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幼儿园开运动会,本来让他举班级牌子,但他不敢就换别的小朋友了,怎么办?

雨竹Amanda


儿子幼儿园本来安排他举牌,但是由于比较胆小,就被换成别人去举牌了。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呢?

第一,老师喜欢孩子,愿意给他机会事情,的确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同时也要理解老师。

其实老师喜欢孩子有的时候是没有缘由的,可能是觉得比较合眼缘,长得乖巧可爱,萌萌哒。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要多给他机会锻炼她,让他露露脸。

但是我们也要理解老师,因为彩排的话会要走路线,如果小朋友没有办法很好完成的话,老师需要及时换上人选,否则会延误整个园所的彩排任务。

第二,有时候其实孩子并没有觉得受伤了,可能只是大人过于担忧 。

本来换了一个孩子去举牌子,对于被替换下来的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嘻嘻哈哈的又回到队伍中去了。并没有觉得有种“被撤职”的感觉。

如果大人过于担忧,并且向孩子表露出来了,那孩子可能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错了?自己是不是不够好,所以得不到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的喜欢了呢?

其实回到家里,如果孩子并没有对这件事情表露出一些难过伤心,其实家长也不必过于在意。

过多的询问只会引起孩子负面的重视。

第三,如何引导胆小的孩子,帮助他们“能够拿得出手”呢?

多给孩子创造锻炼胆子的机会。

最好爸爸妈妈能够陪伴在旁边,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非常安全的。

比如,从周末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出去游玩的时候,可以鼓励他和小伙伴进行交流。

郊游的时候,小皮球滚落到别人那边去了,别人送回来,鼓励孩子主动别人作出感谢。而不仅仅是羞涩的笑笑,躲到妈妈身后。

在家里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说说今天幼儿园里面学到的新故事,新儿歌。爸爸妈妈来当观众、当学生,让孩子做做“小老师”。

慢慢的,可以扩充“学生的数量”。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人,像外婆,外公。而不是陌生的叔叔阿姨。

当然,这些都必须是建立在孩子自己愿意的基础上。

第四,接纳孩子最纯真的样子 。

其实并不是人人生来都适合当领导者的。

每个孩子他的性格在出生时已经奠基了很大一部分。

记得在电影《美国队长》中,有着机械翅膀的特种兵就对神盾局局长说“比起做间谍,我更愿意去做一名战士。”

如果对待孩子的意愿过于想要“扭正”,朝着家长希望发展的方向去。那么不光家长会觉得很吃力,孩子更会感到非常痛苦。

最后,希望小朋友能够无忧无虑的度过快乐的童年!

以上是我对“儿子幼儿园本来举班牌,因为胆小被替换了,该怎么办”的想法。

你同意吗?欢迎批评指正!


Wunei妈妈微课堂


个人觉得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大人可能太着急的原因。就是孩子错失这个机会,他可能也会觉得有点可惜,但更多的是大人觉得孩子没有抓住眼前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况就好像小孩子出门在外不敢和别人打招呼是一样的。我家女儿以前小的时候,也是不喜欢别人打招呼。后来问她,她自己都说我有点胆小,我太害羞了。我是这样做的,我给他演示了两个场景,一个就是害羞的样子,不打招呼,另外一个是非常自信热情的打招呼,然后问他觉得哪一种效果好一些。他自己都笑着说还是打招呼给人感觉好一些。慢慢的也就开始和别人打招呼了。中班的时候儿童节选小主持人她报名参加了,但是因为声音太小,没有选上。回来觉得有点儿不开心。今年毕业晚会自己毛遂自荐唱了一区《送别》,虽然有点紧张,表现的不是很好,但是她自己已经非常开心了。

小孩子刚开始都是会胆小。随着年龄的增长,见的世面越来越多,他自己也会慢慢调整自己,也会越来越勇敢的。


开心蜗牛妈妈


孩子胆小,很正常的。我们小时候上台都是腿抖得不行,可以理解孩子。慢慢再引导一下,千万不能埋怨他失去机会,这样只会让他变得更自卑。

虫宝第一次在幼儿园上台表演的时候也是一样,表演之前就说很紧张,很害怕。我就跟他说没有关系,敢上台就好了,妈妈会给你加油的。结果表演的时候因为紧张道具都掉了,不过他还是坚强地捡起来继续表演。表演完了之后我问他怎么样,他说也没什么嘛,不是那么可怕。

之后虫宝再上台跳舞,或者参加大型比赛,虽然都还有点小紧张,但他自己已经可以应付了。所以孩子就是只要让他去尝试了,他就不会那么胆怯了。

平时父母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增强一下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主动带着孩子上台表演一次,从正面激励孩子。


虫妈养虫宝


不可否认这样胆小内向的孩子大有人在,孩子害怕焦点落在自己一个人的身上,众人的目光会让宝宝手足无措,虚汗淋漓,甚至会颤抖的说不出一句话……。究竟是什么让孩子望而却步,迟迟不肯踏出那勇敢的一步?

