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江苏省政府又推“夺取双胜利33条”,核心在这三点……

本文首发自新华日报社369融媒创新工作室旗下微信公众号: 江苏1号 (ID:gh_3b06d4825686)


今日,《新华日报》刊发重磅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就刚出台的《关于加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予以详解。

这份文件的出台,成为继此前江苏颁布“50条”政策举措,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后,又一指向“夺取双胜利”目标的重要举措

解局|江苏省政府又推“夺取双胜利33条”,核心在这三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值此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县域为单元依法依规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精准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19日,省有关部门对《指导意见》进行了解读。

01

精准施策,

以县域为单元科学防治

“连续19天,我省确诊病例保持下降趋势,2月16日至今连续3天稳定在个位数。”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思源说,疫情防控以来,我省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重心下沉、关口前移、逐人排查、不留死角,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

统筹做好我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态势,我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意见》的着眼点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在依法科学精准防控的同时,在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再交一份合格答卷。

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核心是以县域为单元监测疫情和评估风险。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各设区市对各县(市)实行分区分级管理。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地区,并分别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具体来说,对低风险地区,县域范围内不得设立各类卡口拦截或禁止车辆通行,不得封路、封村、封社区、封市场;设区市所辖县(市、区)全部为低风险地区的,市域范围内不得设各类卡口,取消一切车辆和人员通行限制,保障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省内相邻县均为低风险地区的,县际之间不设查控点。对中风险地区,要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进行。县界和辖区内高速公路要确保交通运输、城乡公共交通正常运转,确保人员正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正常流通。对高风险地区,实行机动车有效管控。

“社会及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徐亚中说,按照分区分级精准和差异化防控的要求,社区和居民小区未发现病例的,以防输入为重点,应允许车辆和人员有序进出;仅有一个家庭病例的,实施居室封闭,必要时再封闭居住单元和楼栋,有序减少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出。农村疫情防控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指导。

“不管怎样,所有管控措施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需要。”徐亚中说,精准施策要做到尽量减少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特别要高度重视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怀。居家观察人员隔离期满后,要按规定及时解除有关措施。对未发现病例的县(市、涉农区),不得限制村民在县域范围内流动、开展正常生产活动。

02

分类指导,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企业复工复产奠定了基础。《指导意见》一方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一方面取消不合理限制,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上,《指导意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对于“三个必需”领域企业全面推动复工复产,具体包括: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供水、供气、供电、供油、环卫、通讯等行业)、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和销售等行业及产业链主要配套企业)、群众生活必需(农批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生产、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相关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行业),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领域。

“重点企业”要大力支持加快复工复产,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意见》明确,“重点企业”包括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外资外贸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外资企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重点企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现场人员密集度低的企业,也要尽快复工复产。

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重大项目是“压舱石”。

“截至2月18日17时,已复工复产43个,其中,制造业项目25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现代农业项目1个,科创载体项目1个,生态环保项目2个,基础设施项目11个。”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显东介绍,牢牢扭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我省在用工保障、防疫物资安排、要素供给等方面,给与重点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中小微企业事关民生和就业大局,事关产业链基础。“中小企业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力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省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913.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8.0%,因此《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支持其复工复产,特别是当前病例较少、疫情风险较低的县(市)要加快复工复产进度。

03

保障有力,

谨防企业复工“输入性风险”

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不但要“有序”还要“有力”。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交通、卫生等部门全力做好保障。

“交通是人员流动的大动脉,保障各类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生命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为下一步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提供了指引。

陆永泉说,根据不同县域风险等级,交通运输部门优先保障“三必需”企业、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运输需求,进一步畅通道路交通,高速公路要开设绿色通道、货运专用通道,同时增加健康检测力量,进一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保障各类客运车辆快检快通。对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运输车辆,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过;对其他运送物资车辆驾驶员、装卸工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申报,符合规定的正常放行,不得采取隔离措施。 同时按照“防运并举、分类指导、一车一方案”的原则,对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同一出发地、目的地的企事业员工和务工返程人员,采取点到点包车运输、定制公交等方式保障职工返岗和通勤。

企业要复工,员工需保障。全力保障复工企业用工需求,《指导意见》提出对重点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准确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招工缺口,通过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发布。

建立省内县域跨区域联动对接机制,在低风险地区组织开展“点对点”招聘活动。中风险地区可在无疫情的乡镇开展定点、集中招聘活动。对长三角地区联防联控互认机制取得相关证明的人员,可凭证明跨区域自由通行,避免重复检测和重复隔离。

谨防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输入性风险”,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冬表示,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在近期组建技术指导团队,指导企业开展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企业“学”,开展防控技术培训。指导他们掌握预防性消毒、疫情报告、隔离观察等工作方法。二是指导企业“管”,加强返岗员工管理。对复工人员开展分类管理。三是指导企业“消”,开展预防性消毒。督促企业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按照相关消毒技术指南,对厂房、车间、电梯、设备、食堂、会议室、宿舍等所有公共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四是指导企业“测”,开展日常健康监测。每天对员工开展体温监测,所有来苏返苏员工每日填报“健康申报系统”。五是指导企业“处”,科学开展疫情处置。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咳嗽等可疑临床表现,立即送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向技术指导团队报备。截至2月17日,已有113.33万人主动申报,疾控部门开展高风险人群信息核查13818人,追踪送医36人,其中7例被确定为确诊病例,指导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指导意见》还对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全面加强重点物资供应保障、切实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提出明确要求。

记者 顾巍钟 沈佳暄


两手都要硬 夺取双胜利

本报评论员

疫情防控战“疫”已近一月,我省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怎样统筹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省委常委会暨省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后,我省迅速出台《关于加强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做好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作出详细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我省及早研判、快速反应、果断行动,采取一系列严管严控措施,以战时状态、战时体系、战时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我省新增确诊病例连续三天降至个位数,多个市县连续多天没有新增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同时还要看到,我省正处于输入性病例与续发性病例叠加期,特别是由于病毒传染性强,人口流动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压力较大,加之医疗力量多线作战,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疫情反复,甚至前功尽弃。当此之时,我们既要坚定信心、一鼓作气,又要保持清醒、科学防控;既要把防控措施抓实抓细抓落地,又要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工作。此次出台的《意见》就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医疗救治、推动复工复产、错峰组织开学、做好对口支援、加强物资保障等八个方面作出33项具体部署,传递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齐抓两手都要硬、江苏湖北两线作战两线都要赢”的鲜明工作导向,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挂出“作战图”、排好“任务书”,彰显江苏担当,展现江苏作为。

部署既定,重在落实。毫不动摇抓好疫情防控这个头等大事,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医疗救治水平,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线,抓好医疗物资等供应保障;另一方面要全力支援湖北黄石及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尽心尽力支援湖北保卫战。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方面要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强要素保障、提升审批效率,尽快畅通经济循环,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投产进度,发挥好重大项目“压舱石”效应,对冲疫情影响,做好“六稳”工作,推动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上来,讲政治、敢担当、勇斗争、善作为,以江苏人一贯的务实担当和智慧勇气,既赢得“大战”又通过“大考”,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努力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头条号关注“新华日报经济新闻部”,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