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病床數有什麼用?

記得病床數有什麼用?

1

疫情防控期間,人人辛苦。

一線醫護人員的事蹟,個個讓人感動,他們都成了戰士。

其實,他們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人,但此刻在戰場上,他們都很偉大。

有的雖得到表彰,但只是少數。沒有得到表彰的人,也一樣是戰士、是英雄。

這個時候的公職人員也是很辛苦的,日夜加班是小事,關鍵是責任重大,稍有不慎都有掉帽子的危險。

到目前為止,撤職免職問責追責已經一大批了。

這些人中,是不是真的都是沒幹活的?

還真不是這樣。

他們大多數都是十分小心謹慎地履職盡責的,有的也是日夜辛勞,到了最後受個處分,還真的有點無可奈何。

因為,幹工作,辛苦是一方面,不能說辛苦了,你就值得同情、工作值得表彰了。

一定要看到,你把事情解決好了沒有,你完成的效果,群眾滿意不滿意?

你幹得累死,覺得各種措施都到位了,但結果是把事情搞砸了,你乾的就是無用功。

辛苦也絕對不是你的護身符。

2

疫情防控最關鍵的工作是什麼?

一開始,覺得是救治。所以,拼命地建醫院,騰醫院,騰床位。有個領導搞不清楚床位數,還被立即免職了。

救治當然重要。

但要明白的是,這只是工作的一方面。

因為我們抗擊的是傳染力極強的傳染病,光救治不阻隔,就好象是開著水龍頭用拖把拖地,幹活的人就是累死了,也幹不完的。

建醫院的速度雖快,但你沒法子快過感染的增長速度。

後來,慢慢地意識到了要阻隔,就開始抓封控,城也好、路也好、小區也好,全部封起來。

但又帶來了新問題,有了病的人還是要到醫院,好傢伙,大家要麼在醫院,要麼在醫院的路上,患者、家屬、醫護人員,亂成一鍋粥,交叉感染十分厲害。

於是,大家開始抓集中,確診的、疑似的、發熱的、密接人員,全部集中起來。是不是沒問題了呢?

大家回頭一看,還是有很多沒有摸上來的人,有的人還在潛伏期,可能在家裡、可能在買菜、可能在曬太陽,好傢伙,這個底數搞不清,永遠沒有法子清除這個病毒。

於是,大家又開始忙著小區封控升級,所有人一律不準出來。

這也是今天正在採取的措施。

3

下一步,應該怎麼幹呢?

其實,我理解,這個病毒的傳播路徑雖然不清楚。但有一個最笨最有效的辦法。

與其長痛,打成持久戰,天天這樣耗著,不如短痛,來一個最嚴格的封城封小區,禁止人員上街出行,把人全部封在家裡。

這個時候,就盯著新增,有一個新增收治一個,有一個密切隔離一個。

不就是十四天的潛伏期嗎?

我們把時間延長到二十天的嚴格封城,所有人只能在家,不能出來,就是讓病毒、讓感染者自我暴露。

這個事好比抓漢奸,雖然大家還不認識他,但他有個明顯的特點,他一定會出來活動的,十四天必出來不可。

他一出來,我們就抓住它。

因此,新增的病例及其密接人員,是所有參與防控工作的人,必須牢牢抓住的重點,所有的精力都要投入到這個上面來。

不把這個重點鎖死,有多少醫護人員來救治都是忙不過來的。

現在好象有點往這個方向去做的樣子。

但是,阻隔工作如果有一點不到位,所有的努力就會前功盡棄。

封死是硬道理。

4

領導人稱職不稱職,關鍵是要有先人一步的見識。

記得數據、會表達,脫稿演講,有些人把這些看得很重,報紙電視各色媒體,天天說這個。

說實話,這些能力是重要,但不是最關鍵的。

你記得再多的病床,但你解決不了問題,有什麼用?有些事搞得過激了一些。

媒體喜歡炒作一些無關緊要問題,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邊頭邊尾的事上。

還諷刺別人一問三不知。

好象自己什麼都知道一樣。不信就試試,隨便找個領導來問他,你單位有多少個房間,有多少張辦公桌?保證沒有人回答得上來。

這些真的不重要。

領導,關鍵是要先人一步地看到發展的趨勢,然後自己先入其中積極地幹起來,還要發動大家幹起來,朝著繼定的目標、方向奮力前進。

這才是領導要乾的。

你要他記那些床幹什麼?你要問的是,他的目標是什麼,他在幹什麼,他在帶著大家一起幹嗎?

這就是子路問政時,孔老師回答說“先之、勞之”的道理所在。

然後,子路又來了一句“請益”,還有更多的措施和方法嗎?

孔老師說:“無倦。”

不要疲倦、厭倦,要充滿激情、持續不斷、永保初心地幹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