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疫情,你們的婆媳關係又都怎麼樣了呢?

泛泛童話


經過這次疫情,我體諒到婆婆了的不易,以前一起住的那些小摩擦,突然釋懷了。

大年初二因為聽說疫情緊張,一早收拾東西從老家趕回來。知道肯定要在家裡閉關多天,就讓老公和婆婆一起準備些吃的喝的菜,肉,奶回來就不用出門買了。婆婆把過年準備的各種吃食都收拾出來搬到我們車上,還在門口又買了一些新鮮蔬菜。

要放到以前,我是很不屑帶這些七七八八零碎東西的。什麼饅頭豬肉,炸好的豆乾,涼拌好的藕。

今年我突然體諒了婆婆的不易和一片苦心。在我看來這些累贅的不值錢的東西其實都是婆婆捨不得吃給她的孩子留著的,她認為的好東西。

不知道是因為疫情還是年紀大了,自己也帶孩子。


鹹話


因為此次疫情,我已經在家裡待了足足一個多月了,在遊手好閒的日子裡,我覺得我和婆婆的關係更加親密了。


因為閒在家中無事,婆婆每天都會變著花樣做各種好吃的,有老公和公公兩個人照顧孩子,我也有時間和婆婆一起做,給她做幫手,我們兩個一起協作,完美配合,我學到了很多做飯的技巧,也吃到了很多美食,相互配合的過程中,和婆婆的關係也更加融洽了。



兩個人一起配合著做各種好吃的,不用擔心小孩,全身心的投入,自然而然的就多了很多話題,她教我怎麼做,我一點點記著學,我給她講述小時候在家媽媽做飯的場景,她給我說老公兄妹幾個小時候的故事,家長裡短,總是有說不完的話。


我從婆婆那裡學到了做飯的本事,也瞭解了她的前半生,對她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經驗有個大概的瞭解,對她彷彿更親切了,心中不自覺地也會拉緊彼此的距離。


她也很有耐心的聽我講述曾經的生活經歷,也會適當的給出評價和指點,彷彿母親對女兒的叮囑和告誡,言語中充滿關懷。


其實,有些時候婆媳關係也不難,放下心中的戒備和成見,坦誠相待,真心相處,也會慢慢的熟悉,慢慢了解彼此,就算做不成母女至少也不會成為敵人,因為對於同一個人同一個家庭的熱愛,很容易和睦相處。


梅三姑娘


婆媳關係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難說的話題,婆說婆有理,媳說媳有理,我是70後,結婚24年了,我的公公10年前去世,婆婆今年88歲了,總之她們在那個社會過來的人思想觀念等等和我們都有很多差距,不管怎樣天天生活在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不要太計較為好,不然老公在中間也為難。


1837877283



鳳146983974


我們家應該是更親密了吧。因為育兒嫂回家了,所以我和兒媳婦分工,兒媳婦管晚上,我管白天,兒子做一日三餐。原先我基本不管孫女,都是月嫂育兒嫂在管,這一段時間才真正和孫女熟悉起來。兒子有史以來第一次做這麼久的飯菜,也是兢兢業業,儘量讓我們吃得滿意。兒媳婦是我們家老大,所有日常生活由兒媳婦安排,我和兒子服從指揮,兒媳婦還包攬了孫女的輔食製作,每一頓都精心準備,引來大批粉絲,哈哈哈。一家人親密合作,過得非常快樂😊


神經病奶奶


因為疫情原因,在家呆了一個多月,因為家裡就是3個大男人,兩個女人,我懷孕中,婆婆總是忙的挺不下來,有什麼好吃的也是優先給自己的家人,自己都比較少吃,我看了挺心疼的,就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幹活期間聊聊天,婆婆對事情的一些看法,改變我對她之前的印象,在交談中兩個人的心也拉近了,關係也變的更好了,我感覺婆婆現在把我當女兒一樣看待


幸福的崽


經歷了這場疫情,我們的婆媳關係變得越來越好了。疫情來臨,婆婆在家看孩子。我負責採購,我是一名醫護人員,大年初二就回來上班了。工作很忙,很緊張。有時候在門診值班測體溫,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穿著防護服,在戶外,很辛苦,婆婆很佩服我,為了這次疫情,能堅守崗位,工作很辛苦還做好家庭的採購工作,回家還要帶幾個月大的孩子。我感激婆婆在我工作的時候幫我料理家,看孩子。讓我工作起來沒有後顧之憂。經歷這場疫情,我們就跟沒長大的孩子一樣,遇到事情突然就長大了。都很懂事。[祈禱]



註冊營養師李騰飛


緩和了,畢竟年前就把婆婆送回了老家,一場疫情把老公留在了家,把婆婆隔離在了老家,我和婆婆隔省相怨念,這怨念沒有跨過省就灰飛煙滅了,自然對我也沒什麼殺傷力了,我這閉關修煉多日,感覺功力大漲,心情好多了。


打盹兒的小仙


我是遠嫁的,跟老公在一起到現在都十二年了,兒子十一歲了,我們總共回婆家的次數只有六次,在婆家過年的次數只有一次,每次回家的時間也不過只是十幾天,我們相處的還是很好的。我覺得我們這些做晚輩的還是要多多的尊重家裡的老人的。


江西小妹建清


疫情無情,人有情。

我媳婦和我媽相處的很好,跟疫情沒多大關係,都說婆媳關係難相處,我倒是沒那種感覺,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的。

我老婆雖然不是閉月羞花,但也是說的過去的,她看上去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有句話人不可貌相說的很好,不管我媽怎麼無理取鬧她都會很巧妙的化解。我說的無理取鬧不是沒事找事,而是做什麼事都講究細節,別人做的事有一點看不過去她都要說一說,所以顯得有點婆婆媽媽,老太太嘛大多數都這樣。我老婆也是這種性格的人,所以遇到點小事兩人很容易尷尬,誰都不服誰。

不管怎麼說我們是做兒女的,尊重、孝敬老人是應該的,對外人這樣,對自己的父母更得這樣,所以一些小事我老婆就順著我媽點,而且平時不管怎麼鬧該孝順的時候就孝順,一個月給老人零花錢,畢竟父母給我們看孩子了。很幸運這麼一位賢妻良母成為我的妻子,平日裡小打小鬧都不樂避免,我老婆都是一說而過從不記仇,說的難聽點就是不跟老人一般見識,事後還會哄的父母樂呵呵的。

天長日久,老媽累了,再加上老婆的所做所為實在讓她老人家說不出啥來,慢慢地也就消停了。現在父母幫我們帶孩子,我們每月給父母一些零花錢,父母每次都是不要,老婆都是偷偷的放到家裡某個地方,等我們走以後再告訴老媽放到哪了,老媽被老婆的行為感動了,現在都快成母女了都,連我這個親兒子都感覺沒她倆感情好……

父母一輩子不容易,希望做兒女的多體諒一下,多陪伴多問冷暖,父母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越過越好,所以婆媳關係不是那麼難處,這次的疫情我感覺是解決婆媳關係的最佳時期,大家行動起來,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睦才能萬事興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