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MLF是什麼?

2月17日,為對沖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開展了2000億元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並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

央行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MLF是什麼?

MLF俗稱“麻辣粉”,和逆回購一詞一樣經常出現在財經消息中。儘管出現頻率較高,相信仍有很多人對MLF的認識是不甚了了的。

簡單說,MLF是央行使用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存款準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和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MLF即屬於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的一種。

MLF的中文名字是中期借貸便利,系央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期限在3個月左右,且經常性的延期。

央行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MLF是什麼?

和逆回購的作用一樣,MLF會增加貨幣供應,在貨幣供應增加的情況下,社會融資成本有望降低。受疫情影響,各類企業生產經營大受影響,面臨資金困難,為此政府希望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這也是此次央行開展MLF以及下調MLF利率的背景。

除了MLF,央行平時使用的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還有SLF、SLO、PSL、TLF等。

其中,SLF(俗稱“酸辣粉”)的中文名字是常備借貸便利,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短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其主要對象是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3個月,主要以抵押貸款方式發放;必要時也可以採用信用借款方式發放,利率水平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發放方式等由央行綜合確定。

SLO是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在本質上屬於超短期的逆回購。該工具以7天期以為短期回購為主,採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

PSL的中文名字是抵押補充貸款,作為央行推出的一種新型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其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從量的角度,是基礎貨幣投放的新渠道;二是從價的角度講,通過商業銀行抵押資產從央行獲得融資的利率,直接為商業銀行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資金,引導中期利率。

TLF說的是臨時流動性便利,由央行向現金投放中佔比高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臨時性流動性支出,以滿足春節前後現金投放的集中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