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能自動消除血栓嗎?

未來科技路


你知道“栓”在《新華字典》中的解釋是什麼嗎?塞子或作用跟塞子相仿的東西。

看過這個答案後,咱們不用想都知道,“血栓”的作用就是給血管添堵,完了它還特別愛崗敬業,夙興夜寐,全年無休。

總的來說血栓是個二胎家庭,哥哥住在動脈,叫做“動脈血栓”,弟弟住在靜脈,叫做“靜脈血栓”。

為了充分的瞭解這哥倆,接下來,讓我們先從哥哥說起。

一、動脈血栓

作為嫡長子,動脈血栓必須具有很強的實力,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但為了方便理解,我將為你講述一個“祖孫三代打江山”的故事。

(血栓)

1、爺爺名叫“高血脂”。

根據中國衛生部給出的數據顯示,我國高血脂的人數估摸著已經超過一個億。

這種疾病是由於血液中脂肪含量過高造成的,許多人喜歡將這些多於的脂肪比喻成“泥沙”。

血液在血管裡呼啦啦地流,過多的泥沙會讓流速變緩,同時泥沙也會逐漸沉降在血管壁上,並且由少變多,不斷積累,如此一來會對血流的暢通造成阻礙。

來自《吃貨的生物學修養》高血脂患者的血液,黃色脂肪漂浮在上方

這些脂肪沉積會成功的引起免疫系統的注意,接著免疫細胞們就提著鏟子而來,想要把血管清理乾淨。

可是萬萬沒想到,脂肪的沉積速度和數量遠遠高出了免疫細胞們的承受範圍,最終導致它們過勞死,死狀也十分奇葩——破裂死亡,然後它們的殘骸碎片反而會幫助脂肪沉積進一步固定。

於是出現了兩個情況:

A、脂肪沉積獲得了一張能保護它的蛋白質網,和一層厚實的肌肉細胞,這讓它更加無所畏懼,同時血管的空間也變得更窄了。

B、為了保證血流的通常,血管壁的肌肉會不斷擴張,以便擴大通道,導致了緊繃。

兩者一結合,最後的結果便是爸爸——動脈粥樣硬化出生了。

(動脈粥樣硬化)

2、爸爸名叫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富甲一方的典型代表,一坨坨的粥樣斑塊等著它去揮霍,唯一不足的是這斑塊很有可能破損,一旦它們破損,裡頭包含著的脂肪、蛋白質等等都會洩漏出來。

得知消息的血小板們會十分熱情地跑來填補傷口,雜七雜八的物質扎堆、凝聚,非常快速的變成了“血栓”。

3、兒子名叫動脈血栓

動脈血栓是個具有冒險精神的好兒子,最喜歡乘坐“ 血液循環”號,在各個動脈血管裡瞎晃悠。

血管畢竟有粗有細,有些僅有幾微米,保不齊哪天血栓就竄進細血管裡頭去了,完了再一卡,血管就堵了。

當它徹底阻塞整條血管時,會在短時間內將周圍的組織和細胞殺得片甲不留。

打個比方。

給心臟供血的叫冠狀動脈,它如果有粥樣硬化和血栓,那麼“冠心病”就降臨了,患者會出現死去活來的心絞痛。

每年因此病而死的人,全球超過七百萬。

當然,如果血栓阻塞在為腦部供血的血管裡,則會誘發腦卒中。此病的死亡人數,全球每年超過六百萬。

二、靜脈血栓

靜脈分為淺靜脈和深靜脈。

我們所看到的皮膚上的“青筋”一般是淺靜脈,平日裡輸液什麼的扎得就是它,所以你也可以稱呼它為“夏·淺靜脈·紫薇”

深靜脈顧名思義藏得很深,在皮膚的深處或者肌肉之間。

其中深靜脈血栓是靜脈血栓的代表,因為這種疾病最常見且帶給患者的感受最痛苦,危害也最大,所以此刻要重點講述它的故事。

(人體下肢靜脈)

1、形成原因——virchow三聯徵。

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原因有三。

A、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比如血液粘稠度較高、患有某種遺傳性疾病,甚至還包括一些藥物的使用(長期服用激素)等等。也就是說有一些基礎疾病。

