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評價這麼高?該片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笑料燉包袱


很榮幸能夠回答問題

  • 評價高的原因有

  1. 它是一個主講勵志的故事,有豐富的情節和故事,儘管沒有現在大片的科技特效。它是屬於慢熱型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講的是希望,信念,二者讓人在絕望中生存,在絕望中反擊,並在絕望中勝利。符合大眾的積極品味。

  2. 它引發我們對人性最基本的思考和認知,還有就是故事的結尾符合大眾的預期。我們看一部影片重要的是有被吸引的地方,能夠和心裡有碰撞,想到每個人自身的歷。

  3. 它有傳遞出對事物堅定不移的觀念 。電影的取材來源於生活,可是並不等於生活,相反能夠傳遞積極信念,激勵人性,才有口碑。
  • 影片地位:首先我們從一些平臺數據來看《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7,一致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提名,第1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還有第20屆報知映畫賞海外作品獎。所以在影史上地位短時間難以撼動它的吧如果你有什麼簡單看法,歡迎直接下方評論?!


迷露影視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肖申克的救贖》也是我十分喜歡的一部電影。本片是90年底初期作品,根據著名作家史蒂芬·金的原著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因被人誣陷殺妻被判無期徒刑,儘管前途盡毀,但主人公並沒有就此認命,而是在獄中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前進著,同時也感染著他的獄友們,使大家重拾希望的故事。

本片由好萊塢王牌影星摩根·弗里曼與蒂姆·羅賓斯等多位實力派演員主演,完美的演技演技無可挑剔,比如安迪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與其他犯人相比,獨有的異類感,還有,在戶外散步時,獨有表情與姿態,都讓觀眾覺得十分真實,不做作。

本片之所以評價極高,除了演員演技精湛之外,一些人性道德也發人深省,比如人們做事之前,總要先考慮回報,而安迪為了擴建圖書館,在明知上頭不會同意的情況下,堅持每週寫一封申請函,就這樣連續寫了六年,最終通過審批。

本片憑藉精彩的劇情、精湛的演技創造了不俗的歷史地位,在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該片獲得10項提名。

《肖申克的救贖》必將是一部祛邪扶正的經典影片流傳後世。


影視三產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描寫的是一個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被關進了一所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被判終身監禁的安迪的生活似乎陷入了絕望。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二人逐漸熟稔,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典獄長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然而安迪在不動聲色的精心策劃這一場偉大的逃脫。因為他對自由的渴望沒有一日停止,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

正如片中那句經典的臺詞。

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你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肖申克這座戒備森嚴的監獄也無法阻止一個嚮往自由的心靈,20年,安迪僅僅用一把小小的錘子,挖出了一條逃脫監獄的通道。

每當人生陷入低谷,感到絕望的時候,我想重溫一遍肖申克的救贖都會帶給人們莫大的鼓勵。這是電影帶給人們的力量,更是希望帶給人們的力量。哪怕是再困苦的絕境,也無法長久圍困住抱有無限希望向往自由的靈魂。

《肖申克的救贖》不僅僅是安迪自己的救贖,也是所有人類的對自己的救贖,對未來的希望,符合大眾的心理期望。對人生具有重要的救贖意義。

所以這是這部影片經久彌新,在豆瓣上排評分第一的根本原因




不扇煙雨


《肖申克的救贖》是斯蒂芬·金創作的中篇小說,於2006年7月首次出版,是斯蒂芬·金的代表作。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的電影。該電影主要講述了銀行家安迪被冤枉殺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身陷囹圄, 一名小偷因盜竊入獄,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獄長不願幫他翻案。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最後成功逃出監獄。

該片於1994年9月23日上映,1995年獲得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最佳音樂等七項奧斯卡提名。這部電影之所以有很高的評價,源於編劇、導演、演員、攝像、美術、音樂、剪輯等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和精心打造。


