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心理創傷,成熟了明白沒什麼大不了,但還是無法釋懷怎麼辦?

麼糖


你好,我是心理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童年的心理創傷,成熟了明白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卻無法釋懷。這是因為這裡的明白只是意識層面的明白,但是潛意識層面還是無法對童年的心理創傷說再見。

以下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到,什麼是童年的心理創傷。童年創傷是指在童年時期被人為而非意外造成的不恰當的對待。比如受到身體虐待;言語或者非言語的心靈虐待;童年時期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心靈損傷;目睹了虐待暴力事件;長期被忽略或者是被遺棄;情緒得不到回應等。

這些心理創傷,會深深地紮根到我們的潛意識中,而這些潛意識會影響著意識層面。

這裡先說一下什麼是潛意識。用一個比喻,把潛意識和意識比做冰山,水平面以下看不到的部位是我們的潛意識,而水平面以上看得到的是我們意識層面。我們平時感到矛盾,痛苦,其實追其根本就是意識層面和潛意識層面達不到統一。

所以當你成熟以後明白了道理,但是還是對童年時期受到的心理創傷無法釋懷,就是因為你的潛意識還是沒有接受,沒有原諒。

要怎麼樣做到讓意識和潛意識達成一致,下面就來說一下方法。

1.首先你要正式它,不要刻意隱藏,正視過去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它的確存在過。

2.你可以拿出你童年時期的照片,安撫那個小朋友,跟他(她)說:“那不是你的錯,你很好”。

3.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記錄你現在內心的活動。

4.如果覺得自己處理不好,但是又困擾著你,建議可以去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幫助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祝你生活愉快。


森旅迷了鹿D


是的,童年的記憶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不可磨滅的印象。我就是一個生活在重年輕女家庭裡的女孩,小時候的一件件事情至今歷歷在目,記得不知道多少次母親拿一個蘋果分給我和弟弟吃,弟弟吃大半我吃小部分,家裡有農活需要幫助的時候,弟弟可以睡大覺,而我邊幹邊捱罵,雖然我們已經長大,心靈的創傷一輩子也無法撫平。


小學優秀教師教育心得


小時候的記憶是深刻的,不容易被忘掉,尤其是童年的心理創傷,那是刻骨銘心的記憶,不論你年齡多大,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有相似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情景引發,就會彈出那些不堪回首的記憶。

由於小時候比較單純,考慮問題只會就事論事,不會把前因後果結合起來看,所以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存在片面性和表面化。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再來看小時候的一些事,往々覺得很幼稚、很可笑,但是有些事情現在看起來根本就不是事,但在當時情景下可能會給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心靈的創傷,即使傷口癒合了還會留有傷疤,有時候不小心碰到它還會覺得疼,所以都說時間是最好彌合劑,而心理創傷是需要一生去彌合的。

那麼心理的創傷如何能夠做到釋懷呢?如何能夠讓它就象樹的年輪一樣,只是一個成長的痕跡,而不會令你煩惱,我認為可以考慮使用如下幾種方法:1.轉移法。當傷心的往事浮現時,馬上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幹一件別的自己感性趣的事,這件事需要身體的部分機能緊張起來,還需要腦力去配合才能做好,如球類運動、按套做體操、繪畫、欣賞音樂等。2.排擠法。當傷心的往事浮現時,儘量就這件具體的事多設定一些關係人,更換事件的主角,設想換了雙方當事人他們都會怎麼辦?通過這種不斷的更換思考對象,把浮現在腦海中的過去排擠掉。3.裂變法。這是按著核變的思維方式,把童年的往事挖深、放大進行解析,把小事件放到大環境中來分析,把當時的情況用現代評判標準來分析,把事件的必然性當成偶然來分析,把一件鬧心事經過這種裂變式的解析,就變成了一個自己非常幼稚的笑料,把一堆臭狗屎當成幫助你成長的肥料,從而使事件發生了質的變化。

人生旅途多坎坷,千淘萬漉始見金。把童年的心理創傷看成是一份成長的閱歷,就容易釋懷了。


陽談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無論那是一件悲傷的事,是一次重大的家庭變故,還是讓你無法逃避又始終依附的家庭環境……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卻沒有一個天使一樣的人及時出現治癒你,以至於讓你久久不能釋懷。這終究是讓人心酸的事情。你現在有所覺悟且困惑,說明你離走出來不遠了。

你說自己成熟了,明白了沒有什麼大不了,卻依然不能釋懷。其實成熟的只是你的經歷和認知,無法改變的是那些傷痛的過往。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猜想你肯定想過重來一次,把那些畫殘的畫面抹去,重新起筆描繪……

可是我們終究是回不去了,抹不去的經歷,回不去的童年,擦不掉的傷痕。

釋懷是一個讓人極有好感的詞兒。說白了就是放過自己。

  • 釋懷並不意味著忘記,所以接納你的傷痛經歷吧,就像銘記你的歡樂與喜悅一樣。像個英雄一樣把,把童年的傷痛當成你成長路上的徽章。
  • 釋懷並不意味著你不再為童年的畫面感到傷痛,而是成熟的你能夠合理的控制傷痛的時間和頻次。允許你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允許你觸景生情,但不允許你活在童年的創傷裡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 釋懷並不意味著你從此以後就是一個鋼鐵巨人,而是你在其他方面漸漸成熟的背後,你明白自己的軟肋,你理解童年創傷帶給你的不良後果,你保持著警覺,以防童年的創傷陰影把現在的你吞噬。

做一個堅強的大人,小心呵護你的傷疤,不必逢人就去訴說你受的苦難和你不幸的童年。長路漫漫,童年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活好當下,期待未來,五彩繽紛的記憶那麼多,聰明的你,怎會守著那一塊陳年的傷疤度餘年呢!


