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初三,沉迷遊戲,可遊戲讓我成績變好了怎麼搞?

我沒有別的名字了


這就怪了!

沉迷遊戲,也就意味著你耽誤了很多學習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沒花時間和精力學習,成績還會變好?

所有沉迷遊戲的孩子,沒手機、不上網,心裡如貓抓。在學校,上課下課想著玩手機,和老師躲著迷藏在課桌下、去衛生間玩手機。在家裡,家長不給手機不吃飯,還藉口寫家庭作業用手機。

心思沒花在學習上,成績咋提高啊?

要說“玩了手機,學習成績有提高“,我信!

有些孩子,成天被老師的學習任務壓著,被家長的要求管著,學習進入倦怠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和家長的適當放鬆,讓孩子適當玩玩手機和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心滿意足“後安心去學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人的思維,對學習的提升是有好處的。

依我看,題主應該屬後一種情況吧?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我也搞不懂是什麼情況,我初中的時候就是一份努力一份回報,實踐結果完全符合理論。但是我高一的時候每天認認真真的學習最後年級排160名。高二的時候每天熬夜看小說玩遊戲,結果能穩定考到年級前100名。(倒是每天熬夜看小說的那段時間確實是我語文成績最好的一段時間)有一次數學考試前一天在網吧通宵,上午回宿舍睡了一會下午去考數學,結果數學考了滿分,平時數學就是130-140之間,偶爾能考到145。(重點高中,理科生900人,一本率98%以上,985率40%-50%。不存在一個年級全是鹹魚,多蒙對一道題就能超越100人這種情況)


雲頂雞神


正確面對,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是當年玩遊戲玩大的一代,心裡對你的觀點有一定的贊同,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必然會分心分精力,這點你要承認。影不影響學習成績主要看你覺得什麼成績就是好,年級前50進不去就別想玩了


喜愛數碼產品的隱藏人


我是一個高一的學生,剛剛中考完。初三的時候我也不是很認真,沉迷遊戲。但是隻要上課不打遊戲,把本地區過去5年的各科中考題刷完,弄懂,中考是沒有問題的。初中東西不是很難,答題格式要標準,字要寫好,分數會比較高的,初三打遊戲也很正常的。


BI要盡情地裝


結合自己經歷我認為你不是沉迷遊戲而是太閒了,我到大二之前都覺得學習太簡單,太無聊了,一天閒得就打遊戲、追劇。

初三之前課都不想上的,初三那年我下定決心還是認真聽課爭取考個普高,所以自習課是用來追劇和打遊戲的[捂臉],跟以前不同的是老師上課會稍微聽一點,所以成績從700多名快速提升到前50名。

直到大學我才發現學習很有趣,找到喜歡做的事情之後自然對遊戲沒感覺了。


星星墜落的小鎮


總覺得這是個偽命題。

成績變好是努力學習的原因,要麼是頭腦聰慧,一點就透;要麼就是刻苦認真,厚積薄發。

不要以為遊戲能讓學習變好,這樣的論點會帶壞小朋友的。


鄭142060974


首先要恭喜你,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有三個好消息:

1、說明了你的自我反省能力很強,這是很難得的;

2、通過遊戲還促進了你的成績的提升而不像其他小朋友是阻礙了學習。

3、沉溺遊戲還能提升成績,說明你的潛力很大。

不過這裡有兩個問題我們還需要釐清一下:

1、你的學習成績提升真的是因為打遊戲而提升的嗎?

雖然電子科技大學有教授的前沿研究表明打遊戲有助於提升青少年的認知能力,但認知能力是基礎能力,不能直接表現為學科成績;就好比我們的肌肉發達有利於拳擊比賽,但要在拳擊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還需要進行專業訓練。

所以,不能忽視每個學科的紮實學習,按你的潛力,可能還有很大的突破。

2、關於時間節奏的問題

初三是我們人生的一個關鍵節點,初升高的考試與遊戲兩件事放在一起,你可以從投入精力的邊際收益來比較。所謂邊際收益就是同樣的投入產生的收益。

遊戲當然有好處,除了活躍我們的思維,也能緩我們的一些壓力,但是,與中考的價值來比較,如果遊戲的邊際收益是10分的話,中考對你來講,就是50分甚至100分的邊際收益。

也就是,如果還有200天就中考了,你覺得時間怎樣分配對你的未來更有價值呢?

