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庚子新春骤然打响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各级党政来说,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

疫情之下,汕头取得“三无两高”的阶段性成效:至2月19日,汕头已连续1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无发现社区传播病例,无死亡病例;25例确诊患者已有18例出院,保持较高的治愈率;全市超过一半规上企业复工复产,实现了较高的复工率。

对熟悉汕头的人来说,这个抗疫成效殊为不易!“三无两高”的背后,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坚决有为,是无数人不眠不休的辛劳付出,是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物资统筹和社会动员,是高度集成的风险防控智慧,也是这座城市“韧性”社会治理能力的显性爆发。

汕头是经济特区、粤东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全国第四,外出经商、务工的人员遍布全国,仅在湖北经商就有10万乡亲。在邻近春节、大批在外汕头人集中返乡的关键节点上,如何防止疫情爆发?疫情来袭,汕头的决策者保持强烈和敏锐的“风险意识”,始终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紧扣“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抓早抓严抓实抓细,为城市的应急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汕头探索”。

坚持底线思维,快速响应抢时间

城市应急管理中,什么最重要?无疑是生命安全。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事涉生命,事关安全,再怎么小心谨慎都不为过。

往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汕头市委、市政府坚持底线思维,快速反应,采取断然措施,在全省率先探索集中隔离模式,牢牢控制疫情传播风险,为筑牢疫情防线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当国内多数地方仍在推行居家观察的时候,汕头疫情防控指挥部于1月22日就决定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所有符合隔离条件的人员应收尽收,不搞居家观察,而是在全市征用宾馆作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留观,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从决策到落地,短短三天里,全市40个宾馆近5000个床位迅速完成发动、征用、移交、消毒和人员配套,由各区县接管;全市各村居、社区同步,拉网式排查全国重点疫情防控地区返乡过节的乡亲和近期有过湖北居住旅游经历的人员。1月25日正月初一,所有排查出来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入住留观点。

正是真正做到“早宣传、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筛查、早治疗”,汕头累计25例确诊病例都是输入性病例,其中绝大部分确诊病例都在观察点被发现,有效阻断了疫情的传播途径。

坚持公开透明,理性抗疫不恐慌

社会意识是城市风险防控的重要保障。而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政府与社会公众充分的风险沟通,恰恰是避免社会过度恐慌的良方。

随着疫情在各地蔓延,各种谣言开始在汕头出现,一时间人人自危。如何消除民众恐慌,让全社会理性应对疫情、共同防控病毒?汕头意识到,“透明公开是最好的定心丸”。

1月25日早上9点,汕头市卫健局公布的首例确诊病例信息详细得颇不寻常:除了病例的基本情况,还发布了症状、收治医院、近期行动轨迹等信息,并告知公众,政府正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专家对市民个人防护的指引。卫健局官微文章一发出,阅读量瞬间飙升,本地媒体也纷纷转发。此后,在不泄露病人隐私的前提下,权威官媒的“详细发布”成为汕头惯例。如今,全市25个确诊病例都有固定序号,除了各人基本信息,每个病例之间的亲属或接触关系也都有详细说明,让人一目了然。

权威疫情信息的透明公布,回应了社会关切,满足了群众知情权,也让更多市民在疫情防控中主动起来,不信谣不传谣。与此同时,各种专家、科普的理性声音在众多媒体的合力下,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迅速转化为汕头市民的集体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也成为汕头防疫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当然,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基层社会宣传绝对功不可没。这个春节里,汕头的乡村社区可谓“土办法”、新招式层出不穷:大喇叭循环喊话、新媒体滚动发布、无人机片区式无接触测体温、村干部挨家挨户发放“温馨提示”……在春节祭拜风俗盛行的汕头地区,最终能够真正刹住一个个“乡里闹热”、民俗惯例,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真的相当不容易!

坚持社会协同,全域发动有力量

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工作重心和力量支撑在基层;打赢疫情防控的硬仗,关键也必然在末梢。

面对发展迅猛的疫情和春运高峰双重因素的叠加,如何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汕头周密梳理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广大乡村的潜在风险源,在原有基层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快速构建起“密不透风”的大联动应急防控网。

“外防输入,卡口筛查不漏网”,全市51个交通卡口确保不漏“一人一车”!从1月24日起,汕头实施“前端密集防守”,在全市51个道路出入口和“两站一码头”设立交通卡口,卫健部门驻点排查,交通和公安等部门联合检疫,对输入性旅客特别是疫情重点地区来汕人员全覆盖体温监测,分类精准处置。同时,对运输防疫应急物资及人员、重要工农业生产物资的车辆,实施快速筛查、快速放行,确保民生物资、应急物资高效快捷安全通过,做到“又严又准”。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内防扩散,村居排查全覆盖”,全市1087个村(社区)细化为7506个网格开展地毯式排查,“不留空白、不漏一人”!从最开始的市、区、街镇和村四级联动,全覆盖敲门排查建档,到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外来人口逐渐增多,实行村(社区)小区100%排查管理等“五个100%”,从方方面面“精准施策”,筑牢防疫之网。

