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近日,光伏產業龍頭通威股份一則高達200億元的投資擴產計劃,引發蝴蝶效應,利好光伏產業多項環節,各路機構紛紛喊出“光伏新週期開啟”。

光伏產業一路發展,金剛線功不可沒。在光伏硅片領域,金剛線助力單晶硅片“降本增效”,使單晶硅片市佔率碾壓老對手多晶硅片。

金剛線的“上位史”

光伏產業鏈由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發電系統五個環節組成。金剛線主要用於光伏行業的上游環節,也就是硅料、硅片的生產製造。

金剛線是金剛石切割線的簡稱,主要應用於硬脆材料的切割。

在光伏硅片領域,相較於傳統的砂漿線切割,金剛線切割磨損更小,切割速度更快,且工藝更為環保。

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從2015年起,隆基股份率先將金剛線切割大規模應用於硅片切割,將切割時間由10小時縮減至2小時,線耗量由原來的100米縮減至1.5米,為光伏行業帶來革命性突破。2016年前後,國產金剛線迅速崛起,逐步替代了進口。

2017年,是晶硅片切割行業發展的分水嶺,傳統砂漿切割工藝被金剛線切割工藝快速替代,“金剛線三劍客”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相繼登陸A股市場。

同年,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東尼電子三家公司金剛石切割線業務的毛利率達到峰值,分別為48.57%、48.29%、56.21%。而被替代的傳統砂漿線霸主易成新能當年則是業績鉅虧,全年虧損10.39億元。

如今,國內主要的光伏硅片生產廠商幾乎全面採用了金剛線切割工藝,應用於切割光伏硅片的金剛線的基線直徑在 50-65μm 之間,基線直徑比人體頭髮絲(80-90μm)還要細。金剛線產業內部再細分,電鍍金剛線是目前的主流工藝。

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產能狂飆後的急剎車

金剛線產業發展帶來的造富盛宴,使各路資本大舉湧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就有易成新能、天原集團、豫金剛石、恆星科技等上市公司上馬金剛線項目。

“三劍客”也不甘示弱,“比、學、趕、超、幫”,金剛線產能突然狂飆,價格也隨之急轉直下,而在“光伏531”巨震之後,光伏產業進入寒冬。

據2019年美暢新材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其金剛線2018年底總產量達到1892.79萬千米,行業產能的急劇擴充下,60線單價下滑甚至超過50%。

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美暢新材產品價格變化表

東尼電子、岱勒新材、三超新材“三劍客”中,2019年虧損最大的為東尼電子,預計全年虧損1.4億-1.5億元,主要是金剛石切割線業務大幅下滑、大額資產減值損失計提所致。岱勒新材則預計2019年虧損4150萬-4650萬元。三超新材2019年預計實現盈利928萬-1300萬元,但相比去年同期業績也出現了大幅下降。

嚴重的產能過剩給該細分產業帶來極大的創傷。2019年初還對發展前景表示樂觀的“三劍客”,年內紛紛剎車,停止擴產計劃。

東尼電子2019年曾多次表示,計劃後續對金剛線業務將進行減產或者停產處理。岱勒新材2019年10月份公告,將募投項目 “年產60億米金剛石線產業化項目”延期。恆星科技這樣的“新兵”也在有意無意的放緩產能釋放速度,其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馬的600萬km 超精細金剛線項目,項目進度僅為58.00%。

這是金剛線翻身的機會嗎

近日,光伏產業龍頭通威股份一則高達200億元的投資擴產計劃,以及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企業”的豪言壯語,彰顯出公司對光伏產業發展的強烈看好,各路機構也紛紛喊出“光伏新週期開啟”。

光伏擴產在即,曾經瘋狂過的金剛線產業能否“撥開雲霧見青天”?

除通威股份外,其他光伏產業巨頭此前也先後宣佈擴產,經歷一輪大浪淘沙的金剛線產業也有望迎來發展新階段。

擬登陸科創板的高測股份招股書顯示,按照市場最新行情,每片硅片(約4W)需耗用金剛線約1.5米測算,生產1GW硅片需要37.5萬千米金剛線,按60元/千米不含稅單價計算,即2250萬元金剛線需求。

產業逐步回暖,行業集中度收縮,金剛線產業有望“撥開雲霧見青天”。東尼電子、岱勒新材、三超新材憑藉上市公司資源優勢,已經佔據了主流市場,三家公司近期也在互動易平臺上表示產業已經逐步回暖。

三超新材表示,公司目前年產1000萬公里金剛石線鋸項目正在建設中,公司從中村購進的設備正在陸續到廠並安裝調試,按照雙方約定,預計在2020年3月20日前相關設備完成安裝調試並達到可運行狀態。

金剛線產業,能否在“光伏新週期”來臨之際迎來新一輪大發展?讓我們靜觀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