高。

可是皇帝和老百姓一样,都喜欢小儿子。

1,老百姓在孩子成年结婚后都会分家,而小儿子最后分家,自然比较亲密。太子住东宫自然和皇帝不亲。

2,蒙古等少数民族有幺儿守家传统,因此成吉思汗大部分遗产由拖累继承。

3,人类进化角度来看,越小的孩子就越会讨大人开心,越大越有独立思维。

4,秦始皇把扶苏送到边疆历练,把胡亥带在身边。这就是皇帝希望大儿子有本事,小儿子可爱的期许。

蒋介石评价蒋纬国和蒋经国,说,经国可教,纬国可爱,也是这个道理。



历史知事


古人重视嫡长子是基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也就是说嫡长子在家族中具有继承权,继承的主要是权力。那么为何非得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呢?因为古代贵族阶层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更确切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众多带来的结果就是子嗣众多,那么,在这些儿子中有谁来做继承人就会个大问题。

毕竟,权力这个东西,没有谁会不喜欢,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谁也想成为家族的继承人,而且谁也不肯服谁,这样的结果就是出现内乱,一旦出现内乱,这个家族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倒退,如果是帝王家的话,斗争更厉害,皇帝的诸多儿子甚至皇帝的弟弟们都来抢这个皇位,这不是乱套了吗?

这这样的背景下,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应运而生,嫡庶有别,贵贱不同,将家主正妻的第一个儿子立为继承人就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度,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并且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这无疑对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那么为什么非得是嫡长子呢?嫡子是家主和正妻所生的儿子,是家族中身份最尊贵的存在,因为正妻是明媒正娶的,而妾只是抬进家中的,实际上还是妾,正妻和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仆的关系,子以母贵,正妻所生的儿子自然比妾所生的庶子要尊贵。而在嫡子中选择嫡长子则是为了避免争权。

这种宗法制是在西周建国之后正式确立的,正是西周人在总结殷人继承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商朝时期实行的继承制是比较混乱的,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王族争权夺势的现象非常多,所以在商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频繁迁都,这固然和自然环境有关,但和王族的争权夺势也脱不了干系,一个新的王登基后,会非常受掣肘,为了加强王权选择迁都来稳定自己的势力就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商朝的灭亡,其实也和继承制的混乱有关系,王位待定的继承人太多,因此很容易形成多股势力。因此商朝末期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嫡长子继承制,而到了西周建国后,周武王就将嫡长子继承制做了明确的规定。

当时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的妻妾数都是有规定的,周天子有妻妾大约百人以上,而诸侯是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为一妻一妾,之所有妻妾众多,为的就是保证有子嗣来做继承人,而且有妻有妾也算是贵族的标配。当然妻妾一多,子嗣就可能会多,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了最好的继承办法。

以周室为例来说明,嫡长子是未来的周天子,是为大宗,而庶子和其他的嫡子就被封为诸侯,是为小宗,小宗紧紧的团结在大宗周围。而诸侯的嫡长子是下一任诸侯,其他儿子就是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卿大夫,而其他儿子是士。就这样一层层分封下来,建立起来一个由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卑有序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古代延续了三千年多年,虽然清朝皇室实行秘密立储制,但在皇室之外,还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一旦这种制度崩溃,动乱必然来临,因此历朝历代对嫡长子继承制都是万分维护的。

《唐律疏议》中对立嫡有律法规定:如果嫡长子死亡或者有罪疾,继承人就是嫡长孙;如果没有嫡长孙,继承人就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次子,继承人就是庶长子;如果没有庶长子,就立嫡次孙;如果没有嫡次孙,就立庶长孙等等,如果违反这种规定,判刑一年。如果正妻年过五十还没有生子,或者所生之子已经夭折,那么庶长子就可以被立为继承人。

尚宫女史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制度,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被称为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嫡长子有继承优先权,这项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

为了避免继承中的矛盾冲突,在当时多妻妾的情况下,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半分;如无别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

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

从商朝后期开始,王位继承发展就以向嫡长子继承制。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这种继承制度非常有效的避免了兄弟内部争权夺位,维护了王权的威严。明朝的朱元璋把他的皇位传给了长孙而不是他的儿子朱棣,原因就在于此。

