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了,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白富美287


能想什麼?簡單一個字:慌!慌!慌!心慌!以後的日子怎麼辦?🙄🙄🙄


大灰蘭3630120698042


你好,我是情感領域作者一隻蜂蜜,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婆家的侄子就是被父母拋棄的那個孩子。說出來全是心酸。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現在的孩子在家庭裡是小公主,小皇帝的地位,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有的家庭,一旦父母離婚,孩子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庭,孩子就像從天堂拋進了地獄。

我大哥和前嫂子沒離婚前,大哥在外面賺錢養家,前嫂子在家帶孩子,大哥每月給他們母子2000元的生活費。 聽鄉親鄰居說,前嫂子個性比較特別,喜歡與人打架,教唆自己的兒子罵長輩 ,還親自動手打掉了婆婆的三顆門牙。這些都是傳言,我沒有親自見過,只是將信將疑,聽一半信一半。我與老公結婚的第一年,有一次去他們家竄門,看到前嫂子輔導侄子的英語作業,出於好奇,我翻看了一下侄子的作業本,有好多題都做錯了,我隨口問一句:”這些是你自己單獨完成的嗎?“侄子自豪的回答:”不是啊,我媽教了我很多呢."我沉默了,不想告訴侄子的真相,說他媽教的是錯的,怕有損母親在他心中偉岸的形象。我就納悶了,當母親的既然知識水平有限,何必把錯誤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孩子呢,這不是害了孩子麼?!在那一刻,我聯想到鄉親們對前嫂子的評價,覺得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結婚的第二個年頭,大哥和前嫂子離婚了。離婚是大哥提出來的,前嫂子淨身出戶,前嫂子沒要房子沒有經濟補償,兒子歸大哥撫養。大哥很少管教自己的兒子,壓根兒不聽大哥的話,加上孩子內心認定父親趕走了自己的母親,對父親滿是怨恨。孩子讀到初一就被學校開除了,後來大哥讓他去學修車,學了幾天回來了,死活不去了。後來,侄子陸續找過幾個工作,每個工作不超過一個月,就回來了。有一回,派出所的人找上門來了,說要逮捕侄子,在他居住的房子裡搜出毒品了,還有槍支。侄子被關進了派出所,因為沒有到18週歲,關了兩個月,放出來了。

侄子現年17歲,既不工作也不上學,每天跟他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塊,讓我大哥給他生活費,不給就揚言要打大哥。

大哥常年在外打工,前嫂子改嫁,侄子成為了一個沒人要的孩子。他一個人住在大哥之前住的房子裡,每天吃泡麵,鬱鬱寡歡,無所事事,但沒人管。

有一首歌謠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願每對父母都能珍惜婚姻,給孩子一個完整有愛的家。


一隻蜂蜜


我認為孩子的內心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爸媽都不要我了,然後內心產生自卑。其實好多原因還是在於家長,離婚後兩個人對孩子的關心都少了,讓孩子缺少了安全感,父母的做法是決定孩子的成長的。我舅舅家孩子我的妹妹,小的時候父母離婚,然後每次我媽帶著我去姥姥家,妹妹都會鬧,然後去問我姥姥,為什麼我姐姐有媽媽,我就沒有媽媽呢,孩子內心其實渴望母愛的,渴望一家人和睦在一起,所以吧,如果真的選擇了離婚這條路,那一定要好好對待孩子,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沒有人要了,希望每個家庭都和睦,願安好。


大頭小姐姐


這個問題和孩子的年齡,離婚原因,離婚後的狀態等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0到3歲父母離婚

這個時間段內離婚的家長不在少數,大多是剛結婚的年輕人,本就產生問題,想借助生了孩子以後來緩和關係,這本就是錯誤的,也一定會造成之後的分開,結婚前五年,兩個家庭組合在一起,早早有了孩子,年輕的父母還沒有完全進入到父母的角色,現代的年輕人又過於衝動,會因為一些家長裡短長期擠壓而選擇離婚,總想著還算年輕,還能再重新選擇愛情。這樣的家長離婚,其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傷害,一方面對於孩子來說,孩子還沒有形成記憶的時候就開始缺少一種愛,就沒有體會過一個完整家庭的愛,對於孩子來說,不會有過大的打擊,但是會讓孩子的一生中缺少一些東西,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畢竟缺失的這部分是孩子一生都無法再彌補的。


孩子3到18歲離婚

這個階段是孩子的成長階段,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記憶,甚至會有青春期,叛逆期,這個期間父母離婚對孩子一生的打擊,甚至是日後的成長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這個階段可能父母會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經常提離婚,孩子的成長環境就是壓抑的,對於婚姻是厭惡的,如果離婚後,如果父母沒有做到和孩子溝通,孩子可能會養成自卑或者走向極端的性格。

孩子18歲後離婚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個階段如果父母離婚孩子可能會比較能夠接受,並且對孩子的影響也會比較小。

但是,在我認為,離婚是給那些吃喝嫖賭家暴的人設置的,兩個人一輩子生活五六十年,不打架不吵架是不可能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愛情兩個人走到一起,等五年十年後其實就是親情了,怎麼能說散就散呢,如果迫不得已走到離婚的一步,也請處理好孩子的事情,把傷害降到最小,畢竟孩子還有一生的路要走。


鬱語35


“你會讓你家的孩子娶(嫁)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嗎?”

