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長平一戰,秦軍已經消滅了趙軍主力,為何40年後才滅趙國?

魜溣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最著名、最血腥的一場戰鬥,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場超過百萬規模的大會戰。根據歷史上記載,趙軍投入兵力超過五十萬,秦軍投入的兵力超過六十萬,這是戰鬥部隊,而非戰鬥部隊更是規模空前,到了長平大戰的白熱化期間,秦昭王甚至要把秦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都徵調過來,作後勤補給,保證前線的糧草供應,這才奠定了長平之戰的勝利。

隨後,根據史料記載,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降兵,還有一種說法,趙國前後損失了四十五萬之多。導致趙國國力嚴重受損。

其實,這場大戰役,對於秦國來說,也是一次相當嚴重的損耗。歷史上對秦國的損耗記載不詳,但從白起的一些言論中可以推測,秦軍的傷亡已經超過半數,數十年積聚的糧食也損耗大半。

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大戰。但仔細想一下,不難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白起誇大了秦軍的傷亡。

這種結論,從白起的前後不一致,可以看出。當長平大戰結束後,白起並沒有因為傷亡過大而見好就收,反而想著大規模進攻趙國,直到滅掉趙國。

這是極有風險的一個決策。趙國雖然元氣大傷,甚至只要再攻一次,就會滅亡,但其他六國,真的想讓趙國滅亡嗎?從魏國龐涓的下場可以看出來,六國一直在長平大戰中保持觀望,卻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很有可能在白起滅趙之前,突然出手,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

白起是一個非常冷靜的戰略家,他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秦國最善於反間,也不可能不明白六國的心思,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秦國的傷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白起才有足夠的把握滅掉趙國,也有足夠的自信讓其他五國不敢有什麼動作。

但很快,白起的夢想破滅,秦昭王宣佈退軍。這是秦昭王的一次巨大的失策,讓秦國失去了一次滅趙的最佳時機。在一年之後,秦昭王這才想再次滅趙,在這種情況下,白起才誇大了傷亡,那是因為,這次攻趙,沒有任何把握取得勝利,更不可能滅趙。

從長平大戰開始,一直到邯鄲戰役的結束,整個戰局完全在白起的掌握之中。只是因為秦昭王的失策,讓白起所有的計劃落空。

回到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秦國完全有能力滅掉趙國,甚至可以擊敗五國聯軍。卻依然讓趙國苟延殘喘的近四十年。我想,應該有如下的原因。

第一、秦國內部出現傾軋,導致秦昭王判斷失誤

秦國除了國君以外,存在兩套班底,一套是文官班底,首要人物是丞相,當時的丞相是范雎,另一套是武將班底,首要人物是大將軍,當時就是白起。

在秦國,長久以來,將相都是相對來說比較和諧的,一直沒有出現過傾軋。但隨著秦國擴張的開始,打破了這種均衡。因為長期的征戰,導致軍人以及武將班底地位極具升高,也就從此打破了政治的平衡。

整個國家尚武情緒激昂,直接導致了文臣地位的下降,以及國家文治的衰弱,從而影響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這種影響,剛開始只是一種量變,到了長平之戰過後,這種量變演化成了質變。白起的地位,也超過了丞相范雎。

在最底層的摸爬滾打許多年,又經歷了生死,范雎有著足夠的能力,讓秦國發展到了巔峰,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所以,非常害怕失去這個位置,范雎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睚眥必報,白起的勝利,讓范雎感覺到了巨大的威脅。於是,文官和武將的傾軋開始了。

這場傾軋,導致白起無辜死去,也導致了范雎辭官,秦國兩大棟樑全部離去,秦國內部出現大的動盪,已經無力東征。

第二、邯鄲之戰的失敗

邯鄲之戰,是長平之戰後又一場大戰,正如白起判斷的那樣,如果沒有在長平之戰乘勝追擊,滅了趙國,那麼,秦國將再無機會滅掉趙國。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長平之戰的勝利,給趙國和山東其他國家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這種威懾力,可以讓趙國軍民出於恐懼而根本忘記反抗,也不敢反抗。

也正是這種威懾力,讓山東其他國家不敢援助趙國,哪怕趙國就此滅亡。白起把趙國和山東五國心理拿捏的相當準確,因此,他敢大規模進攻。這不單是一種軍事的對抗,更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戰術。

但,秦軍退軍,看似可以休養生息,繼續戰鬥,實際上釋放出來的信號是,秦軍已經疲憊不堪,無力戰鬥,秦軍在長平之戰的恐怖威懾力,在這種退軍的途中,蕩然無存。

沒有了恐懼的趙國軍民,開始想到了仇恨,於是同仇敵愾,沒有這種威懾力的五國也知道了,秦國也會疲憊,也會傷亡很大,秦國絕對不是無敵的。這種心理,讓六國的聯盟變得更加容易。

邯鄲之戰的失敗,就是這種威懾力消失的苦果,趙國仇恨秦國,其他五國不懼怕秦國,縱使秦軍戰鬥力恢復,也無法獲取更多勝利果實,反而會慘敗。這次慘敗,讓秦軍損失了二十萬兵力,徹底沒了再戰之力。勢力急劇收縮,回到了函谷關以內。

第三、六國抱團取暖,聯盟再次形成

這是秦國外交的一次大失敗,從秦孝公時代開始,秦國就非常重視外交工作,從連橫策略,到遠交近攻策略,都是這種外交的集中體現。

秦國的外交能力之強,超過了山東六國,因此,秦國的反間計才會屢屢得手,六國的合縱才會屢屢被分化瓦解。但隨著邯鄲之戰的失敗,白起死去,范雎辭官,六國聯盟再次形成。秦國的外交策略宣告失敗。

