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發,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器人化是新的發展方向嗎?為什麼?

河血


其實,我個人就是機械自動化專業,目前從事汽車領域自動化,之前從事過醫療製藥設備,檢測設備,檢測機器人等等,基本上都是自動化程度特別高,而且越來越偏向智能化,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工業4.0在歐洲的推廣,以及中國的製造2025,無人化,智能化,自動化,機器人代替人都已經走在了快速發展的路上,這次肺炎,部分醫院已經用到了機器人送藥,檢測等。未來自動化,智能化,機械化,無人化更值得我們期待,而且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可靠性更強!




徽州阿平


談不上所謂的“新四化”,事實上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器人都是工業發展的各個階段一些標誌性產品。沒有一種產品是孤立存在的,他們會共存於工業4.0,或者說中國智能製造的產業前景中。

從最早的蒸汽機到電力時代,再到計算機進入工業領域應用,相繼出現伺服系統,傳感器,工業機器人等一批革命性的工業自動化設備,最終這些設備,在智能製造軟件(PLM,MES)系統集成實現產線,工廠的無人化生產,實現智能化生產。這才是四化的現實性解釋。


這四個詞語在一起非常容易混淆視聽,覺得高大上其實單獨說其中一種,那真的啥也不是。

1、自動化——機械發展的必然道路,計算機信息技術帶來的工業3.0的標誌化情景

工業領域自動化,是一個狀態名詞,在自動化大行業下面是:

包含:運動控制,驅動,控制系統,反饋元器件,閥等等。

從這往下細分就是:我們熟知的控制系統:數控系統(CNC),過程控制(SCADA等),驅動(伺服系統等),運動控制,反饋元件(傳感器等)。

在工業自動化產品的大類領域,包括我們熟悉的PLC,HMI,伺服電機,直驅電機,數控系統,通用運動控制系統,各類溫度,溼度,壓力,光電,位置傳感器,乃至各類閥門都是屬於工業自動化產品,也被稱為工控大類產品。

大眾熟知的西門子,三菱,ABB,施耐德,霍尼韋爾(也做3M口罩),羅克韋爾等等都是工控行業的巨頭。

龐雜的自動化產品,分門別類的自動化方案,是無人化工廠,智能化工業解決方案的基礎。

2、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柔性化製造的代表

事實上機器人,智能算是工業自動化領域,柔性化製造的集大成者。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工業機器人其實是工控自動化基礎產品組合的一個集成化產品。

工業機器人是由:伺服系統,機器人控制系統,減速機,各類反饋元件集成化的一個產品。

單純的工業機器人,啥也做不了,工業機器人需要配合自動化產線,實現柔性化製造。因此在工業領域,常常遇到的情況是工業機器人如何同PLC通訊,如何同伺服軸聯動,如何同工業軟件實現離線仿真等。

並不是說使用了機器人就實現了智能製造,就做到了無人工廠。工業機器人是需要人工調試,同產線其他設備實現有效協作,這是在一套工業生產邏輯控制下實現的自動化生產。

3、無人化——所謂無人工廠,並不是完全無人,只是需要很少的維護人員。

不管是西門子的模範化工業4.0無人工廠,還是國內的任何一家無人工廠,其目的不是要真的無人,而是要在提高生產效率,讓生產動作標準化從而實現良品率的提升。

工廠需要無人化產線的核心要素:單位時間產出高,產品良品率高。生產中我們都知道,人工做的工序越多,就需要大量的檢測工序,不然很難能夠做到產品良品率較高。

良品率高低是什麼概念?我們以手機屏幕3D玻璃為例,早起手機屏幕3D玻璃產線的良品率是70%,這個就說明企業沒生產10個產品,就要報廢3個(粗略的一種說法),這種情況下,那個企業能夠承受這種虧損。因此大量的工業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進入手機零部件領域。

焊接領域應用的工業機器人

4、智能化——最終工業發展的終極狀態是智能化生產

【鄭重聲明一個誤區】不管外面消費市場以及各類消費領域如何解讀智能製造,工業產業智能化,不等於定製化,也不等於個性化,或者說智能化與定製化,個性化完全沒關係。

工業生產的智能化,實現全工業流程的監控,控制,干預。通過數字孿生技術,以及各類工業自動化軟件(PLM,MES等),讓一個複雜而且實際的工廠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展現在你面前,並且能夠做到完全的數字化可控。

智能化的四大特點: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


總結:疫情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工業市場,進行了一次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的教育。這裡為什麼分開說是自動化,智能化的教育?

