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疫情,大家的心態怎麼樣?

小辰兒小鑫兒


您好,我是熊貓君劉女士。

由於可能和地區疫情情況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心態也會有所差別,我只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實的感受吧。

我座標在四川的一個二線市區,不算是重疫區,但是我們這個片區也有一些確診感染者,我們隔壁小區有確診的,我們小區之前有從武漢回來的上報後居家隔離現在已經過了隔離期,想來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我們以前總是以為疫情離我們真的很遠,可當事情接踵而至的時候,還是阻擋不了恐懼的蔓延。

我們沒有在重疫區,就已經覺得有一些心理壓力了,可想而知,湖北的同胞們在承受著什麼。只能為他們一遍一遍得祈禱。

我的心態可謂用【一波三折】來形容。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心態有過幾次變化。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

我們總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沒多大”

2019年的年底,我還在北京學習,1月7號左右才回的四川,那個時候我就聽說武漢有疾病,但我們都無法確認那是什麼。也不確定是否會傳染,我赴京之前,我一個平時就比較注意出門戴口罩的閨蜜,專門給我發了消息,千叮嚀萬囑咐的讓我記得多穿衣服戴口罩,說是聽說有什麼傳染病也不確定。

等我一月回到老家,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很多官方信息就開始越來越多,我後來想想也是後怕的。北京後來也出現了輸入性的感染案例,本來我計劃在北京多呆一段時間,好在是早點回來了。也好在我一直也是沒事。

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沒有幾個人戴口罩。

我的父母依舊每天遛彎,跳廣場舞,在1月的時候還組織了一次家族聚餐,幾個堂哥表姐還一起出去吃了燒烤,喝了啤酒,大家都心懷希望的迎接庚子年的到來。

我們只知道新聞裡新型病毒在湖北有蔓延趨勢,但是,我們當時沒有意識到有這麼大的傳播力度,我們這批90後80後還是會一直關注新聞的,也一起討論過湖北的情況。

我們認為可防可控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一個是,非典時期,中國積累了很多對於一些突發性疫病的經驗。我國的醫療水平和科研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二一個是,我們認為這次的新冠應該不會比非典厲害。

當時也有朋友說還是未雨綢繆的好,提醒我讓我也多在某寶上買一些口罩備用。我也沒有多大的在意。家裡本就有一些口罩。

後來想想,還是我太天真了……

【人傳人官方發佈,春運大潮來臨】

也就是沒過幾天,鍾南山院士確定人傳人,並且開始有媒體報道關於海鮮市場,我心裡就開始打鼓了。

因為四川從武漢回來的肯定很多,包括我認識的阿姨叔叔的孩子也有念武漢大學的。我們這裡還沒有病例,也沒有確診的,這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確診是一個難事。測試的工具還沒有大規模的投產。

有一天我去市立圖書館看書,回來的時候想了想說還是去買幾個口罩吧,結果藥店所有口罩全部售罄,幸運的是樓下診所還有一些醫用口罩,他們也不想賣給我,因為他們也不夠用,我求了好久才買了幾個。

那個時候心理的焦慮就日行千里一般擴散,國家開始建議不要出門不聚會,建議在武漢的不出去,也不建議大家往武漢去。

當時只是建議而已,但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苗頭,我趕緊去某寶下單了口罩。

我也提醒了我的父母,儘量讓他們只在小區裡活動,也不要出門去了。

【驚恐下的眾生相】

那個時候,出門都戴口罩了。

酒精沒有賣了,買了84和碘酒,超市裡人突然多了很多很多,超市裡的霧霾口罩都賣完了,消毒液也快沒有了。

當天就把家裡裡裡外外都打理了一遍。

我承認我是一個有私心的人,只想保住家人和自己的平安,當時新聞上出現最多的不是正能量,很多的是對少部分人的一種譴責。我無意間看到了逃離武漢這個關鍵詞……

然後我就氣炸了,後來想想還是自己狹隘,我們看到網絡上的各種新聞,已經某博的一些圖文,有人吃了退燒藥去國外吃飯的,也有人說自己就是要攜帶病毒到處跑的,那個時候,我們才開始真正的恐懼。