B、

血流慢。說得嚴重些這叫血流瘀滯,有些病人長期臥床,又或者是髂靜脈等受到了壓迫,使得靜脈迴流有了阻礙。

C、血管壁損傷,比如受過傷、有過手術傷害了靜脈壁,這些都會刺激凝血系統,形成血栓。

2、經濟艙綜合症

深靜脈血栓說得摩登一點,叫“經濟艙綜合症”。

經濟艙

飛機按照價格分為三個艙位,依次是頭等艙、商務艙和最便宜的經濟艙。經濟艙座位狹小,若再遇到長途飛行,乘客長時間得不到身體活動,血流變慢,下肢靜脈也可能形成血栓。

萬一血栓脫落,一樣會乘坐“血液循環號”遊走,然後抵達肺部,導致肺栓塞,患者會感到胸痛、呼吸困難,甚至是咯血。

說白了它就是“久坐不動”造成的後果,所以上班族們要注意嘍,靜脈血栓就在你身邊。

3、如何知道是否患有深靜脈血栓

許多人有腿腫的毛病,然後會把原因歸到腎不好,或者是心臟出了問題,又或者是……襪子有點緊。

如果僅僅是一條腿腫,同時又有胸痛和呼吸困難的症狀,那麼朋友,你很有可能是“深靜脈血栓”。

也就是說,血栓阻塞在了下肢的靜脈處,導致腿腫和局部疼痛。

三、飲食方法

1、少量攝入飽和脂肪

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一般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比如豬油、牛油、肥肉中,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容易導致高血脂。

而且高飽和脂肪酸往往和高膽固醇難捨難分,前者攝入過多,後者也勢必跟著來。為了心腦血管著想,建議多食用“不飽和脂肪酸”,比如花生油、芝麻油、玉米油,它們富含不飽和脂肪酸omega—6。

不過omega—3比omega—6更稀有,深海魚體內含量豐富。

這幾年魚體內的重金屬“汞”一直備受關注,美國2015版的膳食指南建議,一個三口之家,每週吃魚1-2斤即可。

2、飲食“三減”

“三減三健”是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一份計劃。

“三減”的意思是“減鹽、減油、減糖”,這三者跟動脈粥樣硬化有很大關係。

(三減三健宣傳畫報)

建議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大概一個啤酒瓶蓋的量,油在25—30克之間。糖要特別注意,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入量控制在25克,但是大部分人很容易超過最大限量50克。

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年攝入糖高達70磅(約63.5斤),每天大約攝入87克糖。

原因是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添加糖”高出了每個人的想象,那些標榜“無糖”的產品,其實使用的是“代糖”。

如果產品真的失去了甜味,銷量一定會大幅下跌。

(《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一書封面)

3、多吃白肉

肥胖的人很容易患上高血脂。

豬肉是每個家庭的寵兒,和牛、羊等一起,它們被歸類到畜肉中,由於肌肉顏色呈現暗紅,故得名“紅肉”,它們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平均約為15%。

而禽類,比如雞、鴨、鵝等“白肉”,脂肪含量最低可至9%。

若非要給個排序的話,從一到四依次是,水產品(魚蝦等)、禽類、蛋類、畜類。

4、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建議每天攝入1斤,約莫一碗半的量,深色蔬菜(包括深綠色、紅色、橘紅色、紫紅色)要佔到蔬菜總攝入量的一半。

水果每天也不要忘喲。

5、多運動

運動這事兒其實是老祖宗們定下的。在過去的200萬年中,祖先們都以狩獵採集為生,爬樹、奔跑、為捕獲獵物長途搜尋。

(唯一保持狩獵採集的哈扎部落)

距今1萬年左右才出現農業,步入近現代後,人類的生活方式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身體猝不及防,無法適應長時間的運動缺乏,許多疾病由此而來。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PiPi健康


血栓實質就是血小板遇到斑塊潰破口被激活了,暴露了纖維旦白受體(連接纖維旦白的位點),同時通過凝血酶也激活了纖維旦白原轉化為纖維旦白,纖維蛋白原不能和血小板聯接,只有轉化為纖維旦白後者才能和被激活的暴露出纖維旦白受體的血小板結合,並聚集成血栓,通常稱白血栓。

