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学是人类历史上反理性、反经验、反逻辑、反科学、反常识之集大全者吗?

~唯の嗳倪~


西方哲学是垃圾,没有什么用处,所以你读好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就好,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学究天人,只要你想有所得,只要读传统文化就绝对有所得,不论是人文、自然科学,都涵盖在其内。中国文化归根结底最牛逼的地方在于道德经所说的得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的这个一字。所以从这里你就应该明白,不论中国文化也好,西方学术也好(对,你没看错,西方只有学术,而没有文化),你最终的结果就是要得一,这个一就是道法自然,不是说道效法自然,因为自然是道的一种功用,所以道法自然的意思是,道法是自然而然的。这个道法就是佛法,都是法,所以佛道殊途同归于一,佛道作为表现形式为二,这就是一而二,二而一。一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二是西方学术的根本。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口号是没错的,你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二归于一这个体,用一这个体,去更好地应用这个二。这个世界根本的灾难在于没有得一,而得了这个二。所以想解决这个灾难的唯一办法就是得一,这个一就在传统文化里,就在天地万物间你既然在天地万物间得不到这个一,那就试一试读传统文化吧,就算你得不了那个一,总比被蛮夷之人同化好。


乾坤正法79859246


“康德哲学是人类历史上反理性、反经验、反逻辑、反科学、反常识之集大全者吗?”谁能狂妄到提出这种论调呢?

扣在康德哲学头上帽子够多,也够大,但并不符合事实。

黑格尔说,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说,任何哲学,都是历史的一部分;都必然存在于一定的哲学历史链条之中。

康德哲学就是如此。

他自己说,休谟把其从睡梦中惊醒。所以,激发康德哲学的最直接原因,是休谟哲学。

康德又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他的身后,有黑格尔、费希特、谢林和费尔巴哈。

因此,康德哲学,是链接近代西方哲学的经验主义、唯理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必不可少的一环。

脱离这样的具体历史条件,来对康德哲学妄作评判,无例外都属于盲人摸象。

从笛卡尔开始,西方近代哲学所围绕的核心,都是知识和人的认知能力问题——知识何以可靠;人的认知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但同样从笛卡尔开始,西方近代哲学分为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两大流派。

经验主义,侧重的是知识问题,主要考察如何从经验中得到知识,怎样得到的知识才可靠。

唯理主义,侧重的是人的认知能力问题,主要考察人的认知能力问题,思维如何制定真理的体系。

休谟,一般被认为属于经验主义哲学家。他以因果关系为例,说归纳方法不能保证得到确定正确的知识。这实际上,把经验主义和同样赞成全称判断的唯理主义,全都推入进了死胡同。

惊醒康德的,正是休谟的这种论断。

康德哲学,仍然围绕着知识和人的认知这样的核心。他的著述从没有偏离过上述问题。

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意在考察理论的理性或科学;《实践理性批判》,意在考察实践的理性或道德;《批判力批判》,意在考察美学或艺术的判断和目的。

说康德哲学反理性、反经验,是毫无根据的。

康德在被休谟“惊醒”之前,曾长时间沉迷于科学,并发表了若干著作,包括提出宇宙形成的“星云假说”。在真正的科学家看来,康德可能不够专业。但也说明,从一开始,康德就不仅不反科学,而且极其热爱科学。

从他的三大批判,以及后来的其他主著作中,仍可看出,他仍然非常关注科学的发展,时不时的还引用一些,发表些评论。尽管,难免被像罗素这样的更有资格称为科学家的人讥笑。至少,说康德哲学反科学,一定是属于无稽之谈了。

特别要说的是,康德哲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物自体”,或者译为“自在之物”,从康德的本义来说,他所指的,实际上是自然界及其规律。这也是很好的证明。

至于“逻辑”。一是,康德的著作逻辑性极强,这也是他的书晦涩难懂的原因之一。读者的思维,丝毫不敢偏离他叙述的逻辑,否则,后面肯定不知所云。如果是反逻辑,应该不是这样吧。二是,康德不仅很好地运用了形式逻辑,而且,他还察觉到了形式逻辑所存在的不足。这就是他提出四个二律背反的逻辑出发点。进一步说,四个二律背反,不仅更深刻地探讨了有限和无限、现实和上帝等等问题,而且,为黑格尔提出辩证法,铺平了道路。

说康德哲学反逻辑,未免太浅薄了。

关于“反常识”,什么是常识呢?时间和空间算不算?时空,是康德研讨的重要问题。与前人不同的是,他认为时空属于先验或叫先天的概念。

康德提出先验概念,是经过了十一年的思考。不管这个概念是否正确,他是从为了解决休谟的不可知论出发的。休谟说,有一些知识,是不能通过归纳的办法确认的。康德说,好吧,有一些先天的概念,比如时空,是不需要验证的。为此,他做了大量的理论论述。

