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纏中修禪


我們在看一些古代電視劇時,大多數古人傳位,都是留給自己的長子,尤其是嫡長子,所謂嫡長子,便是男主人與正妻所生的長子,在家產繼承上,擁有絕對的優先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以嫡長子為尊,欲廢長立幼的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下場,比如在三國中我們熟悉的袁紹,因為想把位子傳給遊戲袁熙,結果導致三個兒子各自相鬥,最終被曹操一網打盡,那麼由此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呢?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下這個制度是什麼是開始的,在後世的歷史課本中,也有說到這個,夏首創王朝統治以後,一開始實行的是家天下,父親死後傳位給兒子,到了商朝後,又變為兩種制度,前期實行的是兄終弟及,兄長死後其弟即位,等弟弟全部死亡,才輪到下一輩,後期這一制度便父死子繼取代。到了周王朝,正式定下一套完整的傳位制度。


這也就是影響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之所以被古人們重視,其核心在於保證權力過渡的穩定,以及正妻外家的權力,相信不少人也聽過這句話,娶妻一定要娶賢惠的,納妾則看美色,但凡貴族們娶妻,肯定是要門當戶對,世家子弟不可能娶平民女,平民男子也不可能娶世家女。立嫡長子有諸多好處,以往人們立賢不立長,但這個賢很難去判斷,畢竟人們的想法是不同的。

立嫡長子的話,無論是他賢或不賢,都是未來的繼承人,會避免許多爭鬥,在古代只要你不是嫡長子,那麼無論你的能力如何,只要嫡長子不出事的話,根本沒有繼位的可能,即使嫡長子不在,還有其子繼承,從根本上杜絕其餘兒子的覬覦。這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也就是當時太子去世後,朱元璋直接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太子,根本沒有考慮其他兒子。



在唐朝,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殺弟武力奪權,給後續的人樹立了一個十分不好的榜樣,那就是即便不是嫡長子也可以通過權利通過武力來獲取,直接造成了自唐太宗以後,權利更替時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的事比比皆是,這就是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的代價。


歷史上經常出現,因為嫡長子犯錯或去世,導致國中繼承人位置空虛,皇帝的兒子們互相爭鬥的時間,例如康熙的九個兒子,鬧出的九龍奪嫡。這還只是嫡長子犯錯時,才出現的情況,若是按照以前立賢不立長,王權的爭鬥只怕來的會更加激烈。

最後一個保證正妻家族的權力,只有正妻的兒子才是嫡子,其餘妾所生的為庶子,古人娶妻人選,一般不會娶比自己階級低的,最好是門當戶對,古人可以說很多妾,但妻子只能有一個,因此嫡長子也是保證了其外家的權力,並且正妻的孃家也可以給予到一定的支持,這是其他侍妾所不能比的。

總的來說,古人們重視嫡長子,乃是為了穩定權力過渡,一個正妻所生,就可以杜絕諸多麻煩,讓那些庶出的兒子,看不見繼承的希望,還有正妻的家族也會給予幫助,當然也可以看出是場合作關係,這也是封建社會下最理性的選擇,歷史上廢長立幼的例子,已經足夠古人們去銘記了。


木劍溫不勝


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我國自古就有“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的俗語。