秦國固然十分強大,他的強大,不是一方面的強大,是經濟、內政、外交、軍事綜合性的強大,但隨著長平之戰結束,秦國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內政、外交、軍事全面潰敗,經濟又不是短時間可以恢復的,所以,秦國就輸了,而趙國,延續了近四十年。


小小嬴政


長平之戰後,趙國又堅持了32年。如果算上公子趙嘉(趙悼襄王之子)建立的代國,那就是38年。在這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裡面,趙國之所以一直都沒有被秦國滅掉,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秦國元氣大傷,一直都沒有恢復;

第二、魏國意圖重振雄風,主動挑事,攻伐各國,客觀上替趙國擋了槍。

當秦國元氣恢復,魏國又被秦國打殘後,趙國也就被秦國滅掉了。

▲邯鄲之戰期間的總體局勢▲

一、秦昭襄王的失策

在長平之戰的相持期間,趙王曾經想跟秦國議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後,秦國派人四處宣傳,造成一種秦趙已經議和的假象。當時其他五國害怕秦趙聯手,因此就對“私下已經與秦議和”的趙國沒有進行增援。

事後,各國都發現被秦國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來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趙國被狂揍。

長平之戰後,趙國損失慘重,武安君白起極力建議趁機滅趙,不要給趙國喘息之機。

當時的情況是,秦國元氣大傷,趙國的元氣也是大傷,邯鄲城內無人不戴孝。為了應對秦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攻打邯鄲),趙國便提前做好了三手準備。

第一、整軍備戰,準備與秦軍決一死戰。

第二、派人到楚、魏疏通關係,請求楚魏出兵支援,撮合趙與魏楚三國共同抗秦。


第三、派人到燕國與韓國講解大義,請求它們出兵幫忙。即便不願意出兵救援,也希望不要在秦國揍自己的時候渾水摸魚。

然而,其他五國都害怕秦國,有點猶豫,不願意出兵幫忙。甚至於燕、魏、楚三國還認為趙國敗的還不夠慘,希望秦國繼續削弱趙國,好方便自己在秦國吃肉的時候,也趁機能喝一口湯。

所以,白起趁機滅趙的成功率是很高的。

不過凡是也有個例外,當時韓國的桓惠王比較有眼光,他意識到:如果秦國滅趙,那麼秦國下一個攻擊目標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趙國這個強援,韓國根本無法單獨抗秦。

於是,就在秦國欲兵分三路滅趙時。韓王和趙王單獨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諸侯間享有盛譽的蘇代到秦國遊說,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秦國的宰相范雎。

具體的說服辦法就是離間范雎,挑撥范雎和白起的關係,並向范雎表示“趙國願意主動割地給秦國”。

由於範、白二人本來就不和,加之趙國願意割地。因此在蘇代的挑唆下,白起滅趙的建議便被范雎給攪黃了。

事後白起知道是范雎搞得鬼,大罵范雎,但對秦昭襄王的命令也是無可奈何。於是,趙國也因此躲過了一劫。

長平之戰過去一年後,秦國派人向趙國索要當初承諾的割地。然而,這時候趙國已經有所準備,便拒絕向秦國履行割地的約定。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萬兵攻趙,邯鄲之戰爆發。

最初,昭襄王想讓白起掛帥,但是白起認為打不贏,就拒絕了。昭襄王心裡很不爽,但也無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五大夫王陵擔任統帥。

秦軍在王陵的統帥下,打的磕磕絆絆,在邯鄲城下損失了四萬多秦軍。此情此景讓秦昭襄王很是尷尬了,他再次讓白起掛帥出征。但是白起依舊拒絕,並且還勸誡昭襄王,讓他罷兵。

秦昭襄王依然沒聽白起的勸誡,因為這時候退兵,就等於長平之戰就白打了。於是昭襄王改派王齕頂替王陵,繼續圍攻邯鄲。結果秦軍在邯鄲又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五國伐秦,收復失地▼



二、五國伐秦

秦軍在邯鄲城下久攻不克,讓當時早已經是蠢蠢欲動的魏國和楚國看到了機會。於是兩國都派大軍,與趙軍裡外夾擊,把秦軍打的傷亡慘重。(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王齕率秦軍殘部逃出趙國後,遭到魏、楚聯軍繼續追擊,只得退回黃河以西。有兩萬多秦軍因為撤退不及時,被魏、楚聯軍團團包圍,做了聯軍的俘虜。這一次慘敗,是繼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第一大恥辱。

具體的損失按照《史記》的相關記載——死傷了三十萬人!

看見魏、楚、趙三國聯軍大勝後,韓國派出大軍也加入了聯軍。四國聯軍一起狂攻河南的秦軍,基本上將秦國在河南的勢力全部掃清。這一戰後,韓國重新收復上黨郡,魏國重新收復了河東地區,秦軍退回函谷關。昭襄王時期取得的所有戰果,因此次慘敗,幾乎毀於一旦。

但是四國聯軍在破秦後,老毛病又犯了,迅速開始內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反擊秦國的失利。

首先是魏國見韓國收復上黨,魏安釐王臨陣反水,指使魏軍從前線調回,去打韓國;

韓國見魏軍打自己,也撤軍回國,與魏軍展開大戰;

楚國看到魏國不要碧蓮,撤回去搶地盤,也出兵打魏國。

結果韓楚魏相互攻擊的結果,就是楚、魏聯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最後是趙國。趙軍見魏、楚、韓都撤了,於是也就跟著撤了。

秦國原本很慘,但是由於聯軍內訌,意外的獲得了喘息之機。



三、信陵君合縱連橫

四國聯軍內訌後,魏、楚先是大戰一番,魏國打退了楚軍,氣勢大盛。魏安釐王這個大棒槌以為秦國和趙國都衰了,自己沒有對手了,便在四年之內(公元前256-252年)把齊國、燕國和韓國全部打了一個遍,儼然有中興魏國的勢頭。(成功的吸引了其他國家對它的注意,客觀上替趙國擋槍)

但是我們知道。當年魏國之所以衰敗,就是因為魏惠王瞎特麼的打,到處樹敵。現如今安氂王如出一轍,他豈能有好果子吃?

