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高手是怎樣處理敗筆的?

奧力芙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

書法高手的字當然會出現敗筆,每個人的字都會出現敗筆。對於前輩書法家來說是敗筆,但是可能我們覺得非常的好。反之也存在。

首先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任何人都會出現敗筆,不管是誰都會出現敗筆和錯漏。書法高手的敗筆,一般不會出現需要修修補補的那種。書法高手就算他們自己覺得哪裡寫的不好,可能我們看是看不不出哪裡不好的。

書法高手的敗筆不會像我們平常人,非常的難看,難看到看不下去的地步的那種。

敗筆也有很多種,我們拿一些舉例。

敗筆:多指某件事中或某件物品不完美的部分。所以敗筆不單單只是一個字中的某一筆寫的不好,不單單只是指細微的錯誤。

比如說王羲之的字,拿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舉例。

《蘭亭集序》確確實實是書法作品中的高峰,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人認為是最好的書法作品。但是這卷《蘭亭集序》是王羲之微醺之後所寫的”草稿“。

上圖《蘭亭集序》中的”歲“字,如果按照”書法作品“的要求,不管什麼原因,出現上圖的分叉,這個肯定是算敗筆。如果你現在參加書法展,出現這樣的情況評委會扣分。

《蘭亭集序》非常的優秀,如果王羲之自己看,肯定能夠找到自己哪個字不足。像我只能找找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瑕疵,或許”歲“的這個分叉是收藏《蘭亭集序》造成的,但是隻要出現這樣的分叉就一定敗筆。

有單字的敗筆,還有整個寫歪了的情況看,比如下圖董其昌《赤壁賦》。

上面這幅字很明顯看到,字都是朝著右上角偏斜。這幅字算不算出現了敗筆,所有的字都偏了。

如果一般水平的人寫歪了,那麼可能不能看了,但是董其昌寫歪了,就有點”勢“的感覺。甚至可以說他寫字的時候,取這樣的”勢“。這幅字寫的怎樣,董其昌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一人有感

每個人對欣賞書法的感受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

我們大眾覺得好的字,如果是按照王羲之的標準看可能就不覺得好了。

比如有些人看到田英章的字,覺得很多“敗筆”。

比如有些人看到沈鵬先生的字,覺得看不到“敗筆”。

書法高手一些書法水平很高的人,他們的字不會出現非常一眼就能看到明顯的敗筆,除非他不是書法高手。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12日滬。


一人筆記


書法中的敗筆,高手一般如何處理?

古語說:“把字寫正不算本事,要有偶一敗筆撥亂反正的手段“。

在書寫時,任何人都有出錯的時候。出錯了怎麼辦?就要看書寫者的補救功夫了。補就得好,往往比中規中矩的寫出來更生出許多的意趣。我們以王羲之《蘭亭序》來做範例。


《蘭亭序》第一行的最未兩字“初會”,我們看的時候不會覺得有任何的問題。但當我們把這兩個字分開,單看“初“字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字明顯的存在結構上的嚴重缺陷,右邊的“刀“太高了。單獨這樣的寫,形態並不好。應該把右邊的“刀”往下稍稍移一點,大家可以寫寫看,是在上面好看還是寫下來好看。
在《蘭亭序》中,“初會”這兩個字貼得很緊。為什麼要寫的這麼緊密呢?原因就是“初”字出現了失誤,把“會”字貼上去,彌補了“初”字右邊的空缺,使偏斜的形態回到了正路上。

在《蘭亭序》中,失誤的地方比比皆是。王羲之都能巧妙的化解。“惠風和暢”的“和”,很明顯寫錯了。但大家都不覺得錯。“暢敘幽情”的“暢”,左邊申字的長豎,起筆時出現了失誤,後人不但不以為錯,還紛紛仿效。這就是高手補救的手段。

良工理材,不露痕跡。補救的手段,要在大量的創作中才能練就出來。我們不能為了補救而故意把字寫錯,故意的敗筆,就有嬌揉造作的嫌疑。補救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進步的措施。不能為了補救而補救。



子衿書法


我不知道你說的敗筆是單純的一筆沒寫好,還是整幅畫沒寫好,王羲之就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影視斯耐客


真正的書法高手,根本不會有敗筆!

