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孩子小,就可以讓孩子沒有規矩?

糖果果152442686


為什麼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就可以沒有規矩

其實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發育的很好,2-3個月就開始有意識,4-5個月就能配合大人逗笑,6-7個月的時候可以看懂大人的表情情緒,10月齡就已經開始有初步的行為意識了。

很多大人會覺得孩子還小,所有的行為都可以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來收場。但是事實上,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已經有了自己的行為意識,如果家長們不在合適的階段給予正確的指導,孩子會任意妄為養成萬事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小孩子的任何行為習慣都是從小一步步養成的。習慣並不是你想起來了,或者孩子高興了就去做一下,不高興就不做,這不叫習慣這叫秀。習慣是你每天每次看到同樣的事都會去做,或者都會做的更好,日復一日的保持著。

很多人現在的家長很多心裡很脆弱,外人說一下自己的孩子的不是都接受不了,不會從孩子自身找原因,反而覺得別人不好,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

大人過分的寵溺孩子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驕橫、胡鬧、不講理、不招人待見的人!

所以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對孩子本省,對家人都社會都是一件好事!!!





汪小靜關評贊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規矩必須要定。覺得孩子小,可以沒有規矩,其實就是一種溺愛的行為,一味的溺愛孩子,讓孩子沒有了規矩只會害了孩子,一定要讓他明白是非對錯,該立的規矩必須要立。
1要有禮貌,要尊重別人
2拒絕浪費食物
3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公眾場合不要大聲喧譁,打擾別人
4做錯事情就要敢於認錯


5要誠實,不能說謊,說謊會失去別人的信任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7記得對家人和幫助你的人要有感恩的心
8不亂髮脾氣,學會控制脾氣
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孩子小,就可以讓孩子沒有規矩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孩子,規矩必須要定。覺得孩子小,可以沒有規矩,其實就是一種溺愛的行為,一味的溺愛孩子,讓孩子沒有了規矩只會害了孩子,一定要讓他明白是非對錯,該立的規矩必須要立。
1要有禮貌,要尊重別人
2拒絕浪費食物
3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公眾場合不要大聲喧譁,打擾別人
4做錯事情就要敢於認錯
5要誠實,不能說謊,說謊會失去別人的信任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別人添麻煩
7記得對家人和幫助你的人要有感恩的心
8不亂髮脾氣,學會控制脾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d5db57efa584f9f85be8dbba203f3b6\

綺綺媽媽


您好,我是陸超,也是一對雙胞胎的奶爸,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個問題,針對您這種看法,可能有這麼幾種原因:
1.因為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立規矩是他長大以後的事情,現在這年紀還不用說這些事情,自然孩子也沒規矩。
2.因為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還小,覺得現在他主要的事情是吃好玩好睡好,一切都可以由著孩子來,放任不管,這叫溺愛,自然孩子也沒規矩。
3.因為有些家長做事本身自己也沒有規矩原則,家長自己破壞規矩,小孩自然跟著學,久而久之,自然也學的沒規矩,而家長也覺得無所謂。
總之,有些人覺得孩子小就可以沒規矩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言必行,行必果,大人的態度很重要,如果不能從小始終如一的堅持原則,那就是害了小孩,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適用於所有人,包括小孩。家長們想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但也別忘了給孩子有界限的自由!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5c35375544a40d79667b8c04a237963\

睿寶and駿寶


感謝您的提問,我認為:

1,對孩子教育不重視,認為孩子自然成長,大了就好了

2,把孩子當成“爺”來“孝敬”,不能受一丁點委屈

3,解放成人雙手,孩子你隨意

孩子教育很關鍵。

幼兒階段是人生之中成長的起始階段,是幼兒發展的重要階段,對孩子今後的人格塑造及個體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的發展,對幼兒教育有了很高的要求,但是也對孩子有了很大的寬容度。

以前,家裡條件有限,能給予孩子的有限。現在呢,就因為對孩子寶貝太多,給予太多,給的“補償”太多、“放縱”太多、“自由”太多,反而失去了分寸。

甚至會放棄規矩,只要孩子開學;放棄做家務,放棄為家付出,放棄感恩,只管學習。

其實“白眼狼”是養出來的,“啃老族”“坑爹媽”都是教養不當,自己養出來的。

前幾天聽到一個事例:

周麗家倆個兒子,大兒子5歲,小兒子3歲。昨天,媳婦和老公公吵架了,老公公氣的沒吃飯,自己開車跑了。媳婦擔心老公公出事,四下找人。

事情是這樣的:倆小傢伙不聽話,爺爺拍打了幾下,媳婦看見了不高興,給已經上班的愛人張三打電話告狀。

張三作為兒子,不問清楚原因,打電話把老父親又訓斥了一頓。

倆小傢伙究竟做了什麼事情,讓爺爺拍打了呢?

中午,倆小傢伙玩打火機時,把打火機扔進農村廚房的灶火灶裡,奶奶做飯,往灶裡填柴火時,打火機爆炸了,響的噼裡啪啦,關鍵不是噼裡啪啦嚇到奶奶。假如爆炸,燒到孩子呢?引起其他的事情怎麼辦呢?

下午,孩子不知道怎麼弄的,把摩托車的油箱打開,油全沒了,爺爺看見時,他們正往油上扔打火機?這要,嚇死人啊!

這事,無論放在誰身上,都要教訓孩子,好好收拾收拾。生命的事啊!

