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們重新審視教育

疫情之下,我們重新審視教育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衝擊與變化。全體中國人都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沒有預期,更沒有模擬。對於教育人而言,這一猝不及防的“暫停”鍵,引發了更多深層次的反思與內省。為此,本文邀請部分專家,圍繞如何藉助疫情這個契機,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理念、治理方式、學習內容、課程建設、學習方式等——

01 反思課程建設,學會健康生活

(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崔允漷)


疫情之下,我們重新審視教育


近期,疫情信息不僅使舉國上下都處在焦慮與不安之中,也大大地降低了全民的思考力與判斷力。我僅想說一說疫情突然襲擊暴露出的“幾乎全民不會戴口罩”“全民沒有勤洗手”的問題,以及由此而來的與我們中小學教育、與我的專業——課程有關的問題。


先說戴口罩,本是日常的生活技能,為什麼幾乎全民無知、集體失能?中小學不教學生戴口罩,等疫情來了再請院士來教,代價豈不是太大了嗎?難道一定要將“戴口罩”這一知識點列入“高考”,我們才會教、才能學會嗎?12年基礎教育,其實已經多次進行過諸如“謹防感冒”“注意個人衛生”“不要將病毒傳染給別人”等基於概念的教學,卻幾乎無效。我們能否開展基於行動的教學以獲得“戴口罩”的技能?


再說勤洗手,應是舉手之勞,但事實上大部分人還是沒做到——學校教了至少15年,結果還是沒學會!“勤洗手”教育如此低效,確實讓我們教育人自己打臉!有人說,那是因為高考不考,教師不教。其實不然,在正規教育期間,我們不是不教,而是一直在教,從幼兒園教到高中。


從幼兒園開始,教師一般會示範來教小朋友如何正確地洗手,會用我國常用的“內外夾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甚至拿最權威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英文版“洗手12圖”來教。可是教師往往教了卻不評,沒有跟進評價,洗手就只是教學材料或內容,成不了課程,至多算是日常的經驗教育,學生不僅沒有理解,更不會形成行為習慣。


小學開設了與“勤洗手”有關的一系列正規課程,包括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勞動與技術、班會,甚至還有校本課程等。每門課的教師都會告訴學生要勤洗手,而且一直強調勤洗手有多重要。然而,小學教師少有用示範的方式動手教洗手的,於是,小學生只記住“勤洗手”這個詞,沒有獲得正確的洗手技能與習慣。


而進了中學,學生髮現中學只關注要考試的東西。從目前來看,中考和高考都不大會考“勤洗手”,因此,中學裡的教師和學生都看不上這個“重要但沒用(因為不考)”的概念。即使有一些科目如體育與健康、生物學等的內容涉及“勤洗手”,但中學教師通常想當然地認為這些“小兒科”的事是幼兒園或小學教師教的,於是乎,“勤洗手”在中學成了“虛無課程”。


如此這般的15年教育,無論是戴口罩還是勤洗手,都能看到我們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失敗的,是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反思的。作為課程研究的學者,我覺得我們提供的教育不夠專業,具體表現在:目的目標沒分清,學無進階難上心;教不得法瞎教教,學而不評非課程。


雖然我無法得出戴口罩、勤洗手對不患病的貢獻率有多大,但反過來,沒有養成這些衛生習慣與患病風險的相關性是可以推論的。希望如此慘痛的教訓能為我們敲響警鐘,希望每一個人能站在“防疫就是責任”的高度認識“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


我們需要擔當起檢討責任,重建“戴口罩”“勤洗手”課程。50年前,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提出了“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的目標,而我們的教育、課程如何解決當下“不考就不教”“只育分不育人”的問題?90年前,美國著名的“八年研究”首要目標是關注與學生個人生活、社會生活相適應的知識與技能,而我們的課程目標是否過於抽象、宏大?是否過於社會取向?是否可以借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或“家國天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邏輯重新確定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問題?是否要用課程思維審視學校教育的專業性問題?


