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国力这么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兴?

木眼


灭了太平天国、剿灭了捻军、平定了陕甘回乱又收复了新疆。

二十年左右国内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各地行办近代工业,国家实力进一步强大,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清国。


知识百货君


清朝后期,国家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国力渐弱,但在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清朝的统治却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回升状态。

这段时间,清政府在英法等国的支持下,击溃了太平天国运动,又开启了洋务运动,政治生态为之一新,经济焕发生机,因此称之为“同治中兴”。

以奕訢为代表的满清统治者,认识到了大清王朝面临的内外危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乃至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一大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等,脱颖而出,他们认识到了中外之间巨大的差距,于是开始发起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

满清权贵和汉族知识分子结合起来,对垂危的封建统治进行了调整。

一是对内降低赋税,减轻人民负担。鼓励耕作,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

二是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录取名额,以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朝统治,防止类似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

三是举办洋务。在外交方面,与西方列强谋求合作。在经济方面,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包括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等等,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掀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总之,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朝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称之为同治中兴。








老王古今纵横杂谈历史


同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八位皇帝,在清朝后期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治是清穆宗的年号,原名叫做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帝的儿子。 

  同治是咸丰帝的长子,在咸丰帝的另一个儿子去世之后,同治就成为了清朝最正统的继承人,在同治继位的时候,他才只有6岁。根本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朝廷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八位顾命大臣和慈禧等人一起决定的,然而在同一年的年底,慈禧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八个顾命大臣,开始了正式的垂帘听政,将整个大清的最高掌控权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同治登位之初八个顾命大臣商议的年号是“祺祥”,但是随着他们的倒台,整个朝政的权势倾斜,慈禧就打起了改年号的主意,有人建议改为“同治”,寓意着太后临朝共治,也是在变相的拍慈禧的马屁,慈禧果然非常开心的改年号为“同治”,从此以后“同治”也就成为了爱新觉罗·载淳的称号。

  同治在位的时期,经历了很多震撼人心的大事,比如说镇压太平天国、苗民起义等等,大大的延缓了清朝的衰亡时间,同时积极的任用洋务派来增强国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使得清王朝在将要灭亡之际焕发了新的生机,被称为是“同治中兴”,不过在这段时间,清朝的实权掌控者不是同治,而是慈禧太后,这样作为“吉祥物”般的生活也让同治帝非常的不满,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

  同治清朝晚期,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已经走向没落。清朝的腐朽主要表现在外交,政治,经济等方面。外交上同治时期几乎成为了半殖民主义政权,慈禧等清朝掌权者和西方殖民者共同达成协议来换取自己的统治地位。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有它必然的历史原因。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首先是因为它本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次繁荣恢复社会稳定发展阶段。这里有着官僚大臣们粉饰太平好大喜功的成分。当时清军消灭太平天国后,确实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和认同。但是这些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同治中兴的实质。所谓的兴,其实是用更大的牺牲来换取短暂的统治的清朝苟且偷生。同治中兴多亏了主张发展生产,改进科举制度,减轻人民赋税以及创办学堂这些措施额实行。在军事上确实有所改进,但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朝官僚体制注定了清朝的灭亡。在大批购买引进国外军事物资的同时也是这些大臣贪污国库的大好机会。

  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很大程度源于封建体制长期积累下出现的根本性的弊端没有得到改变。如果清朝能够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就开始励精图治改善体制改进腐朽落后的政府体制,也许还能让清朝通过和平的发展逐步转化到资本主义社会。然而封建统治者是在掠夺农民阶层的基础上进行权力控制的,因此很难将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等同起来。

  同治中兴的评价

  同治中兴是清政府发起的从中到下的改革,因为不是从上到下,它始终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也就是说,改革并没有动摇最根本的固有利益。它在太平天国动乱后肃清了社会环境,使得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大兴科举,笼络人才,希望广纳贤才将清政府挽于危亡。同治中兴的评价不一,它在近代史中呈现一个特殊的地位。 

  有的人关于同治中兴的评价过于偏激,认为同治中兴打着学习西方的幌子,其实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一次洋洋得意的鼓吹变法,它与明治维新出现于同一时期,但与明治维新所达到的效果大相径庭。虽然政策上也有学习西方的内容,但由于清政府的自我吹捧,实际效果并不大。