所以,說古人都重視嫡長子是不準確的。

兩個分開來說。

其實皇帝真正愛的是小兒子,讓嫡長子繼承是不得已為之。

嫡長子有這樣幾個好處。

1,嫡長子通常來說年齡比較大,醫學不發達,皇帝隨時有可能死,所以有一個年長的儲君是最穩妥的。

2,嫡長子背後有外戚,讓嫡長子繼承,能夠保障政權穩定。

3,嫡長子天生就是太子,所以從小當做皇帝培養,一般來說素質較高。

可是皇帝和老百姓一樣,都喜歡小兒子。

1,老百姓在孩子成年結婚後都會分家,而小兒子最後分家,自然比較親密。太子住東宮自然和皇帝不親。

2,蒙古等少數民族有么兒守家傳統,因此成吉思汗大部分遺產由拖累繼承。

3,人類進化角度來看,越小的孩子就越會討大人開心,越大越有獨立思維。

4,秦始皇把扶蘇送到邊疆歷練,把胡亥帶在身邊。這就是皇帝希望大兒子有本事,小兒子可愛的期許。

蔣介石評價蔣緯國和蔣經國,說,經國可教,緯國可愛,也是這個道理。



歷史知事


古人重視嫡長子是基於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也就是說嫡長子在家族中具有繼承權,繼承的主要是權力。那麼為何非得規定是嫡長子繼承呢?因為古代貴族階層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更確切的說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眾多帶來的結果就是子嗣眾多,那麼,在這些兒子中有誰來做繼承人就會個大問題。

畢竟,權力這個東西,沒有誰會不喜歡,如果沒有統一的規定,誰也想成為家族的繼承人,而且誰也不肯服誰,這樣的結果就是出現內亂,一旦出現內亂,這個家族的發展就會受到阻礙甚至倒退,如果是帝王家的話,鬥爭更厲害,皇帝的諸多兒子甚至皇帝的弟弟們都來搶這個皇位,這不是亂套了嗎?

這這樣的背景下,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制應運而生,嫡庶有別,貴賤不同,將家主正妻的第一個兒子立為繼承人就成為一種比較成熟的制度,這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權力的平穩過渡,並且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這無疑對一個家族來說是非常正確的做法。

那麼為什麼非得是嫡長子呢?嫡子是家主和正妻所生的兒子,是家族中身份最尊貴的存在,因為正妻是明媒正娶的,而妾只是抬進家中的,實際上還是妾,正妻和妾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主僕的關係,子以母貴,正妻所生的兒子自然比妾所生的庶子要尊貴。而在嫡子中選擇嫡長子則是為了避免爭權。

這種宗法制是在西周建國之後正式確立的,正是西周人在總結殷人繼承法的基礎上建立的制度,商朝時期實行的繼承製是比較混亂的,有父死子繼,也有兄終弟及,王族爭權奪勢的現象非常多,所以在商朝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頻繁遷都,這固然和自然環境有關,但和王族的爭權奪勢也脫不了干係,一個新的王登基後,會非常受掣肘,為了加強王權選擇遷都來穩定自己的勢力就是一個必要的手段。

商朝的滅亡,其實也和繼承製的混亂有關係,王位待定的繼承人太多,因此很容易形成多股勢力。因此商朝末期實際上已經開始考慮嫡長子繼承製,而到了西周建國後,周武王就將嫡長子繼承製做了明確的規定。

當時的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士的妻妾數都是有規定的,周天子有妻妾大約百人以上,而諸侯是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為一妻一妾,之所有妻妾眾多,為的就是保證有子嗣來做繼承人,而且有妻有妾也算是貴族的標配。當然妻妾一多,子嗣就可能會多,所以嫡長子繼承製就成了最好的繼承辦法。

以周室為例來說明,嫡長子是未來的周天子,是為大宗,而庶子和其他的嫡子就被封為諸侯,是為小宗,小宗緊緊的團結在大宗周圍。而諸侯的嫡長子是下一任諸侯,其他兒子就是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長子是下一任卿大夫,而其他兒子是士。就這樣一層層分封下來,建立起來一個由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卑有序的制度。

這種制度在古代延續了三千年多年,雖然清朝皇室實行秘密立儲制,但在皇室之外,還是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一旦這種制度崩潰,動亂必然來臨,因此歷朝歷代對嫡長子繼承製都是萬分維護的。

《唐律疏議》中對立嫡有律法規定:如果嫡長子死亡或者有罪疾,繼承人就是嫡長孫;如果沒有嫡長孫,繼承人就是嫡次子;如果沒有嫡次子,繼承人就是庶長子;如果沒有庶長子,就立嫡次孫;如果沒有嫡次孫,就立庶長孫等等,如果違反這種規定,判刑一年。如果正妻年過五十還沒有生子,或者所生之子已經夭折,那麼庶長子就可以被立為繼承人。