我意識到,我們這些人恐懼的不僅僅是病毒,而是對人本身的恐懼。但我堅信帶著惡意的傳播心態是少數人。

網絡上罵聲一片。

各種罵聲說白了就是害怕,誰沒有家人,大家開始害怕鄂字開頭的車,甚至也有人去那些高調發朋友圈的憨憨底下批評的。大家的憤怒也源於對自身安全的焦慮。

我們害怕病毒離自己的家鄉越來越近,我們更害怕的,是那些人不以為然的,沒有防護隔離得意識還去公共場地玩。

我們小區算是行動的很快的了,很早就開始逐門逐戶的排查和登記。通知說必須用門禁卡出入,連門口值班的大爺也多了兩個。

直到武漢開始封城,幾百萬人的返鄉浪潮,我們都知道這件事情,至少嚴重性和傳染性來說,可能已經開始接近的非典。

我們開始指責那些“逃”出去的人,指責那些不停國家建議還在連夜往外跑的人。指責那些明明自己發熱卻不上報的人。

我們也指責那些吃野味的人,指責那些還在搞所謂萬人宴會的負責人。

怒氣難以平復,說白了,我們是怕死,這是人的本能。

後來我看了很多重疫區當地人的故事,我慢慢理解了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醫護用品缺乏口罩也缺乏,一個地區封城可能會帶來醫療擠兌。誰都會害怕吧。

我們怕死,那些出來的人和我們也是一樣的。我們省很早就重視了,宣傳也開展的比較早,河南也做的很早,而重疫區湖北可能當時還沒有這樣的氛圍。

那幾天我天天失眠,看到那些消息就生氣,每天都很焦慮,因為買的口罩根本就不動不發貨。每天也不敢再出門。我們這一代人很喪,但往往這個時候,做防護做的早害怕惜命的人也是我們。

我承認我怨過“逃離”的人。

但我知道,如果我是他們,我也不確定我會不會想要去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

【焦慮到適應,從不理解到共情】

本人由於是心理學從業者,疫情發生後就有很多平臺開始了公益心理諮詢的線上交流,包括各地的心理學會也在啟動。

我也參加進去了。

每天基本要諮詢和回答幾個關於疫情疫區人員的心理壓力問題,在我瞭解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我們內心的脆弱和無助。我想如果我在重疫區,我每天也會擔驚受怕,我甚至會崩潰會和家人出現矛盾。

重疫區的一線人員還有患病者都是英雄,他們都在和病毒搏鬥,他們在承受什麼,是我們這些還能安居在家的人不可以想象的。他們值得我們給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也再沒有過度的憤怒。我們當然也看到很多負面的消息,疫情把所有的真善美假惡醜都翻騰到了水面。

但我知道,不管是在哪裡哪個國家都會出現很多同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是中國人,因為我們的國家真的在竭盡全力的平息這場風波。

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沒有資格置之度外了。

這個時候,團結起來,相互鼓勵,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看到國家在努力,一線人員的偉大逆行,各地支援的力量,大家在壓抑的生活裡還保持著樂觀和幽默。

我們這邊我們小區徹底實行了封閉管理,通行證出入,買菜什麼的工作都交給我們子女來做,家人都不許他們再出來,門口的志願者多了好幾個。他們是真的很幸苦。

我們區也有感染,不到一公里外的醫院也是負責接收新冠感染者,前兩天有出租車接了一個去醫院的人,去醫院就確診了,我們市醫院也出現了物資告急,到今天,染者數萬計,我不知道這場疫情什麼時候能夠結束。新的生活什麼時候才真正的開始。

我看我朋友發朋友圈說自己創業公司早就撐不住了,旅遊業的朋友沒了工作,餐飲業更是受到了重創。

我們沒有想到庚子年的開頭,

是這麼度過的。

——————————————

我相信只要還有希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是中華民族,我們從來都不是能夠坐以待斃的存在,我們永遠在和命運抗爭。這一次,我相信,我們也會勝利。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 ,# ,# ,# ,#



熊貓君劉女士


正確面對,注意防護!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信黨中央!




陳文榮66


不管怎樣,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安妮日記》

在疫情期間教大家幾個調節情緒的方法

1. 放棄一些群。2. 堅定信念。3. “宅”出質量。4. 規律生活。5. 呼吸放鬆法。6. 適度鍛鍊

沒有一個寒冬不了逾越

待到春天到來我們一起狂歡





小Go同學


瘟疫終將從我們的世界過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dd4fc4b8ecc4dde961ebbac05851dae\

東方顧氏雪蓮


2月中旬這個時間點對全國民眾來說面臨三個方面的問題:為抵抗疫情長時間封閉在家中、春節假期結束面臨復工復學以及疫情本身帶來壓力。


劉哥炸醬麵


風雨之後一定會有彩虹!相信國家相信未來!


小碗翻身


普遍的心態非常糟糕。人們普遍有這樣那樣的壓力。受疫情的限制。壓力倍增。


高243481939


對於疫情,大家的心態各不同,接近病人的他恐懼,生活在城市和生活在農村心態也不同,有人緊張,有人鎮定自若嚴陣以待,還有的人滿不在乎,存僥倖心理,還有人麻木不仁。


張愛霞8478064498675


該吃吃,該喝喝,有事不往心裡擱


茶葉蛋闖天涯


很多人都沒有把疫情當一回事,實際上這是嚴重影響了疫情恢復正常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