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 医患一家亲 温馨满病房

战“疫”日记 ︱ 医患一家亲 温馨满病房

2020年2月17日 武汉 天气:阴

今天(2月17日)是我们来武汉的第23天,每天的工作都特别充实,四个小时的病区工作我们前前后后要耗时七个多小时,但是,每当穿上那身防护服,浑身就充满了力量。

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在管理两个病区后,又接管了一个病区。在强负荷工作的情况下,每组又抽走了3个人接手新病区。虽然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信心把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进入隔离病房以后,我们的步子迈得更快了。

战“疫”日记 ︱ 医患一家亲 温馨满病房

在10年的临床工作中我养成一个习惯,每次接班要先去病房转一圈,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工作起来也不会忙中出乱。在隔离病房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我注意到前几天来的19床的叔叔,是一个偏瘫患者,性格也比较内向,来到隔离病房后没有家人的照顾和陪护,又不好意思老麻烦我们。今天我一进入他的病房,就看见他在费力地去拿医用小便器,我赶紧跑过去帮他。叔叔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立马开玩笑说:“叔叔,在这里就把我当成您的家人吧,有事您尽管吩咐。下次有事不喊我,我就生气了。”叔叔一下子就乐了,用他湖北版普通话说:“我如果有这么好的女儿就好了,谢谢你,好姑娘!”看见叔叔的午饭没怎么吃,我就给他冲了一杯米粥,顺便把饭也热一下,然后拿起勺子就喂了起来。因为偏瘫,叔叔边吃边流,我一勺一勺地仔细喂着。吃着吃着,叔叔就哭了起来,不善言辞的他一直不停地说着谢谢。“这都是我们份内的事儿,您不是说了,我是您的好姑娘。”叔叔听完,挂着眼泪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战“疫”日记 ︱ 医患一家亲 温馨满病房

32床的爷爷是位空巢老人,唯一的女儿也在隔离,每次来到他身边,我都会故意多留一会儿,和爷爷谈谈心。今天一进他的病房,同病房的患者就开心地说:“郑州的慧慧妞又上班啦!”“你们可以啊,现在连我的班都算出来了。”我热情地向他们打着招呼。他们笑着说:“是你的‘爷爷’喊得太甜,人还没到,喊爷爷的声音就到了”。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无比温暖。

从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工作在老年病科,也就是现在的全科医学科。工作中接触的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因此更能了解他们内心需要什么。他们比一般的患者更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爱心、耐心和关注。也许就是一句简单的问候,“爷爷奶奶们饭吃得怎么样,缺不缺东西?”他们就会开心一整天。来武汉后,在疫情重压下的父老乡亲更需要心灵的慰藉。上次值班,31床的爷爷说想吃柚子,因为特殊时期我没有买到,今天去了赶紧给爷爷说一声抱歉,“柚子没买到,给您带了苹果和梨,回头有了我再给您拿!”也许就是这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让他们感受到,有我们在身边,他们并不孤单。

战“疫”日记 ︱ 医患一家亲 温馨满病房

接近下班的时候,我又去病房转了一圈。“叔叔,我要下班了,您还上厕所么?要不要再喝点水?有事一定要喊人,我把尿不湿给您带上吧!”“爷爷,明天我再去看看有没有卖柚子的,您也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战“疫”日记 ︱ 医患一家亲 温馨满病房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更是一场攻坚战。看到一位位患者逐渐好转,陆续康复出院,我们大家干劲十足,坚决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任务。我们是一个齐心协力的集体,更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团队。疫情面前,我们坚守岗位全力以赴,面对患者,我们用专业技术、用关心和爱,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我想对身患新冠肺炎的武汉亲人们说:你们的平安,就是我们的责任;你们的康复,就是我们的幸福。别担心,我们和你们并肩战斗,只要有坚强的信念,就能战胜它!加油,一起点亮希望、一起迎接未来!”


——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郑州大学五附院 全科医学科

主管护师 许慧慧 记于前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