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陪伴,家长的教育会对我们的孩子产生深远而久的影响,要知道家长正确的教育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但是与此同时,教育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教育孩子要涉及到特别多的领域,比如家长的智慧、家长的教育经验、家长的知识储备、家长的心态等等方面。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采取尽可能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加的优秀。所以家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进步,完善家长自身的知识系统,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不然家长教育孩子就是本能反应。这些本能反应,就是曾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当中,被自己的长辈所灌输的理念,经过长期的内化形成的潜意识反应,这些潜意识有好有坏,并不能尽善尽美。有的家长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听从自己的“棍棒”,要知道,家长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只会引发出更多的问题。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之前,应该先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犯错了,为什么要责罚他。同时家长在责罚孩子的同时也需要讲究时机,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也要避免这些“坑”的出现:

第一种坑:家长当众责罚孩子,没有保护孩子自尊心

有的孩子在外面犯了错误,家长会不分场合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因为众目睽睽的看着,将容易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孩子会有在别人面前有下不来台的想法,自尊心是指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信、自爱、自尊、自重,并希望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犯错了以后,应该不要当众指责孩子。

第二种坑:孩子已经有了知错的想法以后,家长依然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教育

如果孩子已经对自己犯下错误的行为感到了后悔,或是有了自责的情绪,家长这时候应该给孩子反思的机会,不应该再一味的责备孩子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还是保持喋喋不休指责孩子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里,结果会适得其反,不但本来愿意认错的态度也在后来变得不愿意认错了。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我消化的空间,只有进行适当的自我反思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进行了过多的干预和侵犯孩子内心的边界,会让孩子产生应激反应。

在我们的生活种,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例子,本来孩子已经有了主动认错的念头,或是已经准备做作业的时候,但是被家长一念叨,一责备为什么孩子还不去写作业的时候,孩子会改变原有的想法,变得不愿意行动。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来说就是就超限反应导致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长应该懂得保护孩子的内心。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第三种坑:家长喜欢在孩子睡觉前对孩子进行责备

有的家长觉得白天教育孩子还不够,会喜欢在晚上睡觉前对孩子进行责备,觉得这样会增长孩子的记性,让孩子记得更牢,但是孩子如果在睡前被家长责备,孩子将会带着沮丧情绪上床睡觉,会睡得不安稳,不踏实,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孩子噩梦连连,影响孩子的身心。心理学上说,过夜的不良情绪会形成负面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对心理健康,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种坑:家长对正在吃饭的孩子进行责备

家长在吃饭的时候对孩子进行责备,会让孩子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孩子脾胃虚弱,因为人的情绪能够控制消化系统,好比要是太生气了就会胃疼,情绪太过悲伤就吃不下饭,所以家长在吃饭时候不要责备孩子。


第五种坑:家长对正在高兴的孩子进行责备

孩子正高兴的时候,不宜对孩子进行责备,因为,人在高兴时,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这时家长突然对孩子进行责备,将会对孩子的神经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第六种坑:家长在孩子难过哭泣的时候进行责备

家长如果对已经感到悲伤而哭泣的孩子进行责备,将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可以等孩子把负面情绪宣泄完了之后再进行责备。

孩子犯错时,家长要让孩子长记性,同时要避免这些“坑”


第七种坑:家长对正在生病的孩子进行责备

生病的孩子是处于脆弱的时候,家长不应该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进行责备,此时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关爱和温暖,才能让孩子的健康迅速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