所謂敗筆,通常是指作品出現作者意料之外的失誤,比如出現錯別字、某個字的間架結構失衡、不慎灑落墨滴、欽印出現文字倒掛、相同字過於雷同、作品佈局前松後緊甚至出現“終點站擁堵”現象等等,多如牛毛,說不完!

對於普通書家或書法愛好者來說,實際創作出現敗筆的可能性非常大,為了避免出現敗筆,我都會先在廢舊宣紙上寫一兩遍試試手,找找感覺,儘管這樣,仍然難以完全避免出現敗筆,一旦出現敗筆,會讓人覺得很掃興,書寫靈感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面對敗筆,有人寫一個字改上半天(書協裡就有位書法家就是這樣改的,看他寫字真讓人捉急),有人索性把宣紙揉成一團,重來!我就是這樣的。而真正的書法高手,可以駕馭一切突發意外,因勢利導,絕不會縫縫補補,更不會推到重來,率性而為,一氣呵成,往往佳作天成,妙筆生花!

一代偉人毛主席的書法就像他的領袖魅力、人格風範、詞作風格一樣排山倒海,氣貫長虹,引領風騷。他的作品中也會有常人眼裡意料之外的細節出現,但這正如斷臂女神維納斯一般,不能補臂,補臂就更不完美,就失去真氣!我粘貼幾幅毛主席作品,大家感受一下真正書法高手登峰造極的氣勢吧!

毛主席批閱文件

毛主席伏案疾書

蝶戀花 答李淑一

七律 登廬山

七律 到韶山


永書101


【高手處理書法敗筆:因地制宜】

文章·攝影/祥福君



因地制宜

書法家們沒有人願意寫成敗筆,也沒有喜歡敗筆,但書法家還經常會遇到,也是不可免的。

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仍然有數量不多的敗筆畫數,但他的敗筆就讓人覺察不到,這就是書法頂尖高手。

書法家們在處理自己創作之書法中,大多都採取“因地制宜”等方法,用巧妙之法掩蓋敗筆,使人毫無覺察,並認為其成功之作。



高手之敗筆可學與不可學

在當代書法家中,大多數都學習和模仿古代書法家敗筆之趣;而普通人則不可,如果在書法創作中出現了一個甚至幾個敗筆畫,就能使得整幅書法作品之藝術感覺相差太大,就如白紙上有幾點黑點一看便知。所以常人練習創作書法規矩點為好。


祥禪


  說到書法創作中的敗筆,不得不承認這是每個書法創作者都曾出現過的問題。沒有人願意敗筆,可它卻經常存在。我認為這與書者的學識,藝術功底,當時心情,藝術假想的實力及火候不夠等原因造成。那敗筆產生的形式有哪些?

1.基本筆畫功底不到家。這主要是書法的基本筆畫功底不紮實,結果把楷書的筆畫寫成了行書,該方折的卻寫得圓潤等等。也就是所謂的“筆法”。這是基礎。所以要熟練基本筆畫,掌握某種字體的基本筆畫書寫的方法和技巧。

2.字體結構的敗筆。有些朋友在書寫過程中遇到,難寫的部首,偏旁,及複雜的單字出現敗筆。出現這種情況要多讀帖,多臨帖,學習名家的結構佈局。掌握每個結字的每一筆所處的位置,及每一筆之間的關係,掌握了這些,敗筆就減少了。

3.整體結構敗筆。主要是氣勢的敗筆,在創作中,由於久坐或作者本身的運筆及行氣不足形成,如左移,右移,上移,下移。所以在書寫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整體的佈局和變化。

4.敗筆也可能成為一種創造。這是對於書法家或具有較高藝術功底的人來說的,如米芾作品不少詭異卻驚人的“敗筆”,“屋漏痕”的字體創造,就是由於敗筆引起的創造。所以我們對於書寫中出現了敗筆,不要悲觀,找出原因,提高書寫水平才是重要。



陸金喜曜變建盞


這裡我們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來比喻,完全很恰當。

書法是一個操作過程,因此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是會出錯的。

對於嫻熟的書法家來說,如果出現“敗筆”發生的情況,那麼,他也會根據自己對書法結構的藝術理解,很快修復這個失誤的,而且,我們也不會發現任何修復的痕跡,有時,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一些藝術效果呢!


那麼,書法家都會出現哪些敗筆的情況呢?

