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還有多少人願意當教師?

四季不歇竿


我也是一名教師,但我總感覺網上的關於教師的話題太多,太濫。

因為有很多關於教師的話題,並不能有效地促進提高教師地位的提高,反而是教師的一種自我貶損,實在有損教師的整體形象。

在一個自由競爭的年代,個體對職業的選擇,其關鍵在於自身所擁有的競爭實力。

你有了實力,完全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自已心儀的職業,否則,你只能接受自己並不情願的一份職業。

即使教師,也不是你想當就一定能當上的。

對於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職業,如果有人總是用一種仰望的目光,全然不顧自身的職場競爭力,希冀自己能與比較中的上者等同時,那麼,如果我們用一種俯視的目光想想比較中的下者們,他們又該有一種什麼樣的的心境呢?

那麼,有多少人諸如願不願意當農民,當農民工等等話題是不是會即刻充斥平臺?

這樣的討論一多,會產生什麼消報的社會效益和影響呢?

簡言之,願意當教師的就努力去謀取,不願當的完全可以去謀求另一份職業,市場法則公平而又殘酷。

想要改變自身的命運和人生境遇,可能不應僅僅靠社會,靠他人的關注,甚至憐憫,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


飛鳥留痕2O16


肯定是有人願意當教師的啊。不過呢,說說我的感受吧。本人90年代末參加工作,那時候報考師範大學的學生,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到了2005以後,也就是近十年吧,沒有一個優秀學生報考師範大學的,包括北師大和華師大,只有二本和三本有學生報考師範的。另外,我經常去做教師招聘考試的面試評委,真心是覺得這幾年招聘入圍的(筆試進入300%的優秀者)考生專業素質越來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在某市的一次面試中,還遇到一位考生把知識點講錯的;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入圍的準教師,一天聽了18節課,也就是18個考生,只有3個男生,這在我們物理學科是很不正常的,筆者當年大學一個班40人,只有3個女生。不知道現在是物理系女生太優秀還是男生太差,反正我覺得很不正常。面試的前一天晚上,就有該市的一個副校長跟我們說,他們希望招點男教師,尤其是物理專業和數學專業。第二天聽了一天課,那三個男生真的不突出,這是實話,我們還是很公正地打分的。通過這幾年,我自己的高三畢業生志願填報和近幾年教師招聘面試狀況來看,我覺得可以形成這樣的結論:教師肯定是有人當的,但是專業素質越來越差,男生越來越少,連數學物理這樣的曾經是男生天下的專業,也越來越難見到男孩了。再者,安徽今年中招師範生幾千人,這些人可不是當年的中師生哦,他們可都是當地考不進高中的生源,這些人很快就會畢業,進入各個小學任教。這就是現狀吧。希望這種狀態有朝一日能好轉。


飛來頑石


我出生於1963年5月,是一名已有38年教齡的鄉村小學教師了。這幾年對教師各種方面的評論太多,對待教育不公平的地方也有。我個人認為,首先我們教師要自我認識,正確擺正自己的心態,努力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只有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執著259249978


現在有多少人想成為教師呢,這就要看全國有多少師範類學校,這些學生才是取決於從事教師事業的多少。具體數字應按每個學校的生源而論,而統計。我想一定是很多吧。如果師範類學校存在越多,生源基本能達到滿足,那麼想成為教師的人就越多。但是有多少人想成為教師,這本身不是每個人都所想的問題,首先要具備大專以上學歷,要想成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資格證,還要參加入編考試,困難重重,現在要求也越來越高。

事業編制當然好啦 ,是鐵飯碗,雖然不能大富在貴,但則衣食無憂,因為沒有其它的門路,有個穩定的事業幹都非常不錯了,哪行哪業不累,不要這山看到那山高,哪行哪業收入都不高,當教師累,這是不爭後實,這種累,有農民工幹活那麼累嗎?很多人去考編,難度非常大,要求非常高,是因為行業還是有很多優點,收入不比其它行業差,表面上看起來很低,其實一點都不低。教師收入真的低嗎?哪裡還有每月一兩千元的?別被忽悠了。打卡工資的確有每月2000元的,但這只是表現,不能說明真正的收入,如果真的只有2000元,那為何那麼多大學擠破頭想進這個行業,都瓜了嗎?現在想要進入教師這個行業。拿到編制非常難的,幾千人為爭100個名額,全省統一招考,競爭是非常慘烈 的,拿教師資格證,筆試面試就難倒一大片人,淘汰率非常,不是想進變來的行業。本科生,研究生畢業的想來的人多成串。