事实上,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做众人瞩目的焦点,让同学羡慕,让家长引以为傲。可是关键时刻就是少了那一点信心一点勇气,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并帮助孩子早日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孩子不再怯场。

—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过度干预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以正面教育为主,不打骂孩子,不责怪孩子,让他知道人不是完美的,可以犯错和失败。

—不拿孩子和其他人比较,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正确认识自己。

—生活中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孩子有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如设计家庭小舞台,让宝宝在表演节目。

—与老师沟通,说明孩子情况,让老师帮助宝宝客服恐惧心理,逐渐喜欢表现自己。比如:先做个自我介绍啥的,课堂多提问宝宝,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演节目等。

—多鼓励,少批评。(此类孩子内心敏感,点到即止)

—一定不要“一口吃个胖子”,硬逼着孩子做事情,否则得不偿失。给孩子心理建设的时间。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大明星,希望孩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有意见欢迎留言。(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我竟然问题请联系删除)





孩子王驾到


孩子幼儿园开运动会,本来让孩子举办的牌子,但是因为孩子不敢就换成了别的小朋友,可能在家长看来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既然老师这么喜欢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委以重任。但是因为孩子自己胆小,而把这个机会白白给了别人,在孩子看来,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从而能看得出来,孩子本身的性格是有点胆小或者是内向的,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以后能尽量的拿的出手的话,就要改变一下孩子胆小或者是内向的这么一个性格。当然家长完全可以趁着这次机会和孩子做一个交流沟通,问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举这个牌子?

不能单单只认为孩子胆小,就是一个理由,孩子胆小肯定也有原因的,比如说孩子说他不愿意在那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这个原因,适当的帮孩子改善一下他的性格,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让孩子多见见这种世面。然后家长在适当的开导孩子,那么孩子这种情况慢慢的就会改善很多,等他在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也就想要表现自己了。

再比如说孩子,就是因为胆子特别小,害怕自己出错,所以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话,这个情况下可能家长就要从自身找一下原因了,因为孩子性格养成都是家长给造成的,我们经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幼儿园孩子的性格他养成了什么样,肯定就是说家长给他培养成了什么样子的性格。



有一些家庭,家长的性格比较强势,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不让孩子干这件事,不让孩子干那件事,那么时间长了导致孩子没有任何一点主见,甚至有的强势的家长当孩子做的事情达不到他心目当中所要的结果的时候,他就会非常严厉的去批评教育孩子。

导致孩子在以后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顾虑到家长的想法,会想着如果做错了,家长会不会批评他?如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所以时间长了孩子在干任何事情都是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甚至胆小。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改正一下孩子的这种情况。

首先家长就要改正自己的脾气和性格,当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家长首先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做这件事情,不要害怕孩子做错了,孩子做错了家长引导孩子改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对孩子大发脾气或者是惩罚孩子。并且我觉得幼儿园的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



因为不是所有的孩子性格都是特别活泼的,有的孩子难免是不愿意表现自己的。家长也不能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强制性的让孩子做一些改变,更不能急功近利的要求孩子必须按照家长的模式来改变。这样情况下到最后有可能会造成反面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家长可以慢慢的帮孩子改正他的性格或者是等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之后,他的这种情况就会改善很多。


最美幼儿缘7


儿子幼儿园开运动会,老师让他举牌子,他却不敢。作为家长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觉得遗憾。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能够理解题主的心情。

因为家长都想让孩子好好表现,尤其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来锻炼胆量。

题主的儿子能得到这样的机会确实不容易,毕竟幼儿园也不是总开运动会,一年也就开两次,班里还有那么多孩子,能轮到自家孩子确实不容易。

孩子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是因为孩子胆子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家长也不要后悔了,这说明孩子还需要锻炼,他还很胆怯,还不能在众人面前好好表现自己。

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也是好事,毕竟孩子还小,错过这次机会,以后还能再有。现在要做的是事情是让孩子把胆量练出来。



我女儿小的时候胆子也很小,幼儿园开联欢会,全班同学都上去跳舞,只有她不跳,因为她连参加排练都没参加,她不敢!

