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团员勇赴抗疫一线——"大"家需要我,我就在这里哪也不去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回家看看——是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A区男护士李军这些年来最大的愿望。看似简单平凡的愿望,对像李军这样的医务工作者而言,想要实现却极不容易。

家人分隔多地 多年未曾团聚

李军家在宜宾市翠屏区农村,通常在回家路上得花费整整一天时间,回家对他而言就成了难事。李军说:"平常下了夜班休息两天,如果要回家,这两天都得花在路上,不能保证睡眠,这样会影响临床工作,我必须对患者负责,所以平时也就没办法回家了。"

93年出生的李军,在他5岁时,父母就离家,常年在外打工。直到5年后,小他10岁的妹妹出生了,他们一家人才团聚在一起见了一面。现在他的父亲仍然在外务工,母亲在老家陪着妹妹读书,而李军从上大学起,就一直在南充,记得上一次一家四口团聚在一起过年,已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去年七八月份李军母亲患胆结石需做手术,因为科室太忙,抽不出时间回家,没能照顾在侧;年前,母亲说外公病得奄奄一息了,很想见见多年没见的外孙,可也因为科室忙,没能回家尽孝,他给外公说:"您坚强点,坚持下去,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陪您过年"。每每想到这些,李军便忍不住流泪。李军的妹妹今年16岁了,可那么多年他跟妹妹相处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个月。李军的妹妹性格很孤僻,不爱说话,他很担心妹妹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因没办法陪伴她成长而感到无能为力,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哥哥。

青年团员勇赴抗疫一线——

李军和父母唯一一张合照


没有平安的国 哪有幸福的家

今年是李军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往些年的春节他都在值班,没法回家和亲人团聚。今年春节,李军的父亲难得准备回家过年,科室护士长李丽华心疼"儿子",给他排了4天假让他回家看看,好让一家四口聚聚。

当李军还沉浸在可以回家团聚的喜悦和幻想中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号角骤然吹响。他没有一丝的犹豫,立即退掉了回家的车票,并告诉父母他需要坚守岗位工作,希望他们理解。

"护士长,我今年哪儿不去,我就在南充,我上过重症医学科,也上过感染科,有较为丰富的传染病和重症护理经验,我随时可以上前线支援。"李军向护士长李丽华说。

当大家疑惑他为什么要再三请愿上前线,李军回答道:"我是一名共青团员,作为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而且我目前还是单身,父母身体也还过得去,就算我有什么意外,还有个妹妹替我照顾他们。相比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另一半要牵挂的姐妹们,我更'幸福'。再加上我是男人,就得比护士姐妹们,更多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力量、一份勇气和一份拼搏。我相信所有护士兄弟都会和我有一样的选择。"大家问他没能回家遗憾是否遗憾的时候,他坚定地说了十二个字:"没有平安的国,哪有幸福的家"。

青年团员勇赴抗疫一线——

选择作护士 不悔入此行

李军在报考大学时,被调配到护理专业,后来就走上了护士这条职业道路。出来参加工作面临了社会对男护士的不理解、不尊重,自己从一开始的不能接受、自卑、彷徨,到现在的热爱、自信、笃定,都是五年从业经历给他带来的转变。

李军说起在隔离区的工作:医护人员每天要带3层手套,2层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和一次性隔离衣,一共4层,戴3层帽子,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鞋套。他说不害怕是假的,到前线第一天就进了隔离区,每天护理完隔离病人空闲下来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快被这一身装备憋得呼吸不了了,呼吸会让护目镜起雾,凝结的水滴挂在睫毛上,看不清眼前的一切是每天都在经历的事,每天上班都被汗水湿透几层衣服。他说他护理过的病人中有一位听力不好的老奶奶,在他面前嚎啕大哭,因为老人家害怕,害怕病魔的肆虐,害怕经济负担不起治疗,吵着要出院,背着一身"装备"本就呼吸困难的他,因为奶奶耳背,只能用尽全身力气靠吼出来的话语安慰她,就这样,他一直陪伴着、安慰老人家,直到老人家平静下来、继续坚强地和病毒作斗争,那一刻起,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在他看来哪有什么英雄,哪有什么天使,只是他认为他必须这样做,这是初心,是使命,是责任!

李军表示如果武汉需要他,他也会毅然决然地请愿上"战场"。他和好多"战友"一样,没有告诉家人这段时间的经历,只给妹妹发了个微信:妹,你长大了,要好好照顾父母。

每天工作之余,李军还会抽时间拍拍视频,写写感想,他说他想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他正在构思《给后援军的一封信》,他想为以后来到前线的"战友"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青年团员勇赴抗疫一线——

最后,李军还想告诉大家:风萧萧兮"疫"水寒,壮士出征定凯旋!请相信南充市中心医院,相信医护工作者,我们一直在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南充市中心医院 毛映捷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