果然,就在魏國東征西討的時候,秦國對魏國動手了。

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孝文王繼位僅僅三天便去世,王位也因此就傳給了秦莊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莊襄王繼位之後,憤恨魏國,便發兵把魏國揍了一頓。魏軍不敵,向韓、趙求援。秦軍便把韓、魏、趙聯軍也揍了一頓。

眼見魏國危急,信陵君臨危不懼,在他的合縱連橫下,關東五國組成了五國聯軍(齊國沒有參加),在黃河以南將秦軍打的節節敗退,收復河南之地。此後,五國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出。此戰過後,各國陸續收復失地。

信陵君因此戰而名震天下。而秦莊襄王則非常的失落,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但是信陵君合縱攻秦,也沒有改變關東各國不團結的問題。在當時,關東各國可謂是烏龜王八蛋,一個比一個爛。

首先是齊國,它不參與任何活動。

然後是楚國和魏國,因為邯鄲之戰後的那次反水事件,兩國之間徹底鬧掰了。

再就是趙國,趙悼襄王時期,因為趙軍吊打了燕軍,有一個小中興期。但是燕國弱,趙燕菜雞互啄的結果,只是白白消耗資源,便宜了秦國而已。

最後是燕國,簡直就是個攪屎棍。因為燕國跟秦國不接壤,所以燕國乾的全部就是攪屎棍的蠢事。

這種六國相互比爛的局面延,延續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信陵君死前的政治格局▼




四、秦國元氣恢復,攻滅趙國

信陵君死後第二年,秦國丞相呂不韋認為關東五國沒有信陵君居中進行合縱連橫,只是一幫烏合之眾,便發動了對魏國的戰爭。

此戰,秦軍勢如破竹,一舉將魏國的國土從東西方向打穿!打的魏國南北不能相連,幾乎要亡國。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趙國,要求趙國增援,並提出抗秦合縱的建議。

很快,趙、韓、魏、楚、燕組成聯軍,共推趙國大將龐暖為帥。

但是前面說過了,楚國跟魏國搞掰了,無心援助;燕國跟趙國也有仇,也沒有什麼積極性。因此這支氣勢洶洶的五國聯軍,其實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烏合之眾。

具體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來形容。

他們在進攻秦國遭到挫折後,迅速撤退,除了韓軍回到韓國外,其餘四軍沒有回國,而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把齊軍打的一頭霧水。

由於聯軍實在是沒底線,韓國就退出了。同一年,剛剛搶完齊國的四國聯軍,又拉上了衛國,再組五國聯軍,再次共同討伐秦國。這次楚國國君考烈王擔任聯軍盟主,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

這一戰,五國聯軍直逼函谷關。結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跑得不夠快。秦軍順勢發動反攻,先奪了魏國的朝歌,後來又奪了魏國的汲地。魏國見扛不住了,就把鄴城割給了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

當年的長平之戰就是秦國攻韓國的上黨,韓國把上黨割讓給趙國,想把秦國的火力轉移到趙國身上。按理來說,歷史教訓歷歷在目啊,趙國不應該再犯這種錯誤。但是趙悼襄王記吃不記打,居然接收了鄴城。於是秦國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趙國。

▼秦國貫穿魏國,趙國成為秦國靶標▼



然而好笑的是,秦國攻趙時,當時趙悼襄王居然還在派兵攻打燕國。

就在趙國和燕國正在打的時候,秦國派出大將軍王翦、楊端和等人趁機攻趙。秦軍連克鄴地等的九座城邑。斬殺十餘萬趙軍,直逼趙都邯鄲。

這一次,沒有國家還有能力再幫趙國了。因而趙國只能掏出老本,調大將李牧率領邊軍回救邯鄲。

公元前234年,李牧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對秦軍展開反擊。

當時,李牧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採取了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不管秦軍怎麼挑戰,始終都故意避而不戰,將秦軍拖入了陣地戰。

隨後,李牧乘秦軍麻痺大意時,一舉襲佔秦軍大營。待秦軍擺開架勢與趙軍決戰時,李牧又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實興鉗形攻擊戰術,大破秦軍。

公元前232年,秦軍再次入侵。秦軍兵分兩路攻趙,企圖滅掉趙國。

趙軍在李牧的率領下,採取南守北攻的戰略方針,派出一支小部隊拖住秦軍的一部,李牧率趙軍主力部隊全力攻擊另一路秦軍。待擊破一路秦軍之後,再回師救援,圍殲另一路。秦軍在李牧的攻擊下再次大敗。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第二年,趙國北部發生大地震,導致大面積饑荒。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攻趙,幾十萬秦軍直奔趙都邯鄲。

趙王再次任命李牧為大將軍,起傾國之力抵抗入侵的秦軍。秦將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稟告秦王嬴政,實行反間之計,派奸細潛入趙國,用重金收買曾經誣陷過廉頗的趙王遷近臣郭開,讓郭開散佈流言蜚語,說什麼李牧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昏聵的趙王聽到這些謠言,不調查證實,不派人問清情況,就立即就派人免除了李牧的大將軍一職。後來還暗中佈置圈套,將李牧秘密捕獲,併除以斬刑。

李牧被殺後不到三個月,王翦大敗趙軍,攻下邯鄲,將趙王俘虜,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縣東北)稱王,建立了代國。