1、最佳電影提名。這個獎項考驗影片的綜合實力,電影本身的質量是硬通貨,劇本,演技,美術各方面都質量上乘,要收到廣泛的好評,才有機會被提名。

2、最佳男演員提名。這是對男演員演技的肯定。片中瑞德的扮演者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畢業於洛杉磯社區大學,美國演員、導演。1967年,出演百老匯歌舞劇《我愛紅娘》。1987年,憑藉在《黑獄風雲》中的表演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和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的兩項提名。1989年,憑藉電影《為戴西小姐開車》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1994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贖》又讓他第三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2005年,憑藉《百萬美元寶貝》獲得第77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2010年11月,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2012年,出演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4年,出演電影《超驗駭客》。2015年,主演《Going In Style》。2016年,主演電影《驚天魔盜團2》。2018年10月12日,參演的紀錄片《帝企鵝日記2:召喚》在中國上映。2019年5月,參演電視劇《黑暗物質》。

3、最佳編劇提名。該片的編劇弗蘭克·達拉邦特( Frank Darabont),出生在法國杜省蒙貝利亞爾。後隨家人移居美國芝加哥。成年後赴好萊塢發展,曾任佈景師,1987年為導演查克羅素編寫《半夜鬼上床3》的劇本,次年接著編劇羅素舊片新拍的《變形怪體》。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為其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一炮而紅 。1999年的《綠色奇蹟》由其編導兼製片,再次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影片提名。

4、最佳攝影提名。 該片的許多經典鏡頭,厚重大氣,充滿了畫外音,讓人回味無窮,

5、最佳剪輯提名。該片的應用了一種普遍被人們所接受的“無技巧剪輯”的方法。這種方法在鏡頭與鏡頭之間採用連續對切的組接方式,影片從始至終沒有任何特技,沒有任何變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動作剪輯形態”,確立了相應的行為法則與規範。不僅保持了被攝體動作過程的邏輯性、連貫性與完整性。在鏡頭語彙構成上,非常強調對生活中人正常的、邏輯的注意力——心理趨向的順應。

6、最佳音效提名。該片中,影視音樂貫穿始終。讓音樂來表達對自由和美好的追求,更襯托處理獄中犯人心中的渴望。音樂的選擇與穿插既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對人物的心理以及命運也有所隱喻,更重要的是觀眾藉助音樂的暗示,能夠自然地走人劇中人物的內心以及靈魂。

7、最佳音樂提名。這部經典電影的配樂大師—託瑪斯·紐曼(Thomas Newman)。音樂所烘托初的氣氛背景,與人物的所思所想,高度契合。為演員塑造人物,整個影片的感染力增加了籌碼。

總之,該片雖然僅獲得了提名,沒有獲得任何獎項,實屬遺憾。但是全體演職人員的共同努力,因提名而被人類社會永久的記住。這都是團隊努力的結果。正如片中安迪所說的那樣:“無論多麼複雜的生活,其實都可以歸結為一個選擇:'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這何嘗不是每個人應當對自己的救贖呢!


木土塞拉


《肖申克的救贖》給人的啟發是: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裡,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裡,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

《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在監獄裡,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


政哥藏品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向你們發表我的見解。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評價這麼高?

我其實很早就聽過這部電影,每次看電影推薦,都有無數評論聊到這部佳作:《肖申克的救贖》。我看完之後,知道這部劇本由恐怖小說之王史提芬金改編而來的電影,如果說“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人,一種是沒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人。”是的,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人會像安迪一樣追求自由,無時無刻都充滿希望,朋友之間有純粹的友誼。反之就如老布、瑞德等人被“體制化”。影片展現了自由、希望、救贖和重生等多個主題,安迪從最開始的不與人搭訕到“自由”出入監獄的各個角落,這些都使他的希望更加堅定,在湯米事件之後,他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已經完成了救贖,應該恢復自由,開始啟動自己的重生計劃。當然安迪對瑞德的友誼,安迪用自己的行動告訴瑞德什麼是希望,為了防止瑞德假釋後會像“老布”重蹈覆轍,為他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念。所以說這部影片其中蘊含的正確人生觀值得我為它點個贊!