翩翩何落葉


如果看過《都挺好》這個劇的話,這個劇裡面評論點贊率最高的那句話是“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那麼童年真的重要嗎?

現如今,例如我們最常見育兒教育問題就是孩子上幼兒園老師會怎樣對待孩子?家長處於各種擔心。我們換位思考,我理解家長,她們把自己懵懂無知從未踏進“小社會”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她們會擔憂各種問題,甚至她們比孩子更焦慮。我們再說說現如今的幼兒園老師,她們在上崗之前也是經過專業的訓練以及各種考試考核,社會給予她們的壓力也挺大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幼兒老師都是這樣,確實有不良的報道,但是我們不能一刀切。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無論家長或者老師、社會都很重視幼兒的童年。一個人的童年對一個孩子影響很大,如上的例子不是指責任何一方,只是告訴大家童年可以一個人的一生。

成年人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不斷開導自己去接受,可是內心深處還是會害怕會痛。

我有一個朋友,27歲母胎單身,從未想過結婚生子,這些對於她來說她永遠都在逃避,為什麼呢?在她小時候父母給予的家庭氛圍不太好,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她到現在都是自卑、很多事情沒有主見、沒有安全感、心態很喪,因為父母的關係她對婚姻內心渴望而又排斥。有一次我給她介紹男朋友,立馬很開心的答應了,可是沒過了兩分鐘她拒絕了我,說了很多關於童年所見的事情,她害怕在自己的身上重蹈覆轍。

我理解她的感受,畢竟在她懵懂無知的初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是這些事情一次次映入眼簾。就像電視劇中的蘇明玉一樣,一生都在努力治癒自己的童年。我們每個人童年或多或少都會有遺憾,有些人是心理的,有些人沒這麼深刻。

雖然已成年,但是就像你初生時留下的疤痕可能一輩子都難以抹掉。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世間的美好,別在年輕時給老年帶來更多的遺憾。



香草味兒kiki


有一句話說的好,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療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療愈童年的創傷。童年所受的創傷對人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因為你童年的你無力改變現狀,那人都是逃避痛苦的,你只能在內心深處找一個空間把創傷封存起來,這就是潛意識。你長大了明白沒什麼大不了,是因為你的格局變大了,小孩子會因為玩具壞了大哭一場,你成人丟了一個玩具會哭嗎?但是你內心這個小儲藏室還在啊!當你長大之後遇到類似的情景,你的身體都會有反應,而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這就是潛意識帶來的。個人的建議,如果比較嚴重可以諮詢專業的療愈師幫你清理;如果不嚴重,也要深入自己的內心,跟童年的自己對話,告訴自己,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無論什麼人都是來成就你的,無論好人壞人;無論什麼事都是來成就你的,無論好事壞事!事實也是如此,同樣的事情,有的人消極面對,一生痛苦,有的人快速轉換,把傷痛踩在腳下,成為人生的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


青少年心智領域創作者


因為這就是心裡的一根軟刺,你拔不掉它,但它卻可以在你心裡觸痛好久。

所以你不用去想著刻意除掉它,你只用習慣它就好,也許你還是會難過和難受。

這時候就建議去寫個日記,或者找個信任的人傾訴,把所有的負擔都從心裡轉移到別的地方,能不多想就不多想,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咜嗒咦嗎


人生就是看你能不能釋懷啊 不能釋懷應該是還沒想明白 心裡有無數個為什麼 讓自己無法往前走 那就想辦法找容案 看書 學心理學 與老頭老太太聊天 總有一個時間 你能自己告訴自己 原來不過如此 人性使然 我再糾結就是跟自己過不去了 然後你就放下了 這就叫成長吧


蒼涼又美麗


童年的心理創傷會很長時間存在心裡,有的會形成心病,有的可以釋懷,也有的會影響以後生活。在這裡我們可以積極應對,認真分析,走出心理陰影。

一、正確看待當時的情景,可換位思考。在童年的時候,我們有時看待事物比較有侷限性,所以這個時候反觀以前發生的事,你會怎麼做?來正確看待

二、認知的改變和提高,會把以前的事正確看待。隨著知識和經驗的增多,我們對處理問題的方式有所改變,而心胸也會開朗大氣,有許多問題自然就釋然了。

三、可以把童年受到的苦難做為一種奮鬥的催化劑。當我們努力為擺脫童年時受到的苦難奮鬥時,可能成為一種激勵自己奮鬥的動力,讓我們不斷努力進取。如果因為努力我們擺脫了困境或者成為優秀者時,一切的過去就釋然了。

四、時間是最好的安慰劑。當隨著時間的流逝,若干年後一切的創傷都不是創傷了,覺得根本就無所謂。



我虧測咯


需要去做處理,創傷當時引起的情緒所形成的能量被卡住了,不去處理就不會消失。就像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遇上什麼事,就會被刺激發芽,影響現在的生活。

能量被卡住,和你後來明白了多少道理沒有直接關係,道理並不能治癒創傷,需要去釋放那個情緒,面對那個情緒,才能讓卡住的能量流動起來不再影響你。

面對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太痛了,小時候的自己太弱了。所以,並不是今天的你再去面對小時候那個事那個人,而是需要面對彼時彼地那個巨大的痛的感覺,那個感覺不會因為你今天大了在心理上就弱了。所以專業的幫助可能就是最好的捷徑,否則一生都被童年創傷形成的模式影響,重複類似的痛苦而不自知。

強求自己釋懷反而適得其反,不迴避,尊重真實和勇敢面對更不失為良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