六年後,代國也被秦軍所滅。趙國算是徹底死透了。

縱觀長平之戰後的三十八年,趙國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以信陵君的死為分界點。

在前一個階段的十八年中,秦國的元氣大傷和魏國的四面樹敵是趙國能苟延殘喘的兩個主要原因。

在後一個階段的二十年中,秦國復甦,魏國將活靶子這個身份又甩回給趙國,於是趙國又成了秦國的主攻方向。趙軍儘管有李牧這樣的名將續命,但由於趙王的昏庸,以及趙國實力本來就不如秦。縱然後期有李牧這樣的名將,最終還是難逃一亡的下場。

所以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還能再堅持四十年,無非就是關東六國認識到了聯合抗秦的重要性,於是摒棄了前嫌,在信陵君的合縱連橫下,將秦軍打的大敗,為各國都續了十幾年的命。後來秦國的實力復甦,關東六國在信陵君死後,又無法再組織起有效的聯軍(不僅不聯合起來,反而搞內訌)。最後六國也就被秦國一鍋燴了。


Mer86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代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此役趙軍被殲滅四十五萬,這個兵力,約佔趙國總兵力的四分之三。在趙國遭遇重創後,為什麼秦國還花了近四十年時間,才滅掉趙國呢?

第一,秦國錯失滅掉趙國的良機

長平之戰後,白起挾勝利之威,兵分兩路,直指趙首都邯鄲。此時趙國剩下的兵力,大約只有十五萬人,根本不可能頂住白起的進攻。然而,在這個時候,秦昭王突然下令白起撤軍,這是怎麼回事呢?

秦國撤兵的背後,主要原因是范雎與白起爭功。范雎是秦國第一權臣,由於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取得史無前例的大捷,地位水漲船高,直接對范雎構成威脅。范雎擔心白起一旦滅掉趙國,權勢將超過自己,故而以秦軍傷亡大需要休整為由,遊說秦昭王撤兵。同時,趙國也開出割六城為請和條件,秦昭王遂令白起撤軍。這也讓秦國錯失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

第二,“全民皆兵”的制度,拯救了風雨飄搖的趙國

不過,秦國滅趙之心不死。僅僅一年後,得到休整後的秦軍捲土重來,對趙國邯鄲發動長達三年的進攻。

以秦昭王的說法,秦國出動的兵力是數倍於趙,假設是三倍,那麼秦軍大約出動了四十五萬。然而,趙國軍民眾志成城,堅守邯鄲三年。

趙國之所以堅守邯鄲,有幾個原因:其一,白起由於與范雎有隙,拒絕出戰,讓秦軍失去一位最偉大的統帥;其二,全民皆兵的制度,是趙國得以堅守的根本。

趙國是一個典型的軍國主義國家,在趙靈武王“胡服騎射”大變革中。近世學者梁啟超曾說:“以騎射教百姓,所謂舉國民而皆兵之也。”正是這個全民皆兵的制度,在關鍵時刻拯救了趙國。趙國充分利用與秦國停戰的一年時間,擴軍備戰。以白起的說法,邯鄲城在一年時間裡,守備力量至少提高了十倍。

第三,積極外交,是趙國得以生存的保障

倘若僅僅依靠趙國自身的力量,仍然無法與秦國抗衡。所幸的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展開積極外交,與燕國結親,與齊、楚連好,與魏國的關係也更加緊密。

積極外交的第一個作用,是避免鄰國趁秦國圍邯鄲之時,混水摸魚;第二個作用,就是爭取到外援,而這是邯鄲之戰反敗為勝的重要保障。

邯鄲之戰,有兩個國家出兵援趙,其一是信陵君指揮的魏國八萬精兵,其二是春申君指揮的楚國援軍,人數不詳。特別是信陵君的援趙,是扭轉戰局的關鍵。儘管秦軍一直對自己的損失忌口不言,但是有一個側面可以看到秦軍損失之慘重,在邯鄲之戰中,有兩萬人的秦軍向信陵君投降。投降人數之多,是以秦國曆史所罕見的。

在邯鄲之戰後,由於秦國一枝獨秀,東方諸侯加強了合縱戰略以抗秦,這也是秦國在短期內無法消滅東方諸侯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四,秦國遭遇一系列內亂

在秦王嬴政上臺後,秦國遭遇一系列內亂,也使得秦國對外擴張的勢頭稍稍遏制。

其是成蟜之亂。成蟜,又名盛橋,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王嬴政的同父異母弟弟,封長安君。公元前239年,成蟜叛逃趙國。這一事件十分蹊蹺,內情撲朔迷離。在現存的史料中,對成蟜叛變的原因沒有任何解釋,只知道成蟜是帶兵出征趙國時臨陣倒戈。

有一種說法,稱秦王嬴政實際上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因而根本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故而呂不韋對血統純正的成蟜十分提防,把他調離京城,派往前線與趙國作戰。成蟜得知秦王身世後,擔心遭呂不韋毒手,遂臨陣叛降。

不管如何,成蟜叛變,肯定是捲入秦國內部權力鬥爭的漩渦。當他率軍挺進到屯留時,舉部降趙。秦政府反應神速,立即出兵鎮壓叛軍。據《秦始皇本紀》載:“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另一個內亂,就是嫪毐之亂,這件事大家比較熟悉,這裡不多說。嫪毐之亂又導致一個後果,就是秦相呂不韋下臺,最後自殺。

這一系列的事件,對秦國傷害很大,秦王政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於內政,故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趙國等東方諸侯的軍事壓力。