在血栓形成同時體內的抗纖溶系統也被激活了,血栓形成速率快,就會堵塞血管,那麼心肌梗塞、腦梗就形成了。反之,體內因血栓形成而激活的纖溶系統,阻止血栓形成的速率更快,那麼只有短暫的缺血癥狀而不發生梗塞。

所以臨床上會有急性冠脈綜合徵中三種表現之一的不穩定性心絞痛(即未形成完全堵塞冠脈的血栓)否則就是心梗了。同樣腦血管斑塊破裂產生結果也類似,可以停留在腦缺血階段所表現的各種症狀,也可以出現腦梗後的各種定位症狀。(腔梗幾毫米大小,且發生原因不清暫不列入上述情況)

為什麼對三高、吸菸,體檢經血管B超、CT發現大、中動脈中有各種斑塊,尤其是不穩定的軟斑塊或有過典型心絞痛、心梗或腦梗病史、血管內支架植入手術後的人要勸其長期服用阿斯匹林、波立維等抗血小板激活的藥,就是為了萬一斑塊破潰後抑制血小板的激活來防止血栓形成,預防新的梗塞。


我想說點真話


血栓,為血流於心血管面剝落或修補部表面產生的小塊。此小塊血栓可造成局部堵塞,從而導致器官缺血、氧出現衰竭,造成腦梗死、腦栓塞等均很危險。有些人會問,我們人體可否自動清除血栓?


人體可自動消除部分血栓


其實,人體為可自動清除血栓的。身體血液裡具有兩種不一樣機制,為凝血機制和溶解機制,凝血機制可形成血栓,溶解血栓為人體經設計的纖溶系統可消除不需要血栓,這也就為人體可自動溶解血栓。


那又會有人問,人體可自動清除血栓,怎麼還會出現血栓呢?


這是因為,於健康人群裡凝血、溶解機制為動態平衡態,不會形成多量血栓出現堵塞,也不會因血栓產生不足造成外傷不斷出血。雖然人體裡具有自動清除血栓功能,但卻不為萬能的,它只能溶解一部分血栓,若由於血管老化、內皮受損,血管裡垃圾過多,產生多量血栓,那人體溶解機制便無法承受,血管變窄,產生血管堵塞,導致冠心病、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病症。


預防血栓需注意以下事項


對於血栓疾病,我們需做到提前預防,需注意進行日常飲食調整,平日多食用清血管、化血栓東西,如冬瓜、小白菜、玉米、洋蔥、西紅柿等,經食療來達到清理血管垃圾目的,減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管腔狹窄、堵塞,預防血栓產生,遠離血栓;還要有好的生活習慣,睡前、早起後喝些白開水,能減低血液粘稠度,於預防血栓有一定益處;平時注意適當運動,可加促血液循環,令粘滯性減低,起到預防血栓作用。


光線醫生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血栓是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


通俗地說就是“血凝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血管或部分堵掉,導致相關臟器缺血,造成相關的症狀,如腦梗死、腦栓塞等都是十分危險的,更嚴重的導致死亡。我們知道,我們人體是一個平衡的系統。那麼,人體能否自動消除血栓呢?


實際上,人體是能夠自動清除血栓的。我們的人體血液中有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來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以及其他多種原因可能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就有可能形成血栓。


人體的平衡只能溶解一些小血栓,超過血管的自淨能力就沒有辦法再清除了。比如有其他原因導致血管老化和血管內皮損傷,再加上血管內的垃圾堆積越來越多,形成大量血栓的話,那麼人體的溶解血栓系統機制就承受不了,會出現血管變窄,最終發生血管堵塞,引起冠心病、腦溢血、中風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病,後果很嚴重。


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預防血栓生成的措施,比如運動和飲食調節,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多吃些蔬菜水果等。

指導專家:陸正齊,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學博士,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兼神經一區專科主任。

專長:腦血管病、脫髓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頭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醫聯媒體