高效的社会动员力,还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快速响应和协同作战:全市工商企业紧急动员,稳定“米袋子”“菜篮子”,成为保供应保交通保服务的中坚力量;市、区、镇三级机关1000多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一线,结对包干;各小区物业公司守土担责,做好联防联控;各行各业志愿者加入爱心行动,筹集善款物资,到医院、到卡口送温暖;就连一线女医护人员家里的蔬菜,都由汕头市妇联帮忙解决了……多方共建共治,社会平稳运行,一个“强政府、强社会”的基层治理雏形正在汕头的抗疫实战中得到锻造。

坚持全国一盘棋,休戚与共暖人心

严峻的疫情向汕头下了“战书”,这既是对城市治理能力、应急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城市精神的一次检阅。疫情之下,汕头人以细致入微的暖心言行,对“休戚与共”作出更加深切的诠释。

大年初一,首批接受医学观察人员开始进驻全市各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新春佳节“被隔离”,以及对疫情、甚至病情的焦虑等等,让很多留观人员情绪不稳定。怎么办?留观点以“服务”为先,配备医生、护士、民警、护工和管理人员等,全天候24小时值守服务留观人员。一些留观点还外请专业厨师“掌勺”,精心搭配一日三餐、统一配送。1月29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一则报道《武汉市民蔡霞的隔离日记:滞留异乡,我们受到了这样的“特殊对待”》,作者是武汉一名大学老师,文中详细记述他们入住汕头留观点备受关怀的细节,并由衷赞叹“特别感恩汕头政府和人民,是他们让我们知道,武汉人并没有被歧视,没有被孤立”。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做细留观点服务的同时,汕头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全力完成省疫情防控重点物资收储任务,先后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18批共265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迅速选派三批共54名骨干医护人员组成抗疫医疗队,赴湖北开展医疗援助;来自社会各界、热心乡亲的一批批医疗物资,也通过各种渠道驰援湖北。

坚持战时状态,失职必究不含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从除夕开始,汕头全市公务员取消休假,防控工作立即进入战时状态。

军令如山、失职必究!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汕头委始终态度鲜明: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置若罔闻、敷衍塞责,不担当、不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

汕头潮南区两英镇个别村(社区)多次出现人群聚集,该镇党委书记、两名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因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被就地免职……非常时期的雷霆手段,给全市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疫情防控工作关乎群众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懈怠和敷衍。“群众在哪,责任就在那”的理念,必须在每个党员干部心中扎根,在每个具体管理措施下落地。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战时状态,汕头政府还主动对接涉及抗疫大局的企业生产经营。从大年初一到现在,汕头17家重点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开足马力,一些还超常规增加生产线、扩大产能;16家具备条件的企业迅速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在此背后,是各级职能部门不断升级迭代的公共服务,也是汕头党政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暖企稳岗见实效

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也考验着地方党政的执政智慧和责任担当。汕头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打出一系列暖企稳岗的“政策组合拳”,推动企业节后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让政府过紧日子,只为了能换来企业的好日子!在不折不扣落实广东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的基础上,汕头再出台“20条措施”,市财政真金白银拿出6亿元资金,各区县也纷纷跟进,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防护物资、降成本等难题。汕头在全市156个在建重点项目设立用工保障服务专员,鼓励企业组织员工能返尽返,并加大网络招工力度;对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由政府免费提供集中隔离点。为增强企业和建设工地的防护物资保障,汕头还专项调配发放了40万个口罩和体温计、消毒液等。与此同时,汕头做好政策落地服务,由市领导对口联系服务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专人对接,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各职能部门靠前服务,做好政策解读、优化相关手续,帮扶企业尽可能快地渡过难关。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截至2月19日,全市7600家工业企业复产,其中超过一半的规上工业企业已复产;全市156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已有82个复工,包括牛田洋快速通道、苏埃通道、汕头大学东校区暨亚青会场馆等18个广东省重点项目。

复工企业每一天都在增加,返汕人数每一天都在上升,防控任务每一天都在加重。面对未来,汕头战“疫”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们能确定的是,如果每一个汕头人,尤其是担负社会治理职能的公职人员,都能坚定不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认真把自己的事做好,坚持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想在先做在实,用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我们必将迎来最终胜利。

抓早抓严抓实抓细,展示“韧性”社会治理能力——战“疫”大考中的“汕头探索”

【记者】刘家业

【通讯员】黄锐辉 张明纯

【摄影】方淦明

【文字校对】潘经春

【统筹】曹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