尚宮女史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實行的一種繼承製度,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被稱為嫡長子。嫡長子繼承製規定嫡長子有繼承優先權,這項制度起於商末,定於周初。

為了避免繼承中的矛盾衝突,在當時多妻妾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製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大明令·戶令》規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廕襲,先盡嫡長子孫,其分析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止依子數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數量半分;如無別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奸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紹全分。”

父死子繼,輔之以兄終弟及

從商朝後期開始,王位繼承發展就以向嫡長子繼承製。周制:統治階級內部劃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四個等級,財產和地位,世世相傳,實行世襲制。這種繼承製度非常有效的避免了兄弟內部爭權奪位,維護了王權的威嚴。明朝的朱元璋把他的皇位傳給了長孫而不是他的兒子朱棣,原因就在於此。

唐朝皇位的繼承

唐高祖李淵有三個兒子,雖然次子李世民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在戰功上都高出李建成,而應按照繼承製度的長子李建成任太子。可是太子和弟弟加害李世民迫使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射殺了太子和弟弟。李淵就退位,把皇位傳給了李世民即唐太宗。

雖然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貞觀之治為唐朝的繁榮和未來的文明傳遞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價值,但是他的皇位的取得卻是備受非議,因為他的繼承在封建繼承製度看來,是大義滅親,發動宣武門之變後取得的,他並不是嫡長子。

干擾破壞嫡長制的實行

縱觀歷史,並不是封建社會的所有君王都真的按照嫡長制度去做,比如漢武帝晚年喜愛少子劉弗陵,後來把皇位傳給了他並立為太子。

除了自我喜愛之後,很多情況下也於皇帝和嫡長子生母的感情有關,如果生母失寵了,那麼太子的地位很可能被動搖。比如光武帝劉秀由郭氏而移寵陰麗華,太子劉強只有惶恐讓位與陰氏之子明帝劉莊。

總結

如果放到過去的封建社會,這樣的一種制度又成了一種有力的約束,對穩定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嫡長子繼承製度看上去世一種非常成熟且有理有據的繼承製度,但是從一個全方面的角度來看,它並不是一個最好的制度,在皇帝的子嗣當中,為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應該選擇最優秀最適合的人選去做,至於是不是嫡長子,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早安讀書


在古代,嫡長子是指結髮元配妻子(正室)所生的長子。

別的妾室所生子女不能稱為嫡,而是稱為庶。嫡長子是唯一的,所以受到重視,一般諸侯王或者是皇帝選擇接班人大多都選的是嫡長子。

當年劉邦不喜歡太子劉盈,雖然劉盈排行第二的兒子,可太子是呂后生的,是標準的嫡長子,劉邦看不上他,總想換掉這個太子。

說來話長,劉邦覺得戚夫人相伴左右好,那她生的兒子劉玉意也可親。可是在實際實施中,劉邦根本動不了劉盈。是什麼原因?

因為劉盈是嫡長子,得到張良等大臣的支持,張良更是親自指點,讓劉盈請了四個隱居高人出山為他站臺。當劉邦召見劉盈時,一見劉盈身後的四個白鬍子老者大驚,這不是自己夢寐以求卻召不來的四個高人。

以劉邦的智慧,能唱大風歌也沒有解決問題,他意識到劉盈的翅膀已經硬了,最終劉邦帶著無奈和不甘離世,劉盈成了有名的漢惠帝。

劉盈能當上皇帝,他嫡長子身份起很大作用,因此得到大多數人認可。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嫡長子制度沒有成立,所有的兒子都打來打去爭奪名利,那豈不是社會大亂。那從古到今,爭奪皇帝之位可能經常發生同室操戈。很多皇帝到了老年,被眾多的妃子包圍,酒喝多了不知會封誰為太子了。除了古代皇帝、官僚重視嫡長子,社會上各階層也效仿這種方式。 

