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卫健委宣布已经发现了第四代传染病例,为什么这个消息更让人揪心?

张之瀛大夫


前几天,媒体报道重庆市卫健委宣称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特点,新增病例中,三代感染病例占比明显增高,溯源还发现2月10日该市首次出现2例第四代感染病例,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表示担忧,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病例是怎么来划分的呢?为什么这个消息让人揪心呢?

一代、二代、三代、四代感染病例是怎么来划分的呢?

(1)传染病人的代际分类。

跟大家科普一下,一代感染病例(A)是与含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环境密切接触并感染的人群,新冠肺炎一代感染者指直接解接触了疫源地华南海鲜市场,在市场被病毒感染而不是被他人感染的病例;二代感染病例(B)是指被第一代感染者A传染,传染的武汉人或去过武汉的人;三代感染病例(C)是指被第二代感染者B传染的人;四代感染病例(D)是指被第三代感染者C传染,就是全国各地被第三代传染的人群。

对传染病人进行代际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溯源,隔离相关的人群,研究每一代际之间的传播途径,专家们可以从每一代际的传播过程来分析传染病是否有了新的传播途径,传染性是否减弱,毒力/致病性是否减弱。

为什么这个消息让人揪心呢?原因有2点:

1.传染链条延长,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疫情由输入性向扩散性过渡,本地病例逐渐增多,病毒感染发生扩散的风险加大。第四代感染病例的出现意味传染链条延长,病例轨迹回溯的强度要增强,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试想一下,如果某个人是第四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又处于潜伏期,没有任何不适,其他人就很有可能由于以为他没有去过武汉或者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人,疏于防范而被传染。

2.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病毒变异株的出现。

根据传染病的发展规律,一种传染病的感染病例代际越往后,说明感染人数也越多,病毒可能会在一代一代的传播中变异。根据目前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分离的测序,还没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了变异。由于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专家们可以很快看到它的各种变化,目前监测到病毒之间的差异非常小,小于1%,这些差异还在进一步甄别,还需要进一步密切监视。

目前有什么办法应对疫情?

从政府层面必须强化地毯式排查和网格化管理,以各地区外来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咳嗽发烧等人员为重点,开展深度排查;对已确诊人员,要组织相关社区和单位配合开展轨迹回溯,及时掌握密切接触者,逐一落实医学观察等措施;加强物业小区管理,严格落实小区进出车辆、人员登记及体温检测等措施;从民众层面,不扎堆、不聚餐、不串门,勤洗手、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就医。

结语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扩散蔓延任务十分艰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在发酵,切不可大意。虽然天气晴好,也不可轻易走出家门,放松警惕,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大家都有一个重要共识,就是自我隔离,隔离是防控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每一个人都要有意识,要自我保护,同时这也是在保护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