君山話史


長平之戰剛結束,白起想乘勝滅趙,結果,秦昭王聽從范雎的建議,認為長平之戰以後,秦國國力消耗太大,不足以維持戰爭,同時,秦軍也受到了重創,急需休養 。因此,昭王將白起召回 ,暫時停止對趙國的軍事行動,


不過,幾個月後,昭王又命白起率軍伐趙,結果,白起認為這時候,趙國已有準備,不宜進軍,秦昭王沒有聽從白起建議,命大將王陵率大軍20萬,進攻趙國,最後攻至邯鄲城下 ,邯鄲軍民眾志成城,與秦軍展開激戰,史稱邯鄲保衛戰,由於秦將王陵作戰不利,秦昭王命大將王齕代替王陵指揮,

後來趙國求救於魏,楚等其他國家,魏國信陵君盜取魏將晉鄙的兵符,指揮魏軍殺奔邯鄲,與趙軍一起進擊秦軍,後來楚軍在春申君的率領下也到達戰場,同時參戰,秦軍在各國聯軍猛烈進攻下,遭到了重創,十餘萬秦軍被全殲,最後,王齕率剩下的秦軍撤回函谷關,依靠函谷關的險峻與關東的魏,楚,趙聯軍周旋。

雖然,最後各國聯軍撤走,但是,秦國也遭到了重創,以前打下的很多地盤,都被各國搶回 ,甚至以前付出巨大代價,打下的上黨包括長平地區,也被趙國奪走。因此,元氣大傷的秦國,在也沒有能力發動滅國大戰,直到幾十年以後,秦王贏政時期,秦國才恢復了曾經的實力,最後統一天下。


寶哥說歷史


其實,如果秦國能夠取得邯鄲之戰的勝利,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不久就滅亡了!好在趙國打贏了邯鄲保衛戰,給國家又延續了40年!

首先,如果邯鄲之戰趙國失敗那就真的要滅亡了!

長平之戰中趙軍損失了40多萬人,這對當時人口只有300萬的趙國來說相當於損失了整整一代的青壯年。

經過長平之戰,趙國幾乎只剩下老弱婦孺了。所以,當秦國發動邯鄲之戰的時候,面對的是已經元氣大傷,奄奄一息的趙國。只要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趙國就再也沒有力量反抗,只能舉國投降!

但是,這場戰爭秦軍想要獲勝也不容易!

在長平之戰中,趙軍陣亡了40多萬,秦軍的陣亡數同樣驚人,按照前線指揮官白起的說法,在長平之戰中,秦軍也陣亡過半。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白起的影視形象)

所以,長平之戰中秦軍也大規模減員,其損失不比趙軍少多少,只不過由於秦國綜合國力更強大,讓秦軍能夠接下來發動邯鄲之戰。

而且,秦國不僅趙國一個對手,他還需要分兵防備楚國、魏國等國家,真正用於邯鄲之戰的軍隊並不多。這場大戰秦軍也無必勝的把握!

趙國的正確對策讓秦國鎩羽而歸!

面對氣勢洶洶的秦國侵略者,趙國如果像長平之戰一樣與秦軍野地浪戰,很可能會被一網打盡,所以趙國這次採取了憑城據守的對策,孫子在《孫子兵法》中說道,包圍一座城市得出動10倍以上的兵力才行。秦軍面對趙軍可沒有10倍以上的兵力優勢,最多達到趙軍的2倍就不錯了。所以,面對高高的邯鄲城牆,秦軍沒有能力攻破!


此外,為了抵抗秦軍的攻擊,趙國實行了全國總動員,就連平原君趙勝的家人也被編入軍隊。所以,秦軍當時面對的邯鄲已經變成一座巨大的軍營,城中所有能夠拿起武器的人都在隨時準備和秦軍作戰。

最後,趙國及時向鄰國求援讓勝利的天平倒向自己。趙國成功抵擋住了秦軍的攻擊,但也沒有能力將其徹底擊敗,雙方就這樣在邯鄲耗著。為了擊退秦軍,趙國決定向外求援。在趙勝等人的努力下,楚國和魏國決定發兵救援,兩國共20萬大軍一出動,就讓形勢出現了轉變,秦軍在邯鄲久攻不下,早已經師老兵疲,看到趙國爭取來了20萬援軍,知道再打下去很可能會損失更大,於是撤兵回國,邯鄲之戰以趙國的勝利而告終!



邯鄲之戰的勝利,產生了三個後果。第一個後果是堅定了趙國抵抗秦國的決心;第二個後果是給了趙國恢復元氣的時間;第三個後果是讓長平之戰中本來就損失慘重的秦軍又經歷了一次沉重的傷亡,持續的大出血已經讓秦國無力在短期內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

就這樣,不僅趙國延續了幾十年,山東其他國家也藉助邯鄲之戰的紅利享受了長時間的相對和平。

所以,邯鄲之戰的意義在於推遲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時間。


歷史風暴


有些戰爭以精妙的用兵而聞名,有些戰爭以微妙的驚險勝敗而聞名,但是這次我們所說的長平之戰確是以驚人的傷亡數字而聞名的。


這場戰役作為參戰方的趙國以傷亡45萬兵力的代價敗於秦國。這其中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一件事,45萬兵力的傷亡,幾乎是當時一個國家的根本,那麼為什麼在長平之戰後趙國不僅並沒有滅亡,並且還存活了40多年呢?

長平之戰趙軍被秦軍殲滅了45萬兵力,幾乎等同於全軍覆沒,在損失如此巨大的情況下,趙國竟然還沒被滅亡,當時趙國總兵力究竟有多少呢?