1、行業有保障,鐵飯碗,沒有其它的風險。

2、內行話說,這個行業並不累,上班如養老,只是個人發展較為緩慢。

3、行業收入並不低,隱性福利不多,適合要求不高的人。

這個行業,如果聽說他打卡工資3000多元,其實收入很不錯了,我來算算真實的收入。公辦學校的代課的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其它行業相對也不低,如果低了,我為什麼要去?正因為很多人作了對比,才去代課的。進入公辦代課的老師,收入情況為:以成都城區代課教師為例:每月收入2800元(扣除五險一金後),每半年有5000元的獎金,平時和其它正編老師一樣,一年下來有2000元的工會補助,遇這幾年,教育督查組到地方督查,每年給正編教師發放2萬元補助,代課老師也跟 著拿,算下來一年也有到手6-7萬的收入,和其它行業比較,也不低了,只是比正編老師低。


陳海底魚


呵呵!老師年終目標獎教師九千,其他事業單位及公務員二萬六,還是國家三令五申才提高點老師待遇了的!以前教師五千,其他事業單位等至少六萬!這就是差別!教師待遇太差,有誰會來?二十年以前,懷著滿腔熱血從大學畢業從事教育,以為會越來越好,二十年過去了,反而有些更差!至少說,那時有優秀的中師生,師範大學生,這些在當時都是頂瓜瓜的,高考比我們差的讀了中專,現在大都謀得一官半職,待遇也好!而從事教師行業的,又苦又累錢又少,被人看不起!有啥意思?現在好多新進的老師,專業水平差,有些知識點都要講錯!他們是走投無路才考教師的!我身邊有好幾個都是3十2大專,而真正在學校立得起的是四十歲左右的這批人,這樣下去,教育,何去何從?


路過你的時光24336404


對於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貧窮,邊遠,民族地區的中小學教師是沒有人想當的。只是高考分數低,不被非師範的其它專業,大學錄取,就不得不讀師範專業了。大學畢業了考不起其它工作,也只得當中小學教師。畢竟教師有五險一金,十三月工資,兩個假期,待遇也在提高,比打工好得多。如果說真心想當,應該說沒有。如果國家允許教師轉公務員,那教師都要轉完。校長都願意轉公務員更何況是一般教師呢?


手機用戶74122117160


現在想當老師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女性。

原因如下:

1.近幾年,教師工資待遇大幅度提高,幾乎翻了一倍多。我是2012年入職,到2017年已經翻了一翻!近年來,教師漲工資提待遇,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共識!黨中央已經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河南財政廳已發文,具體圍繞在班主任津貼、鄉村教師補助和教齡補貼三個方面,財政已定好時間表,不再是空洞喊口號!

2. 2019年元旦,已經漲了五次工資:第一次是平均漲350元,第二次漲50多元,第三次班主任補助20元漲到最低400元每月,第四次教齡津貼2、5、10元漲到每滿一年每月漲10元,第五次鄉鄉村教師補助從最高500漲到最高800。

3.想成為教師,女性最多。因為女教師在相親市場上,最吃香!既能相夫,又能教子。時間充足顧家,寒暑假節假日超多。男教師相對較少!

4.地區差異很明顯!像廣東發達地區招教師是已經達到清華北大碩士生競爭水平,而廣西欠發達地區多個教師崗位人報考。

5.民辦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發展迅猛,待遇高,需求量大,帶動更多人想當教師。報考教師資格證人數每年都呈增長趨勢,說明越來越多的人想當教師。


趣熱點fun


本人三十二年教齡了,感覺最近十來年教育已徹底偏離了“教書育人”教育核心,唯分數成績論,學校每天抓安全、控輟保學、精準扶貧……各種無用的檢查、學習、會議、各種形式進校園活動等耗盡了教師的精力和時間,同時各種威脅,比如學生出了安全事故老師自己承擔等,早上一進校門頭就大,若年輕十歲,必辭職不幹,現在這年齡只有硬著頭皮槓了,也不知能扛多久。周邊教育環境也都差不多,年輕人誰還選這職業?


一點水61440071


想當老師的人多的不計其數,不論正式與非正式的,就連唱首歌或說個段子的都能上臺當老師,還有誰不願意的嗎?說的難聽點,真正熱愛教育的好老師如鳳毛麟角,大白菜式的老師滿地跑!


第二階文明倡導者


現在有多少人想成為教師呢,這就要看全國有多少師範類學校,這些學生才是取決於從事教師事業的多少。具體數字應按每個學校的生源而論,而統計。我想一定是很多吧。如果師範類學校存在越多,生源基本能達到滿足,那麼想成為教師的人就越多。但是有多少人想成為教師,這本身不是每個人都所想的問題,首先要想成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所能從事教育的學歷,也就是能考取師範類的學校,畢業後才能從事教師職業,更重要的是,要有教書育人的理念,正確樹立教書育人的道德及職業觀念,有著為教育事業而奉獻的精神,這樣的人,才是想成為一名教師的資格。而不是誰想當教師就當教師的問題,如果要把沒有教學能力的人而推進到教師隊伍中耒,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誤人子弟,為國家,為社會根本就培養不出來有用的人才。而且還怡誤了一代人在學習中的成長,更是教育領域的罪人。所以要想成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資格證,所從事教師的學歷。如果沒有上述條件,想也是不存在的問題,總之並不存在現在有多少人想當教師的問題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