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的人臨帖很像,但離了帖就寫不好了?而有的人臨帖不太像,但離帖卻能寫的非常好?

三車一攬


這個問題反映的是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的一個現象,一個是初級階段,一個是高級階段。

臨帖的目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為什麼學習書法要臨帖?臨帖的目的是什麼?

臨帖的目的是為了正自己的筆性,學習古人的筆法和字法,消除自己的不良習氣。特別是是書法學習的初期,更是要通過大量的臨帖而且是精臨,才能吃透古人的筆法,體驗其中的奧妙。

為啥臨帖很像,離開字帖就寫不好了?

答案很簡單,功夫還沒到家而已。

對照著字帖寫,我們有參照物當然容易寫得好,離開了字帖,參照物沒了,心裡也沒譜了,自然寫不好了。這說明,還沒有把字帖吃透,還沒有把他人之帖,變為自己之字。

臨《啟功絮語》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還是繼續要臨帖,臨帖的時候通過一筆一畫的研究琢磨,一個偏旁部首、一個字根的精臨,然後再多思考,舉一反三組合出多幾個字來。通過字組或者一行一行的精臨,學習古帖的貫氣。

臨帖不是死臨,而是在臨帖的過程中要善於發掘其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在臨帖的過程中嘗試著去用字帖上的字體去書寫一些作品,寫不好的字可以試著去集字,去字帖上找範字,如果沒有範字就試著用學過的偏旁部首去組合。

只要你肯用心,功夫下到了,把字帖都吃到肚子裡了,自然有一天離開字帖依然能夠寫好。

為啥有的人臨帖不像,但是離開字帖卻依然寫得很好?

能達到這種水平的大多數都是書法高手了,甚至是一代宗師了。初學書法臨帖一定要臨得像才好,而等到了一定水平之後,就不是以臨的像不像來說了,而是追求古人書寫的意境、神韻了。

例如王鐸臨的《集王聖教序》,跟原帖出入就較多,看起來雖然不像,但是筆法很多地方又完全就是《聖教序》的筆法,這是一種高級別的臨摹式的創作了。

例如上圖中啟功先生臨摹的柳公權的《玄秘塔》,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說啟功先生臨的不像啊。確實不像,但是很多地方又確確實實的是柳楷的風格,啟功先生在《玄秘塔》上花的精力卻是蠻大的,也正是通過學習《玄秘塔》最終確立了自己“啟體”的風格,這種臨帖就是取我所需。

我們只看到了這些大師臨摹的不像的作品了,但你沒有看到他們初學書法的時候臨摹的很像的作品。而且就算是這些歷代名家,他寫完一幅精品之後,再重複寫一遍也不可能寫得完全一樣。例如黃庭堅在跋蘇軾的《寒食帖》中雲:“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但是,這種現象不能作為我們初學書法臨帖不像的藉口。到了書法的高級階段,很多書家的臨帖其實就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有的是試圖模仿古帖之筆意,有的是以自己的筆意寫古帖之精神,有的則是藉此機會取我之所需。書法學習的不同階段,對臨帖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書法學習是活到老學到老,明末著名書法家王鐸,晚年的時候還是“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很多書法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書寫風格,之所以還不斷臨帖,也是在自我完善和精益求精的一種創作過程。

因此,他們就算不臨帖,離開了字帖依然能寫得非常好,畢竟已經是幾十年的功力了。

書法當中的臨帖是學習的手段,初學書法臨帖像與不像是檢驗自己學習的一個標準。但是臨帖不是學習書法的最終目的,也不能以臨帖像不像來評價一個書家水平的高低。


翰墨今香


一、為什麼有人臨帖很像,但離了帖就寫不好呢?