我們現在看,嫡長子制是古代妻妾家庭模式下的產物,對封建社會的良性前進有一定的維持作用,但弊端也是很明顯的。

唐朝的李世民自信自己強大,雖然是家中老二,可他不服氣啊。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以後,殺了太子李建成,後來李世民成了千古名君。


坐照入神


這是古代宗法制所決定的,早在周公攝政時,就定下了一項制度,叫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由此奠定了後世封建王朝將近三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度。

嫡長子繼承製是一種優先繼承順序,即嫡長子的繼承權最高,嫡次子第二,庶長子第三、庶次子最末。

嫡長子繼承製的核心是子憑母貴。嫡長子之所以擁有最優先的繼承權,原因在於他的母親是正妻,而他又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

我們在形容古代男人的美好生活,通常會形容他們三妻四妾或者妻妾成群,這顯然是對古代婚姻制度的誤解,妻永遠只有一個,妾則可能有多個。妻是女主人,家裡的地位僅次於男主人,也是所有妾室的領導,負有管理妾室的職責和權力。

妻是要明媒正娶的,場面很熱鬧。而妾則完全不用這麼大費周章,甚至可能連婚禮都沒有。所有才有“娶妻”和“納妾”之說。

雖然妻和妾都附身於男主人,但是妻是家裡的女主人,而妾只是男主人繁育後代的工具。地位完全不一樣。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正妻的地位遠高於妾室,所以正妻的孩子,其地位也遠高於妾室的孩子。

以封建王朝皇室的嫡長子繼承製為例來說,嫡長子繼承製保證了權力的平穩過渡,有利於政局的穩定,符合古代王朝對政權穩定的要求。

以嫡長子VS嫡次子和嫡子VS庶子來說明,為什麼一定要實現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VS嫡次子

曹魏後期的權臣晉文王司馬昭當上晉王之後,面臨選誰來當世子的問題。司馬昭的正妻王元姬生了5個兒子,其中長子司馬炎,次子司馬攸。這二位一個是嫡長子,一個是嫡次子,而且才能相當。

儘管司馬攸已經過繼給了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但畢竟也是司馬昭的親骨肉,所以司馬昭並沒有冷落他,而是把他和司馬炎看得一樣重,都納入世子的人選範圍。

在世子的人選問題上,雖然司馬昭處處表現出對司馬攸的喜愛,甚至多次說司馬家的江山是司馬師打下來的,當然要人司馬師的後人來繼承他的基業,聲稱要立司馬攸為世子。

但是眾所周知,最終司馬昭的繼承人是司馬炎,也就是後來的西晉開國皇帝晉武帝。這其中司馬炎的嫡長子身份幫了他大忙。

如果司馬昭立司馬攸為世子,勢必讓司馬炎不服,很可能司馬家族就會內訌。在司馬家族篡魏立晉的最後階段,司馬昭顯然不希望看到司馬家族內部再出事。司馬昭以司馬炎為太子,讓司馬家族篡魏立晉順利走完了最後一里路。

嫡子VS庶子

唐太宗當上皇帝后,曾先後立正妻長孫皇后的嫡長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為太子。無奈李承乾和李泰都跟李世民不對付,處處和李世民反著來,讓李世民非常傷心,廢掉李承乾和李泰太子之位後,他決定在其它后妃的孩子中找繼承人,他選中了楊妃的兒子-吳王李恪。

不過李世民在決定立李恪為太子時,遭到了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長孫無忌主張還是應該立長孫皇后的兒子為繼承人,不應該立楊妃的兒子。時長孫家族勢大,李世民只好放棄立李恪為太子的念頭,立了長孫皇后的第三個兒子李治為太子,就是後來的唐高宗。