人體是能夠自動清除血栓的,人體凝血與溶血系統處於動態平衡中,一般是可以清除的,只是在平衡打破後,血栓不能消除,需要用抗凝藥溶解血栓。

人體血液中存在一套凝血纖溶系統,由凝血機制負責凝固血液和形成血栓,而纖溶機制負責溶解血栓,從而維持一個血液流動性和血管密閉性的動態平衡系統。

1.凝血機制 凝血機制有兩個激活途徑:體內激活途徑,比如高血壓損傷血管內皮,會連鎖激活凝血機制,最終形成血栓覆蓋受損部位;外源激活途徑,如手指不小心被刀劃傷,就會看到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塊,起到止血的作用。所以,凝血機制是負責凝固血液形成血栓,讓受損部位得以修復。

2.纖溶機制 當受損部位得以修復完後,血栓也就沒有用了。這時機體有一套纖溶機制,來溶解不再需要的血栓。血栓被清除後,修復好的細胞再次出現,執行相應生理功能,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就這樣,凝血機制和纖溶機制在健康的機體內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既不會形成過多的血栓造成堵塞,也不會因為溶栓造成持續出血。

那麼,人為什麼還會患上有血栓類疾病呢?

儘管人體內有一套自動清除血栓的系統,但不是萬能的,只能溶解部分血栓。如血管內皮損傷,血管內的垃圾堆積越來越多,大量血栓形成,人體內的溶解血栓系統就承受不了,血管變窄,最終會發生血管堵塞,引起一系列疾病,冠心病、中風等,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當機體凝血纖溶系統平衡被打破,人就容易患上血栓類疾病。

一旦發生血栓不能清除應該如何解決,動脈系統的抗栓主要針對抗血小板,動脈血栓性疾病的急性或特殊狀態下,要同時輔助使用抗凝藥,才能達到更好的抗栓效果。在血流速度慢的靜脈、動脈的渦流處、發生房顫的心房等處,在這些情況下應主要使用抗凝藥防止血栓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龐興學,王顯.血栓形成的過程與機制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1,17(11):1613-1616.


藥事健康


回答你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血栓。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統血管內面剝落處或修補處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塊。血栓由不溶性纖維蛋白,沉積的血小板,積聚的白細胞和陷入的紅細胞組成。通俗地說就是“血凝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血管或部分堵掉,導致相關臟器缺血,造成相關症狀,甚至死亡。如血栓在腦部血管產生就導致腦梗,在冠狀動脈產生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我們人體血液中有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以及其他多種原因可能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就有可能形成血栓。

如果你的血栓已經形成了,即使你避開了這些誘因,人體一般是不能在短期內自動消除血栓的,甚至終生伴隨。如果運氣不好還可能栓子脫落堵在某根重要血管,造成災難性後果,運氣好的話堵在一根不起眼的血管,那是不幸中的萬幸。

血栓既然能致命,那麼如何預防血栓呢?

1.加強運動,拒絕久坐

生命在於運動,動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打牌、辦公一族等久坐一族一定要做到每個小時站起來走動一下。

2.不要讓血液太粘稠,吃清淡一點

血栓的形成因素複雜,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飲食方面應該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減少油脂和膽固醇的攝入。平時也要多喝水,增加排洩次數,是有害物質及時排出。

3.高危人群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體檢

有腦梗和心梗家族史者、肥胖者、糖尿病者、久坐一族者都為血栓的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體檢,以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但小編要說,體檢不是萬能的,平時做到管住嘴、邁開腿還是最重要的。


醫聲護事


140多回答了,各位專家從多個角度和機理解釋得很全面了。我想,問題背後是不是在問,我們為什麼要抗血栓治療?