為此,筆者建議:首先,要將“學會健康生活”作為公民的核心素養,並據此設置有進階的目標體系;其次,要依據此目標進階,分學段選擇適當的內容,組織成學習單元;再次,要倡導基於行動的、示範的直接教學,而不是基於概念的教學;最後,要基於不同學段的目標開展表現性評價和檔案袋評價,而不是紙筆考試,並將其結果列入不同學段的綜合素質報告之中,推行持續而累積的、基於行為的必備品格評價。


美國教育家艾斯納說過,千萬不要以為不教的就是不重要的。我想再補充一句:教了不等於學了,學了不等於學會了。其實,沒有學會,就等於沒有教。據此,我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檢討。


02 想象每個人都是未來學習的一個節點

(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所所長 林莉)


疫情之下,我們重新審視教育


2020年因疫情而延期的寒假裡,毫無準備的師生不得不集體在全網圍觀下試水線上教學。一夜之間,“未來”似乎就這樣猝不及防地來到了我們面前。這場被有些人戲稱為大型翻車現場的“尬教—尬學”,很容易令人聯想起1999年的互聯網生存挑戰。也許我們應該記住,我們的生活從“互聯網生存”走向“斷網實驗”,用了不過短短20年。


“互聯網+教學”會長成什麼樣?儘管學者們很早就從理論上提出“時時可學、處處能學、人人皆學”的願景,各種慕課網也構建了“互聯網+教學”可能的實踐形態,然而大家似乎不約而同地默認它是成人非正規學習場景下非正式學習的“解決方案”。


面向中小學的“互聯網+教學”會長成什麼樣?一直以來,我們習慣於從學校、教室、班級的授課場景來尋找答案,將面對面的班級教學搬到網上。而這個寒假,當中小學師生分離、互不可見,教學要素“原子化”,對線下集體講授式教學友好的教室、班級、課表、上下課鈴、點名等高度結構化、統一步調的學校經典教學場景分崩離析。正視這種新的學習場景的顛覆性變化及其對“互聯網+教學”複製中小學線下模式的巨大挑戰,將為我們討論和探索未來中小學“互聯網+教學”提供新的想象空間。


想象每位“宅家”的學生就是未來“互聯網+”場景中的一個學習節點。這個節點,它與學校的教師、同學保持固定的連接,與外部的優質學習節點保持常態的連接,與其他可用的學習節點發生著經常性的隨機連接,共同構成了每位學生日常學習的網絡小世界。


想象每位學生,都是學習網絡節點上的學習者。學習節點化,意味著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空間,學校、家庭,包括機構(如圖書館、博物館),以及除本校和本班教師外的其他人、外部網絡平臺等所有可以提供學習資源的節點,都是相互連接、相互支持的學習節點,是未來“互聯網+”場景中新的學習空間。


想象“互聯網+”引發的學習空間“升維”成為中小學教育範式變革的關鍵變量,未來學習會怎樣?


學生將成為有教師持續指導、和同伴共同學習的自主學習者。而作為新手學習者,學生將在教師、教材、學案(學習任務書)提供的基礎性學習支架支持下,逐步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進度,發掘和利用對自己有用的學習資源,構建關聯主義提出的“由人和內容等可信節點構成的技術增強型個人學習網絡”。


互聯網知識的豐富性,意味著教師將從例行的備課、授課、批改作業中解放出來,不再是面對面班級授課制下,一人一科一包到底的“主播”,而是在互聯網提供的大規模知識協同中,作為一名知道如何找到優質、可靠學習資源,以及如何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的成熟學習者,“有時講授、常常指導、總是幫助”。而學校,作為連接個人學習網格的樞紐性節點,其核心職能是提供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課程和麵對面教學,彙集、優化學生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經驗,培養學生成長為有強烈學習意願、明確學習方向、善用相應學習資源工具與策略、善於自我管理、元學習能力高的熟練自主學習者。


班級授課、統一的課時劃分、課表、上下課鈴等不再是教學組織的唯一甚至主導形式,正式和非正式的學習社群將取代班級,在教學組織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學生作為獨立學習者,自主地在上大課、藉助課件自學,參與正式的小組合作學習、線上的非正式社群學習,實踐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之間切換、組合。


……


木心說:“輕輕判斷是一種快樂,隱隱預見是一種快樂。”


想象每個人成為學習網絡的節點,和更多節點一起匯成龐大的學習網絡。學生有更充裕的學習資源、更鬆散的學習夥伴、更彈性的教學組織。高控制、結構化的中小學教育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期待!