實際上當時趙國也就剩一口氣了,但秦軍這個時候卻選擇了撤退,並沒有一鼓作氣拿下趙國,這就有點奇怪了。讓我們來結合史實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先介紹長平之戰的歷史背景,戰國末年,秦國通過商鞅變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經成為戰國時期的超級強國。強大的秦國企圖不斷通過戰爭,兼併東方各國。而韓國作為秦國的邊鄰,自然成了第一個目標。

公元前264年,即趙孝成王二年,秦軍率領大軍開始了對韓國的進攻。弱小的韓國自然不可能是強大的秦國的對手,只能像趙國求援並投降於趙國,這就使秦國與趙國的矛盾激化。

秦將白起於是率領秦軍與趙將廉頗在長平開始了長平之戰。一開始,因為廉頗的堅守不出,秦軍與趙軍不相上下,雙方長久相持。但是秦軍通過散佈謠言的方法使趙國國君換掉廉頗,並派遣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出任與秦軍對戰,結果,輕敵出擊。

秦國將領白起設伏兵包圍趙括軍隊,並截斷趙軍糧道,趙軍被圍困46天,草糧斷絕,拼死突圍,趙括被射死。

白起收趙國降兵四十五萬,白起後認為趙兵不忠,將投降的趙國軍隊全部坑殺,趙國繼而衰落。那麼為什麼秦軍沒有乘勝進攻趙國,滅亡趙國呢?

其實不是秦國不想,而是秦軍在長平之戰後根本就無法做到。

一、長平之戰雖勝,但秦軍同樣損失慘重

古代作戰多是以冷兵器為主,在冷兵器時代,士兵多是兵戎相見,戰爭雙方都會存在大量的傷亡。長平之戰雖然秦軍藉助謀略戰勝了趙軍,但是趙軍也一樣拼死反抗過。

趙軍雖然損失了45萬士兵,但是秦軍同樣也損失了30萬兵力。這也使秦國傷及到了根本,已經到了必須撤退的地步,如果繼續進攻,秦國自己也會有可能遭到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被其他各國攻擊。所以秦軍不是沒有想過滅掉趙國,而是根本做不到。


二、趙國秦國相聚太遠,秦軍補給不足

長平之戰趙國沒有滅亡,其實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補給不足。秦軍長平之戰打了三年,長平這個地方,離趙國很近,而離秦國很遠,有幾千裡的後勤補給線。

曠日持久的戰爭,消耗了太多秦國的國力,秦軍在取得勝利後,也已經是沒有了太多的補給,如果秦軍繼續進攻趙國,補給一定會中斷,而在古代,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糧草。如果秦軍補給一但中斷,秦軍就會失去方寸,更別說攻城掠地了。


三、趙國的自救,名仕遊說秦國,人民武裝反抗

長平之戰後,趙國名仕蘇代前往秦國,買通秦國當時秦君的左膀右臂范雎,並像其分析繼續趙秦戰爭的利弊。最後范雎也成功的說服了秦君,秦軍沒有繼續進攻,滅亡趙國,和蘇代的遊說也有著緊密的關係。

再加上因為白起對趙國45萬士兵殘忍的殺害,使趙國國民對秦軍恨之入骨,他們主動武裝並防禦秦軍。秦軍將領也深刻明白,如果此時繼續進攻,在趙國上下同仇敵愾的氣勢下,也佔不到多少便宜,所以秦軍軍中也主張撤退的佔大多數。

而最後為什麼趙國還能存活40餘年呢?

因為自長平之戰後,趙國國君也勵精圖治,對外政治結盟,對內任用賢能,所以趙國在度過了長平危機後,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除此之外,各國對秦國的共同敵視,使秦國也無法在趙國虛弱之際進攻,趙國也得到了修養生息的時間,再加上趙國優越的地理位置的附加,這就讓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依舊還能存活40餘年之久。


夏目歷史君


長平之戰後沒能滅亡趙國的主要原因如下:

1.將相不和,范雎因嫉妒白起戰功,放棄了滅趙的計劃,也因此白起記恨范雎,最終白起拒絕領兵,秦王震怒將白起賜死,後又懷念起白起,范雎害怕秦王追責而辭相。

2.決策失誤錯失良機,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40萬降軍,乘勝滅趙,秦襄王放棄滅趙,改為割地議和。使趙國有了喘息之機,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固守邯鄲。秦軍成為暮歸之師,士氣銳減。

3.合縱成功,除燕國掣肘外,其他諸侯國害怕趙國被滅後秦國一家獨大,,紛紛援助趙國,合縱之勢形成。

4.實力不足,秦國因不斷用兵,雖然秦國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但也自損過半。秦國雖強,但還不具備對諸侯聯軍成壓倒之勢。

秦國本來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但秦襄王嬴稷剛愎自用一意孤行,沒有采用白起放棄進攻邯鄲的計劃,進攻邯鄲受挫,在諸侯聯軍打擊下,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不但佔領韓魏趙的土地丟失,自身的領土一部分領土也被他國強佔而去。

縱觀長平之戰到邯鄲之戰,頭腦最清醒的莫過去白起,其戰術之高超、戰略眼光之深遠,審時度勢之能,放眼那個時代無人能及。最終在秦襄王的盛怒之下被賜自盡,真是可悲可嘆,真是自古名將多薄命啊!