這場嫡子和庶子的儲君之爭,以嫡子的勝出而告終。李治最終順利繼承了皇位,保證了權力的順利度過,使得初唐政治暫時穩定下來。

如果李世民堅持立李恪為太子,那麼等李世民一死,長孫無忌肯定會和李恪開撕,李恪能否順利登基都是個問題。搞不好安史之亂會提前爆發。

可見,嫡長子繼承製對封建王朝統治者多麼重要。如果嫡長子繼承製遭到挑戰,那麼朝廷政局勢必大亂,新一輪風暴會爆發,很可能是天下大亂,生靈塗炭。

對統治者而言,政局穩定是他們看重的事情,而嫡長子繼承製能保證皇權能順利從老皇帝過度到新皇帝,有利於政局穩定。


袁衛宇


古代講究“母憑子貴”,無論是皇家還是平民,女人生下兒子地位就穩固,而兒子中嫡子地位最高。

所謂嫡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兒子”,在皇家就是皇后的兒子,民間就是正妻的兒子。所謂嫡長子就是皇后或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妃子或者小妾給皇帝生的大兒子是庶長子。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一個家庭裡嫡子地位高於庶子,而嫡長子地位則嫡子中最高的。為什麼古人這麼重視嫡長子?

中國人生活在關係網,由1個人開始,他關係的擴展是家人,再擴展就是社會或者說是國家。因此,家庭是“小家”,國家是“大家”,中國人“家國一體”。

那麼,維護這種關係,就需要在道德、法律上給予確定。否則,某些人亂來,就容易亂套,破壞社會穩定。

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開始打造這套制度,我們講的“周禮”就是要維護這套制度。簡單來說,周天子是諸侯王的頭,諸侯王要服從周天子;而嫡長子就是未來家人的頭,所有家人要服從嫡長子。

那麼,兒子這麼多,為什麼要不選非嫡長子,像庶出的兒子、嫡子裡的其他人?

當然嫡長子死掉了,其他兒子就會有機會。除此之外,選擇嫡長子是有原因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

首先,嫡長子容易確認,就這麼一個,需要用心培養。而用“賢能”來選擇,一個偽善的惡子很可能就會上位,對國家或者家族來說,承擔不起這種風險。那麼,嫡長子是偽善的人呢?來不及廢除就是“投資失敗”,這是“嫡長子”制度的代價……

其次,選用嫡子為貴,也是一種規則。大老婆是被視為“母儀天下”“母儀家族”的人選,其背後的資源、人脈相比其他配偶來說,往往是最強的一方。讓她的兒子來繼承祖業,是最優化的選擇。

因此,古人重視嫡長子,絕不是隨機定下的,而是理性博弈後的最好選擇。


子屠龍



嫡長子繼承製始於周公。周公制定禮樂的時候定下了一項制度叫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嫡長子繼承製的開始。並在中國歷史持續了將近3000年。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是代表了古人選擇繼承人的先後順序。古人一夫一妻多妾制,所謂三妻四妾。這樣每個人生的孩子地位並不同,分了三六九等。妻子生的兒子就是嫡子,地位最尊。第一個兒子就是嫡長子。選擇嫡長子繼承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繼承紛爭。

我們還是以《紅樓夢》來簡單聊聊,嫡長子繼承的重要。


一,嫡子繼承家不亂。

賈家分為寧榮二府,寧國府因為三代單傳,所以寧國府就不存在繼承製得問題。雖然賈敬是二兒子。但嫡子賈敷早死。賈敬不管是不是嫡出都當仁不讓了。

榮國府就麻煩了。榮國府的爵位是嫡長子賈赦繼承。但家業卻是嫡次子賈政當家。這裡邊有何區別。很多讀者用探佚說賈赦,賈政不是親兄弟云云我們不談。只說榮國府的家業繼承上,賈政還只是當家,並沒有繼承。而榮國府的矛盾,也就是第三代的繼承問題。這就是嫡長子繼承的時候出了問題。