例如,急促。將上下文提前或者之後。比如說,本來要寫“長沙”二字,結果,先寫沙字了,這就是誤書。

例如,落字。本來應該寫“南京”二字,結果寫了南字,沒有寫京字。

例如,別字。本來是“故里”二字,結果,寫的是“故裡”。等等。

以上,我們舉例的是類似的這些情況,並不代表書法高手就容易在這些字上出差錯。

但是,題主提出的“敗筆”,我認為應該不屬於以上情況。


所謂“敗筆”主要是指,這個字的第一筆一個垂直,結果寫的有些傾斜了。

或者第四筆應該垂直,就給沒有些垂直,這就屬於“敗筆”。

出現了敗筆,這個字按常理就沒有辦法寫了,可謂,一筆誤而一字失,甚至一張紙也就要廢了的。這樣的情況,我們初學書法創作的朋友會遇到很多次的。

那麼,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怎麼辦?這就是題主提出的高手如何處理敗筆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書法的筆畫,有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的麻煩,必須謹慎而大膽。這話一點也不假。

書法高手會出現敗筆,但是,都是微微有一些失誤,所以,高手書法家,都會輕而易舉的解決這個失誤。

一般叫做“將錯就錯”、或者叫做“化腐朽為神奇”。

我們在學習古代書法經典的時候,會經常遇到書法家將錯就錯和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處理。

例如,像歐陽詢這樣的大師,我們看他的《九成宮》中,就有好多字寫的並不正,但是,你不會發現有問題。因為,他會通過筆畫之間的關係去“救弊”,從而達到新的平衡。這即是將錯就錯,也是化腐朽為神奇。

因為一筆不理想,你要改非常困難,那就只好將錯就錯,尋找機會,破除失誤的弊端,所以,也叫救弊。

例如這個“敕”字的豎畫就沒有寫垂直,歐陽詢就利用右邊寫“力”的機會給,把整體結構給“梯形”了一下,現在,我們整體上是看不出來豎畫的不垂直了,但是,局部看還是有一些傾斜感的。因為這個字,不適合“梯形”結構,左邊的豎畫猶如定海神針必須垂直,力量感才會更強烈。

像這樣將錯就錯,然後達到“化腐朽為神奇”效果的藝術處理方法,在行書草書創作中是屢見不鮮的。

當然,我們要說清楚的是,如果把一個字已經寫成功了,還有“敗筆”,那一定不是高手書法家寫的字。

再比如說這個“銘”字在的豎畫,也沒有寫垂直。

歐陽詢用“將錯就錯”的辦法,在寫“名”字口的第一筆豎畫時,也沒有馬上寫垂直,而是在寫第二筆“橫折”畫時,做了筆法的處理,上重下輕,這樣,整體的平衡感就穩住了。

我們再看這個“夏”字寫得多穩定啊。“夏”字的“目”部,因為要寫成“倒梯形”結構,所以,豎畫沒有垂直是正常用筆。

這個“抗”字的“提手”豎畫多垂直!整個字,你會發現,根本沒有一個“敗筆”。“幾”部的撇畫寫彎曲中的“垂直”筆勢,也是正常用筆,不存在搭救的問題。

我們,所謂的“敗筆”,只能限定在一個字還沒有寫完之前。

因為,只有還沒有寫完之前才有“救弊”的可能,你一個字都寫完了還怎麼去“救弊”呢?

至於其他的筆誤問題,還可以有其它解決辦法。

但是敗筆,我們還是認為,是在一個字沒有寫完的過程中的失誤,你才能叫做“敗筆”,而把敗筆救過來,這就是書法高手都能做到的。

我們初學書法,千萬不要去學這些,或者故意出“敗筆”玩一次“救弊”的冒險。

書法家的救弊是建立在筆法結構嚴格嫻熟把握的條件下,採取的有效措施。

我們沒有這個本領,就會畫貓不成反類犬了。


千千千里馬


1、書法藝術是無形的舞、無言的詩,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有著系統的書法理論和實踐作品。古人早就總結出書法常見的敗筆,這些筆法出現在作品裡會影響書法藝術的美感和質量。

2、書法用筆常見的敗筆主要有:

鼠尾、牛頭、柴擔、折木、鶴膝、髮絲、掃帚、聳肩、蜂腰、釘頭、鋸齒、尖稜、垂尾、竹節、脫肩、柳葉這十六種。

3、敗筆在書法學習中經常會出現,在學習過程中就要對敗筆形成原因進行分析,糾正並養成正確的用筆方法。

4、書法高手在學習中就注意正確的用筆方法,養成了正確的書寫習慣,在創作中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敗筆。

5、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創作中總有可能出現敗筆,現代因為紙張的普及,敗筆影響了整體效果一般都從新創作。古代由於紙張的稀缺,寫錯或出現了敗筆就更正或描寫糾正,甚至就放任啦,偶爾有之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自家想法供參考!