失去航線的孤舟


長平之戰是關係到秦趙國運的決定性戰役,此戰秦國大勝,但是此後的邯鄲之戰中秦軍卻遭到慘敗。

趙國虎口奪食,最終惹火燒身,結果長平慘敗

自秦惠文王時代起,通過商鞅變法就養成了一個壞習慣,就是秦王對外擴張,就要打韓國。韓國地盤不斷縮小,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韓國本意將上黨郡割讓給秦國,而就當秦國要吞下上黨這塊肥肉的時候,趙國虎口奪食了。

戰國的第一戰神白起

當時上黨郡的太守馮亭不接受韓王關於將上黨郡割讓秦國的舉動,擅自率領上黨軍民投奔趙國,而趙國眼看兵不血刃的能夠奪取上黨土地,也樂得其成,就接納了上黨郡及馮亭,而這樣就完全惹怒了秦國,於是秦國將進攻韓國的戰略方向,調整為進攻趙國。佔小便宜的趙國惹火燒身了。

秦軍迅速攻克上黨郡,並且大軍直逼趙國境內,趙國立即調集兵馬迎戰,雙方在長平展開激戰,由於野戰不利,趙軍統帥廉頗改進攻為防守,準備用拖延戰術拖垮秦軍。

長平之戰

但是前線趙軍40多萬,消耗巨大,趙國的國力無法面對長期的戰爭,有次趙王反而比秦昭襄王更著急,最終趙國臨陣換帥,用趙括替換了將主張防守的廉頗,想要速戰速決。然而秦軍此時也更換主帥,秦國戰神親自趕赴長平前線,最終白起與趙括的較量中,秦軍取得決定性勝利,趙軍慘敗,趙括被殺,投降秦軍的趙軍就達到40萬,隨後為了消耗趙國有生力量,秦軍將這四十多萬降卒全部坑殺。

秦昭襄王志在滅趙,卻臨陣換帥,最終功敗垂成

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還不甘心,他想要一舉滅亡趙國,於是繼續向趙國腹地發動進攻,並且兵臨邯鄲城下。但是此時秦軍主將出現變故,秦國也換將了。

長平之戰之後,趙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立即向秦國求和,兩國曾短暫出現和平,但是很快戰端再起。此時秦國的丞相是范雎,趙國人派出蘇秦的弟弟蘇代前往趙國說服蘇秦,蘇代向范雎說一旦白起有滅趙大功後,將十分有可能威脅到范雎的丞相之位,范雎聽後便向秦昭襄王諫言要求更換秦軍,將白起換成了王齕,白起賭氣回到秦國。

邯鄲之戰形勢圖

後來王齕在邯鄲攻城戰中屢屢受挫,秦昭襄王想要重新啟用白起,白起卻耍起了脾氣,稱病不去(白起最後因此被秦王賜死),而此時魏國公子無忌竊符救趙帶來了魏國援軍,平原君在手下的門客毛遂幫助也請來了楚國援軍,趙魏楚三國聯軍最終擊敗秦軍,贏得了邯鄲戰役的勝利。此後三國軍隊反攻一度重新奪取了上黨地區,結果秦國的滅趙之戰失敗。

秦國雖然經歷邯鄲戰役的的失敗,但是國力沒有受到多少實際損失。而趙國雖然贏得邯鄲戰役的勝利,但是僅僅獲得數十年的苟延殘喘,長平之戰的40多萬兵力損失,讓趙國短期無法復原。

而就在長平之戰的第二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在邯鄲出生。在邯鄲之戰的關鍵時刻,嬴政的老爹嬴異人和呂不韋越過邯鄲城牆逃到城外的秦軍大營。也就是會所秦趙發生決定性的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的時候,秦國的兩代秦王都在趙國的邯鄲城內。


大東北的小豆包


齊楚燕韓趙魏秦是著名的戰國七雄,然而在長平之戰過後,整個七國割據的局面就徹底的被打破了。秦國已經擁有了決定性的實力優勢,唯一能夠獨自抗擊秦軍的趙軍一蹶不振,秦國吞併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尤其是趙國,其總人口僅有500多萬,長平一戰一共有45萬以上的趙國青壯年男子戰死,這導致整個國家處在了崩潰的邊緣。

然而在經歷了這樣的毀滅性打擊之後,趙國非但沒有迅速的被秦國滅亡,反而在接下來的邯鄲之戰中大敗秦軍維持了國家。直到四十年之後秦國才完成了統一,而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客觀實力問題和主觀策略兩方面來討論。

從客觀現實上說,長平之戰以後秦國的實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秦軍能夠動員的總兵力在戰國時期約為100多萬,然而在長平之戰中,後人估計秦軍的傷亡總數可能高達35萬,最低也在25萬以上。畢竟趙國軍隊是戰國後期唯一有能力抵抗秦軍的軍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訓練出來的趙國勇士絕對不是孬種。而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卻極有骨氣,在戰爭後期仍不投降拼命突圍,這給秦軍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在遭受了如此重創的情況下,秦軍的戰爭實力難免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下滑。尤其是六國之中,除了趙國以外,其他五國都按兵不動未受損失。後來秦軍再次發兵圍攻趙國的時候,魏國的信陵君劫符救趙,帶領幾國的聯軍,成功的把實力下降且疲憊不堪的秦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從而解除了趙國的危機。所以說從客觀現實上講,秦國雖強,但也沒有強到當時就能徹底擊敗各國聯軍,並且消滅趙國的地步。

但是實力不足並不是秦國不能滅亡趙國的唯一原因,在主觀上的失誤也是很重要的。秦國名將白起在長平之戰獲勝之後,要求秦王立即乘勝追擊進攻邯鄲。在那個時候整個趙國還在長平的打擊中難以恢復,如果秦軍真的速戰速決的話,雖不能滅亡六國,但是迅速幹掉趙國應該是沒問題的。然而就在那個時候,秦國丞相范雎因為嫉妒白起的功績,因而給秦王上書,要秦王立即撤兵和趙國言和。名義上說是秦軍兵力已經告罄,不如見好就收讓趙國割地賠款,實際上是防止白起功勞太大。最終秦王也選擇了范雎的計策,讓趙國割地了事。