03 理念到行為的距離有多遠?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團總校長 俞國娣)


疫情之下,我們重新審視教育


由於疫情的影響,工廠停工、商場停業、學校延遲開學都在情理之中。但是,社會熱點並沒有聚焦到影響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停工停業上,而是聚焦到了教育上,也許可以說是聚焦到了“停課不停學”口號下的“直播網課”上。這一現象引起了教育人的諸多思考。


在我看來,這一現象的背後,反映出目前教育的一個現實,即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仍懸在半空,尚未得以落地。


我們不缺先進的理念、振奮人心的口號,但面對現實不知所措,蒼白無力。當面臨超長寒假的時候,我們仍然在費盡全力制訂一張看得見的課表,想用統一的行為來教育學生。我們沉醉於統一的教育行為,也是“志在追求統一的教育結果”。其實,我們不妨反芻以下幾個基本的教育理念:


其次,生活即教育。這一場災難給了我們鮮活的生命教育的教材。災難面前,我們不惜停工停產,以犧牲GDP為代價,保全人們寶貴的生命,因為生命無價!讓生命有尊嚴、有質量,善待每一個人,無論病人還是健康人,無論窮人還是富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信手拈來,生動而深刻。責任與擔當的教育,無處不在。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的眼眶時時溼潤:學養厚實的院士泰斗,親臨一線,如鍾南山、李蘭娟等老院士不辭辛勞幾次飛赴武漢;馳援武漢衝鋒陷陣的醫生護士,多少感人事蹟不盡言表;還有那些樂善好施的愛心人士、踏實工作的社區鄉村工作人員、遵守規則的鄰里鄉親,他們雖平凡卻有著責任與擔當。這些活生生的教材,是用血和淚換來的。我們還缺教材嗎?還需要快遞員專門遞送嗎?就這個新冠病毒衍生出來的相關知識(物理的、化學的、衛生習慣的、隔離防護的、病毒生物學等方方面面)也夠你學習一陣子了。說白了,我們所謂的學還是停留在學課本上。


其二,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加強親子關係,倡導親子閱讀,倡導有質量的親子陪伴。而要完成“陪伴”這個“最好的教育”,起主導作用的家長,要充分調動併發揮孩子的能動性。我們的網課中,指導家長親子互動的教程佔著怎樣的份額,必須要梳理一下、增補一下。喊出“陪伴式教育”口號,就需要提供陪伴教育的策略,才能理念落地。


其三,何為真實的學習。倡導真實的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在完成真實世界任務的過程中習得知識,獲得技能,豐富交往,形成品質,讓學習效果能看得到,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有意義的。面對如今這個特殊情景,面對居家隔離這個真實問題,尋求居家生活、身體鍛鍊、感情傳遞、情緒表達等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和現實世界的情景、環境緊密結合的學習是有意義的。用這個特殊的防疫背景,我們來開展閱讀、寫作、統計、運算、繪畫、作曲、演唱等方面的學習,其學習成果能反推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投入。


其四,大力推進勞動教育的載體在哪裡。勞動教育發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居家勞動,生活小事從疊被子開始,生活能力從燒菜做飯開始,無論哪個年齡層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長點。為了推進勞動教育,學校曾刻意組織一場“愛心晚餐”的比賽,或是疊被子比賽、繫鞋帶比賽,而今天,勞動的機會就擺在我們面前……勞動現場不是秀場,在家勞動恰逢時。


今天,我們不缺理念,缺的是把教育理念化為教育實踐和行動,這需要大量的教育實踐家,他們可以是家長,是教師,更大的可能是校長。教育實踐家需要智慧,需要勇氣,也需要擔當,還需要奉獻;需要淡定,更需要激情;需要理性,特別需要情懷。


來源 | 浙江教育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