  教育上的招贤纳士也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对内经济的调整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上的调整,收拾太平天国的烂摊子。总的来说,变法的雷声大,雨点小。

  但是,不得不说洋务运动使一直遭到压抑的中国资本主义得以发展,因此,有些人对同治中兴的评价是正面的。他们认为同治中兴在近代史中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给中国社会潜移默化的播下了近代化的种子。一方面镇压国内的人民运动,给人民安定可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学习西方,明白了发展要靠科学技术,船坚炮利才能够抵御外侮。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的近代史由此开端。


月夜luck


首先,我们看看是什么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后叶,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 也有人把清代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中兴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中兴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同治中兴本质来说是封建地主阶级,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技术自救运动。

然后,我们要回到这个问题,要弄明白当时的背景,开始同治中兴之前的清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力。在1862年(同治中兴)之前,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贸易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1年,洪秀全于广西金田起义,联和天地会、三合会北伐。两年后攻陷并定都江宁,改称“天京”,并且发动两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后来曾国藩、左宗棠与李鸿章纷纷组织湘军与淮军抵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变乱后国力衰退,部分势力转入捻军。太平天国最后于1864年被湘军、淮军以及外国人组成的常胜军、常捷军围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共同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英法联军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可以说此时的清朝,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

弄明白这个逻辑之后,我们在切入正题,中兴的主持大臣主要是奕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这时期(1862-1874年)的清王朝得益于关税收入的增长,财政收入大幅提高。对内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回乱,对外军事上打赢了中法战争收复了新疆,一雪咸丰朝被列强围堵北京的耻辱。还建立了海军。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老百姓算是过了二十年的安稳日子。同治中兴主要做了这几件大事。

一、彻底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使中国形式上再次得到了统一。同治年间,清政府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为主要依靠力量,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从而使得中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值得肯定。但其对近代中国的破坏性明显多于建设性,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固然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确实是避免了分裂局面的延续。

二、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纵观古今历史,任何变革的出现,都是需要相应的环境的支撑。正是在同治中兴的环境下,洋务运动才得以顺利开展,一大批新式企业才得以建立,从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客观的说,同治中兴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提供了某种前提,这一历史意义是必须要予以肯定的。

三、 与西方列强保持了一段相对友好的时期,引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为今后的社会变革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治中兴期间,清王朝与西方列强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形成了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局面。也正是在这一期间,西方的科学知识大量传入我国,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最终在此时被付诸了实践。

综上,清朝后期国力这么衰弱如何能叫同治中兴?因为,通知中兴是相对于前一阶段的清朝而言,的确有进步。经过同治中兴的清王朝,似有一种回光返照的迹象。再者,从后世的角度评价,他避免了国家的分裂,直到晚晴灭亡,基本保住了中国的国土,同时,使得中国开启了近现代化的进程。所以说,就其意义而言,虽然国力没有极大的上升,但是依然可以称得上是中兴。


一个男人不容易


同光中兴的背景。

清朝在在同治朝前,是咸丰朝,咸丰朝可谓是内忧外患:江南有太平天国和清朝分庭抗礼,欲图改朝换代;中原腹地有捻军为患;云南一带回教叛乱,割据云南;整个西北回回乱,陕西、甘肃两地人口屠灭殆尽;英法自海上来,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新疆被阿古柏占据;东北被沙俄鲸吞蚕食。咸丰皇帝每每欲图恢复,终究被连续的打击击垮,在热河去世,留下了两宫太后和同治小皇帝。这也是慈禧太后常说的,“孤儿寡母治国”。

同光中心的努力。

第一,领土完整上。

两宫皇太后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确保帝国西北部的安全,也为中国现在的版图奠定了基础。“海防”、“塞防”之争是清朝同治光绪时期重大的国政,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坚决支持左宗棠收复了新疆,这是同光中兴的第一标志性时间。