但是,爺爺將事情給孩子媽講時,媽媽說,“孩子小,沒事的”,然後繼續玩手機。

他的教育方式就是:

6歲大兒子愛玩手機,媽媽專門給大兒子買個手機在屋打遊戲;

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一切聽孩子的,孩子要求大於天。

如果天上星星能摘下來的話,肯定會摘下來雙手遞給孩子,還會說,“寶貝,你玩吧,不想玩了就扔掉,喜歡什麼, 媽媽給你弄。”

追根究底,我認為:

1,對孩子教育不重視,認為孩子自然成長,大了就好了

4,把孩子當成“爺”來“孝敬”,不能受一丁點委屈

5,解放成人雙手,孩子你隨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律法就是社會的規則。在小時候讓孩子沒有規矩,走上社會後,就會有社會的律法來管束。

因此,不要覺得孩子小,一定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在能教育的時候不教,隨後一定會有人替你狠狠的懲罰他。

我是辛桐寶寶,兩個寶寶的媽媽,如需要溝通更多育兒問題,可以關注我哦!


辛桐寶寶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分為兩個問題去回答。
一、小孩子需要有規矩意識嗎?答案是必然的。
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始逐漸向“社會化的人”轉變,儘管還很小還沒有步入大社會,但不論是孩子生活的小家庭,還是上學的幼兒園、和玩伴們的玩耍活動等,都已經具備了“社會化”的基本特質:溝通與相處。沒有基本的溝通與相處之道,人是不可能真正成為社會人,只會走向孤立和自我。而這種與他人溝通、相處的基本方法,就是一種社會化並被人廣為接受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孩童時期也是一個社會化階段,那麼學習“規矩”、懂得“規矩”以及遵守“規矩”,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二、人的規矩意識需要在孩童時期培養嗎?答案也是必然的。
我們一般將人生分為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卻不能割裂地理解各個階段,它們實際上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前後關聯,且常常互為因果。認為“孩子小就可以沒有規矩”的說法,首先就是一種將孩童階段與其他階段割裂開來、孤立出來的錯誤觀點。其次,它也忽視了孩童時期對後來人生的重要意義和基礎性作用。缺失規矩”等教育的孩童時期,常常會導致未來人生的偏差,令人後悔莫及;而完全將希望寄託在未來,更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與看法,希望對提問的朋友有所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d453fbac1e945b08845a700af21f691\

善若水心


你好,我是妞妞麻麻,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如果你認為孩子小,就讓孩子沒有規矩,這種做法,可能會讓孩子養成很多不好的習慣,比如自私,吃獨食,不懂的給人分享,不知道感恩等等。

在生活的這個大環境下,對孩子負面的影響有很多,你不教好的,他就會學壞的。就如一棵幼苗,剛開始你需要去施肥、澆水、除草、打藥,同樣孩子的成長也需要你正確的教育,引導。

孩子幼兒成長有兩個重要的時期,2歲之前是情感培養期。這時候孩子還小,不需要給孩子立太多的規矩,做到更多的是陪伴孩子,在孩子嘗試自己走路,自己吃飯,玩玩具,接觸新鮮事物時,陪伴孩子體驗點點滴滴成長的喜悅,多鼓勵讚美。

而3到6歲是性格塑造期,在這個階段你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學會對孩子說不!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意識,你要學會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比如,明明有很多的玩具,到了商店看到喜歡的玩具不買就哭鬧不走,比如吃飯挑食、愛玩手機,讓他學習坐不住等等。這個階段,孩子很多時候都會比較聽爸爸媽媽的話,你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分享,學會責任,明白對錯,自己能做的事情要學著自己做。如果錯過了教育的重要的時期,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你再去教育,孩子更多的就是叛逆。而且我們父母不可能一直是孩子的避風港,他要去接觸社會,在社會中生活,在社會中生活也是需要規矩的。所以如何很好的處理這些問題,都是做為父母的好好去值得思考和學習的。

你們怎麼認為呢?



媽咪成長時間


孩子小不懂規矩其實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出來干預了,如果說孩子從小不培養規矩的原則性,在孩子犯小錯的時候不及時糾正、引導和教育,可能會將其推向罪惡的深淵。再微小的錯誤也是錯,且壞習慣的養成就是一個個小錯誤積累起來的,身為孩子的監護人,如果不把好關,不對孩子進行原則性教育,,就等於“助紂為虐”,所以,監護人一定要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玲玲老師講育兒


正是這樣只會說"孩子還小"的父母,才會養出沒有規矩的孩子。我始終認定,在孩子小的時候,所做的一切行為都跟父母脫不了關係。

孩子不守規矩有幾個原因。

首先孩子沒有規矩就是因為父母本身就沒有規矩。父母沒有規矩,那孩子沒規矩也不奇怪了。

再次就是父母太過寵愛孩子,每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父母總是第一時間跑來給孩子擦屁股。

那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守規矩呢?最好的辦法還是給孩子制定好規則,最好是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讓孩子守自己定的規矩無疑會更加容易一些。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北鼻駕到


這是教育問題,孩子多小才是小,多大才不小了。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小,所以不能說小就讓孩子沒有規矩。

在孩子可以聽懂我們說的話,並做出某種行為的時候就可以教孩子規距了。不要要求一教孩子就期待孩子能懂,教育需要耐心,也需要他們慢慢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要讓他們意識到什麼是對與錯。只要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到底對與錯就已經是進步了,慢慢教育,潛移默化,有教養的人不需要刻意就已經成為這樣的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