作为家长,此时真的很尴尬。但自己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包容。那一次联欢会,我女儿就是一朵名副其实的壁花。不但如此,她还拉着我,不让我参加家长项目,和她一同做壁花。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培养孩子就像养花一样,需要静待花开。孩子不愿意、不敢去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能强迫。但是事后要多鼓励孩子去表现自己。

一年过去了,长了一岁的女儿可跟一年前不一样了。这一年的联欢会上,她不但参加跳舞、游戏,还一个劲地推我去参加家长游戏,表现得特别大方、活泼。

慢慢的,我女儿再没有过那么胆小的表现,机会也找上她:英语儿歌比赛、升旗手、运动会打牌,等等。她也都能完成。虽然还不够主动,却也不再退缩。

题主的儿子现在胆小,不代表以后胆子也小,多鼓励他,给他机会表现,孩子的胆量会越来越大,表现也会越来越好的。


艾悦之洲


孩子有时候总有一些不敢行为,不敢见陌生人,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表达自己,不敢站在其他人的前面展示,不敢一个人睡。面对孩子这些“不敢”的行为,家长常常会语重心长的劝导或想方设法的鼓励孩子勇敢一点。但是,在孩子“不敢”的时候,家长有些事情是不适合做的。

1、出口否定句

很多家长在孩子表现出不敢行为时,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孩子胆小、怯懦,会把孩子跟其他的孩子做对比,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大方勇敢呢,而自己的孩子这也不敢那也不敢的,感到非常恼怒。

然后可能就会出口责骂孩子几句,说出一些否定孩子的话,“你怎么这么胆小”可能是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气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贴上这样子的标签会让他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不敢的行为也越多。

2、以“妈妈不爱你”刺激

面对孩子“妈妈我不敢”、“妈妈我怕”这类的话,妈妈可能会用“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子的话来威胁刺激孩子。孩子年龄小,他可能会信以为真,这样子孩子会患得患失,并且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去强迫自己做不愿意不敢做的事。


3、强推孩子上台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敢做,就逼他,认为压力能激发孩子的潜能。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家长越是逼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孩子心理上会越发抵触,然后下次就更不会想上台。

4、与其他孩子作比较

可能孩子因为不敢而放弃了表现的机会,推选了其他小朋友上去。家长在这种时候或是在平时,都不要轻易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做比较,说“你看,那个小朋友好勇敢呀”“那个小朋友表现的真好”,你的本意是想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学习,但是其实这样子做,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年龄小,还有发展的无限可能,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某一次的“不敢”就给孩子定性,贴标签。大人也有不愿意做某事的时候,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那么不要勉强,鼓励他下次努力就好。

而如果发现孩子有了一点一滴的进步,家长要及时的肯定,增强他的自信心。


茫茫i


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有的孩子特别招老师喜欢,但是,往往在“委以重任”的时候,有部分孩子是“拿不到台面”上来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害羞”。

这件事,怎么说,喜忧参半吧

高兴的是,孩子还是比较突出 的,能在这么多人里脱颖而出,能担任“举牌子”的重任,说明 孩子还是很优秀的。

担忧的是,孩子有点胆怯,导致不能上场。这也给你提个醒,孩子性格有点胆怯,需要以后 多增强一下。

没办法,不能上就不能上吧,那有什么办法。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经常锻炼的,以前我儿子在幼儿园里时,排在前面 跳舞就吓得直掉眼泪,后来上小学,不断地上台表演节目,胆子就变大了,对于上台表演、演讲、说话等都不怯场了。

所以,经常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能表演的节目,多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孩子就会成长的!加油!


Longsuixinyuan


害羞 和胆子这种事情我真的觉得是可以培养的 我儿子上早教的时候 每次上去唱儿歌或说单词 一开始就不敢 我也不逼他 但老师和我会鼓励他 一次不行就两次那样 现在每次都第一个上台唱歌 唱完很自豪的跑下来拥抱 所以没关系 多锻炼多鼓励


娜娜168355627


多参加集体活动,多鼓励孩子,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鼓励是必要的,培养孩子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性格,对他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