影視中有很多經典臺詞

1.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裡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2·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3,懦怯囚禁人的靈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

這些經典臺詞語其中蘊含的思想也正是我們要認真學習的

再說說它的地位,在近20年的各大電影榜單,它始終雷打不動的佔據前三名的位置,足以證明它在愛好電影的人們心中的地位。目前 豆瓣評分9.7位居榜首的一部電影,我還特地科普了一下為什麼電影需要豆瓣來評分,它存在什麼樣的權威。豆瓣是水不了的評分網站,豆瓣就相當於一個文青佛系訓練場,大家都是憑良心說話,沒什麼資金注入,評價都很原生態。專業做電影測評,數據相對真實,具有權威。


小驢子影視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受冤入獄的安迪·杜佛蘭不屈不撓,用一把小小的鶴嘴鋤偷挖通道最終逃出肖申克監獄,成功越獄後,他以證據使洗黑錢典獄長山姆·諾頓畏罪自殺,並用與其合作時捏造出的不存在之人的身份生活,還給了獄中好友瑞德在假釋出獄後的生活保障。

這部電影深受好評,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劇情跌宕起伏,出人意料,並不乏味。主人公安迪是一位敢於與命運抗爭,他不被挫折打敗,機智聰明、勇於行動、樂觀善良、善於察言觀色,成功在肖申克這所殘酷的監獄中將自己救贖出。

事實上,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應該熄滅了安迪的希望讓他感到肖申克監獄根本不可能還他清白或是允許他逃脫,--比如剛入獄的無名胖子因大聲哭喊遭獄警毒打致死,“姐妹花”對他的毆打,老頭布魯克斯因無法習慣處於新生活而自殺,湯米瞭解真相、願為安迪證明清白卻被典獄長指使人射殺了他--,可是安迪並沒有絕望,他仍實行著自己周密的計劃不可思議地逃離了肖申克監獄,並過上了嚮往的無人能觸及的生活。

安迪越獄後爬出下水道在雷雨中得意地張開雙臂仰天大笑的那個畫面,使我看到了自由、希望、自我狂野、不羈、嘲笑。只需爬過這麼一段骯髒的路,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沐浴著這雷雨,感謝來自自己的饋贈,這一刻,肖申克的枷鎖再控制不了他,它能夠使那些曾凌駕於他之上的人都受到制裁。但這美好,當然並不如此輕易就能夠得到,他需要付出的,是他人所不能忍受的。別人都不相信能夠做到的、更不願意去做的,他做到了。

人生便是這樣,不幸也許就會降落到你的頭上,來擊潰你一切的信念,想得到你所想要的,必然要遭受磨難。只有動用你的智慧與力量,才能夠將你自己救贖。

核心技價值!只有真真切切感受得到被束縛想自由卻不得的時候才能明白這電影會有多震撼。尤其對現代大城市工作的上班族和學校裡面努力奮戰的學生,他們才真正懂得這部影片的正真魅力。

有人說是因為它反映出了“人性之韌”。 確實,用一把小榔頭,近20年的時間,在人身控制極為嚴格的法西斯式監獄,挖出了一條逃生的小隧道。這難道不是體現了人的韌勁嗎?

安迪剛進監獄的時候說,他是無罪的。瑞德笑了,這裡每個人都是無罪的,你看到被黑布遮擋了的社會的背面了麼?但是由於多年的牢獄生活,也讓瑞德成為監獄“體制化”的產物。老布逝去的時候,他說:監獄裡的高牆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是體制化,監獄就像一個舒適圈,熟悉的環境,聊得來的朋友,規律的生活。為什麼有人做了多年乞丐生活髒亂差也不願轉行;為什麼有的夫妻可以每天吵架冷戰,也不離婚。體制無疑是可怕的,當我們無法離開體制生活時,最終會失去自我,我們中也非常多類似的人,難以主動脫離。

影片看似好像什麼都沒有說,但事實上,影片都在某些細節隱喻著,比如擋著瑞德給安迪錘子的書,在放錘子的那一頁,有個叫出埃及記的故事,這就是隱喻著安迪要逃出這“埃及”一般的監獄。在整個影片中,或許沒有刺激緊張的劇情,但是它本身就不是讓人看著大呼過癮的影片,而是能夠讓能讓人從中得到什麼,就如同安迪的那句“要麼忙著生活要麼忙著等死”,這說的是監獄中的所有人,也是在說這個社會,我們能夠跳出這句話麼?肖申克的救贖好就好在,它不會讓你看著爽,而是能讓人看著明白什麼感受到什麼。