弘逸紫砂


筆者認為,這與書者的學識、藝術功底、當時心情、藝術假想的實力及火候不夠等原因造成的。我想,應該如此,大家都知道創作是一個人事,而一個人上面提到的方面因素的影響。書法講求用筆,這個用筆就是敗筆原因產生的關鍵所在,書者如何運用手中的筆,如何儘可能的避免敗筆的現象的發生,這是我們值得探討的問題。

敗筆產生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基本筆畫功底不到“家”,出現敗筆

這是造成筆畫敗筆的主要原因,這一原因產生的根源在於書寫的基本筆畫書寫功底不紮實,比如該圓潤的地方,他寫成了方折,該寫成方折的地方他寫成了不像形狀的筆畫,或者避免其寫法換成不倫不類的寫法,比如把楷書的筆畫用到隸書中去,把隸書的筆畫用到楷書中去,或者把行書的筆畫用到楷書中去,等等,這些都是筆畫敗筆的現象,一般的人以為是他個人的獨創,其實不然,那是他無法表達本來的藝術效果,而採取的替代法。

這種敗筆,雖然避免的單一敗筆(即各體中的自我敗筆),但這種寫法使得整體給人的感覺古里古怪的,缺少了藝術的完美性。因而,我們在書寫過程中應抓好基本筆畫的練習,避免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發生,這樣才有助於提高本身的藝術水平,從而為未來的創造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那種似類非類

二、結構佈局的敗筆

這也是我們在書法創作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造成這一原因在於,由於作者的間架結構佈局基礎不牢,或者當時創作心情不穩定、對某些部位有些懼怕感(總認為自己寫不好)、無意識結構敗筆等。間架結構佈局基礎不牢,這是結構敗筆的主要原因,書寫者具體表現出來的形式在於,手感不靈敏造成使結構移位,書寫者本身沒有把握好字體結構或者一直沒有在意字體的間架結構(審美意識不到位),出現這一些情況的朋友應多看別人的書寫結構和學習名家的結構佈局、練習基本功等。這種結構敗筆較之筆畫敗筆難一些,所以很難更改,但只要作者長期堅持也必能收到好的效果。

當時創作心情的結構敗筆這也是結構敗筆的原因之一,出現這種原因可能是由於心情激動、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這種敗筆機會不是很多,但的確是存在的,我們在書寫的過程中應注意認真對待。對某些部位有懼怕感是指,書寫者由於在書寫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本身覺得難於書寫的字、部首、偏旁、單字局部等,他們在創作中看到後就產生一種害怕書寫的感覺,從而創作中出現的結構敗筆,這種情況實質上在筆畫敗筆中也有,不過相對來說與之少得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儘量克服,平時也應多注意練習,使之成為自己的強項這也是很有可能的,條件是自己要戰勝自己,克服心裡因素等,從根本改變自己不利的因素,這樣才有利於創作。

無意識結構敗筆,這是指創作中可能這是平時寫得最好的,也不至於很差,可在創作時突然寫得很差,自己本身沒有預料到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能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心裡、基礎、筆畫、結構等都有聯繫,這就要靠我們自己應注意,這是完全可以改變的,不需要很長時間就能改過來,但這種情況重複出現的頻率較高,也是我們頭痛的事情之一。

三、整體佈局敗筆

這是指創作的整篇作品中的敗筆,主要包括氣勢敗筆(行氣敗筆)、整體結構敗筆等。氣勢敗筆是指在創作中,開始書寫的水平較高,由於時間長或作者本身的運筆、行氣不足(底氣不足)而形成的一種整體局部敗筆,比如字體開始大中間小末尾大、開始小中間大末尾小、開始大中間、末尾都小等,另外就是位置移位,如向左移、右移、上移、下移了很多。如出現這些情況,要注意克服,這些都是行氣不佳引起的,平時訓練時多注意這些方面的內容就行了,過一段時間自然而然就改變過來了。整體結構敗筆是與整體局部敗筆相對而言,它與整體局部敗筆是大同小異的這裡不再講述