第二,嫡子不振家業亂。

榮國府是一個亂賬。賈赦是嫡子,他的兒子賈璉是嫡長子。也就是榮國府的嫡長孫。所以賈璉王熙鳳夫婦管理榮國府很多人有異議,我認為是一種培養接班人實習的階段。

嫡長子賈赦不是當家的料,結果榮國府違背了禮制,實際當家人成了賈政夫婦。但作為二房是沒有繼承權的。王夫人等其實也不甘心,所以榮國府其實暗潮洶湧。而且對於賈政王夫人不利的一點是,他們的長子本該是榮國府的長孫(不是嫡長孫),可惜卻二十歲死了。這樣在繼承上,賈寶玉就絕對劣勢,按禮完全沒有機會。只是第一,賈母喜歡;第二賈政夫婦當家;第三,元春是貴妃!這就讓榮國府更加的暗潮洶湧!

由此可知,嫡長子繼承製對古人的重要性。古人在家族繼承方面更加重視。稍一不慎就會像林黛玉家一樣斷子絕孫。而林家滅亡就是始於子孫不繼。而旁支除非被過繼,不然就徹底沒有繼承權了。所以寧願會出現繼承權的爭奪,也要多生孩子。

胡侃歷史,多歧為貴。喜歡就請關注下。


君箋雅侃紅樓


老百姓把古人帝王家重視長子的情況化作一句俗語:“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

這句話就是題主的提問:“為什麼古人重視嫡長子?”

在古代宗法制度上,嫡長子在繼承權和地位上比起其他庶出兄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這和古代的婚姻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古人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目的是以父系為傳承基礎時儘可能生下男性子嗣,延綿和壯大家族。

那麼,女人一多,子嗣就多,如何確定這麼多兒女的地位問題,確定家族在代際之間進行平穩過渡,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於是,嫡長子制度就應運而生。

“嫡長子”成為古代繼承的首選方式,是有著自身的必然性。

一、父子在血緣相近和感情上,遠遠要高於兄弟和其他關係。

周公在確定嫡長子繼承製時吸取了商朝的教訓。商朝自從成湯之後,有45%的君主是通過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的,有55%的君主是通過父死子繼的方式獲得王位的。其中,商朝後期從康丁開始,連續四代都傳給兒子,迎來了相對穩定的時期。因此,周公內心才有了嫡長子繼承的雛形。

父子之間的繼承比起兄弟之間的繼承要容易得多。在實行嫡長子繼承後,家族內部的爭鬥要少得多。尤其是涉及到王位繼承,這對於頭腦清醒的統治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過渡方式。

二、嫡長子繼承製度下,繼承人的資格確定簡單明確,易於操作,可以有效減少分歧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制度下,誰是嫡長子是一目瞭然的事情,很少能夠產生爭議。比起兄終弟及這種方式,嫡長子繼承製度還在於父與子之間的年齡和閱歷更具有銜接性。兄弟之間動輒就相差幾歲,最多不過十來歲,那麼誰能保證兄弟一定活得過哥哥呢?

嫡長子比父親還能多活幾十年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在穩定家族傳承上的嫡長子繼承製度的作用要更大一些。

三、嫡長子的生母一般來自於和夫家地位相當的家庭

古人娶妻,最為注重的是門第。納妾才看容貌等因素。

因此,嫡長子的生母在孃家勢力上一般都比庶子要好得多。他們在繼承問題上,能夠獲得比其他庶子更多的支持和力量,這也是古人堅持嫡長子繼承製度的原因之一。

嫡長子繼承製度,可以算是古人經過實踐後才得到的一個較為穩妥的繼承糾紛解決方式。

大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父親的地位,是中國歷史上“家天下”的起點。但是就“家天下”的傳承,一開始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只要是在家族成員之間的傳遞,就認為是符合規定的。因此在夏商兩朝,基本上存在著三種繼承方式:“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和“叔死侄繼”。