唐朝皇位的继承

唐高祖李渊有三个儿子,虽然次子李世民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战功上都高出李建成,而应按照继承制度的长子李建成任太子。可是太子和弟弟加害李世民迫使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射杀了太子和弟弟。李渊就退位,把皇位传给了李世民即唐太宗。

虽然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和未来的文明传递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价值,但是他的皇位的取得却是备受非议,因为他的继承在封建继承制度看来,是大义灭亲,发动宣武门之变后取得的,他并不是嫡长子。

干扰破坏嫡长制的实行

纵观历史,并不是封建社会的所有君王都真的按照嫡长制度去做,比如汉武帝晚年喜爱少子刘弗陵,后来把皇位传给了他并立为太子。

除了自我喜爱之后,很多情况下也于皇帝和嫡长子生母的感情有关,如果生母失宠了,那么太子的地位很可能被动摇。比如光武帝刘秀由郭氏而移宠阴丽华,太子刘强只有惶恐让位与阴氏之子明帝刘庄。

总结

如果放到过去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一种制度又成了一种有力的约束,对稳定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嫡长子继承制度看上去世一种非常成熟且有理有据的继承制度,但是从一个全方面的角度来看,它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制度,在皇帝的子嗣当中,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应该选择最优秀最适合的人选去做,至于是不是嫡长子,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早安读书


在古代,嫡长子是指结发元配妻子(正室)所生的长子。

别的妾室所生子女不能称为嫡,而是称为庶。嫡长子是唯一的,所以受到重视,一般诸侯王或者是皇帝选择接班人大多都选的是嫡长子。

当年刘邦不喜欢太子刘盈,虽然刘盈排行第二的儿子,可太子是吕后生的,是标准的嫡长子,刘邦看不上他,总想换掉这个太子。

说来话长,刘邦觉得戚夫人相伴左右好,那她生的儿子刘玉意也可亲。可是在实际实施中,刘邦根本动不了刘盈。是什么原因?

因为刘盈是嫡长子,得到张良等大臣的支持,张良更是亲自指点,让刘盈请了四个隐居高人出山为他站台。当刘邦召见刘盈时,一见刘盈身后的四个白胡子老者大惊,这不是自己梦寐以求却召不来的四个高人。

以刘邦的智慧,能唱大风歌也没有解决问题,他意识到刘盈的翅膀已经硬了,最终刘邦带着无奈和不甘离世,刘盈成了有名的汉惠帝。

刘盈能当上皇帝,他嫡长子身份起很大作用,因此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嫡长子制度没有成立,所有的儿子都打来打去争夺名利,那岂不是社会大乱。那从古到今,争夺皇帝之位可能经常发生同室操戈。很多皇帝到了老年,被众多的妃子包围,酒喝多了不知会封谁为太子了。除了古代皇帝、官僚重视嫡长子,社会上各阶层也效仿这种方式。 

我们现在看,嫡长子制是古代妻妾家庭模式下的产物,对封建社会的良性前进有一定的维持作用,但弊端也是很明显的。

唐朝的李世民自信自己强大,虽然是家中老二,可他不服气啊。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以后,杀了太子李建成,后来李世民成了千古名君。


坐照入神


这是古代宗法制所决定的,早在周公摄政时,就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由此奠定了后世封建王朝将近三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优先继承顺序,即嫡长子的继承权最高,嫡次子第二,庶长子第三、庶次子最末。

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是子凭母贵。嫡长子之所以拥有最优先的继承权,原因在于他的母亲是正妻,而他又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

我们在形容古代男人的美好生活,通常会形容他们三妻四妾或者妻妾成群,这显然是对古代婚姻制度的误解,妻永远只有一个,妾则可能有多个。妻是女主人,家里的地位仅次于男主人,也是所有妾室的领导,负有管理妾室的职责和权力。

妻是要明媒正娶的,场面很热闹。而妾则完全不用这么大费周章,甚至可能连婚礼都没有。所有才有“娶妻”和“纳妾”之说。

虽然妻和妾都附身于男主人,但是妻是家里的女主人,而妾只是男主人繁育后代的工具。地位完全不一样。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正妻的地位远高于妾室,所以正妻的孩子,其地位也远高于妾室的孩子。

