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突然自殺會是出於什麼原因,自殺的概率是多少?

笑忘心2


抑鬱症患者突然自殺會是出於什麼原因,自殺的概率是多少?

一個重度的抑鬱症患者,看不到一點希望,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自責負罪內疚,軀體症狀嚴重,睡眠極度不好,這些加在一起,就會絕望,徹底喪失信心,就可能出現自殺行為。並不是他們不怕死,而是通過死來解脫,一了百了。

比如爆出某某人因為抑鬱症自殺,都可能會很驚訝,怎麼會沒有徵兆,突然的自殺呢?實際上,沒有徵兆,只是我們不清楚,神之鍵家人也不瞭解,而作為當事人,一定醞釀了很長時間,反反覆覆的思想鬥爭,最後才去實施的。這個過程往往是有蛛絲馬跡露出的,如果家人,周圍的人瞭解抑鬱症原理,心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很多人認為抑鬱症患者不怕死,誰也攔不住,失業也不是這樣,就是這些已經實施自殺成功的人,如果在最關鍵的關頭被發現,及時救治,基本都可以救治成功,因為這時很多人已經後悔,只是自己無力迴天了。

普及正確的抑鬱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知識,全民多瞭解問題實質,推廣高效快捷的技術,就會讓很多患者康復。推廣正確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培養更多的有自信,有擔當,有責任心,不怕失敗富人孩子,將來的心理疾病患者會大大減少。


霍體清


您好!一些研究報道顯示,抑鬱症人群當中,有過自殺意念的人高達82%;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其自殺率在10%-15%之間,約20%以上的複發性抑鬱症患者會有自殺危險。究其原因,不外乎一下幾點:

(一)絕望

嚴重的抑鬱可能引起抑鬱症患者的絕望,而由於抑鬱而產生的某些症狀,比如說失眠、渾身無力、生理器官的疼痛等症狀的治療無效,或者某種嚴重軀體疾病的困擾(自己認為自己有的或者真實的),也可能引起患者的絕望感。

(二)自責、負罪感

認為自己很無能。自己給身邊的親人帶來很多麻煩和痛苦,這種負罪感也是導致抑鬱的重要原因。比如在2003年SARS危機中的許多受害者都有強烈的負罪感,因為他們又感染了自己的親人、同事和周圍的人。即使一些沒有感染其他人的患者,也會為親人、鄰里、單位被因此隔離而感到極大的內疚。

(三)由自責而引發的“醜形恐怖”

抽象地刻畫自己,除了感到自己外形醜陋、面孑L變形外,還進而認為自己一事無成,認為生不如死,這都是對於負罪感問題不能合理處理的必然結果。

(四)急性應激因素促發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並對環境中發生的事件作出反應;而這一反應又反過來對環境產生影響,進而再次影響他自身。人們受環境影響的程度和後果各不相同。有些人對周圍發生的事高度敏感,而另一些人對同樣的事件可能無動於衷。誘發抑鬱的環境使人們的自尊心得不到合理的支持。並一再引起各種情緒與衝突。對此,一個感情脆弱的人唯一的應付方式就是抑鬱。有些抑鬱症患者本來只是輕度的抑鬱,並沒有自殺的念頭,但是生活中突發的負性事件會在他們本來就抑鬱的基礎上給他們的自尊以沉重的打擊,從而使患者產生衝動性自殺。


精神科藥師小池


你好,我根據自己學到的一些心理學知識,想要對你的問題做一些回答,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


抑鬱症患者突然自殺會是出於什麼原因,自殺的概率是多少?


其實,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會經歷一種深入骨髓的絕望,那種痛苦和煎熬,是我們這些非抑鬱症患者不能夠感同身受的。比如,我們很難想象他們為什麼會“突然”覺得自己沒有生存的意義了,但實際上也許這種想法已經在他的心裡、腦海裡產生很久了;也許我們很難明白為什麼明明活的好好的,可他們還是會想要自殺,但也許,是他們已經深深厭倦了成為他人的負擔,或者他們覺得,如果他們死了,家人會過的更好吧;當然,也有的患者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理解我,我活著不如死去......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原因有很多,即便是醫生也不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也只能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角度對個體加以分析。



而抑鬱症患者自殺的概率,心理學大師阿倫·貝克曾在他的著作《抑鬱症》一書中寫到,根據他們的研究,自殺觀念在非抑鬱症患者的各種症狀中出現的頻率是最少的(12%),但在嚴重抑鬱症患者中有74%。


因此,在精神科醫生為抑鬱症患者做診斷時,是否有自殺觀念,是診斷抑鬱症的很重要的一點。


而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形式多種多樣,也許會表現為一種消極的想法,比如,我多希望我已經死了;或是一種積極的想法,比如,我想殺死我自己;又或是一種反覆的、強迫的、毫無意義的想法等等。