這其實是帶點歧視色彩的語言,不過卻還是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其中更有人直接表示不允許,這其實聽起來挺扎心的,畢竟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並不是他自己選擇的,他也是“受害者”。

其實父母離異給孩子帶來的傷害真的很大,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性格,一起來看看以下因為父母離異而很容易形成的這幾種類型的孩子。

1、 無動於衷

有些孩子在父母離異之後的情緒還是比較穩定的,他們心理素質過硬,對於父母離異若無其事,因為在他們的心裡,不管父母怎麼樣父親終究是父親母親終究是母親,他自己依然是他自己,離也好合也好,既然你們不在乎我也不會在乎的。

2、 嫉惡如仇

相信這是大家經常可以在電視劇裡看到的,他們對待父母離異的問題上是採取仇恨手段的,因為父母的離異讓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傷害,而且他們很有可能會偏向父母中的父親或者母親的其中一方。

一般來說孩子會這樣很多是在父母離異前受了其中一方的引導對另一方產生了厭惡感,在父母離異之後,厭惡感就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仇恨感了。其實父母離異前不能這樣引導孩子的,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3、 破罐破摔

有些孩子對父母的離異會產生不解甚至牴觸的情緒,在他們的眼裡,家長是冷漠無情的。這樣子類型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逃學、打架、抽菸、喝酒等情況,這增加了學校的管理難度,相比所有類型,這種類型的孩子在所有類型中佔的比例是最多的,他們有時候還會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關注。


豆大的豆豆


除了害怕還是害怕,希望年輕夫妻想要孩子準備好,如果女人沒有耐心耐力,親力親為的精神就別要孩子,沒孩子你活著也輕鬆,更希望雙方父母不要打著心疼兒女的晃子做事,由其有了孫輩,兒女成家有孩子幹家務活正常,不要在親戚家面前甩閒話,矯情,霸道。

養兒子的父母也一樣,許願是要還願的。女方父母也一樣你的親家不欠你的,你養女兒不容易,她比你更不易。別矯情。親家之間本就不是一家人,誰也不要挑戰誰的底線。

不然夫妻倆終將因為你們而離婚,孩子因你們所做所為缺爹少媽,你們於心何忍?

年輕夫妻離婚看似與雙方父母沒關係,他她們從小受父母潛移默化,言傳身教,思維慣穿,加上婚後督導,至使夫妻離婚的大有人在,把她們的思想強加在小夫妻身上,悲哀可恥還不知恥。


簡單的人D


父母離異,會使孩子與父母產生隔閡,對子女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019年11月,和近十位心理諮詢師一起參加下沙一高校《新生心理普查重點學生訪談》!

 

所有心理出現問題的同學無一例外全是原生家庭出了問題,要麼是父母感情不和,要麼是父母已經離異,由此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創傷真的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父母離異的孩子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現人際關係敏感、焦慮、敵對、偏執、抑鬱等情緒。

 

如何增進夫妻關係,促進家庭和諧,是每一對父母需要終身學習的功課!



朱一文001


父母離異,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內心的恐懼、無助、委屈,一再地壓抑、控制,畏縮著、忐忑著、不安著,不知所措著。

1、爸爸、媽媽、孩子,三者是一個天然、穩定的金三角關係,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傷害。

2、有可能造成孩子自暴自棄的心理。如果離異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為的影響,與社會對立的情緒比較嚴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離異家庭的孩子如果擁有消極的情緒,必將影響到他們與同伴的交往活動,最終影響到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4、父母離異的陰影有可能一直影響著孩子的的心理健康,或許已成為他們永久的一塊不願揭開的傷疤,從此變得冷漠怨恨




寶珞姐的生活日記


其實,父母離異了,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他們認為,父母都不要他(她)了,媽媽一個家,爸爸一個家,留下我是多餘的,孩子沒有安全感,性格孤僻,逼迫自己獨立,早熟,做個懂事的,乖巧的好孩子,性格偏激,孤癖,也會給孩子的心裡健康等各方面都會成嚴重的傷害,甚至給以後的生活留下陰影,對婚姻造成恐懼等。建議父母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感受,儘量讓孩子在愛的陪伴下,健康,幸福快樂地成長,對大人孩子都好。


新世紀小老太


孩子能想什麼,父母離異,孩子心裡的缺失,是沒有辦法彌補的。可是人生總有起落,父母自己過不好,離不離婚孩子也好過不到哪去,沒有誰是完美的,孩子也一樣,只是我們能給孩子些什麼,比孩子心裡想什麼更重要,現在的孩子什麼都明白,最害怕的就是父母離異,自己最後變成多餘的人,在哪礙事。明明有爸媽,卻活的像個孤兒。好多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爸媽都不會帶在身邊,哪天良心發現了,去看看,給點錢,買點東西就完事了。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孩子,他們能想什麼,他們都和別的孩子一樣,沒什麼不同,很多孩子也沒有覺得自己那麼的可憐。只是周圍的人不放過他們,不停的告訴他們,他們是不一樣的。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會有大人告訴他們,是因為他們爸媽離婚了,這裡面有同情,有指責。最後往往是這些人的想法,變成了孩子自己的想法。

不要用有色眼光去對待他們,不論是好心還是指責,就拿他們當一個普通的熊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