以封建王朝皇室的嫡长子继承制为例来说,嫡长子继承制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渡,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符合古代王朝对政权稳定的要求。

以嫡长子VS嫡次子和嫡子VS庶子来说明,为什么一定要实现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VS嫡次子

曹魏后期的权臣晋文王司马昭当上晋王之后,面临选谁来当世子的问题。司马昭的正妻王元姬生了5个儿子,其中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攸。这二位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嫡次子,而且才能相当。

尽管司马攸已经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但毕竟也是司马昭的亲骨肉,所以司马昭并没有冷落他,而是把他和司马炎看得一样重,都纳入世子的人选范围。

在世子的人选问题上,虽然司马昭处处表现出对司马攸的喜爱,甚至多次说司马家的江山是司马师打下来的,当然要人司马师的后人来继承他的基业,声称要立司马攸为世子。

但是众所周知,最终司马昭的继承人是司马炎,也就是后来的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这其中司马炎的嫡长子身份帮了他大忙。

如果司马昭立司马攸为世子,势必让司马炎不服,很可能司马家族就会内讧。在司马家族篡魏立晋的最后阶段,司马昭显然不希望看到司马家族内部再出事。司马昭以司马炎为太子,让司马家族篡魏立晋顺利走完了最后一里路。

嫡子VS庶子

唐太宗当上皇帝后,曾先后立正妻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为太子。无奈李承乾和李泰都跟李世民不对付,处处和李世民反着来,让李世民非常伤心,废掉李承乾和李泰太子之位后,他决定在其它后妃的孩子中找继承人,他选中了杨妃的儿子-吴王李恪。

不过李世民在决定立李恪为太子时,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长孙无忌主张还是应该立长孙皇后的儿子为继承人,不应该立杨妃的儿子。时长孙家族势大,李世民只好放弃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立了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治为太子,就是后来的唐高宗。

这场嫡子和庶子的储君之争,以嫡子的胜出而告终。李治最终顺利继承了皇位,保证了权力的顺利度过,使得初唐政治暂时稳定下来。

如果李世民坚持立李恪为太子,那么等李世民一死,长孙无忌肯定会和李恪开撕,李恪能否顺利登基都是个问题。搞不好安史之乱会提前爆发。

可见,嫡长子继承制对封建王朝统治者多么重要。如果嫡长子继承制遭到挑战,那么朝廷政局势必大乱,新一轮风暴会爆发,很可能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对统治者而言,政局稳定是他们看重的事情,而嫡长子继承制能保证皇权能顺利从老皇帝过度到新皇帝,有利于政局稳定。


袁卫宇


古代讲究“母凭子贵”,无论是皇家还是平民,女人生下儿子地位就稳固,而儿子中嫡子地位最高。

所谓嫡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儿子”,在皇家就是皇后的儿子,民间就是正妻的儿子。所谓嫡长子就是皇后或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妃子或者小妾给皇帝生的大儿子是庶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一个家庭里嫡子地位高于庶子,而嫡长子地位则嫡子中最高的。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嫡长子?

中国人生活在关系网,由1个人开始,他关系的扩展是家人,再扩展就是社会或者说是国家。因此,家庭是“小家”,国家是“大家”,中国人“家国一体”。

那么,维护这种关系,就需要在道德、法律上给予确定。否则,某些人乱来,就容易乱套,破坏社会稳定。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打造这套制度,我们讲的“周礼”就是要维护这套制度。简单来说,周天子是诸侯王的头,诸侯王要服从周天子;而嫡长子就是未来家人的头,所有家人要服从嫡长子。

那么,儿子这么多,为什么要不选非嫡长子,像庶出的儿子、嫡子里的其他人?