臨帖是中國書法入門必經之路,是學習書法的基礎。臨帖講究的是眼到手到,即眼裡看到的,筆端都能夠表達展示出來。臨帖有幾種方法:

一、對臨:將範本放在眼前,看一筆寫一筆。這是最開始的方法。

二、背臨:有兩種,一是單字,看整個字,然後不看帖子寫整個字。二是多字,先看帖子,然後憑記將諸字臨寫下來。

三、意臨:即臨寫之前,先看熟範本,然後不看範本,憑印象將範本部分或整本寫下,不強求形似,只求意似。

上面講的是實臨法。

還有指臨法,如在休息時.在路途中,便可運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體上,憑對範字的記憶進行“臨習”或“創作”。心臨法。在腦海裡對範字“演習”或“放影”。

臨帖時像,離了帖子又不像,主要原因還是臨帖不到位。臨帖方法可參加上文。

以上方法要結合運用,反覆進行這套程序:臨帖——脫帖——臨帖——脫帖~~

說明:(1)首先要臨,不管是筆畫、結構,要臨到非常像為止。

臨帖要注意的是,要先看清楚了、讀清楚了,然後臨。可以先進行臨空練習(即先虛寫一下,體會這一筆畫輕重緩急或這個字的整體結構)。下筆即乾脆利落,不要猶豫,一次到位。

(2)在臨帖已經十分形似的基礎上,進行脫帖練習。即在基本掌握這一筆畫或這個字的書寫要求基礎上。憑對字帖的記憶進行練習。寫完後,再去對照原帖,哪裡跟原帖有出入,哪裡自己記住了,哪裡自己沒記住~下一次練習時專門注意這些地方,直到脫帖時,也能寫出基本形似的筆畫或字為止。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習慣形成以後是極難改變的。所以要形成新的書寫”肌肉記憶“,改變自己原有的日常的書寫習慣,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

二、臨帖不太像,但離帖卻能寫的非常好?

你所說的“非常好”,不是說非常像。這種現象的產生,個人認為主要是臨帖者領悟能力高,即能比較快地掌握寫字的一些要領,如結構、筆法等。但如果臨帖者就此知足,可能一時會比“臨帖像而離帖寫不好的人”,寫出好看的字(相對於對方),但長期以往如此,書法水平必定只停留於此處。古代所有大書法家,沒有一個不追求先臨帖臨得像的,如趙孟頫、王鐸留下多少臨寫前輩大師法帖的墨跡,按他們那樣的水平,還像小學生一樣臨帖,何況我輩?

供參考。


福鼎白茶妙逸茶者


學書法門檻很低,只要認識漢字的,好像都可以學,都認為自己會欣賞,其實不然,書法對個人的綜合素質還是挺高的,拿初學臨帖來說,初學臨像是追求,只有臨像了,才能體會原帖書家的藝術想法,不同人,不同程度,對這個體會都會有所不同,有個遞進的過程,一般初學書法的人,大多學楷書,唐楷魏碑碑刻為主,而這些字,已經是從墨跡變成了碑刻,又從清晰的碑刻經過漫長的歲月殘損,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碑刻字帖效果。呈現的整個字形,有架構但已經失去了很多東西,而初學為了臨像,往往死對這個殘損的像,寫出了一個如同剪紙般的字。這個像,是初學入門像,不帶神韻。繼續往下寫就要考慮把字不但寫像,還要寫活,這個階段活比“呆板像”更重要,活了不像還能看,經過取捨的吸收,有些學到手了,也所謂有自己的風格,這一步能達到的人已經不多了,而大多人因個人綜合素質的原因,可能終生攻克初學臨像這一關,所以學書法,大家都提到一個悟字,認識,表達,反思,調整,不斷的糾錯和完善自己。個人初學的當下體會,觀點可能不太成熟,謝謝大家。







無跡書法


對學書法的人來說,臨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學書的目標,不是寫得有多麼像誰,而是把自己的風格氣質寫出來。因此,但凡有一些書法基礎的人,評價其學藝書詣的標準,是跳出法帖之外的東西。




照著臨寫得很好,脫帖就不會寫字了,說明書法還沒有入門,只是初級的摩仿階段,只是在點畫結構上能夠照葫蘆畫瓢,沒有任何自己的東西。而臨帖看似不像,但脫帖揮毫瀟灑俊逸的,才是真正研學書法的目的。



背臨訓練的是脫帖之後的強記和表現能力;意臨則是學悟行的思維實踐再造能力。這兩種臨摩的方式,是相對高級的形式。在書法技藝不夠精熟,仍以臨學為主的階段,尤其重要,主要是借鑑摩仿與融匯貫通,也是由生到熟、從淺入深、由業餘向專業轉變的必不可少的過程。