四、敗筆可能也成為一種創造

這是對於書法家或具有較高的藝術功底的人來說的,正是由於敗筆是可能或不可能避免的,而產生的敗筆的效果又不相同,有的看起來是敗筆的,經過別人的品評可能還不失為一種創造。

這一點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水平的人是經常體會到的(米芾作品不少詭異卻驚人的“敗筆”)。“屋漏痕”的字體創造,就是由於敗筆引起的書法家的創造,這可以說是敗筆的原因產生的效果,所以,我們有時候對敗筆也不要太悲觀,要真正找出敗筆的原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才是重要的。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初學書法者不可忽視敗筆現象的產生,因為由於自身的學識、技法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評價自己,所以,應儘量避免敗筆的產生,這樣才能在書法中不會鬧笑話。

總之,敗筆是創作當中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創作中表現得是否突出罷了,一個書法藝術高的人他的作品中會出現較少的敗筆現象,但不可能沒有,書法是人們追求完美的事物,但往往是無法完美,只能相對的說較之其它來要好得多,不能說是完全完美之作。

正是由於人有優缺點,所以,敗筆也與之相對應,因為不同的性格的人書寫的作品也就不同,而敗筆產生的原因也不同,能把敗筆轉化為創造的人為數也不多,所以,我們在日常創作中應儘量減少敗筆的現象發生,為自己的作品的完美增加一點兒水準才是真的。把中華傳統的書法藝術發揮到極至,讓藝術的氣息隨時在生活中瀰漫。


x芒小果


書法高手是怎樣處理敗筆的?

所謂敗筆,就是病筆,是不符合筆法的筆畫,是作品中不該出現的筆畫,原則上不論什麼樣的高手都不可能補就。最好的處理方法是撕掉重新寫。

歐楷的斜勢並非病筆,衛夫人《筆陣圖》中說過,“無力無筋者病。”元李溥光《書法正傳》中,總結了八種病勢。謂“牛頭、鼠尾、蜂腰、鶴膝、竹節、稜角、折木、柴旦”。這樣的筆畫都是“無力無筋”的,所以都是病筆。

這幾種病筆要避免發生的方法就是骨法用筆,要做到“多力豐筋”,才能把筆畫寫好。

書法之所以要練,就是要練習手對筆的控制力,要練習精準度,以做到不出敗筆,或少出敗筆。

怎樣才能做到“多力豐筋”呢?

其一,就是多用篆籀筆法。篆籀筆法的核心是中鋒用筆,中鋒用筆是最能體現筆力的筆法,也就是骨法用筆。側鋒不是不可有,要做到恰到好處。“正鋒取勁,側鋒取妍”,側鋒定要控制在一定的數量之下。

再有,增加筆與紙的摩擦力。筆與紙之間的摩擦力,也是體現筆力的一種方法。正鋒託筆時,摩擦力就小於中鋒正筆時的力度,所以可以看到,託筆的筆畫就沒有正筆的筆畫有力度。逆鋒中鋒同樣也比正筆中鋒寫出的筆畫有力度。

還要有一定的書寫速度。筆畫的力度還體現在用筆的速度上。筆速過緩,會使墨汁延筆畫線條的邊緣線向外洇澤,從而使得筆畫線條看起來臃腫,形同墨豬。筆速適當時,沒有多餘的墨汁,筆畫線條洇澤也就幾乎沒有。另外,一定的速度體現在筆畫上,也可以是筆畫有一定的張力感,就好像離弦之箭,帶著一種張力。

中國書畫所用的宣紙和墨汁,決定了中國書畫的不可更改性。

宣紙有暈染性,也就是說,筆畫的外圍有一圈洇暈的範圍。這樣就使得筆畫和筆畫的銜接處會有不同與一筆直下現象。

筆墨的不可覆蓋性,書法用墨汁,是水性墨。就算看起來很濃稠的墨汁,也幾乎沒有覆蓋修改的能力。只要重複用筆,一定能看得出來。這其實也是能夠從法帖中讀出用筆方法的原因之一。

所以,不要有僥倖心理,學書法還是踏踏實實練基本功吧,至於大師,只可能是出現敗筆的可能性降低,不可能避免和補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