秦昭王一時手軟放棄了繼續攻擊趙國,這就讓秦國一個很好的能迅速滅亡趙國的機會白白的溜走了,給了趙國人喘息之機。在失去了趙國士氣最弱也最無力抵抗的時機之後,回過神來的趙國就能君臣同心上下一心地抵抗外敵,其他五國也看到秦國的強大組成援軍,那時秦軍就無法一鼓作氣消滅對手了。


科羅廖夫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第一次戰略大決戰,趙國大敗。隨著趙國一連串的昏招,最終輸掉了戰役,並損失了40餘萬勁卒。按說到此時,趙國頹勢已經無可挽回,秦軍只需乘勝進攻,似乎邯鄲垂手可得。然而在許多偶然與必然因素的影響下,趙國又苟活了40年。

將相失和,錯失良機

長平大戰之後,白起是有直接攻趙的計劃的。在經略上黨郡的同時,白起分兵派將分別攻取了趙國的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兩城,自己則率主力坐鎮上黨預備進攻邯鄲,一舉攻滅趙國。當然,此時趙國朝廷對秦軍的動向也是心知肚明,長平之戰的慘敗也讓趙孝成王徹底醒悟過來,於是整個趙國朝廷也高效運轉起來。最終,趙國使離間計,以白起滅趙會以功高封三公從而威脅到宰相范雎的地位為理由說服了應侯范雎,使其對白起的計劃進行了牽制,並在秦趙之間進行斡旋。一系列運作的最終結果是白起伐趙計劃流產,雙方以趙國割讓六地為條件罷手言和。就這樣,秦國則喪失了滅趙的最佳機會。如果此時昭王能夠果斷支持白起進軍,雖然長平之戰中秦軍同樣損失慘重,但趙國卻基本等於癱瘓了的,兼之前期取得的外交成果,攻趙成功的概率很大。造化弄人啊。

邯鄲慘敗,與敵喘息。

公元258年9月,也就是長平之戰結束後的第二年,秦國藉口趙國拒絕割讓城池發起了邯鄲戰役。但所謂獻城議和本來便是趙國的緩兵之計。趙國對秦攻趙的趨勢已經瞭然於胸,利用談和爭取的時間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在加固邯鄲城防,屯積物資整訓軍隊的同時,更派得力人手攜重寶分赴魏楚燕齊,組織合縱抗秦。由於準備充分,秦軍在進攻初期並沒有佔到便宜,次年正月增兵,再次受挫,“亡五校尉”。在邯鄲戰事最艱難的時刻,趙國前期的外交鋪墊收穫了成果,魏楚兩國在趙國的邀約下出兵伐秦,在魏楚聯軍和趙軍的裡應外合之下,秦軍大敗。聯軍乘勝追擊,秦軍一路潰逃,韓趙魏以及楚國都收復了大片被秦國吞併的土地,並將秦軍一直打到崤山函古關一線。邯鄲戰役使秦國遭受巨大損失,在此之後,雖然仍然能夠對關東諸強保持攻勢,但再沒打出類似長平之戰那種大規模殲滅戰。而趙國便是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在趙孝成王的主持下,重新重用廉頗,積極發展生產,屯積物資整訓練軍隊,甚至有了一點要中興的苗頭。

“遠交近攻”乏力,破合縱接齊建功

在關東六國的眼中,長平之戰後,秦國一統六合的趨勢已經是洞若觀火,各國無不自危。考慮到任何一國都無力單獨抗秦,諸強組織了“合縱”抗秦的計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由范雎提出且屢建奇功的“遠交近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再無奇效。邯鄲之戰是一次成功的合縱攻秦行動。在公元前247年,秦國進攻魏國,形勢危急,魏公子信陵君再次組織魏、趙、韓、楚 、燕五國攻秦,秦軍蒙驁敗績,聯軍又攻至函谷關。此次合縱是最後一次成功的合縱行動,為大家爭取了幾年好日子。

公元前241年時的戰國局勢

在諸國動輒“合縱”的背景下——雖然並不是每次都能夠成功擊敗秦軍,但秦軍也深感壓力山大。秦國也不由得放緩了統一進程,同時也放棄“遠交近攻”而奉行了新的戰略。

為打破諸強“合縱”戰略,秦國制定了“接地於齊,以絕從親之要”的戰略,即向東攻略,直至齊國,從而將諸強從中間分為南北兩段,使其南北不能相顧,從而方便各個擊破。為實現這一戰略,秦國對韓趙魏三國發起了強大攻勢。雖然三國均遭到進攻,但由於奧妙的地緣位置,趙國的核心區域比較偏北,幸運的躲過了秦國的“接齊”戰略。

公元前242年,秦將蒙驁攻魏,取20城,設置為東郡,大體上完成了“接齊”戰略。真正的滅國大戲即將上演。

先弱後強,存趙亡韓

在秦國的計劃中,首先要打的是韓國,但公元前236年,燕趙發生戰爭,於是秦國臨時轉換目標,準備乘虛一舉攻滅趙國。但李牧大將軍橫空出世,在肥下宜安一戰中把秦軍打得滿地找不著牙,隨後兩國戰事陷入僵持。聽人勸,吃飽飯,秦國又重新鎖定了韓國。公元前230年,秦軍一舉攻破韓國都城鄭,滅亡韓國。再之後又趁趙國發生旱災,又以離間計除掉李牧,最終於公元前228年攻滅了趙國。

綜合以上,趙國在長平之後還能夠存國40餘年,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原因:秦國戰略失當——不取弱趙打強趙;諸強“合縱”戰略的抗爭;秦國戰略調整——“接齊”戰略避開了趙國核心地帶;以及趙國名將輩出,前有廉頗,後有李牧,都為趙國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然,在邯鄲之戰後,趙孝成王一度的勤政強軍也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