新手看著寫,熟手想著寫,高手隨性寫。基礎水平的不同,決定書法習寫的方式截然不同。抱庸認為,在學書的最初階段,摩仿是最有效手段,這個時候的臨寫練習,就是對照法帖把字臨摩得越像越好,不要隨意摻雜自己的東西,一招一式、乾淨純淨的臨摩法帖,把基礎夯實。在學書的中級階段,要儘量選擇背臨,爾後是意臨,目的在於固化基本規則、基本理論認知和審美基石,十年八年不算長。在學書的高級階段,主要是領悟融塑,心手一體,情隨字遷,寫出率真性情和獨特風格。這是有規律性的東西,步驟程序還是要遵循的。




抱庸詩書


這雖然是本質上相反的兩個問題。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就同時出來了。

臨帖很象,離了帖寫不好,甚至不會寫,最大可能的原因是:

1.僅僅是為臨帖而臨帖。

比如許多書法院校教師,學生。考試,拿畢業證,以臨的準確與否為重要標準之一。所以許多人臨摹不錯,但自己寫,筆下有點帖上的影子算不錯的。院校的書法專業,是培養老師而不是培養書法家,藝術家,就象漢語言文學專業不是培養作家一樣。目標方向所致,無可厚非;同理,社會上這樣的人物也不少。

2.在書法的學習,實踐中,最核心,最關鍵的一步沒邁出去。

從臨摹到創作,是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有許許多多的課題需要解決。關係到方方面面的書法要素的綜合應用。

臨摹的目標是固有不變的,但自己寫,一切都和臨摹的對象兩不相接。如果僅僅有臨摹的機械記憶,而沒有融合為自己的理解通會,沒有把臨摹所學,強制性的,一點一滴的代入創作實踐,並一點一滴的對照修正錯謬,邊臨摹,邊創作,邊修正,邊進境,反反覆覆,週而復始的從臨摹到創作,從創作到臨摹,臨創結合。跨不過這一步,臨摹和創作,永遠是兩張皮。

比如寫一張作品:

其紙張大小和所臨摹所用不同,甚至相比懸殊,在小尺幅毛邊紙上臨慣了小字,變成四尺,六尺,八尺生宣;幅式變橫為縱式;

用小筆筆尖,臨慣了以提按筆法為主的二王一系小字,寫大字大作品,需要萬毫齊力,當毛筆的筆鋒被壓到筆肚,甚至根部位置,筆法,字法和臨摹時形成的習慣反差巨大,就會無法控制,駕馭毛筆,所學不能所用;

帖上的字,畢竟不多。近五千個常用漢字,如果不過單字關,通過廣泛臨摹掌握結構規律,任何幾個帖都難以解決這個問題。

特別是寫行草書,如果寫作品時一首詩,一闕詞的內容中,已經臨摹過的,只有三兩個字,大多數字都沒有上過手,自然手足無措。

就象能背誦許多經典文章,但寫不出相同意境的文章,和能臨摹不能創作異曲同工。

臨摹不太象,作品寫的好,只有一個原因。會臨會寫。

比如古人的臨帖,都是帶著自己的理解,化裁,有目的性的臨帖。在臨摹時,重點關注帖上的某一兩個點。比如筆法,結構,墨法,章法。臨摹的目的,是把需要學到手的東西體現出來,而不以完全臨象為重。所以看上去臨帖不象帖,但前一個問題中需要解決的臨創過渡,臨創結合這一核心課題,對這類人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


快樂書法營


終於有人提問這問題了,確是如此――

有的人,臨摹硬筆行書字貼時,臨得很像,但一離開字貼,隨意寫,日常寫,又回到解放前了!

還有一種人,臨貼不是很像,脫貼隨寫就很好!而且這個現象還是比較多的,隨著練字多,慢寫明白了其中因由:

臨貼追求一模一樣的,實際上是要把自己已根深蒂固的習性,徹徹底底推倒重來。

這樣臨寫,在慢寫臨貼時,確實是可行的,但一旦迴歸到日常速度,習性又原形畢露了!

更何況,你所臨的字,是書法家們努力寫的“規範行書”,這與書法家們“日常行書”,也是不同的!

就連書家本人的日常字,尚且都做不到,何況是你!