中國作為一個工業製造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產業分佈多,產業區域分佈廣。有經濟發達的產三角和珠三角已經開始從工業3.0向工業4.0邁進,有中西部區域才剛剛實現工業2.0向工業3.0邁進,這不是貶低誰,而是不同區域的階段趨勢不一樣。

同時各個企業也不盡相同,國企,大企業自動化程度都達到60%,甚至更高,小企業仍然主要依賴人工。

因此,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讓國內市場出現物質緊缺,前線抗擊疫情裸裝上陣的高風險情況,這確實刺激這國內自動化市場。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教育過程,目前能夠看到的是一下大型企業,或者說國企會在這輪疫情過後加快智能化工廠的建設。

畢竟歸根到底,建設智能化工業生產體系,可不是花費1年,或者說花費1萬億,或者兩萬億就可以的,那真的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天文數字。

同時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建設一個無人工廠也是投資極其巨大,因此,有市場需求,才會渠道企業去大力的投入無人化,智能化產線。


機器人觀察


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爆發,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器人也是發展方向。新冠肺炎會在某種程度上促進這種發展。而這四化也可以全部歸結為智能化。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出現了智能化的趨勢,這是技術發展的結果,也是市場發展的需求。

我們來看幾個場景,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趨勢

先看我們身邊的智慧家庭:今天我們的家用智能設備越來越多,人工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路由器,就拿掃地機器人來說,就體現了智能化、自動化、無人化、機器人化。華為、小米等企業都在構建各自的智能家電生態系統。

再看我們生活的城市智能社區、智能交通:我們乘坐公共交通已經可以刷手機購票,我們駕駛的汽車越來越智能,從智能駕駛向自動駕駛發展。馬斯科說,在車庫裡已經實現了車找人,而不是人找車。自動駕駛汽車,又是典型的智能化、自動化、無人化、機器人化的體現。

再看工廠。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車間裡的工業機器人越來越多,它們同樣是智能化、自動化、無人化的機器人,他們能比人更高效率的工作。人工智能的發展,一方面工廠智能化了,另一方面生產出來的產品也網絡化、智能化了。

就像2003年非典爆發,促進了中國電商的發展,新冠肺炎的爆發,從一定程度上也會促進智能化的發展,當然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


創新亦言


疫情防控壓倒一切,國家正舉全國之力嚴防嚴控。

我們多年發展的自動化等先進手段,如今正接受這次考驗的洗禮。它們必將物盡其用,成為全黨,全軍和國醫療界的醫士控制疫情,摳除瘟疫的有力幫手。而且通過在這次無硝煙的戰爭中的嘗試和使用。讓"四化"更完善,讓使用者操作更精準,手段更靈活。

雖是一場災難,英勇無畏的中國人必將在戰勝災難的同時將其自身鍛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


坡泊215


隨著科技的進步,行業的特定性,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械化使用程度會越來越高。但從這次疫情來看,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械化已經為公共服務,交通,醫療等領域帶來極大的便利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一,無人機

大家不管從視頻還是新聞中,都不難看到,無人機在本次疫情中發揮了極大的效用,為防疫防護工作解決了時間緊,任務重,人力不足的問題。

二,機器人

由於疫情防護需要,部分醫院採用了機器人送餐服務減少了不必要的接觸和人力的不足。

三,網上辦公

雖然部分企業順利復工,但為了減少接觸和病毒傳播,在可行的範圍內採用網上辦公。

疫情期間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械化的應用遠不止這些,待到疫情結束,相信交通,農業,科技,醫療,企業等領域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機械化的應用一定會升級和普及化!