当然嫡长子死掉了,其他儿子就会有机会。除此之外,选择嫡长子是有原因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首先,嫡长子容易确认,就这么一个,需要用心培养。而用“贤能”来选择,一个伪善的恶子很可能就会上位,对国家或者家族来说,承担不起这种风险。那么,嫡长子是伪善的人呢?来不及废除就是“投资失败”,这是“嫡长子”制度的代价……

其次,选用嫡子为贵,也是一种规则。大老婆是被视为“母仪天下”“母仪家族”的人选,其背后的资源、人脉相比其他配偶来说,往往是最强的一方。让她的儿子来继承祖业,是最优化的选择。

因此,古人重视嫡长子,绝不是随机定下的,而是理性博弈后的最好选择。


子屠龙



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周公。周公制定礼乐的时候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开始。并在中国历史持续了将近3000年。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是代表了古人选择继承人的先后顺序。古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谓三妻四妾。这样每个人生的孩子地位并不同,分了三六九等。妻子生的儿子就是嫡子,地位最尊。第一个儿子就是嫡长子。选择嫡长子继承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继承纷争。

我们还是以《红楼梦》来简单聊聊,嫡长子继承的重要。


一,嫡子继承家不乱。

贾家分为宁荣二府,宁国府因为三代单传,所以宁国府就不存在继承制得问题。虽然贾敬是二儿子。但嫡子贾敷早死。贾敬不管是不是嫡出都当仁不让了。

荣国府就麻烦了。荣国府的爵位是嫡长子贾赦继承。但家业却是嫡次子贾政当家。这里边有何区别。很多读者用探佚说贾赦,贾政不是亲兄弟云云我们不谈。只说荣国府的家业继承上,贾政还只是当家,并没有继承。而荣国府的矛盾,也就是第三代的继承问题。这就是嫡长子继承的时候出了问题。


第二,嫡子不振家业乱。

荣国府是一个乱账。贾赦是嫡子,他的儿子贾琏是嫡长子。也就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所以贾琏王熙凤夫妇管理荣国府很多人有异议,我认为是一种培养接班人实习的阶段。

嫡长子贾赦不是当家的料,结果荣国府违背了礼制,实际当家人成了贾政夫妇。但作为二房是没有继承权的。王夫人等其实也不甘心,所以荣国府其实暗潮汹涌。而且对于贾政王夫人不利的一点是,他们的长子本该是荣国府的长孙(不是嫡长孙),可惜却二十岁死了。这样在继承上,贾宝玉就绝对劣势,按礼完全没有机会。只是第一,贾母喜欢;第二贾政夫妇当家;第三,元春是贵妃!这就让荣国府更加的暗潮汹涌!

由此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对古人的重要性。古人在家族继承方面更加重视。稍一不慎就会像林黛玉家一样断子绝孙。而林家灭亡就是始于子孙不继。而旁支除非被过继,不然就彻底没有继承权了。所以宁愿会出现继承权的争夺,也要多生孩子。

胡侃历史,多歧为贵。喜欢就请关注下。


君笺雅侃红楼


老百姓把古人帝王家重视长子的情况化作一句俗语:“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这句话就是题主的提问:“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在古代宗法制度上,嫡长子在继承权和地位上比起其他庶出兄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这和古代的婚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人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目的是以父系为传承基础时尽可能生下男性子嗣,延绵和壮大家族。

那么,女人一多,子嗣就多,如何确定这么多儿女的地位问题,确定家族在代际之间进行平稳过渡,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于是,嫡长子制度就应运而生。

“嫡长子”成为古代继承的首选方式,是有着自身的必然性。

一、父子在血缘相近和感情上,远远要高于兄弟和其他关系。

周公在确定嫡长子继承制时吸取了商朝的教训。商朝自从成汤之后,有45%的君主是通过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的,有55%的君主是通过父死子继的方式获得王位的。其中,商朝后期从康丁开始,连续四代都传给儿子,迎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因此,周公内心才有了嫡长子继承的雏形。

父子之间的继承比起兄弟之间的继承要容易得多。在实行嫡长子继承后,家族内部的争斗要少得多。尤其是涉及到王位继承,这对于头脑清醒的统治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过渡方式。

二、嫡长子继承制度下,继承人的资格确定简单明确,易于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分歧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制度下,谁是嫡长子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很少能够产生争议。比起兄终弟及这种方式,嫡长子继承制度还在于父与子之间的年龄和阅历更具有衔接性。兄弟之间动辄就相差几岁,最多不过十来岁,那么谁能保证兄弟一定活得过哥哥呢?