在后人看来,康德的论证,说服力并不够。比如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但是,仍然要说,康德是在人类探索思维科学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努力。

康德还涉及到了实践的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无论如何,从任何角度来讲,说“康德哲学是人类历史上反理性、反经验、反逻辑、反科学、反常识之集大全者”,都是无知和荒谬的。


一老沈一


关键是:康德那三大批判,几十年间,中国把"批判"二字的理解同西方拉大了距离。我们一说"批判“就是对敌斗争,扣帽子丶打棍子,只许我满口说辞,不许你反驳一句,你不服?武斗上来了。所以一看见康德的批判,以为他反抽象理性,又反实践理性,还反判断力!谓余不信,问问反康德理论的朋友,有几位读过康德的书?


用户3253102189658


不是,康德把自然界和社会界通过对客世界认知的理性,经验,科学逻揖等都变成了"自在之物"了,是不可知的彼岸了。所以,他天天沉淫在彼岸和宗教徒一样胡思乱想了,要是自然界印象给他的彼岸一样了,他就承认唯物的,当还未认知的时侯他就是唯心了。他老在二律背反中走不出不来,他说人类认识最高领域是理性,但理性仍由主观的观念所指导,这些主观的观念是:作为实体的精神,作为统一整体的世界,神。

马克思对康德的″天体演变论"评价很高,他反对了形而上学。但康德是阶级调和论者,这一点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暴露了他的小资产阶革命的不彻底性。康德反对阶级斗争,不主张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穷人用善良的心对待剝削者。直到现在,凡是无产阶级内部的改良主义,折衷主义等机会主义者,都喜欢到康德主义那里找理论根据。


鲁卡尔


我们知道,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莫非看到“批判”就给人家给康德挂上这么多“反”?这是不恰当的,人家有自己的逻辑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哲学他之前的笛卡尔是理性哲学的集大成者,后来出现的经验主义恰是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多有碰撞激辩。康德的哲学是既不倾向于理性主义哲学也不倾向于经验主义哲学,而是试图把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后天经验(质料)结合起来的命题称作综合命题,而以此来尽力调和或折衷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并试图克服两者的片面性。这就形成了先验论哲学。当然,看似解决掉了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实际上,显然他是没能解决掉的,由此他提出个二律背反,即同时承认两个相反的命题同时成立。由此康德提出且发展了自己的“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认为实践理性能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矛盾,实际就是把其作为一种道德信仰,先验的,认为那是人类理性的本性。


质跃


我想楼主是理解错位了康德的这个反字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所以批判,包括欧洲整个的文艺复兴,这些覆盖或者批判,首先是为了重建架构,让理性变得更加科学而完美,批判和反,不是只破不立、不是毁灭性的,这更是为了让所批判的东西走的更远、更科学!哲学的根本宗旨不是反对而颠覆,哲学始终不渝的是至善,康德哲学及其纯粹理性批判,貌似艰涩抽象,实则充满了终极人文关怀,始终充满着人性的温暖!所以说,这种提问本身,就是针对康德而哲学的某种偏见,体现了某种单项而片面的、有失偏颇的哲学观![祈祷][祈祷]




白楼情话


除了反常识,其他都不算。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批判不是批评而是分析判断的意思,分析的结果是理性不是万能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2康德哥白尼式革命在逻辑上是自恰的,不仅完美证明了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为人主观能动性开辟了空间。3反常识是有的,主要是物自体不可知,但是现在看也不一定是错的,因为科学界量子力学领域确实存在测不准原理和不确定性,这在当年看确实反常识,到现在基本得到科学的认可了。


龙龙230636354



人类之源


看了题目和回答,中国真没哲学家!只有研究西方哲学和中华古代哲学的专家。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就没了哲学。而只有一个类似哲学的流派,叫做评价哲学!


秋宜声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肯定难免争议,甚至被批判,或者说被骂。康德的哲学体系从认知来说,是对人类精神领域和认知领域的一种解读,但这种解读仅仅是一个哲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架而搭建起来的思想体系。康德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经验到学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在人类把经验转化为知识的途径却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开发。这样的观点跟康德的生平不无关系,一生未离开过自己居住的小镇一杯公里意外,而且这一百公里内的离开在一生中也仅仅几次(据说就两次),其理论体现的建立可见以阅读和思考为依据。哲学界认为,康德是客体形而上学到主体形而上学的分水岭,也是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但康德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并不存在反理性,反经验,反逻辑、反科学、反常识的极端论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