第二,洋务运动。

在收复新疆后,两宫皇太后立即着手办理洋务,兴办了一批军工企业,中国开始可以自行制造洋枪洋炮,江南制造局、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天津电报局、轮船招商局等。建立了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傲立亚洲,也实现了“海防”。使用洋枪洋炮装备淮军,对外战争中法战争,中国在武器装备上就不再吃亏。

第三,平定内乱。

咸丰皇帝临死,清朝内乱中太平天国内乱、西北和云南的回回乱、捻军均没有彻底剿灭。两宫皇太后利用各种手段,逐步在同治年间平定了这些内乱,整顿了国内秩序,为国家的复苏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第四,渐开外交。

咸丰皇帝拒不换约,拒不签约,拒绝外国大使驻北京,直接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身死热河、国都沦陷。两宫皇太后认清了现实,设立总理衙门、接受大使、派出外交使节、外派留学生,开始关注和认识世界、主动和洋人展开外交活动,双方不再因为误会导致巨大的战争,并为贸易的开展奠定基础。中法战争中中国的外交宣传,就导致了国际上的舆论对法国极为不利;镇南关大捷后,法国国内也爆发了反战情绪,才直接导致了中法战争中中国的局部战胜。收复伊利的外交斡旋上,也迫使沙俄同意归还伊利城,这都是外交开展并取得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第五,帝国收入的变化。

清代自康熙帝宣布“永不加赋”、雍正帝“摊丁入亩”后,帝国收入很难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同治光绪以前,主要的收入仍然是田亩税收和盐铁税,帝国不在乎对外关税和对内的商业税。后来,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准许湘淮诸将在战区征收“厘捐”,也就是商业税,后来两宫皇太后将“厘捐”正式改为国家征收的商税,这就增加了帝国的收入,也没有违背“永不加赋”的祖训,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引进英国的关税制度,废除行商,有政府开始直接按照新式制度征收关税,使得关税收入连年增加,最后超过盐税,成为帝国的主要收入。后来,甲午战败、庚子战败外国政府的赔款就主要是由关税、盐税、商税来支持,也从侧面说明了政府收入的结构发生了变好。至甲午战败时,清政府的岁入在八千万两,比道光时期的三千万两多了很多,这多了的部分,主要就是关税、商税的增长。

第六,整顿吏治。

大家提起清朝末年无不认为贪官横行,其实这是课本的误导。清末的“清流派”是唯一可以与东汉末年的“清流派”相媲美的一股官场清流。而且清末的清流派是真的在任在职官员,不像东汉末年的清流派更多是太学里的太学生。这些“清流派”官员自身就洁身自好,而且对贪官污吏多有制约,最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就是清流官员对湘淮官员的打击。而清末在职“清流派”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最高统治者两宫皇太后和同治、光绪皇帝的支持。

第六,人口增长、经济复苏。

咸丰末年,全国的人口在三亿左右,到庚子国变,全国人口变为四亿五千万人,也就三十年间,期间还经历了镇压内乱的过程,可见同光中兴时期,人口还是得到增长的,而人口的增长正是中兴的标志。经济上,饱受战乱的江南得到恢复,陕西的三原县、湖北的汉口镇也逐步恢复经济。

第七,文艺的复兴

京剧的形成和繁荣,就是在同治、光绪年间,这也算清朝为国粹提供的直接支持了。

总之,同光中兴,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一面之词,的确在清末存在过同光中兴。同光中兴和后来的清末新政也体现了慈禧太后的治国才能和清朝国家机关并未完全腐烂,大清灭亡更多的是政治问题,而不是治国、经济问题。





交通组之虎周星星


“中兴”的是指某一王朝经过一段衰微或动荡的时期,突然出现复兴的局面,社会较安定,政治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繁荣的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清朝统治者降低赋税,鼓励农民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又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启动了洋务运动,国家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到8000万两白银,几乎是康乾盛世的两倍。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统治后期,1862到1874,同治皇帝在位期间一段中兴时期。

其一:彻底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使中国形式上再次得到了统一。同治年间,清政府以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为主要依靠力量,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从而使得中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