遙遠的救世主40


自動化、智能化與無人化,都是製造類企業一直關注並逐步採用的模式,降低人工成本也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對於人員依賴也會降低。但積極的一面來看,讓很多工人要開始學習智能化設備的使用,提升自己扛競爭的能力。例如奶製品牛奶罐裝產品線,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後,對於原有的生產線做了自動化與智能化調整,包括檢驗、罐裝、包裝、上架,基本都實現了自動化。蒙牛這類改造比較大的奶企,由原來的單產品線近千人,到現在每條線只有57人實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大大降低了人員成本,同時也減少了人員疏忽所帶來的問題,保證了食品安全,提升了產品的可追溯性。

相對於醫療、教育等,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應用與大數據的使用已經被提上日程,並且有很多區域已經投入巨大的資金成本在試水,比如2019年底的青島的因材施教項目,一次性投入過億元,通過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教育方案,來進行因材施教的試點工作。

醫療方面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採用很多的無人化技術,比如無人巡診、病人的物聯網管理系統、醫療大數據的使用、都已經廣泛使用。

正如您問題所說,本次肺炎的爆發,應該是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運用的一次催化劑,未來的無人快遞、醫療大數據、傳染病監控系統的進一步使用,降低傳染病的爆發風險。

技術的進步可以讓人類有了更多時間去享受生活、去努力的享受技術帶來的變革,讓人類降低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donny52162166


我們人類有一種天性,總是希望用最少的力氣和時間,去做最多的事、獲得最多的收益。


自從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相繼發明以來。

人類對機械化,自動化的追求就已經開始。

隨著互聯網、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人類對無人化、智能化的追求就已經開始。


新冠肺炎爆發,給人類一個驚醒。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疫情爆發。

2020農曆新年春運前夕,疫情開始氾濫。

春運開始,全國放假,疫情被返鄉的人們帶到全國各地。

隨著新年初一、初二的到來,疫情加劇,防疫人員、防疫物資、防疫生產,統統短缺,加上國家啟動人員流動限制,各種困境,雪上加霜。

這一窘境,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了一個大大的‘驚醒’!

如果我們的生產線、供應鏈、運輸鏈,不那麼依賴人、可以遠程啟動。

如果我們的醫療設施,在面臨高傳染風險的疾病時,可以遠程醫療遠程看護。

如果我們的交通還能智能一些,提早感知疫情在蔓延,智能干預交通。

可能我們的物資不會這麼短缺,我們的醫護人員不會有那麼高風險甚至是生命威脅,我們疫情重災區以外的地區不會那麼快的被感染。

如果我們一些勞動,可以不必人員聚集起來才能完成。

可能我們的春運傳播病毒,就不會那麼厲害。


“新四化”——機械化、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

其實,人們對“新四化”的追求,從未停止。

只是由於市場原因,進程原因,共識原因,導致它的推進不那麼迫切。

新冠肺炎的爆發,相信無論你是哪個行業的,對“新四化”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需求。

機械化、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

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新四化”的火熱“戰場”。

隨著5G商用、自動化技術逐漸成熟、無人化需求的攀升,在加上此次疫情使人們對智能化需求的變化。

“新四化”在防疫和醫療上,也會有需求。

我們看到新冠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因為防護裝備帶來的額外傷害,可能已經遠遠超過了疫情給他們帶來的精神壓力。

如果有一天,他們面對高傳染性的疾病救治時,能有同步機器人在疫情區實施治療和看護,而他們只需要在隔離操作間,穿著輕便服裝就能完成治療醫護工作,我想受感染的醫護人員甚至因此致死的醫護人員的人數會幾乎為零。


所以“新四化”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作用下,一定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無論哪個行業的應用,都會得到革命性的壯舉。


機電匠


在沒有疫情前,我國的,自動化,智能化,機器人就有很大的成功,將來發展會越來越好,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