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数学这门学科,学的差的人会觉得非常难,学得好的人会觉得非常简单。


我有一个学生叫东东,他现在上八年级了,期末考试数学成绩18分。再看看他的试卷,写得满满当当的,没有几道题做的是对的。数学真就那么难?对于一个数学成绩只有十几分的学生而言,真的就无可救药了吗?当然不是。


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解决任何问题的第一步都是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经过跟孩子的多次接触以及和他妈妈多次的沟通,我发现,东东对手机非常迷恋。由于他的心思不在学习上,每天都想着玩手机游戏。所以,上课效率非常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他还在想着玩手机游戏,成绩当然就很难看了。要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首先就要把手机瘾戒掉。


由于学校里的课跟不上,为了提高东东的成绩,妈妈也是想了各种办法,她就给东东报了一对一的补习课。东东见招拆招,跟妈妈讨价还价:“要我去上补习班,晚上回去了让我打一个小时手机游戏才行。”迫于无奈,为了让孩子去上课,妈妈就答应了东东的请求。于是,妈妈就像一个老黄牛一样,被东东牵着鼻子走。

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我想,类似的因沾染上手机游戏而导致成绩很差的网瘾少年变得并不止东东一个。那么如何戒掉这种手机瘾呢?就让孩子这样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当然不行。但直接不让孩子玩游戏,他的心思也未必会立刻回到学习上。更好的做法是,答应孩子玩游戏,化被动为主动。孩子喜欢玩游戏,又处于叛逆期,直接强行阻止是不可行的。


首先,给孩子确立一定的规范。在孩子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之后,才答应他玩游戏。而且,完成学习任务的标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要求,还要有质量上和效率上的要求。比如有10道数学题,在半个小时内,至少做对5道才可以玩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提高难度,再允许孩子玩游戏。这样,避免了孩子为了早点玩游戏应付了事。

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其次,允许孩子玩游戏,最好采用累加制度。什么是累加制度?用心理学上的专业用语,就是指推迟满足感。比如,孩子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有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但是,为了让那个孩子能够在平时集中精力学习,可以将玩游戏的时间进行累加和延迟。如果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进行简单记录,每天的半个小时游戏时间都集中在周末。这样的话,孩子知道在平时无法玩游戏,就会更容易收心,也会提高平时的学习效率。


其三,家长上班,孩子不自觉,如果玩手机超时了,怎么办?家长可以在家里的路由器手机控制端进行设置。家庭WiFi可以匹配的手机是可以限制的。玩游戏的时间可以固定下来。比如,答应孩子在下午1点到3点玩游戏。时间到了,家长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WIFI远程控制程序进行设置,将孩子的手机进行拉黑,就自动断网了。另外,手机不要安装任何手机卡,也不要带去学校,就只能放在家里。

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随着孩子在学习上的投入,可以进一步拉长玩游戏的间隔时间,比如,最开始是每天的半小时,然后是每周的集中时间,后面还可以延长累计到一个月。慢慢的,孩子对手机的迷恋就会少一些。


上面讲的是怎么化被动为主动,先解决学习上的大魔头“网瘾”。要想提高数学成绩,还是要让孩子真正学习到一点东西。成绩差的孩子基本上都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种心态会让他们进行自我麻木。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尊心,而是他们假装不在乎,这样,短期内,他们会觉得轻松一些。这种看似轻松的背后,是家长无尽的担忧,是孩子考不上高中的危机。孩子不懂事,家长再辛苦都要拉孩子一把。

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东东的妈妈找到了一对一老师,老师告诉她,孩子并不笨,就是懒得学,而且缺乏自信。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想提高成绩,就得从最容易的入手。于是,老师给东东的辅导进行了调整。


他发现,东东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要强于几何。所以,在补习上,老师先从东东更感兴趣的代数章节入手,进行一步一步地辅导。完成代数学习以后,东东的自信心增强了不少, 也愿意开动脑筋去完成相关的练习。老师发现了东东的进步,又进行了适当的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慢慢开始增强了。


下一步,开始进行短板的补习。之后的每节课,老师一点一点地给孩子上几何知识,并适当穿插之前学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的代数题目,作为调节。就这样,孩子对数学的学习渐渐不再排斥。起码,他愿意去学习一点东西了。


数学只考18分的网瘾少年,真的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写在最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家长不能急于求成。首先,就搞明白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化被动为主动,由家长引导孩子,而不是孩子牵着家长。其次,孩子成绩的提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坚持引导,需要孩子坚持学习。其三,家长千万不能放弃孩子,所应该抱有的心态是,孩子能学一点就收获一点,总比中考落榜强。不要求孩子一步登天,短期内,即使孩子的成绩没有显著提升,只要他在一点点改变,就值得肯定。

@白老师酷学课堂,关注我,让学习变得更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