其實,人體一直都在自動地清除血栓。在人體中,有很多看似對立的系統在互相制約、保持著動態平衡,來維繫人體的正常功能,所謂相反相成。這些相互制約的關係一旦失衡,人就要出問題、得病了。血液中形成血栓(凝血系統)和清除血栓(纖溶系統)的功能也是一樣,既是對立,又要統一,平衡一旦打破,不是血栓、就是出血。

人體血管內外都是會受到損傷的,凝血系統就是去保護、修復損傷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動,血流(軸流,血漿在外,有形成分在內)也會受到破壞,引起凝血的。一旦出現血栓,消除血栓的纖溶系統就會活化(因為凝血塊最終形成時是纖維蛋白把血細胞網在一起,所以溶解血塊就要溶解纖維蛋白),把血塊溶解掉。在血管內,微小的凝血塊不斷地產生、又不斷地被溶解清除,人體血管是自帶“清潔” 功能的。這種凝血和纖溶在正常情況下保持著動態平衡。如果沒有這種機制,人體的血液循環就無法進行(所以如果血液在體外管道循環,是要用抗凝劑的)。

可是,為什麼還會形成血栓、還要藥物抗栓治療呢?這是由於很多疾病會導致凝血系統的功能異常,比如凝血因子被激活、或者凝血因子增多,結果是血液高凝了,自身的纖溶系統來不及或者不足以溶解血栓了。

比如動脈粥樣硬化時,血管壁凹凸不平,血流經過時血小板就會被激活、聚集;血管狹窄時,血流通過時軸流被破壞,血液中的成分接觸血管壁也容易形成血栓;要不就是血管壁的斑塊破裂,破口出血直接就凝血形成血栓了。

在靜脈系統,如果靜脈血管壁受到破壞、有炎症,也吸引凝血因子;再就是血液成分改變了,血液粘稠了,或者是凝血成分多了,或者是水分少了;還有血流的速度,如果特別緩慢,也容易形成血栓,比如發生房顫的時候,就具備好幾種高凝的因素。

另外就是全身的疾病,像感染、中毒、血液系統疾病等都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在血液高凝,血栓高危或已經發生血栓的情況下,我們只能藉助藥物的幫助了。

當然,影響凝血功能的另一方面結果是出血不止(凝血功能減低)。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你好,感謝提問。血栓一旦急性形成,體內會觸發一系列的凝血和抗凝血機制,少數血栓是可以自融的。

血栓的形成和動脈粥樣硬化型斑塊有明顯的關係,正因為斑塊破裂才會導致血栓形成。畢竟血栓自溶是少數發生的情況,而且,如果冠狀動脈內血栓自溶後,可能會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有時會發生的致命性風險。所以,更應該是血栓發病的“上游”控制血栓的發生。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如何發生的呢?我們知道動脈分三層結構,外膜層、中膜層和內皮細胞層,後者是血管的保護屏障,能將血液的“有害物質”隔離開來,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但一些致病因素,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菸等會破壞內皮細胞層,內皮細胞層遭到破壞之後,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沉浸到內皮細胞層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早期病變泡沫細胞。隨之逐漸發展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有些斑塊的性質不穩定,在一些危險因素的促發作用下,斑塊中血脂成分能從斑塊中破裂而出,這就是斑塊破裂的過程,破裂後會觸發血管內的凝血機制導致形成血栓。

在這一過程發生中,控制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的形成尤為重要。所以,首先應該控制各項導致形成斑塊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吸菸等。部分群體應該經過詳細的臨床評估進行藥物治療,包括他汀類的降脂藥物。


惠大夫在江湖


能!

但別指望!

首先肯定能,人體確實有這樣的自我保護功能,但為什麼又別指望呢?

因為對於絕對多數較大的血栓,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急性肺栓塞等血栓情況,如果靠自我動消除就能解決問題,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殘疾乃至死亡了!


我們看看人體這個自動消除血栓的系統,首先人體有一個凝血系統,比如哪劃破了,正常人體就會立即啟動凝血機制,形成血塊,凝血止血。

這是正常的保護機制,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血管內,就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前,血管內壁的斑塊突然破裂,凝血機制啟動,立即形成血塊,這就是血栓,不斷的血栓擴大,就會堵死血管,就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就會造成心肌壞死,危及生命!