下面,我在與大家分享一些阿倫·貝克《抑鬱症》中,關於抑鬱症患者自殺觀念的嚴重程度,希望能夠引起一些朋友的重視。


輕度的:輕度抑鬱的患者中31%的人有自殺觀念。

這些想法以消極的形式表現出來,如“如果我死了會更好”。他們也許會告訴你不會做自殺的行為,但卻總是有相死的念頭。比如,有一位患者特別期待一場飛機旅行,因為他認為可能會出現一場空難。


有時患者對於生命表現得很冷漠(“我不在乎是死是活”),另外一些患者則持搖擺不定的態度(“我想要去死但同時我又害怕死亡”)。



中度的:中度抑鬱的患者自殺觀念會表現得更為直接、頻繁、強迫。患者很有可能會有衝動的或預謀的自殺行為,並以消極的形式表現出來:“我希望明天早上我不會再醒過來”或“如果我死了,我的家人就會過得更好”。這種觀念也會有積極的表達,從模稜兩可的聲稱“我想殺死自己但又沒那個膽子”,到赤裸裸的宣言“如果我能殺死自己並且不把事情搞砸我一定會搶在前面殺了自己”。


重度的:在嚴重抑鬱的病例中,儘管患者會因反應遲鈍而自殺未遂,但他們的自殺觀念仍舊很強烈。其中典型的說法是“我感到如此絕望,你們為什麼不讓我死”、“這沒用的,一切都沒了,只有一條出路——殺了我”、“我必須讓izji死,我無法活著,但你們又不讓我死”、“我無法忍受再多活一天,請幫我脫離苦海”等等。


面對有自殺觀念的抑鬱症患者,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帶ta去見醫生,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能對一些朋友有所幫助。


南木nanmu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幫忙複製粘貼,轉發。中華復興有你一份力量


念念140178000


走出抑鬱的心藥——活在當下!所有心理問題都是在壓力下逐漸沉浸在過去或者未來的意想中不能自拔!當你察覺自己又在想時,提醒自己:活在當下(因為你既不可能活在過去,也不可能活在未來),把自己注意力拉回關注當下!經過一週練習,(正念辦證行為療法)你就會找回自信。抑鬱本只是心理問題,負面思維形成習慣而後身體產生不適症狀,睡眠不好吃安眠藥調整,定義成病反而壓力巨增。抑鬱藥能改善症狀,但完全走出來關鍵在自己改變負性思維習慣,改變的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多和家人一起看電視交流,玩遊戲,培養愛好,鍛鍊,愛大自然旅遊去。改變認知: 不過度關注小事,就是常說的不鑽牛角尖,不看網上負面信息。每人都有煩惱要會放下


佛雲心靜自然涼


痰迷心竅,思維邏輯混亂,很容易傷自己傷親人。


現實人生129561198


我媽媽也是抑鬱症第三次復發而於一個多月前自殺了,那天早上沒有一點異常,也沒有留下什麼話,早上還是依舊去跳舞鍛鍊了,回家沒有有半個小時就跳樓了,我也很痛苦,媽媽離開後拼命的查閱關於抑鬱症的各種資料,越來越自責與自己當時對媽媽的病情瞭解不夠而沒有給予更好的治療……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我體會不到媽媽抑鬱症的痛苦,就像現在別人也體會不到我失去媽媽的痛苦一樣……


菁果兒1


我從17歲確診抑鬱,今年我24了,每天靠鎮靜藥物來控制情緒,吃了幾年抗抑鬱藥文拉法辛跟米氮平。這幾年自殺過兩次,一次吃了幾十片安眠藥被拉去洗胃,第二次自殺也失敗了,夏天我在臥室燒炭最後太熱我開了空調沒死成,現在每天自殺的念頭都在腦海裡循環,想著死了就解脫了。有時候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我就用刀片劃自己,現在手臂上腿上胸口密密麻麻的刀疤,有多少道疤就代表我有多少次想自殺。沒人能真的理解體會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的痛苦。我餘生只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自殺,另一條路就是就這樣痛苦的活下去。第一條路跟活著比真的是容易太多了。


叫不醒的老王


概率應該是百分之百想自殺,這個問題應該由抑鬱症患者本人回答,因為他們深知抑鬱者的感受,可以這麼說,如果你很自卑,是不是活著很痛苦,有時候感覺活著沒意思,抑鬱症患者應該加倍了這種感覺,有一句話是死都不怕還怕什麼,但也有一個句叫生不如死,我們沒處在他們那個環境下是不知道那種感覺的,抑鬱症患者自身很明顯就是厭世,我們看這個世界是彩色的,而他們看這個世界是黑白的,對一切事物都是麻痺的,他們總想用死來解脫,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是跳樓,他們想放飛自我。抑鬱症不是不治之症,小崔不是治好了嗎,對抑鬱症患者多一些關愛,尤其家裡人,配合醫生吃藥


遙望星空璀璨


諮詢過心理醫生,也是說我有中度抑鬱加焦慮症,抑鬱症確實痛苦整天鬱鬱寡歡感覺生不如死,此生心願、奉養母親百年,撫養孩子成年後安然離去,若有輪迴,求魂飛魄散,永無來世!不知可否支撐到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