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向支部看齊 支部向黨委看齊,河南輝縣有群最美“逆行者”

2月6日下午3點多,頂著風雪,河南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又來到冀祥新區,看看武漢返鄉群眾的信息採集和上報,再看下他們生活上還有啥困難。

“要說她們四個做得很紮實了,可不到現場,還是不放心,習慣了!”趙化錄告訴記者,“群眾看見咱黨員幹部,他就安心和踏實了。咱代表的是黨委、政府,服務的是一方群眾,守護的是自己家園,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咬牙挺住。”

趙化錄說的她們四個指的是鎮機關幹部王曉芳、馬麗莎、郭培、孫雅捷。她們四人主動承擔起了209名武漢返鄉人員和684名其他地區返鄉人員的排查統計上報工作。

冀屯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馬新合說,她們每天都要往返群眾家,雖有危險,但她們從未有怨言。她們用耐心和細心,做到了信息排查和統計無死角、無遺漏,成為疫情防控一線最美“逆行者”。

此時此刻,在疫情面前,冀屯鎮黨員幹部衝在前、做在先,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最美“逆行者”。

見到今年已75歲的冀屯村黨支部書記高明春時,他正帶領村幹部搞體溫監測和宣傳,鎮裡的部署他第一個廣播,每天都到防控卡點值班。面對疫情,他沒有退縮,也不會退縮。高明春告訴記者:“俺村是全鎮武漢返鄉人數最多的,既然挑起了這個擔子,就得負起這個責任。”

宋雲天是省選調生,2019年10月來到冀屯鎮,任前姚村第一書記。大年三十忙完村裡工作,他回到了周口老家和父母團聚。可大年初一得知全村都在為抗擊疫情做準備時,宋雲天沒有絲毫猶豫,第二天一早就回到村裡,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一線。

今年68歲的前橋位村韓士勇,是一名退了下來的村黨支部書記。1月26日,他得知村裡設置了疫情防控卡點,就趕忙到防控卡點值班,大家都說:“年齡這麼大了,回去歇著吧!”他卻說:“別的幹不了,守個門還是能守牢的!”

70歲的李丹祥是上官莊村一名無職黨員,除夕之夜,他在逐戶排查外來人員;正月初一晚上,他參與了封堵路口、疏散娛樂場所工作,一直忙到凌晨兩點;大年初二村裡設立了疫情防控卡點,他又開始把守路口,晝夜值班。

在“驕傲冀屯”微信公眾號裡,在疫情防控一線所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層出不窮,“逆行者”的事蹟讓人感動。

究其原因,冀屯鎮鎮長王英俊說:“其實很簡單,就是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黨員向支部看齊,支部向黨委看齊。”他說,自疫情防控開始後,書記趙化錄連著五天四夜都沒回家,他都拼成這樣了,我們也不能鬆勁。

黨員幹部的付出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冀屯鎮的群眾也紛紛加入這個隊伍。

文莊村村民鄧來芳向村委會捐款1000元,用於疫情防控。女兒鄧溪琳也將自己的540元壓歲錢全部捐出來,讓奮戰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們購買防護物資,在鄭州務工的她哥哥鄧琰得知此事後很是感動,也向村委會捐了1000元。

包公廟村村民宋二毛看到村裡防控卡點人手緊張,他坐不住了,向村幹部要了紅馬甲和口罩就上疫情防控一線了。褚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白瓊慧不但捐了600元錢,還要加入卡點值班隊伍。她說:“愛心不分大小,我要盡我一份力。”

提起冀屯鎮的最美“逆行者”時,趙化錄深情地說:“在疫情防控一線,全鎮5萬多名黨員幹部及群眾舍小家顧大家、以小愛成大愛,用自己的日夜堅守和血肉之軀,築起一道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他們都是最美‘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