其二: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纵观古今历史,任何变革的出现,都是需要相应的环境的支撑。正是在同治中兴的环境下,洋务运动才得以顺利开展,一大批新式企业才得以建立,从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三: 与西方列强保持了一段相对友好的时期,引进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为今后的社会变革某种程度上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治中兴期间,清王朝与西方列强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形成了所谓的中外和好的局面。

同治中兴只是一段短暂的中兴,是清朝统治的回光返照。


文史清谈


“同治中兴”这个词可不是后人给的评语,而是在同治朝(1862--1874),满清朝臣和慈禧太后就开始自称“中兴”。

清朝“中兴”的标准,其实非常低。他不管百姓死活,只要自己有钱花,洋人不打他,就行。

1,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阻断了南方各省和北方朝廷的联系。南方各省的税收不是被太平军抢了,就是截留在各省督抚手中。等灭了太平军以后,北京朝廷开始重新从江南等地获得税收,财政收入较之前十几年增加了不少。

太平军动乱18省,仅苏、浙、皖、赣、闽五省,人口过量死亡就多达7330万人!以上五省可是清廷的财税大省,这么大的损伤,怎么可能在战后(1864年才结束)就出现“中兴”。当然,清朝不用管百姓的死活,只要朝廷有钱收就行了。只要朝廷的收入增加了就行了。

2,大清国和洋人在1860年达成最终和解,割地赔款求和。通过一系列条约,清廷在赔款通商的同时,丢失15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过,在清廷看来,丢土地没有什么关系,反正离北京很远。赔点钱也没事,反正从老百姓身上压榨的。

而且,让清廷高兴的事来了,此后洋人开始“扶持”清廷。因为,沙俄在西面答应了第十次俄土战争,英法需要在东方扶持一个国家,出来硬抗俄国。于是,在英法美等国支持下,清廷开始洋务运动。

由上而起的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下层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但是,清军开始洋枪洋炮和洋船以后,与洋人的十年的相安无事,让清廷开始飘飘然了。垂帘听政的西太后被吹嘘为“圣主”,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军将帅也成了“中兴名臣”。

可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内的农民运动一直没有停息。捻军动乱全国八省十余年,兵力最高达20万人。一度打到保定,到1868年才被平定。陕甘回乱,一直到1874年,同治皇帝死的前一年才刚被平定。

“中兴”的意思,指的是满清朝廷收入增加,洋人姥爷不打他。“中兴”跟老百姓的生活没关系。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老百姓给洋人推独轮车运物资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的确,晚清后期国力是有目共睹的,同治朝四十多年后清朝也灭亡了,谈何中兴。

不过在当时的中国这也算中兴了,现在我们是以历史角度来看晚清,怎么这么弱,老是被列强欺负,其实这是外交的失利。

对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地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对晚清造成致命威胁的就是咸丰同治两朝的太平天国运动,不剿灭太平天国,中兴就无从谈起。

同治皇帝

1864年,曾胡左李领导的湘淮军集团战胜太平天国、捻军, 重新统一国家, 至少暂时稳定了清朝统治秩序,左宗棠收复新疆。都让天下人看到清朝的中兴。期间晚清大致稳定了几十年,直到八国联军。

所以, 同治中兴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可以算是“中兴”。如果是在传统的时代、传统的社会, 同治时代可能是真的中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 仍延续150年, 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入侵,晚清估计还要延续。


历史研究课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中叶后,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下开洋务运动。也有人把清代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中兴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中兴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中兴的主持大臣主要是奕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胡林翼。他们在镇压反抗人民和平定社会动乱方面发挥了很大效果,同时亦成为了之后洋务运动的重要官员。



大李冠军侯


清朝的第10位皇帝,入关后的第8位皇帝。小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两宫太后与皇帝同治之意。后期的衰弱是从乾隆朝开始,因为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同治在位之时因为有一批可以独挡一面的宗室与大臣像恭亲王奕欣头脑清晰,知道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引进火器,军舰枪炮,广交朋友。还中兴四大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一些比较开明有能力的栋梁之才。虽然同治朝时间不长,可有一片大好景象史称(同治中兴)。最后还要说一个女人(慈禧)有她没她清朝早晚也会亡国/可没有她清朝也不会亡的这么快/没有她穷奢极欲/老百姓也不会这么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个人一点浅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