總之,通過你的問題,我能感覺你想改變的想法,希望上述回答可以給你提供一些思路。

但是具體怎麼做,還要用實際行動來體現。

這裡有個小技巧:把你每天的學習目標分為多個小目標,併為每個小目標匹配小的時間段,這樣,可以讓你更專注於眼前的學習目標,從而抵抗遊戲的誘惑力。這是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發現的很有用的習慣養成方法。


夢想家庭行動派


玩遊戲得有個度,如果你確實已經到了沉迷的地步,那麼是得好好的改變一下自己的這個習慣了。

首先你最先要做的就是把遊戲卸載了。現在的我們機不離手,如果你的手機裡就有許多的網絡遊戲,打開就可以玩的話,那麼就很難保證你能戒掉玩遊戲的習慣。一定要把手機遊戲卸載了,這樣也是表達了我們的一個決心。家裡的一些事,能自己做的一定要努力去做,不會的也可以學習。比如說做飯吧!我有許多的朋友寧願玩遊戲點外買,也不願意親自下廚做飯。現在你既然有心要戒掉遊戲,那麼不妨自己多做一些家務,學習一下烹飪,這樣即可以讓自己過的更充實,也不會再惦記著手機遊戲了。跟朋友約定監督自己。如果你身邊有朋友的話,也可以邀請他來給你做監督,最好是設立一個懲罰制度,如果自己做不到的話,一定要接受一個比較讓你心痛的懲罰,這樣也能在你心裡留下一點戒備,不會輕易的再拿手機玩遊戲了。晚上睡覺前把手機放遠點或是關機。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想著玩會手機,要不然真的很難入睡。那麼我們這次就一定要把手機放的遠一些,或者是關機,這樣我們就不會那麼輕易的玩遊戲了。可以在床邊放上一本書,看看書也是很有意思的。

既然想要改掉自己玩遊戲的手病,那麼就一定要拿出一點決心來,只要做到了這幾點,相信不久你就會戒掉遊戲的。





十年一夢悠哉


您好,以下是學習的一些建議,喜歡玩遊戲是人的天性,而且越遏制打壓,就越產生叛逆心理,所以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標,打遊戲可以上電子競技大學,現在都有不錯的發展路徑,做為家長你可能很難接受,但你接著往下看。

孩子發現你對遊戲這件事也感興趣時,他就會改變對你的態度,不再把你當成對立的敵人,而是夥伴。對,當然你是真的去了解這是怎樣一種可能,遊戲如何成為一個人的職業和賺錢之道的。再之後你就要耐心引導他,光會玩還不夠,如何能玩的好成為第一那才是考驗一個人真本事的時候,比如為什麼遊戲這樣設定、互相剋制、彈道軌跡這些都是怎麼出來的,有規律可循嗎?那想走上職業電競這條路有需要多少準備和努力,文化課不學可能都沒有進入職業競技殿堂的資格,學習能力是所有高手必備的基礎,當然如果孩子只是說隨便玩玩不想成為職業的,那你就說我太失望了,以為你有上進心呢,那既然只是玩玩,遊戲就只能是一種消遣,否則每天都花那麼多時間,還不想把他做好也太頹廢了,想想只是那些能力強學習好或者有錢人的陪練而已,豈不可悲。所以還不如現在就好好學習,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和遊戲升級打怪一樣,開始必定是枯燥無味的,但也最考驗耐心和方法,要穩細節積累優勢。到真需要上場時,才會不枉費之前的努力。遊戲規則同樣是人生規則,套用到學習中,是不是應該這樣做起:

1、調整心態

不管你是焦慮的、迷茫的、還是無所謂的,既然選擇了學習,就要坦然接受它帶來的痛苦和折磨。

充實是一天,虛度也是一天,何必要把大好青春浪費掉呢?

所以學習這件事,往往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能學的更有動力。

2、找到方法

當你學會接受學習這件事,就要考慮: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學到最多的知識。如何才能學的更有效率,找對方法,就很重要。以下2點送給大家。

①合理規劃

我們都習慣了做規劃,但是做適合自己的合理規劃,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不說大話,按照實際能力合理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比如下面這個網友:

所以在線上課,我們也要安排好時間,什麼時間上什麼課,什麼時間做作業,並給自己留出休息的時間等。

②排除干擾

比如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比如整潔有序的桌面環境,那些零食、遊戲、手機等,能拿多遠就拿多遠。

打破舒適區,本就是一個讓人不舒服的事情,拖延,也是人類的本性。經科學家研究,當我們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很困難的事情的時候,大腦會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讓你感覺到不舒服。

然後生理上就會自然而然的鼓勵你去關注其他事情,然後你就拖延,老想去幹點簡單、開心的事情,比如葛優躺、玩遊戲。

但我們的大腦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就是一旦你專注某項事情大約5分鐘,這種特殊的物質就會停止分泌了。所以,做不開心的事情的解決辦法就是,逼著自己開始5分鐘,然後後面的事情就會很順溜了。

所以排除干擾,靜心專注學習5分鐘,慢慢你就會愛上這種感覺。

3、選好工具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環境,好的筆記本和筆都是必須的。要想沉浸到學習中,還可以與玩遊戲一樣,給自己設定目標,比如今天覆習完這一章內容,就可以獎勵自己點一份某某外賣。這次考試成績達到什麼,就可以買雙心愛的鞋。並且這個目標可以分享給朋友還有家長做為督促和監督。最後還需要每日拿出計劃目標回顧,距離自己的目標還有多遠?今天有沒有進步一點點。

最後希望你也可以有高效充實的人生,這不是在為別人表現什麼。只有自己做主才有可能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眼前的每一步付出和忍耐做為基礎。慢慢你會發現這種自律會成為習慣伴隨你一生,受益無窮。


果凍餐創


所以該我什麼事?為什麼要推送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