星仰影視剪輯


你好,我是種子視頻,專注影視領域。您的問題是關於〈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評價這麼高以及在電影史的地位。下面由我來一一作答。首先看這部影片的海報以及片名都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作為一個男人必看的史詩級影片,你看完了這部電影你可能會發現居然沒有一個女的,主角配角居然一個女的都沒有。但就這麼一部影片隨著時間的流逝居然能打敗〈教父〉、〈阿甘正傳〉等等影片,穩居第一的位置,可見這部影片的厲害之處。一部沒有愛情跟美女的電影,卻光芒四射。

肖申克是監獄的名字,救贖不僅僅是救贖身體更是靈魂的救贖。事業有成含冤入獄的男主安迪一進監獄就想好了怎麼逃跑,靠著內心無比堅定的心,在無盡的等待中,利用一把小鐵錘拯救了他,也拯救了這個監獄,並將希望的種子播種到了每個人的心裡。這部電影表達的主題是關於自由、友情、正義的電影,信念不滅希望永存。有希望才有一切可能,即使環境在惡略,男主安迪都沒有放棄,堅持不懈地寫信給監獄建圖書館,幫助有希望的人拿到高中文憑,讓他們出去以後可以有身存能力,給他們點燃希望之光。
安迪這些年在監獄裡也時常懺悔:“是我殺了她,雖然槍不是我開的,但是我害她離我而去,是我的脾氣不好害死了”,在他發現殺死他妻子的兇手在哪之後去找監獄長,監獄長一口回絕還把安迪關了禁閉,並把證人殺害了,安迪終於想好了要逃離監獄。面對絕望,有人選擇自殺,因為這意味著一種解脫;但對於那種有希望的人來說,他會選擇另外一種道路,一條真正通往自由的路。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種子視頻


《肖申克的救贖》堪稱影史第一,這部電影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去評價:

(劇本故事、角色設定、演員的表演、敘事時間的把握、視覺效果、聲音效果)

一、劇本故事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Andy)被指控槍殺了妻子及其情人, 安迪被判無期徒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渡過餘生。安迪蒙冤入獄後想辦法解救自己,在正常途徑無望後採取了越獄的方式,但是不是簡單粗暴的翻牆逃出,而是一系列的精心策劃,最後逃之夭夭後也能光明正大的活在這個世上。故事的設定是普通大眾生活之外的,或者說是極少數人才科能會進去的監獄題材,此類題材由於不是大眾的日常生活,所以很容易吸引人的興趣和好奇心。縱觀整個劇情,開篇明確告訴大家安迪是蒙冤的,然後整個故事圍繞監獄內部展開,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環境中的種種故事,空間的侷限使得劇情結構更緊湊,反轉更讓人覺得有趣或者是不可思議。最後一個蒙冤者終於逃脫獲得自由,中間的過程人人都有好奇心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二、角色設定

整個角色設定和人物關係簡單明瞭,讓觀眾能夠一眼就看明白,同時也沒有多餘的繁瑣的角色。

電影中最核心的兩個正面人物是安迪和瑞德、其次是老布、湯米等;

反面人物則是兩任典獄長、以及獄中的三姐妹等

安迪:

年輕銀行家,誤成殺妻兇手進入肖申克監獄。但在影片的開頭我們就看到,安迪雖然憤怒,但他並沒有衝動到控制不住自己,說明他除了高智商外,也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哪怕自己被綠的很慘,這也為以後他在監獄中所做的一切做了一個合理的鋪墊,有智商、有情商、懂隱忍、有自己清晰的思維邏輯的一個高知識社會精英,做出一個完美的金蟬脫殼計劃才是正常的。

瑞德:

安迪的獄中好友,肖申克監獄囚犯之一,獄中交易商,與安迪結為好友在獄中數次為安迪提供鑿子之類的小工具。曾經數度申請假釋均被駁回,安迪逃獄後,終於獲得假釋並且與老友重逢。瑞德這個角色的設定為安迪的順利出逃做了很好的襯托,如果沒有瑞德的幫助,安迪在獄中會有更多的麻煩,逃跑計劃也未必順利。 同時瑞德也在安迪的幫助和影響下最終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身體和靈魂的自由。

湯米

年輕的肖申克監獄囚犯,曾多次因為竊盜罪入獄,期間與安迪殺妻案的真正凶手同房過。當他將事實告訴安迪後,典獄長怕事情曝露而暗中將他槍殺。湯米這個角色是對安迪打擊特別大的,湯米的死讓安迪徹底絕望,也是推進故事拐點和安迪內心變化的關鍵要素讓安迪不再寄希望於通過正常途徑離開監獄,而開始謀劃如何越獄,如何做一個合法的新身份等非常規手段獲得自由。湯米本性並不壞,也願意作證為安迪洗清冤情,但是奈何典獄長為了一己之私,不惜殺人滅口。善良的人被如此對待,也讓每一個觀眾心中的怒火跟著劇情一起中燒,以後安迪做出即便表面看違法的事情也都可以獲得觀眾的同情和理解,在一個沒有秩序的空間裡,不存在正義。

兩任典獄長:

兩任典獄長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人,只不過一個動粗、一個動腦子,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也造成了安迪必須自己越獄以獲得自由。反派的襯托讓正派的所有活動都變得理所應當。兩個典獄長,一個用嘴騙人,一個在背後開槍。反派營造的環境是讓人窒息和絕望的,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硬逼著主角做了後邊的一系列動作。


三、演員表演


劇中的所有演員的表演都非常的真實到位,演技一流,這個就不贅述了,大家都看得見,沒有多餘,沒有矯揉造作,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哪怕路人,也沒有出戏的,一部好的作品,是每一個細節的成功,這部影片也不例外,無論臺詞多少的配角,都恰如其分的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四、敘事時間的把握

整部影片結構緊湊,安迪蒙冤--入獄--遇見瑞德--獄中被欺負--獄中想辦法洗冤--洗冤失敗自救--自救成功並救了瑞德

每一個環節的時間安排恰到好處,把事情敘述清楚,情節渲染的足夠動人,同時又不冗長多餘,讓觀眾能夠清晰熟知故事脈絡和進展,跟著緊湊的劇情一起去思考,一起去希望。


五、視覺效果和聲音效果


視效:整個影片是圍繞監獄展開的,所以整個色調基本都是監獄裡的色調,青灰色,讓人壓抑,窒息,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整體的色調相對統一。

聲音效果:這是一部以講故事為主的電影,中間安迪放的音樂讓人萌生無線希望和美好,整體的 效果也是一流的,不多贅述。


總結:

本片描繪了一副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蘊含人生哲理,無論身處何境,我們都不要放棄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這是一個普世價值,能夠被全世界的人,不同種族、語言、文化的人能夠共同認同的,所以電影才會被那麼多人接受,才會有那麼多人認為他偉大。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逆境,都會遇到一些坎坎坷坷,誰也無法保證一生永遠順利,所以每當有坎坷失意的時候,想想安迪,想想在那種絕境下仍然心存希望並堅持去追求的安迪,心裡就又重燃希望之火,也就能夠多一分堅持的力量,這才是每個喜歡這部電影,這麼多年它能夠一直留在大眾心中的根本原因。


三千剪影


影片基本信息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影評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裡,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裡,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在監獄裡,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華盛頓郵報》評

在影片中,有人在改變,也有人在習慣。影片中的“肖申克監獄”隱喻著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對於在監獄裡呆了50年的老托馬斯來說,改變意味著毀滅;但對於年輕而富於激情的安迪來說,改變則是一種救贖。《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斯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也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

——《新華網》評

該片觸及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和當下的不可迴避困境。電影的結構比原小說更精當,臺詞比原小說更有節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錘鍊、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說更鮮活有力。導演以豐富、機巧的藝術文本,將自由精神高揚在天地之間。

——著名影視編劇、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