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好戰友”防控一線“父子兵”

張朗,1965年出生,蕭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指導員;張銓,1988年出生,蕭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青龍中隊民警。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是衝在阻擊疫情一線的“戰士”,是一個戰壕相互扶持的“戰友”,也是一對平凡的父子。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安全。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疫情的發展狀況牽動著每個人的心,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打響。蕭縣公安局按照相關防控工作部署,責令各單位,堅決守住各自陣地,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

青龍鎮地處蕭縣西南部,距離縣城有40多公里,與河南永城和淮北相鄰,設有“青龍與永城311國道交界處”和“青龍與淮北交界處”兩處疫情執勤卡點,疫情防控執勤任務艱鉅,責任重大。

張銓作為青龍中隊的一名交警,連續奮戰在防疫第一線,與同事們一起,配合政府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檢查登記,同時重點檢查車輛是否攜帶活禽、野生動物,人員是否有肺炎症狀,並提醒群眾減少出行,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預防病毒傳染,全力以赴做好防風險、護安全、戰疫情、保穩定等各項工作。為了準確掌握進出蕭縣的車輛及人員身份信息,對往來人員和車輛進行徹底消毒,從源頭切斷病毒的傳播擴散,張銓幾乎“釘”在了工作崗位上,十多天裡沒有回過家。他說:“我的堅韌來源於父親的言傳身教,‘不怕苦、不怕累、不懼難,要有擔當,重責任’。”

張銓“拼命三郎”般的工作精神,和其父親張朗如出一轍。自抗擊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經偵大隊承擔著一線疫情地區防控執勤任務。在執行疫情防控任務期間,張朗作為指導員,身先士卒,帶領大隊民警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擁有34年黨齡的他,與戰友連續數天艱苦奮戰,雙眼佈滿了血絲,雖然很辛苦,但脫口而出的還是隻有那句“我沒事”。他說,“疫情形勢這麼嚴峻,作為老黨員,我必須衝在前面,我兒子也是警察,我要成為他的榜樣,就要做到更好。”

2003年,張銓還是一名初三學生,那時的他正面臨中考。學習的壓力,讓他忍不住向父親尋求安慰。然而,那時的張朗正奮戰在抗擊非典的前線,堅守在工作崗位,缺席了兒子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轉折點。感受到兒子的埋怨,張朗愧疚又無奈,他告訴孩子,他是一名人民警察,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他不能離開崗位。這句話,在17年後,再次從張朗的口中說出,而這一次,張銓已經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警察,他理解父親當年的選擇,因為這一次,他做出了和父親相同的選擇。

抗擊疫情好戰友,防控一線父子兵。這對父子表示,他們將繼續站在一線,不退不縮,與病毒死磕到底,直到戰“疫”結束的那一天! (李榮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