血栓本來是做好事的,是形成保護,讓受損部位得以更快更好的修復,修復完成之後血栓也就沒有用了,機體設計出了一套纖溶系統來溶解不再需要的血栓,之所以叫纖溶系統是因為血栓的主要成分是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溶解血栓的叫做纖溶系統。

我們在臨床確實也能碰到大血栓自溶的情況,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後來做造影發現血管通了,但是這種幾率非常小,對於幾乎所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腦梗死,急性肺栓塞,都不可能自動消除血栓。


都需要正規的抗血小板,抗凝,溶栓,取栓,支架等等手段。

正常人凝血系統和纖溶系統在健康的機體內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既不會形成過多的血栓造成堵塞,也不會因為血栓形成不利造成持續出血。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血栓疾病發生,且發生率還在升高,所以我們還是要主動來預防血栓疾病,而不能指望血栓自動溶解。

第一、動脈血栓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加重,斑塊形成,斑塊破裂就會形成血栓。哪些人容易動脈粥樣硬化呢?

1、高脂血症者;

2、糖尿病者;

3、高血壓者;

4、吸菸者;

5、高齡者;

6、絕經女性;

7、肥胖者、代謝綜合徵者;

8、缺乏鍛鍊者;

9、有家族血栓病史者。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就是要戒菸限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運動鍛鍊、科學減肥、規律生活、開開心心、早發現三高早治療三高,從而遠離血栓疾病!

第二、靜脈血栓最常見的原因要麼是血流緩慢,要麼就是自身凝血機制出了問題。

1、 老年人,2、活動較少或臥床者,3、心臟功能較差,4、腫瘤患者,5、靜脈曲張,6、骨折術後,7、妊娠等等。

這些人群是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其最大的風險就是肺栓塞,和心肌梗死齊名的一個疾病。對於長期臥床者注意翻身拍背,對於疾病者正規治療,對於高危人群必要時抗凝治療!

第三、就是房顫人群更是發生血栓的高危人群,一旦形成血栓,發生腦梗死的風險就會大增,所以房顫的一個重要治療原則就是抗凝預防血栓!

房顫的治療首要原則就是儘可能的維持竇性心律,或根治房顫,或左心耳封堵預防血栓脫落,或長期抗凝治療!

總之,血栓無小事!正常人具體自我溶解血栓的不能,但別指望這種本能預防和治療血栓疾病。


心血管王醫生


大家好,我是戴稼禾教授。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長期從事心腦血栓病早期預防和抗衰老醫學研究,並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隱性血栓學說”!很高興解答您的問題.

回答:有這樣的功能,但是僅靠人體自身的纖溶酶來消除血栓是根本不可能!

正常人體內存在著良好的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凝血和纖溶系統,以保障血液始終處於液體流動狀態和防止血液意外流失!例如,一旦機體組織出現出血現象時,就會從傷口自動有凝血因子釋放,激活凝血酶,促使血液凝固(血栓形成),從而產生止血反應,堵住傷口出血!反之,如果流動的血液受意外刺激使血漿纖維蛋白形成(即血栓形成),體內存在的纖溶系統也會激活纖溶酶(如尿激酶,tpA等)產生,即刻將血栓溶解!

人體內的凝血和纖溶系統是十分複雜的動態平衡系統。通常在人體血管裡的凝血與纖溶系統動態平衡可以簡單描述如下機理:人體動脈血管內皮細胞會釋放一種阻止血栓形成的物質叫前列環素,另外,血液存在的血小板會釋放促使血栓形成的血栓素。通常,以上相反作用的影響力是處於平衡狀態的。但是,假如動脈血管發生損傷,如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發生,內皮細胞釋放前列環素功能降低,就容易出現血栓形成傾向。或者,血小板數量和聚集能力增加,也會出現易形成血栓的傾向!由於人體自然存在的纖溶平衡系統作用有限,而且易受到各種病理因素,如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衰老,吸菸等破壞!所以,僅靠人體自身的纖溶酶來預防血栓形成是無濟於事的!必須靠外界補充安全,高活性的溶栓酶!

綜上所述,在為大家解讀的同時,我們可以去思考這些個問題:如果人體能自動消除血栓,為什麼全球前10大死亡原因中,心腦血管疾病高居首位?為什麼中國心腦血栓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為什麼心腦血管疾病會是中國乃至全球老年人健康第一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