嫡长子比父亲还能多活几十年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在稳定家族传承上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三、嫡长子的生母一般来自于和夫家地位相当的家庭

古人娶妻,最为注重的是门第。纳妾才看容貌等因素。

因此,嫡长子的生母在娘家势力上一般都比庶子要好得多。他们在继承问题上,能够获得比其他庶子更多的支持和力量,这也是古人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原因之一。

嫡长子继承制度,可以算是古人经过实践后才得到的一个较为稳妥的继承纠纷解决方式。

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起点。但是就“家天下”的传承,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是在家族成员之间的传递,就认为是符合规定的。因此在夏商两朝,基本上存在着三种继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叔死侄继”。

但文明和王朝更替走到西周,继承制度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帝王还是普通的百姓之家,都以嫡长子为大宗,其他男性子嗣为小宗。大宗是一个家族的直系,小宗成为旁支。

嫡庶成为家族关系的基础。

嫡长子继承制度成为封建时期,解决家族关系和争端的一个基础线。

比起游牧民族一切靠实力说话或者简单的“幼子守业”的规定,汉民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确有着更好的效率。起码在君主死亡时,争夺宝座的几方势力,谁有资格成为候选人,大家不用再争来争去。

需要注意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和父死子继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中国历史上90%以上的君王更替都是通过父死子继的方式完成的,但是只有40%的继承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也就是说父死子继的范围要大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父亲死后,只要是儿子继位就可以,比起一定要嫡长子继承,条件要宽松得多。

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目的是实现代际间的平稳过度,避免因为继承稳定造成失序,却不得不忽视现实的因素,比如继承人的品行和能力问题,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什么白痴皇帝。

古人重视嫡长子,出发点是采用了一种制度来解决一个问题。但一种制度的实施,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是嫡长子才行不足时,该如何权衡利弊。

这也是为什么在兼顾现实时,仅有40%的帝王是通过嫡长子的方式登上皇位的。历史上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朝代,真不多见。


熊沾沾


因为宗法次序的关系,所以古人会特别重视嫡长子。

但是从人情的角度来说,其实,没有嫡长子的情况,古人也会特别重视庶长子的。毕竟,长子是头生子,正常情况肯定是备受重视。

所以关于宗法上嫡庶的问题,老实说这个是古代上层阶级人士烦恼的问题。因为古代大部分的男人根本没有能力纳妾。类似元朝这种天价彩礼的时代,普通底层男性娶一个老婆都是倾家荡产的困难事。纳妾生庶子,对古代下层男性基本上是白日做梦的事。只有一个老婆的情况下,其实重视的单纯是长子。根本不存在庶子的问题。然后,长子被重视说是宗法,其实人情更多吧。毕竟,第一次当爹当爹心情不想不重视也不行啊!长子因为年纪最大,所以他们在弟弟妹妹当中会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甚至一些情况长子还充当家长的角色来照顾弟妹。长子在家中地位高于其他弟妹也是情理之中。

古代上层阶级男性因为宗法而重视嫡长子,其实他们重视的嫡出的前缀大于长幼的次序。因为嫡长子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可能嫡长子比庶长子要年幼,但是嫡庶之别,决定了嫡子的地位高于庶子。嫡子尊于庶子,这是由他们母亲地位决定的。

客观来说,古人娶妻纳妾是不一样的。正常的情况,上层阶级的男性娶妻上是看重女方的门第家世,纳妾是一个无所谓女方家世的事情。因为宗法限定了取妻的标准。说白了,上层阶级男性所娶的嫡妻,多数都是跟他们同阶级的人。而妾的社会地位大部分情况之下,她们社会地位偏低的人群。相对之下,嫡妻地位自然是很高,她们没出嫁前社会地位就挺高的。甚至一些情况,男方可能还会倚重嫡妻的娘家或者动用女方陪嫁钱。这样的情况,男方重视嫡子,那其实是子以母贵。因为嫡子的舅舅家可能拥有更好的社会资源,继承者是嫡子的话,可以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利益。反之,庶子的舅舅家很卑贱,社会资源少,竞争上肯定是吃亏的。毕竟,古代大部分情况讲究世卿世禄的。门第出身的好低对一个古人日后的事业发展还是很大的影响的。

实际上,重视嫡长子也是一个为家族考虑的结果。不过,这点上所指的是一般的上层男性。帝王家例外,因为现实情况是后宫一些嫔妃出身门第其实跟皇后可能是不相上下的,甚至有些嫔妃出身高于皇后。帝王家选皇后和太子,其实是一个多方竞标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