但文明和王朝更替走到西周,繼承製度進一步完善。無論是帝王還是普通的百姓之家,都以嫡長子為大宗,其他男性子嗣為小宗。大宗是一個家族的直系,小宗成為旁支。

嫡庶成為家族關係的基礎。

嫡長子繼承製度成為封建時期,解決家族關係和爭端的一個基礎線。

比起遊牧民族一切靠實力說話或者簡單的“幼子守業”的規定,漢民族的嫡長子繼承製度的確有著更好的效率。起碼在君主死亡時,爭奪寶座的幾方勢力,誰有資格成為候選人,大家不用再爭來爭去。

需要注意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度和父死子繼不能完全畫上等號。中國歷史上90%以上的君王更替都是通過父死子繼的方式完成的,但是隻有40%的繼承是嫡長子繼承製度。

也就是說父死子繼的範圍要大於嫡長子繼承製度。父親死後,只要是兒子繼位就可以,比起一定要嫡長子繼承,條件要寬鬆得多。

嫡長子繼承製度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目的是實現代際間的平穩過度,避免因為繼承穩定造成失序,卻不得不忽視現實的因素,比如繼承人的品行和能力問題,所以歷史上才會出現什麼白痴皇帝。

古人重視嫡長子,出發點是採用了一種制度來解決一個問題。但一種制度的實施,必然會產生新的問題。這就是嫡長子才行不足時,該如何權衡利弊。

這也是為什麼在兼顧現實時,僅有40%的帝王是通過嫡長子的方式登上皇位的。歷史上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度的朝代,真不多見。


熊沾沾


因為宗法次序的關係,所以古人會特別重視嫡長子。

但是從人情的角度來說,其實,沒有嫡長子的情況,古人也會特別重視庶長子的。畢竟,長子是頭生子,正常情況肯定是備受重視。

所以關於宗法上嫡庶的問題,老實說這個是古代上層階級人士煩惱的問題。因為古代大部分的男人根本沒有能力納妾。類似元朝這種天價彩禮的時代,普通底層男性娶一個老婆都是傾家蕩產的困難事。納妾生庶子,對古代下層男性基本上是白日做夢的事。只有一個老婆的情況下,其實重視的單純是長子。根本不存在庶子的問題。然後,長子被重視說是宗法,其實人情更多吧。畢竟,第一次當爹當爹心情不想不重視也不行啊!長子因為年紀最大,所以他們在弟弟妹妹當中會起到一定的帶頭作用,甚至一些情況長子還充當家長的角色來照顧弟妹。長子在家中地位高於其他弟妹也是情理之中。

古代上層階級男性因為宗法而重視嫡長子,其實他們重視的嫡出的前綴大於長幼的次序。因為嫡長子不一定是最年長的兒子。可能嫡長子比庶長子要年幼,但是嫡庶之別,決定了嫡子的地位高於庶子。嫡子尊於庶子,這是由他們母親地位決定的。

客觀來說,古人娶妻納妾是不一樣的。正常的情況,上層階級的男性娶妻上是看重女方的門第家世,納妾是一個無所謂女方家世的事情。因為宗法限定了取妻的標準。說白了,上層階級男性所娶的嫡妻,多數都是跟他們同階級的人。而妾的社會地位大部分情況之下,她們社會地位偏低的人群。相對之下,嫡妻地位自然是很高,她們沒出嫁前社會地位就挺高的。甚至一些情況,男方可能還會倚重嫡妻的孃家或者動用女方陪嫁錢。這樣的情況,男方重視嫡子,那其實是子以母貴。因為嫡子的舅舅家可能擁有更好的社會資源,繼承者是嫡子的話,可以給家族帶來更多的利益。反之,庶子的舅舅家很卑賤,社會資源少,競爭上肯定是吃虧的。畢竟,古代大部分情況講究世卿世祿的。門第出身的好低對一個古人日後的事業發展還是很大的影響的。

實際上,重視嫡長子也是一個為家族考慮的結果。不過,這點上所指的是一般的上層男性。帝王家例外,因為現實情況是後宮一些嬪妃出身門第其實跟皇后可能是不相上下的,甚至有些嬪妃出身高於皇后。帝王家選皇后和太子,其實是一個多方競標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