而臨貼不太像的人,當然有的就是讀貼臨貼能力差所致;

但是還有一種人,是領會了字貼上字的結體的重點、神韻後,融入到自己的字裡,追求一種平衡,很快成為自己的字體、自己的風格。

正如:張三學A書法家的字,張三成功了,那麼一定是有張三風格的A體字――

這就是A的字體,改善了張三字的習性,而不是徹底的否定!

練字是什麼?就是書法和自己習性的結合,若想徹底抹煞自己的習性,是很難的――

一個是拿來;一個是都要;


行書一點通


把字的形態,氣息存進腦海裡,然後筆端再現,只有加強記憶和理解,離了帖才能寫出相似形態和氣息。

當我們對字帖的用筆、結構、章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臨得較像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作背臨,和範本作比較糾錯校正。反覆多次,這樣記憶就較深刻了。

在此基礎上,離了帖多作集字作品練習,多創作。鞏築和強化記憶。

當我們對範本的用筆.結構規律掌握後,再作舍次求主,大膽取捨的意臨訓練。

吳讓之(1799一1870),江蘇儀徵(今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其隸書結體緊密,大氣磅礴,雄渾古樸。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下圖隸書作品為吳讓之所書。)











神韻軒書法


我也有過類似感受。有一段時間,我連續臨了《蘭亭序》、《黃庭經》、《聖教序》、《洛神賦十三行》、趙孟頫《心經》、《高峰和尚行狀》、《落花詩冊》等等名帖。臨寫這一波,自認為臨得不錯,擱筆消化了一段時間後,離帖試寫,比以前進步不少。

可是,怪事很快也隨後而來。接下來臨帖的時候,我的心態似乎變了,再也不像上回那樣慢慢臨寫,力求接近原帖。而是帶著一些隨意性,不拘泥於字形,只在乎筆意。只要筆意達到了,字形變了也覺得無所謂;但是如果字形工整,卻沒有了原帖的筆意,就會禁不住再寫幾次。

大概是臨帖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對字的結構有了信心,往後臨寫的時候,就會以寫意為重。不過,一旦離帖寫字,字並不會如臨帖時那樣結構不齊、東倒西歪。書法練到最後,是形和神巧妙結合,不是嗎?



倚齋聽風雨


以前考駕照時看過一些很搞笑的人,平時練車時不見人,考試時自己開著車就來了(無證駕駛要不得),可上車不一會就掛了。

為什麼?實際操作時第一關是打燈,電腦提示現在經過某某路段,請打燈。這些人平時開慣了“野車”,沒經過正規訓練,所以一下就傻眼了。

所以,能將車開動,與按正確的方式開車,確實是兩回事。

臨帖與此類似。所謂“臨帖不像,自己寫卻寫得很好”,與上面提到的“自己開車很好,一考就掛”的人類似,都是沒經過正規訓練,按自己的“野路子”辦,似是而非。

學習書法的首要要求,是儘可能臨得像原帖,如此方能體會古人寫字的方法,此謂“入帖”。這正如我們練習音樂,首先要儘量唱得像原唱一樣。不如此,就只能是空中樓閣,沒有根基。

而在打好基礎,掌握書寫的方法後,方可加入自己的理解與創作,此謂“出帖”。學習書法,不“入帖”肯定是無法“出帖”的。

“出帖”的難度遠大於“入帖”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臨帖很像,自己寫卻寫不好的原因,因為他不能很好地將學會的寫字方法,運用到他要寫的內容中去。

要較好地解決“出帖”的難題,可以嘗試下面兩個方法:

一是背帖。即按照記憶將原帖書寫出來,這有點類似課堂學習時的默寫。背帖時並不用要求與原帖一模一樣,只要保持原風格即可,也即“抓大放小”。

二是集字。即將原帖中的字重新組合成一些新詞後書寫。集字可從兩三個字開始,逐漸增加字數,直至集字成列、集字成篇。

背帖重在把握原帖的風格與氣息,集字重在把握字勢的承接與行氣的貫通,二者穿插訓練,能較大地提高練字的效率,縮短“出帖”的過程。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臨帖很像離了帖寫不好的人。是記不住。臨帖是個記憶的過程。有的人抬頭看字,低頭寫就忘了。一個字的記憶點。不亞於一篇課文。臨帖臨得好的人,離了帖寫不好,是記不住,是能背臨的貼太少。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記憶。不斷的把不同的字體字庫錄入到大腦中。寫的時候把它提取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